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问题的再探讨——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述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国敏 梁晓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模式"也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有"赞成论"、"不用论"和&qu...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模式"也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有"赞成论"、"不用论"和"慎用论"。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本质上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用中国道路来概括"中国模式"背后的辉煌成就比较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再探讨
下载PDF
杜甫与道家及道教关系再探讨——兼与钟来茵先生商榷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2期1-8,12,共9页
关键词 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 求仙访道 道家 道教 再探讨 唐玄宗 太清宫 吴道子 杜甫研究
下载PDF
超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两极对立——社会历史过程主体性的再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福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6,共7页
我在《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哲学研究》1988年第10期)一文中对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性做了初步的探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历史观根本观念变换的重大问题,在一篇短文中是很难谈清楚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上文... 我在《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哲学研究》1988年第10期)一文中对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性做了初步的探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历史观根本观念变换的重大问题,在一篇短文中是很难谈清楚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上文所未能论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历史唯物论同决定论、非决定论的关系谈一谈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律 非决定论 社会历史过程 因果规律 主体性 历史选择论 统计规律 两极对立 再探讨 自为
下载PDF
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理论的再探讨──杨成凯《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反思》补议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丹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2,共7页
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理论的再探讨──杨成凯《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反思》补议刘丹青一、引言杨成凯先生《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反思──汉语语法特点散论之三》,是一篇富有理论力度之作,对现有的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系统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 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理论的再探讨──杨成凯《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反思》补议刘丹青一、引言杨成凯先生《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反思──汉语语法特点散论之三》,是一篇富有理论力度之作,对现有的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系统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至少给我的启发甚多。尤其是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单位 功能单位 分级理论 分级系统 短语 组合单位 语素组合 复句 分句 再探讨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再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穆雷 《中国科技翻译》 1992年第4期39-44,共6页
作者从理论上潜心研究用模糊统计方法评价科技译文的可行性,本文演试其实验过程并再次得出可行的结论。
关键词 译文评价 科技译文 科技翻译 翻译标准 参考译文 模糊数学评价 多元互补论 译文质量 再探讨 语言量
下载PDF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广永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11-13,共3页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张广永从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持有型犯罪伊始①,各国刑法典纷纷效仿,我国也在1997年新刑法典中规定多种持有型犯罪。但该种犯罪的诸多问题在刑法学界仍存在争...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张广永从1810年《法国刑法典》规定持有型犯罪伊始①,各国刑法典纷纷效仿,我国也在1997年新刑法典中规定多种持有型犯罪。但该种犯罪的诸多问题在刑法学界仍存在争议,笔者拟就争议的中心问题即持有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行为 持有型犯罪 法律性质 再探讨 行为人 金融票证 注册商标标识 模范刑法典 犯罪行为形式 择一说
下载PDF
汉代雇佣劳动者身份特点的再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庄辉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共8页
早在五十年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唐长孺等就注意到汉代存在雇佣劳动,并对汉代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作了初步的阐述。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高敏、徐扬杰军先生又先后撰文探讨汉代的雇佣劳动问题,也涉及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但由于汉代雇... 早在五十年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唐长孺等就注意到汉代存在雇佣劳动,并对汉代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作了初步的阐述。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高敏、徐扬杰军先生又先后撰文探讨汉代的雇佣劳动问题,也涉及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但由于汉代雇佣劳动问题并未引起史学界的广泛注意,上述诸先生对汉代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的归纳分析也不尽一致,故仍有再探讨的必要。笔者不揣浅陋,拟从纵的方而将汉代雇佣劳动者的状况同战国时期加以比较,从横的方面与汉代其他劳动者阶层进行比较,以期较完整、准确地揭示汉代雇佣劳动者的身份特点。所论是否得当,敬待评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劳动者 再探讨 户籍 自耕农 封建国家 《后汉书》 《汉书》 佃农 阶层 封建性
下载PDF
模式、原则与路向: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再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闵春发 许和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6,共5页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应该选择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配套这样一种共生、互促的模式。在此基础上,邓小平以务实的态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应该选择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配套这样一种共生、互促的模式。在此基础上,邓小平以务实的态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思想 邓小平 路向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再探讨 中国国情 相互适应 经济发展 政治发展 阐述 务实
下载PDF
对体育社团概念的再探讨——基于中程理论建设视野下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春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近20年来,"现状、问题、对策"三段论式的研究占据着体育社团研究的主导地位,以体育社团发展实践为基本素材建构中程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文章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将体育社团纳入体育社会学中程理论建设的视野,参考从所列举... 近20年来,"现状、问题、对策"三段论式的研究占据着体育社团研究的主导地位,以体育社团发展实践为基本素材建构中程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文章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将体育社团纳入体育社会学中程理论建设的视野,参考从所列举的社团定义中归纳出的三点基本内涵,分析指出了现有体育社团定义的局限性,并以体育社团的现实存在为基点,以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着眼点,按照逻辑学的要求定义了体育社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程理论 体育社团 概念 再探讨
下载PDF
清末新政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从现代化的基点和改革战略的角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永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清末新政对中国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从改革背景及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与方式选择、改革措施与策略选择、改革成本与利益选择四个方面探讨清末新政的历史经验,可以从中抽象出某些原理或原则。
关键词 清政府 清末新政 历史经验 改革战略 经济现代化 再探讨 政治改革 中央政府 现代化进程 新政改革
下载PDF
对殷周之变的再探讨——以殷周“德”义变迁为线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平源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共5页
学术界长期将“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中的“德”解释为“德行”、“德性”,夸大了殷周之变的文化意义。考释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可知殷周时期的“德”乃“祖先祭祀”之意。周革殷命以后,在“天命靡常”的忧患下,周公的宗教改革... 学术界长期将“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中的“德”解释为“德行”、“德性”,夸大了殷周之变的文化意义。考释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可知殷周时期的“德”乃“祖先祭祀”之意。周革殷命以后,在“天命靡常”的忧患下,周公的宗教改革并没有“疑天”,而只是将“德”从单纯的“(牛羊)献祭”改良为“(心行)献祭”。本文以雅斯贝斯的轴心突破理论为观照,将殷周之际“德”观念的变化以及西周之“德”与此后孔子儒家之“德”之间的关联性和突破性作为考察对象,得出殷周之变作为前轴心突破的起点,其文化变迁的方式依然是整合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 再探讨 线索 “德行” 以德配天 “德性” 文化意义 殷周时期 宗教改革 考察对象 文化变迁 学术界 甲骨文 突破性 关联性 献祭 作为 祭祀 天命 观照 儒家 孔子
下载PDF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再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瑾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5-66,共2页
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注重机械产品的开发,而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当今制造工程领域中涉及面广、研究十分活跃的技术。文章对制造自动化的新的内涵... 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注重机械产品的开发,而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当今制造工程领域中涉及面广、研究十分活跃的技术。文章对制造自动化的新的内涵、现状及趋势作了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自动化 再探讨 国际市场竞争 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产品 自动化技术 制造工程 大公司 涉及面
下载PDF
摄提·孟陬和屈原生年之再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啸龙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70-73,51,共5页
关于屈原的生年,学术界探讨已久,至今仍在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究竟是否指明屈原降生之年?二、“孟陬”是否是“夏正正月”之专称?三、屈原自述生辰用的是“夏正”还是“周正”?这些... 关于屈原的生年,学术界探讨已久,至今仍在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究竟是否指明屈原降生之年?二、“孟陬”是否是“夏正正月”之专称?三、屈原自述生辰用的是“夏正”还是“周正”?这些问题倘若不能得到解决,则屈原之生年便无法确定。我以为陈久金先生的《屈原生年考》(见《社会科学战线》八○年二期),大胆提出的“楚用周正”说,在探讨屈原的生年上开出了一条新蹊径。对他的立论和推算方法稍作修正和补充,屈原的生年便可考定。据我的推算,屈原当生于“周正”前三四○年正月初七,亦即“夏正”前三四一年十一月初七。现将我的意见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提格岁 屈原 岁星纪年 岁名 《离骚》 晨出 再探讨 陈久 夏历 牵牛
下载PDF
金融学科建设与专业定位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桂堂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1期226-228,共3页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金融学科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金融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思路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格局,这不仅拉大了中国金融学研究与世界金融学发展前沿的距离,而且高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也产生了越来越明显...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金融学科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金融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思路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格局,这不仅拉大了中国金融学研究与世界金融学发展前沿的距离,而且高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也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脱节现象。为此,金融学应当不断融入当代市场经济的新内容,专业定位应当积极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科 建设 定位 再探讨
下载PDF
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再探讨——兼评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加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61-68,共8页
李伯重先生认为,一年两作制于明清之际在江南平原取得支配性地位,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完成普及。但通过对李氏所依据之论据做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误读之处。同时,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也并未出现明显... 李伯重先生认为,一年两作制于明清之际在江南平原取得支配性地位,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完成普及。但通过对李氏所依据之论据做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误读之处。同时,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也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对于明清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情况应该重新再认识,而李氏所提出的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论也就颇令人怀疑,因其整个研究正是以一年两作制的普及为基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一年两作制 再探讨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再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庆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3-8,共6页
关于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长期以来在苏联和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这就是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都遵循着一条普遍规律,就是依次递进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进入... 关于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长期以来在苏联和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这就是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都遵循着一条普遍规律,就是依次递进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历史演进的理论被写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认同的真理.如果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不超出这个理论所描述的道路,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然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出现,使人们对这个理论产生了疑虑.因为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演进 形态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再探讨 所有制形式 社会发展三形态 封建社会
下载PDF
关于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问题的再探讨——兼评俄罗斯学者的“新观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宿丰林 《俄罗斯学刊》 2011年第3期58-65,共8页
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订,使延续多年的中俄划界谈判终于画上句号,两国边界全线划定。这给中俄两国边民带来了福音,也为本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中方在谈判中作了重大让步,表现出极大诚意。部分俄罗斯... 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订,使延续多年的中俄划界谈判终于画上句号,两国边界全线划定。这给中俄两国边民带来了福音,也为本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中方在谈判中作了重大让步,表现出极大诚意。部分俄罗斯学者曲解条约,歪曲自1689年《尼布楚条约》以来的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煽动对划界的不满情绪,既不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与历史事实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边界 尼布楚条约 补充协定 再探讨
下载PDF
对“物质无限可分论”的再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祚庥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7年第6期1-5,共5页
甲:多年来你一直支持“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但近年来有些同志提出质疑。主张要对“物质无限可分论”“再认识”,不知你对这种“再认识”有什么意见? 乙:我们支持“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 甲:多年来你一直支持“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但近年来有些同志提出质疑。主张要对“物质无限可分论”“再认识”,不知你对这种“再认识”有什么意见? 乙:我们支持“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律,即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把这一观点应用于粒子物理的实践,就要认为即使粒子的半径极小,接近于零,也存在着内在矛盾。由于“耦之中又有耦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无限可分 再探讨 夸克禁闭 构成主义 反夸克 对立的统一 介子 物质结构观 认识 层子模型
下载PDF
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因素与对策的再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阳征保 肖淑葵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再探讨 质量评价体系 运作体系 人才质量观 软硬件建设 传统观念 办学思想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蛲虫卵形态的再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兴智 胡守锋 孙新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光镜下蛲虫卵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特征,为蛲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室保存的蛲虫卵于在光镜下观察形态,统计各种形态蛲虫卵的比率。结果蛲虫卵形态在光镜下呈多样性,其中以近似不等边三角形最多,以长椭圆形次之... 目的探讨光镜下蛲虫卵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特征,为蛲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取实验室保存的蛲虫卵于在光镜下观察形态,统计各种形态蛲虫卵的比率。结果蛲虫卵形态在光镜下呈多样性,其中以近似不等边三角形最多,以长椭圆形次之,以圆形及卵圆形较少。结论蛲虫卵在普通光镜下的形态具多样性,在临床诊断和实验教学中应结合其多态性作综合考虑,避免以偏概全,造成误诊或导致学员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卵 形态 再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