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30天内非计划再次干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菊先 王旭 +8 位作者 李守军 闫军 曾敏 段雷雷 李霞 鲁中原 杨雪芳 郑林 张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30 d内非计划性再次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识别,探讨再次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阜外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计划性再次干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30 d内非计划性再次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识别,探讨再次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阜外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计划性再次干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原因、再次干预方式及其结果。202例患者于初始手术后30 d内共接受234例次非计划再次干预,占同期手术总例数的2.7%(202/7 464)。其中男115例、女87例,年龄3 d至14岁,平均32.4个月。结果非计划性再次干预的原因主要包括因肺血过多或过少而进行再次干预以调节肺血流量的手术54例,因外科畸形矫治不满意而再次干预34例,因严重低心排血量而行开胸和心肺复苏28例,因出凝血问题而进行再次干预38例,因心脏压塞或心包积液而行心包开窗/引流或心包松解19例,采用开窗或结扎体-肺血管异常分流而减轻心脏负荷的手术11例,膈肌折叠6例,其它12例。死亡22例,死亡率10.9%(22/202),显著高于同期手术总死亡率(0.7%)。生存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ICU滞留时间分别为284.3(11~2 339)h和17.7(1~154)d,显著长于同期总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4.6 h)和平均ICU滞留时间(2.7 d)。随访1~32个月,5例姑息手术患者中3例在术后6个月至2年行根治术。有2例因外管道狭窄而再次手术更换外管道或介入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无出院后远期死亡。结论小儿先心病术后30 d内再次干预者死亡率显著升高,生存患者恢复也显著延迟。积极预防、尽早识别和早期再次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再次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中侧重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蔡燕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8期97-98,共2页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中侧重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化疗中因恶性肿瘤复发、转移需再次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化疗劝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侧重...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中侧重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化疗中因恶性肿瘤复发、转移需再次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化疗劝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侧重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患者负面情绪的调控及再次化疗顺利完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状态评价,干预组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化疗情况对比,干预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重心理干预对控制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顺利完成化疗治计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再次化疗 心理干预 护理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再干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宋剑 吴嘉慧 +3 位作者 张薛欢 陈端端 于存涛 丘俊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5-711,共7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构建残余假腔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流体力学参数,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首次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实现远期再干预的预警和转归预测。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构建残余假腔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流体力学参数,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首次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实现远期再干预的预警和转归预测。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就诊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获取首次手术后早期复查CTA影像资料,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原理进行降主动脉血管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对比预后不同的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探索假腔进展、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年龄(47.88±9.84)岁(30~64岁),男21例(87.5%,21/24)。根据远期预后和有无接受远端血管干预,以降主动脉直径进行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胸腹组,各12例。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胸腹组假腔血流量显著增多,以湍流、涡流为主,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多个真假腔交通。胸腹组降主动脉真假腔压力平衡点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更近[(22.00±3.91)cm对(36.00±1.77)cm,P<0.001],且假腔压力大于真腔压力。结论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基于CTA利用数学模型简化并可视化复杂的人体血流和术后结构,真假腔压力平衡点近移和假腔压力大是反映真假腔交通、假腔重塑差、面临二次手术干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再次干预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战江 张童 +4 位作者 赵克强 赵俊来 于晓华 李艺文 吴巍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女性39例,年龄(71.9±8.4)岁(范围:49~89岁)。114例患者共有138处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其中初次病变111处(80.4%,111/138),闭塞病变116处(84.1%,116/138),病变长度(280.9±78.7)mm(范围:150~520 mm);联合减容治疗59处(42.8%,59/138),植入补救支架27处(19.6%,27/138)。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初始通畅率、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累积总体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4例患者均完成DCB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2%(112/114)。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3~54个月)。术后12、24和36个月累积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7.5%、75.2%和55.1%,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分别为92.4%、81.8%和68.7%,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2%、94.0%和80.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HR=2.629,95%CI:1.519~4.547,P<0.01)、合并高脂血症(HR=2.228,95%CI:1.004~4.948,P=0.026)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术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效果满意,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高脂血症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治疗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治疗结果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 靶血管再次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