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己的角度抽离出去,再反射回来——关于蔡小犇绘画艺术的思考
1
作者 周越佳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2期26-26,共1页
为了对蔡的艺术形式在理论上构成一个恰当的界定,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在艺术之中除了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因素或者由自我表现的欲望所决定的因素之外,还有技能和手段的一整套方法。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 为了对蔡的艺术形式在理论上构成一个恰当的界定,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在艺术之中除了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因素或者由自我表现的欲望所决定的因素之外,还有技能和手段的一整套方法。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同日而语的,艺术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反射 绘画艺术 非现实 人性 人的灵魂 观创作 人本心理 地域文化意识 无限能量 艺术作品
下载PDF
大气湍流对LIF探测海面溢油影响的BRRDF仿真研究
2
作者 谢贝贝 赵佳伟 +2 位作者 周炫宇 张晓丹 刘俣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9-1385,共7页
及时定位海面溢油事故发生地并监测海面溢油信息对海洋污染治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荧光(LIF)可搭载于无人机构建LIF雷达系统并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LIF雷达系统以大气为传输信道,大气湍流会导致信号衰落。双向反射... 及时定位海面溢油事故发生地并监测海面溢油信息对海洋污染治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荧光(LIF)可搭载于无人机构建LIF雷达系统并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LIF雷达系统以大气为传输信道,大气湍流会导致信号衰落。双向反射再辐射分布函数(BRRDF)利用受激辐射荧光光子的权重、位置和方向描述物质的荧光特性,为LIF探测海面溢油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大气湍流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海面溢油的受激辐射荧光过程,建立光子传输模型进行海面溢油BRRDF的仿真研究。仿真分析不同湍流强度下,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光束扩展效应对海面溢油BRRDF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海面溢油受激辐射荧光信号具有各向同性,其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成正比。光束漂移效应对荧光漂移范围影响微弱,可以忽略;在弱大气湍流下(湍流强度参数σ_(R)^(2)<1),BRRDF所表征的荧光信号强度集中在2×10^(-5)~5×10^(-5)范围内,荧光光斑半径由1mm扩展至5mm,LIF雷达系统可以正常进行探测工作;大气湍流强度到达中等后(σ_(R)^(2)≈1),荧光信号强度在10^(-5)~10^(-4)范围内波动,荧光光斑半径扩展至15mm,此时大气湍流的不利影响无法忽视,LIF雷达系统探测到的荧光信号不够稳定,最终导致光谱不理想。在实际探测中,可通过适当提高探测器性能参数来增强系统的抗湍流能力。强大气湍流下(σ_(R)^(2)=25),出现光斑破裂现象,荧光信号分散并衰落至某一阈值之下,LIF雷达系统无法探测到荧光信号。文中的分析与提出的可行的研究建议,为LIF探测海面溢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对LIF雷达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双向反射辐射分布函数 海面溢油探测 大气湍流 蒙特卡罗法
下载PDF
海面溢油油包水乳化液多种探测参数的BRRDF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丹 孔德明 +2 位作者 袁丽 孔德瀚 孔令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97-3801,共5页
海面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污染之一,通常以不同风化状态存在于海面上,如未乳化阶段油膜,乳化阶段水包油、油包水等。因此,快速准确的监测海面溢油信息,识别、分类及定量评估不同阶段的溢油污染,对海洋污染快速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 海面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污染之一,通常以不同风化状态存在于海面上,如未乳化阶段油膜,乳化阶段水包油、油包水等。因此,快速准确的监测海面溢油信息,识别、分类及定量评估不同阶段的溢油污染,对海洋污染快速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荧光(LIF)是目前最有效的海面遥感探测技术之一。双向反射再辐射分布函数(BRRDF)通过描述目标受激发射的荧光分布来表征目标的荧光性质。目前基于LIF探测技术除对海面溢油未乳化阶段油膜和乳化阶段水包油有所研究外,尚未对乳化阶段中油包水乳化液荧光特性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鉴于此,利用米氏散射理论得到油包水乳化液的光学参数,对油包水乳化液建立蒙特卡罗光子传输模型以开展BRRDF研究,探讨与分析油包水乳化液在含油率、入射接收角度、厚度参数下f BRRDF cosθrcosθi(荧光出射角θr,激光入射角θi)的变化,并利用实验测量的荧光光谱数据与仿真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f BRRDF cosθrcosθi值随乳化液含油率(海水表层乳化液的含油率)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并与实验采集到的荧光光谱数据具有一致性趋势,为基于LIF技术对海面溢油油包水乳化液含油率的推断提供依据;f BRRDF cosθrcosθi值随θi的增大开始变化比较缓慢,当θi>65°时迅速减小,并随θr继续增大而持续减小,与实验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趋势相吻合,此趋势说明利用LIF技术对海面油包水乳化液进行探测时,激光入射角度不宜超过65°且垂直海面可接收到最大光信号;f BRRDF cosθrcosθi值随乳化液厚度的升高先上升后变得平稳,说明f BRRDF cosθrcosθi可评估海面溢油油包水乳化液的最小厚度。该研究内容为基于LIF技术探测海面溢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油包水乳化液 双向反射辐射分布函数 蒙特卡罗
下载PDF
收发共轴LIF系统海面乳化溢油探测与仿真研究
4
作者 李军 孔德明 +3 位作者 张晓丹 马勤勇 孔德瀚 孔令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2-597,共6页
海面溢油污染是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通常以未乳化、乳化等风化状态存在,其中乳化阶段对海洋危害更加显著。因此,快速监测海面溢油信息,准确识别并评估乳化溢油污染对溢油应急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荧光(LIF)是目前... 海面溢油污染是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通常以未乳化、乳化等风化状态存在,其中乳化阶段对海洋危害更加显著。因此,快速监测海面溢油信息,准确识别并评估乳化溢油污染对溢油应急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荧光(LIF)是目前有效的海面溢油探测技术之一。LIF探测系统可分为收发共轴和非共轴形式。有关收发共轴LIF系统对海面乳化溢油探测的研究较少,利用Mie散射理论计算得到溢油乳化液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等光学参数,建立蒙特卡罗光子传输模型对乳化溢油进行双向反射再辐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and reradi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BRRDF)的仿真研究。分析浓度、厚度、油种多参数下乳化溢油的f_(BRRDF) cos^(2)θ与发射接收角度的关系,进而得到基于收发共轴LIF系统海面乳化溢油探测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f _(BRRDF) cos^(2)θ与发射接收方位角无关,但受发射接收天顶角的影响较大,各参数下乳化溢油的f_(BRRDF) cos^(2)θ其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性。重质油包水和低浓度水包油的f_(BRRDF) cos^(2)θ对天顶角的变化更敏感,轻质油包水和高浓度水包油的f_(BRRDF) cos^(2)θ对较小角度(0°~45°)不敏感,之后迅速下降。因此基于收发共轴LIF系统对海面乳化溢油进行探测时,发射接收天顶角在0°~45°范围内为宜,其中在0°处系统可接收到最大光功率。另外,为验证仿真正确性,利用实验室LIF系统对乳化溢油进行收发共轴式测量荧光光谱,发现此与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乳化溢油 收发共轴 双向反射辐射分布函数
下载PDF
隐形与反隐形
5
作者 王宪忠 《中学生(青春悦读)》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人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线射到物体上面再反射到眼睛的结果。如果那个物体把光线全吸收了,人们看那个物体就是黑色的。如果那个物体有强大的磁力、引力等,使光线被偏析,躲过了该物体,那么就谁也看不见该物体了,这便产生了"... 人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线射到物体上面再反射到眼睛的结果。如果那个物体把光线全吸收了,人们看那个物体就是黑色的。如果那个物体有强大的磁力、引力等,使光线被偏析,躲过了该物体,那么就谁也看不见该物体了,这便产生了"隐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与反隐形 物体 再反射 全吸收 偏析 引力 隐形飞机 机载雷达 低频电磁波 隐形人
原文传递
海面溢油水包油乳化液探测参数的BRRDF仿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丹 孔德明 +3 位作者 袁丽 孔德翰 孔令富 贾海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共7页
激光诱导荧光(LIF)是一种有效的海面溢油遥感探测技术,双向反射辐射再分布函数(BRRDF)可以描述介质表面入射激光与出射荧光的量值关系,为LIF技术探测海面溢油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海面溢油水包油乳化液的光子传输模... 激光诱导荧光(LIF)是一种有效的海面溢油遥感探测技术,双向反射辐射再分布函数(BRRDF)可以描述介质表面入射激光与出射荧光的量值关系,为LIF技术探测海面溢油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海面溢油水包油乳化液的光子传输模型,利用米散射理论计算水包油乳化液的固有光学参数,分析其在不同乳化时间、荧光波长、探测接收角度下的BRRDF与光子出射、入射天顶角余弦的乘积XBRRDFcosθrcosθi。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水包油乳化液乳化时间的增加,XBRRDFcosθrcosθi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荧光量子产率较大的荧光波长处较大。收发共轴LIF系统的接收光功率受探测接收角度、水包油乳化液的厚度和浓度的影响,当探测接收角度小于50°时,系统的接收光功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水包油乳化液 双向反射辐射分布函数 蒙特卡罗方法
原文传递
Electron dynamics and wave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mirror mode structures in the near-Earth magnetotail 被引量:2
7
作者 LI HuiMin ZHOU Meng +2 位作者 DENG XiaoHua YUAN ZhiGang HUANG ShiY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1541-1551,共11页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mirror mode structures by Cluster spacecraft at around X^-16 RE in the Earth’s magnetotail.The wavelength of the mirror structure is larger than 7000 km,corresponding to tens of ion gyror...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mirror mode structures by Cluster spacecraft at around X^-16 RE in the Earth’s magnetotail.The wavelength of the mirror structure is larger than 7000 km,corresponding to tens of ion gyroradii.Features of the mirror structu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detected in the magnetosheath:the anti-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plasma density,zero phase velocity in the plasma rest frame and linear polarization.The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in a region bounded by two dipolarizations during a substorm intensification.Thus,the dipolarization process may provide a plasma condition facilitating the growth of the mirror mode structures.Another interesting feature is the electron dynamics within the mirror structures.Thermal electron energy flux has an enhancement at 0°and 180°pitch angles inside the magnetic dips of the first three mirror structures and an enhancement at 90°pitch angle inside the magnetic dip of the last structure.The different electron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mirror structures might be a result of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of the mirror wave.The last structure may be in the nonlinear stage of the mirror instability,whereas the three others with quasi-sinusoidal waveforms may be in the linear stage.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intense whistler waves were confined within the magnetic dips.We conjecture that whistler waves observed in the first three dips were generated in a remote region,then they were trapped in the mirror mode troughs and transported toward the spacecraft;while the whistler wave detected in the last dip was excited locally by the electron anisotropy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ror mode structure DIPOLARIZATION electron distribution whistler wav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