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法再植足趾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海涛 田万成 +2 位作者 潘希贵 卢全中 康庆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逆行法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 从 1991年~ 1999年 ,对 19例 (2 5趾 )离断足趾进行再植 ,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 90°~ 12 0° ,逆行法再植的顺序 :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 目的 探讨逆行法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 从 1991年~ 1999年 ,对 19例 (2 5趾 )离断足趾进行再植 ,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 90°~ 12 0° ,逆行法再植的顺序 :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单根克氏针固定趾骨→趾伸肌腱→趾背动脉→趾背皮下静脉→两侧及背侧皮肤。结果  2 5趾中 2 3趾成活 ,成活率 92 % ,患趾总屈曲度 ,趾为 2 5°~ 70° ,第 2、 3趾为 35°~ 90° ,断趾外形恢复良好 ,趾尖两点辨别觉 10mm~ 16mm ,患者行走步态正常 15例 ,基本正常 4例。结论 离断足趾再植极大减轻了病人伤残率 ,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离断损伤 显微外科 逆行法再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1例罕见老年患者同体断足异位再植术的护理
2
作者 李素红 杨博贵 +1 位作者 白桂有 史威 《护理学报》 2006年第10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同体断异位再植 护理
下载PDF
屈膝踏足位行足[足母]趾再植的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臧夕梁 田万成 +1 位作者 李亮 潘希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 分析应用屈膝踏足位行足[足母]趾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屈膝踏足位行足[足母]趾再植12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9例趾体顺利成活,无感染;3例趾体出现血管危象,经积极对症处理后,趾体全部成活... 目的 分析应用屈膝踏足位行足[足母]趾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屈膝踏足位行足[足母]趾再植12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9例趾体顺利成活,无感染;3例趾体出现血管危象,经积极对症处理后,趾体全部成活,但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伤口全部愈合.平均所用手术时间2.5 h.结论 屈膝踏足位使[足母]趾处于水平位,能更清楚显露吻合断端,便于镜下操作,术者的体位比较舒适,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足趾再植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离断 再植 屈膝踏 显微外科
下载PDF
17个月幼儿断足再植成功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雄华 王福星 +3 位作者 朱细娇 王鹏 敖小群 梁武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52-52,F0004,共2页
1 病例资料 2005年8月5日,我院收治1例小儿足跖部完全离断,经再植后获得成功。 患儿:女,17个月月龄,因在外玩耍时右跖部被刀砍伤致完全离断2h急诊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足自跖骨底处横形离体,创缘整齐,断端保存完... 1 病例资料 2005年8月5日,我院收治1例小儿足跖部完全离断,经再植后获得成功。 患儿:女,17个月月龄,因在外玩耍时右跖部被刀砍伤致完全离断2h急诊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足自跖骨底处横形离体,创缘整齐,断端保存完整,创面内可见有泥沙。在氯胺酮+臂丛麻醉下行右足再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 幼儿 完全离断 病例资料 急诊入院 生命体征 入院检查 臂丛麻醉
下载PDF
对断足再植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评价
5
作者 俞曼芳 楼葛燕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再植 整体护理 评价
下载PDF
1例婴幼儿断足再植术后护理
6
作者 张焕芳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10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左足前足再植是手外科手术中高难度、高风险的一类手术,婴幼儿前足再植术的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本科于2010年5月收治1例3岁左足前足离断患儿,经再植,精心护理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再植 婴幼儿 术后护理 精心护理 护理报告 手术中 手外科
下载PDF
同体断腿(足)移位再植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于大中 孙绍臣 +6 位作者 钱抚生 迟树森 韩来双 程井春 崔波 张立克 皇甫小桥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7期714-715,共2页
自1973~1985年间,进行了同体断腿(足)移位再植术5例。其中施术时伤员最大56岁,最小13岁,均可耐受复杂手术并取得成功。就其治疗经过和经10~15年的随访观察,见移植肢体成活良好,发育正常,功能恢复满意。作者... 自1973~1985年间,进行了同体断腿(足)移位再植术5例。其中施术时伤员最大56岁,最小13岁,均可耐受复杂手术并取得成功。就其治疗经过和经10~15年的随访观察,见移植肢体成活良好,发育正常,功能恢复满意。作者认为,此术式有应用和推广意义。关于骨端固定方法,提倡以胫骨制成相应梯形,两枚螺丝钉固定为好。血运重建,其动脉血运重建以胫后动脉吻合为主,但需注意断肢血运情况,如呈供血不足表现,尚需吻合其他动脉。神经修复,以修复并恢复胫神经的功能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体断腿()移位再植 临床应用 血运重建 神经修补
下载PDF
足趾断离再植23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宋敬忠 陈宗义 +2 位作者 孙华伟 赵国红 时明 《洛阳医专学报》 2002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 探讨足趾断离再植的体位 ,提高对足部结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至患足能平放到手术台上为准 ,进行再植。结果  2 3例 2 9趾再植成活 2 1例 2 7趾 ,成活率 93%。结论 足趾再植恢复了足部结构的完整性 ,应积... 目的 探讨足趾断离再植的体位 ,提高对足部结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至患足能平放到手术台上为准 ,进行再植。结果  2 3例 2 9趾再植成活 2 1例 2 7趾 ,成活率 93%。结论 足趾再植恢复了足部结构的完整性 ,应积极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趾断离再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断足暂时性异位寄养再回植术的康复随访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江宁 张立彬 王寿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报告断足暂时性异位寄养再回植术后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01年7月及2002年1月收治2例断足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1岁和19岁。致伤原因分别为机器及热钢条绞伤。伤后6h入院行暂时性异位寄养,术后3个月行再回植术。通过主... 目的报告断足暂时性异位寄养再回植术后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01年7月及2002年1月收治2例断足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1岁和19岁。致伤原因分别为机器及热钢条绞伤。伤后6h入院行暂时性异位寄养,术后3个月行再回植术。通过主动、被动运动,按摩、高压氧以及保护觉和位置觉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对康复效果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再回植术后断足均成活。患者分别获6年及5年7个月随访。第1跖趾关节背伸分别为12°和15°,第1跖趾关节跖屈分别为15°和13°,其他足趾跖趾关节背伸分别为8°和9°。伸趾肌肌力和屈趾肌肌力均为4级。踝关节融合于功能位。两点辨别觉分别为20mm和18mm,浅痛觉、触觉、深痛觉及位置觉均恢复。皮肤色泽、温度正常,不需特殊保护。双下肢等长,无跛行,不需使用短腿支具或拐杖,可以参加轻体力工作。结论断足暂时性异位寄养再回植术后通过运动和感觉功能康复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恢复断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 异位寄养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暂时性异位断足寄养再回植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江宁 童致虹 +6 位作者 张铁慧 杨卫东 张洪权 梁武 宋春辉 孙焕伟 李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报道 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 ,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断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 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 2例断足 ,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 ,分别再植于健侧小腿下段 ,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 ... 目的 报道 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 ,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断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 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 2例断足 ,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 ,分别再植于健侧小腿下段 ,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 ,维持断足存活。待全身状态平稳和离断肢体近端条件允许时 ,再将断足自寄养部位二期回植于原来的解剖位置。结果  2例断足完体成活。经 4~ 6个月随访 ,受伤的下肢恢复正常长度 ,足底感觉恢复。能下地行走。结论 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为挽救特殊条件下的离断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异位断寄养再回植术 断肢 暂时性异位移植 再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足背动脉的显微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秀利 崔明宇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 :为不同部位断足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 :用体视学方法对 66例成人足背动脉进行了观测。结果 :足背动脉分为四型 ,常见型最多 ,占 86.4 % ,偏外型占 7.6% ,偏内型占 4 .5% ,纤细型占 1 .5%。有弓状动脉者占 4 0 .9% ... 目的 :为不同部位断足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 :用体视学方法对 66例成人足背动脉进行了观测。结果 :足背动脉分为四型 ,常见型最多 ,占 86.4 % ,偏外型占 7.6% ,偏内型占 4 .5% ,纤细型占 1 .5%。有弓状动脉者占 4 0 .9% ,弓状动脉出现于第 6、 7、 8断层 ,以第 7断层出现率最高占 1 9.7%。结论 :不同断层平面足背动脉再植吻接时要首选主干动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动脉 再植 显微断层解剖
下载PDF
断指(肢)再植五例报告
12
作者 王头元 吴翔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35-,共1页
我科自1986年3月~1987年1月断指(肢)再植成功5例,其中完全性离断3例、不全离断2例;4例断指均为重物压砸伤,1例断足为钢索绞扎伤。5例随访时间在一年以上,4例再植指均恢复对指,持物及感觉功能,病者满意;1例再植足恢复了步行能力,但不能... 我科自1986年3月~1987年1月断指(肢)再植成功5例,其中完全性离断3例、不全离断2例;4例断指均为重物压砸伤,1例断足为钢索绞扎伤。5例随访时间在一年以上,4例再植指均恢复对指,持物及感觉功能,病者满意;1例再植足恢复了步行能力,但不能单足负重,且有跛行和感觉障碍,(足母)趾末节因神经营养性溃疡而切除,患者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能力 重物压砸伤 再植足 感觉障碍 神经营养性溃疡 病者 感觉功能 完全性 再植 血管吻合
下载PDF
带蒂踝周穿支皮瓣修复中足离断再植创面4例
13
作者 王伟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带蒂踝周穿支皮瓣在复杂中足离断再植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收治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复杂断足共4例,均为男性。年龄34~53岁,平均44岁。左足2例,右足2例。玉米收...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带蒂踝周穿支皮瓣在复杂中足离断再植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收治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复杂断足共4例,均为男性。年龄34~53岁,平均44岁。左足2例,右足2例。玉米收割机皮带绞伤1例,钢质重物砸伤3例。离断部位:经跗骨间3例,经跖骨基底部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2.0~5.0 h,平均3.5 h;均采用顺行法再植,剩余的足背软组织缺损创面于急诊或早期采用踝周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大小7.5 cm×8.0 cm~9.0 cm×19.0 cm。术后定期门诊或网络随访,观察再植足及皮瓣的外观、质地、色泽和血运。足踝部功能评估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结果本组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3例再植成活,1例因皮肤坏死、创面感染、血管栓塞导致断足缓慢坏死,后行坏死前足解脱,延期行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创面。4例患者共行5块皮瓣均成活,皮瓣外观饱满,质地、色泽良好,创面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19.5个月。4例患者均可无辅助行走,感觉功能恢复S3。其中再植失败者1例行走时步态轻微跛行。至末次随访时,足踝部功能根据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结果优2例,良1例,可1例。结论早期应用带蒂踝周穿支皮瓣修复复杂中足离断再植后软组织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伤 再植 穿支皮瓣 带蒂皮瓣 踝周部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第三趾血管神经及肌腱的断面应用解剖
14
作者 李滨 《交通医学》 2003年第5期601-601,共1页
目的 :为足趾再植及解剖学提供第三趾断面资料。方法 :对 3 0例 (男 18例、女 12例 )成人第三趾趾跖侧固有动脉、神经的位置、管径以及屈肌腱和趾背肌腱的形态、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及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 ... 目的 :为足趾再植及解剖学提供第三趾断面资料。方法 :对 3 0例 (男 18例、女 12例 )成人第三趾趾跖侧固有动脉、神经的位置、管径以及屈肌腱和趾背肌腱的形态、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及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 0 .3 4mm和0 .2 0mm ;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及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 0 .63mm和 0 .5 3mm。屈肌腱和趾背肌腱的形态分别分为八种和四种类型 ;屈肌腱的平均厚度在 1.90mm左右 ,趾背肌腱的厚度在两断面分别为 0 .86mm和 0 .5 4mm。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趾 血管神经 肌腱 断面应用解剖 再植
下载PDF
足趾及足断离再植63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德武 郝鹏 +2 位作者 李苏皖 何少锋 张文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断趾再植 离断再植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23个月幼儿右足远段并[足母]趾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有斌 刘少华 +1 位作者 陈光华 吕振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0-583,共4页
报道1例2019年8月收治的23个月幼儿足远段并[足母]趾完全离断再植病例。患儿右前足断端创面组织碾挫严重,彻底清创后应用逆行再植法行断足及断趾再植术,再植足趾全部成活。术后17个月随访,患足外观及形态恢复满意,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幼儿 再植 [母]趾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踝部平面的断足再植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建民 宋建良 +4 位作者 李建兵 沈震坤 浓向前 吴守成 陈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踝部平面 再植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足趾离断再植17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明灿 曹俊杰 +1 位作者 邱庆明 温占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报道足趾离断再植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6月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断趾再植 17例 ,共 2 2趾。 结果  2 2趾中成活 19趾 ,成活率达 86 3 6% ,术后随访 3个月~ 1年 ,再植趾外形恢复良好 ,再植... 目的 报道足趾离断再植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6月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断趾再植 17例 ,共 2 2趾。 结果  2 2趾中成活 19趾 ,成活率达 86 3 6% ,术后随访 3个月~ 1年 ,再植趾外形恢复良好 ,再植趾活动范围 ,趾屈曲度为 3 0°~ 70° ,第二、三足趾趾屈曲度为 3 5°~ 90°。趾尖两点辨别觉为 10~ 18mm。患者行走步态正常 14例 ,比较正常 3例。 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足趾离断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离断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解剖特点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足部毁损伤的早期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水培 俞立新 +3 位作者 黄飞 李强 高建明 张发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报道足前部毁损伤早期修复、足前部缺损重建以及足前掌部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 :( 1)腓骨小头复合瓣重建第一跖骨 ;( 2 )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不同伤情足底与足背部的软组织缺损 ;( 3)吻合血管腓骨小头复合瓣组合重建... 目的 报道足前部毁损伤早期修复、足前部缺损重建以及足前掌部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 :( 1)腓骨小头复合瓣重建第一跖骨 ;( 2 )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不同伤情足底与足背部的软组织缺损 ;( 3)吻合血管腓骨小头复合瓣组合重建前足掌负重点等方法治疗 15 9例足部毁损伤。 结果 临床应用 15 9例 ,随访 14 5例 ,术后行走功能和两点辨别觉达 5~ 6mm ,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严重的前足部毁损伤 ,可用游离复合骨皮瓣、移位皮瓣覆盖创面 ,重建足前部的负重点 ,以恢复足部的负重功能及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毁损伤 早期修复 前部缺损 前掌部离断再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