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预适应对再灌注性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斌 王志农 +4 位作者 曾志勇 徐志云 张波 黄盛东 张宝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中缺血预适应 (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猫 CPB模型并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n=30 )仅作单纯并行 CPB转流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30 )于 CPB开始 4 5 m...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中缺血预适应 (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猫 CPB模型并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n=30 )仅作单纯并行 CPB转流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30 )于 CPB开始 4 5 m in后阻断升主动脉 (ACC) 6 0 m in,开放主动脉恢复再灌注 90 m in;IPC组 (n=30 )于 ACC前进行 3轮 IPC(ACC5 min后开放 1 0 m in) ,余同 IR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 ,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心肌超微结构中过氧化氢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的产生及细胞内 Ca2 +分布情况。 结果 :IR组 ACC6 0 min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重 ,尤其是线粒体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 ,再灌注期间进一步加重 ,至再灌注结束时 ,未见明显改善 ;IPC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 IR组明显减轻。至再灌注 90 min时 ,IR组和 IPC组均可发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2 7± 0 .973) %和 (2 .2 4 3± 0 .2 4 6 ) % ,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IR组在心脏恢复再灌注后 ,其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管腔面可见较多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 ,而且细胞内 Ca2 + 分布也明显增加 ;IPC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和细胞内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再灌注性心肌超微结构损伤 细胞凋亡 保护作用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生理病理状态下大鼠体内荭草花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成分筛选
2
作者 仁莎莎 胡建春 +7 位作者 张元现 陈轻轻 刘春花 郑林 巩仔鹏 黄勇 金阳 李月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57-1963,共7页
目的基于生理病理状态筛选大鼠体内荭草花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给药组、MIRI对照组和MIRI给药组,每组5只。经药物干预或造模、药物干预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样品,使用超高效液... 目的基于生理病理状态筛选大鼠体内荭草花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给药组、MIRI对照组和MIRI给药组,每组5只。经药物干预或造模、药物干预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样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色谱分离和质谱数据采集,经比对对照品图谱、各血浆样品图谱并参考相关文献后,对原型入血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确定正常给药组和MIRI给药组大鼠血浆样品中的共有峰,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差异移行成分,并推测生理病理状态下荭草花抗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MIRI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片0.2 g/kg,每天3次)、各潜在活性成分组(各潜在活性成分均为10 mg/kg,每天2次),每组5只。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对各组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泄漏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从荭草花提取物总离子流图中获取主要色谱峰26个,确定了其中14个色谱峰,包括没食子酸、儿茶素、原儿茶酸等。从正常大鼠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移行成分15个,其中原型入血成分6个、代谢产物9个;从MIRI大鼠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移行成分19个,其中原型入血成分6个、代谢产物13个。两者共有移行成分8个,其中山柰酚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槲皮素的羰基化代谢产物和N-p-香豆酰酪胺对应色谱峰的VIP值均大于1。与MIRI组比较,各潜在活性成分组大鼠血浆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LDH、CK-MB、cTnⅠ泄漏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N-p-香豆酰酪胺、槲皮素、山柰酚和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可能是荭草花提取物抗MIRI的潜在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花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成分 血浆药物化学
下载PDF
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外泌体抑制单核细胞浸润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岩 刘凤菊 +1 位作者 李曦 尹娜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CCR2^(+))外泌体调控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C57小鼠完全随机分为野生型(WT)假手术组、WT手术(IR模型)组、CCR2-外泌体手术组和CCR2^(+)外泌体手术组,其中后3组均构建了心肌IR...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CCR2^(+))外泌体调控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C57小鼠完全随机分为野生型(WT)假手术组、WT手术(IR模型)组、CCR2-外泌体手术组和CCR2^(+)外泌体手术组,其中后3组均构建了心肌IR损伤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Masson三色特殊染色法检测心脏组织内胶原沉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单核细胞招募相关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以及单核细胞表面CCR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IR后梗死部位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C(Ly6C)和CD_(43)单核细胞数量。结果心肌IR手术后7 d,CCR2^(+)外泌体手术组小鼠心脏纤维化面积小于IR模型组[(16.8±8.1)%比(45.7±3.8)%];射血分数明显低于WT假手术组,但高于IR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小于IR模型组;小鼠心脏中CCR2蛋白相对表达量小于IR模型组;小鼠再灌注区域CCR2阳性细胞面积小于IR模型组;小鼠再灌注部位Ly6C+的单核细胞数明显低于IR模型组,CD_(43)^(+)的单核细胞数明显高于IR模型组;小鼠心脏中C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小于IR模型组(均P<0.05)。结论CCR2^(+)外泌体表现出明显的抗心肌IR损伤的作用,其机制是CCL2表达减少抑制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减轻了心肌损伤和抑制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C-C趋化因子受体2 单核细胞 炎症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荭草花活性成分的PK-PD研究
4
作者 杨青波 杨兴美 +4 位作者 向文英 郑林 黄勇 迟明艳 蒲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66-974,共9页
目的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体内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其药效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荭草花药材经水煮醇沉、正丁醇萃取得荭草花提取物;取SD大鼠6只,采用冠脉结扎... 目的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体内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其药效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荭草花药材经水煮醇沉、正丁醇萃取得荭草花提取物;取SD大鼠6只,采用冠脉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术前大鼠灌胃荭草花提取物86 g/kg,3次/d、连续5 d,于末次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0 h、1.5 h、2.0 h、4.0 h、6.0 h、8.0 h、10.0 h、12.0 h、24.0 h、36.0 h及48.0 h经尾静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样本中6种活性成分(原儿茶酸、槲皮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的质量浓度,获取各成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浆样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获取效应-时间曲线;通过Winnonlin 6.4软件分别对药物浓度-时间与效应-时间进行拟合,建立PK-PD模型。结果荭草花提取物中各有效成分均能够较好地与各药效指标拟合,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Sigmoid E_(max)拟合较优;以LDH、CK-MB及cTn-I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Inhibitory Effect拟合较优。结论荭草花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槲皮苷、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具有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其浓度与药效指标SOD、LDH、CK-MB及cTn-I的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灌注损伤 药代动力学 荭草花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效动力学 PK-PD模型 成分 药效指标
下载PDF
基于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任彬骅 肖长江 +2 位作者 龚逢杰 邱玲玲 伍君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2例。对照组PCI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CMR评估参数[梗死程度(MIS)、缺血危险区面积(AAR)水平、心肌挽救指数(MSI)]。结果:治疗后,两组cTnI、CK-MB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S、AAR均较治疗前降低,MSI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方有助于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CMR可检测并量化心肌局部微小形变,可作为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府逐瘀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缺血灌注损伤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分析
6
作者 赵耀伟 李宏玉 +2 位作者 马西元 孟享泓 唐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析和生物信号通路分析。对GSE67308表达谱数据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数据库(MSig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检索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将DEGs与其交叉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关键基因。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平台分析关键基因在心脏各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GSE19875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054个DEGs,其中363个上调,691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DEGs功能主要与凋亡过程、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相关;生物信号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TNF、NF-κB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MI/RI心肌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浸润程度高。PPI网络分析显示Il1b、TNF、Birc3、Ripk1是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单细胞测序分析表明,白细胞中关键基因表达升高。GSE19875数据集中与对照组比较,MI/RI模型组中Il1b、TNF、Birc3、Ripk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I和参与调控坏死性凋亡的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高度相关;Il1b、TNF、Birc3、Ripk1是同时参与调节MI/RI和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IL-1b、TNf、Birc3、Ripk1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关键调节因子参与M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坏死凋亡 共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T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金欢亮 李建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接受PCI治疗,...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接受PCI治疗,术后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均持续4周。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L-glutathione reduced,GS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Ⅰ,cTnI)水平;采用超声仪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对比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满闷、心悸心慌、气短气促、神疲乏力、咳嗽痰多、手足麻木、口干不欲饮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K-MB、cTnI、M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LVESD(26.65±2.69)mm低于对照组(30.54±3.33)mm(P<0.01)、观察组LVEDD(41.36±3.64)mm低于对照组(45.73±3.41)mm(P<0.01),观察组LVEF(66.54±5.04)%高于对照组(61.43±6.26)%(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机体中氧自由基,改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降低CK-MB、cTnI、Mb活性,增加SOD、GSH活性,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MIRI)的心肌微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气虚血瘀型 心肌梗死后灌注损伤 心肌微血管保护
下载PDF
血清MG53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姚家芳 李小旺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25-28,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MG5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42例,PCI 1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水平,并检测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MG5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42例,PCI 1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水平,并检测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行PCI期间是否发生MIRI将患者分为MIRI组和非MIRI组。比较两组患者PCI后血清MG53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G53对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的检测价值。结果PCI后61例出现MIRI,发生率为42.96%;MIRI组患者血清MG53水平为(138.44±45.23)pg/mL,高于非MIRI组的(108.69±25.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G53水平与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呈正相关(r=0.386,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MG53水平评估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的AUC>0.7,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结论AMI患者PCI后血清MG53与MIRI之间存在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MG53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
9
作者 杨博 李方江 +1 位作者 张泽鹏 鲁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进行预测。利用ROC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DAC曲线评价其鉴别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校准度,使用内部抽样法进行验证。结果 构建不同模型取最小AIC值,最终将收缩压、Killip分级、多支病变、BNP升高、白介素6、超氧化物歧化酶纳入预测模型中绘制列线图,AUC面积为0.818(95%CI:0.748~0.888),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以筛选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灌注损伤 预测模型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诗渝 钱贤灵 +5 位作者 吴雅丽 任道元 金航 曾蒙苏 钱菊英 陈铟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2-739,共8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33例)和非IMH组(19例)。分析两组心脏磁共振参数及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IMH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H组相比,IMH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47.25±8.50)%vs(55.08±9.01)%,P=0.003],梗死容积百分比较高[(36.82±13.33)%vs(19.73±10.90)%,P<0.001]。在IMH患者中,IMH容积百分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640,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肌钙蛋白T对IMH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90,P<0.001),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453,P<0.01)、与心肌梗死容积百分比和IMH容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_(s)=0.540,P<0.01;r_(s)=0.773,P<0.01)。结论IMH可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且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短期不良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可用于判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MH的发生情况,更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预示患者有更差的心功能、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缺血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介入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后影响
11
作者 沈小梅 田小晶 单红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预后影响。方法:将90例STME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行PCI)和观察组(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每组各4...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预后影响。方法:将90例STME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行PCI)和观察组(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心肌再灌注评价,心肌坏死标志物,心功能指标,外周血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完全回落高于术后2 h(P<0.05);术后心肌再灌注评价指标CTFC和WMSI,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CK和CK-MB,外周血NT-proBNP、hs-CRP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PoC能有效改善STMEI患者PCI介入后IRI,能降低心肌酶和NT-proBNP、hs-CRP和ET-1水平,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与ERK/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12
作者 员小利 王丹 +2 位作者 井海云 邢瑞星 杨东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61-563,5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及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及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92例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术前ERK、p38-MAPK mRNA的表达,评估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ERK/MAPK信号通路指标的关系。结果92例患者中20例(21.74%)PCI术后出现心肌再灌注损伤(损伤组,n=20)。损伤组患者PCI术前血流分级≤2级、Killip分级≥2级比例显著高于非损伤组患者,术前血清ERK、p38-MAPK mRNA表达量高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术前血流分级≤2级、Killip分级≥2级及血清ERK、p38-MAPK水平升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除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外,术前ERK/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高表达可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风险,临床应予以密切监测,以尽早识别心肌再灌注损伤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肌灌注损伤 ERK/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124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及其靶基因分析
13
作者 杨璐瑜 董辉 +4 位作者 宋慧敏 廖友霞 谭赟 曹松 付守芝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24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靶基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首次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68... 目的探讨血清miR-124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靶基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首次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其入院即刻的血清miR-124表达水平。根据患者PCI治疗后是否发生MIRI将其分为MIRI组(n=76)和对照组(n=92),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iR-124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24可能作用的靶基因。结果MIRI组患者的血清miR-124水平(2.26±0.79)显著高于对照组(1.48±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miR-124水平是预测STEMI患者发生MIRI的独立因素(OR=1.37,95%CI=1.06~1.78;P=0.017)。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miR-124预测MIRI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74~0.88,P<0.001),其预测最佳截点的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75.0%。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共预测到326个miR-124的靶基因,而其中22个与MIRI相关,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视黄醇代谢、胶原纤维重构和炎症反应。结论血清miR-124水平与STEMI患者发生MIRI有关,可能涉及视黄醇代谢、胶原纤维重构和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 心肌梗死 缺血灌注损伤 预后
下载PDF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思琦 郭朝瑞 +2 位作者 董志强 陆程灿 赵娣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7期1838-1844,共7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后产生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一种有序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在维系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CD高度参与了MIRI的发展,可能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后产生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一种有序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在维系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CD高度参与了MIRI的发展,可能成为挽救损伤心肌的关键。本文重点关注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以及铁死亡等RCD在MIRI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MIRI病理过程的理解,为未来MIRI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细胞死亡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细胞焦亡 坏死凋亡 铁死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5种中药活性成分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5
作者 戎嘉诚 洪俊 +1 位作者 黄磊 陈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0,I0003-I0005,共9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的分析技术,预测大黄素、木香烃内酯、水甘草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冬凌草甲素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的分析技术,预测大黄素、木香烃内酯、水甘草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冬凌草甲素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HERB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寻找5种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寻找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疾病靶点,两组靶点相交得到5种活性成分针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组合。接着对上述靶点合集进行功能富集(采用R语言程序,“ClusterProfiler”包),并进一步分析,随后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和富集结果间的多种关系网络,使用Cytoscape进行美化。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集合,并利用Cytoscape的CytoHubba功能筛选关键(hub)靶基因。使用PyMOL和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结果可视化及美化。结果5种活性成分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51个,我们发现在整体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排名前5位的关键基因分别为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ol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它们涉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相关富集通路74条、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过程富集条目1007条、GO细胞功能富集条目39条。随后的分子对接结果发现,这5种活性成分各自与关键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较好。结论大黄素、木香烃内酯、水甘草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冬凌草甲素5种中草药药物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通过AKT1、IL-1β、CASP3、VEGFA、STAT3等靶点作用于多种通路来发挥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黄素 木香烃内酯 水甘草碱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冬凌草甲素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清热化瘀方调控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文勇 施雪斐 +6 位作者 张春伶 王栋元 牛振超 芦瑞霞 王丹 阮小芬 王肖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5-600,共6页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再灌注2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4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TTC染色观察心脏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中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和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化瘀方组小鼠心功能提高,梗死面积减少,Th17细胞比例降低,促炎因子IL-17和IL-6水平降低,Th17/Treg动态平衡得到恢复(P<0.05)。结论 清热化瘀方可通过调节Th17恢复Th17/Treg稳态,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瘀方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TH17细胞
下载PDF
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宏光 张仁福 +4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张南滨 宋恒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8期3500-3501,共2页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晶组,n=10)。于心脏停跳即刻、缝合右心房切口前分别取小块右心房肌肉作光镜及电镜观察,并对线粒体、细胞核、肌纤维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组心肌保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冷晶体液组最重,综合组最轻。心肌超微结构评分冷血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冷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9~16.78,P<0.05~0.01)。结论: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心肌/超微结构 心麻痹液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明燕 徐亚杰 +1 位作者 杜震 潘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并对比研究了中药白花前胡 (PPD)及前胡甲素 (Pd Ia)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并对比研究了中药白花前胡 (PPD)及前胡甲素 (Pd Ia)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R)时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白花前胡 (1 80mg·kg-1)和前胡甲素 (0 5mg·kg-1)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光镜及电镜下细胞结构损伤。结论白花前胡和前胡甲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PPD) 前胡甲素(Pd-Ia) 缺血-灌注损伤(IR)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畅 刘国良 +2 位作者 任甫 齐志敏 李艳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3,312,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模型,随机分成6组,即非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观察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模型,随机分成6组,即非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观察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非糖尿病的缺血预处理组心肌酶CK、CK-MB、LDH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酶无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进一步加重。结论:缺血预处理对非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不具有同样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糖尿病 心肌 大鼠 缺血 灌注损伤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张国鑫 任文璞 +5 位作者 曹子钧 孟珊 吴松哲 于立明 祝岩 赵继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MLKL)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坏死性...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MLKL)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坏死性凋亡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补阳还五汤组、高剂量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MI/RI模型。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造模前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补阳还五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通过心电图监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大鼠术后心功能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脏组织RIP1、RIP3、MLKL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炎性浸润明显,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MLKL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可改善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炎性浸润有所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MLKL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此外,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降低MI/RI大鼠血清LDH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坏死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