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IL-6和bFGF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春玲 李莉华 +5 位作者 邬丽莎 林海英 李先华 李达兵 邬于川 徐晓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 (IR)性肾损伤肾组织中白介素 6 (IL 6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影响 ,探讨黄芪注射液减轻 IR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 ,随机均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 (IR)性肾损伤肾组织中白介素 6 (IL 6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影响 ,探讨黄芪注射液减轻 IR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 ,随机均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黄芪注射液处理组 (黄芪 +IR组 )。用右肾动脉夹闭法制备肾 IR损伤模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检测血清肌酐 (SCr)含量和肾组织中 IL 6、b FGF含量。结果 :肾缺血 1小时再灌注 48小时 ,电镜下观察 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著 ,黄芪 +IR组病变明显减轻 ;SCr含量和肾组织中IL 6含量 IR组高于手术对照组 ,黄芪 +IR组低于 IR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肾组织中b FGF含量 IR组低于手术对照组 ,黄芪 +IR组高于 IR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结论 :IR肾损伤时肾组织中 IL 6含量升高、b FGF含量降低 ;黄芪可能通过调控 IL 6和 b FGF的产生或破坏而减轻 IR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白介素-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中医药疗法 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钟先阳 罗仁 +2 位作者 魏连波 刘晓霞 罗显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 30只,分TanⅡA高、中、低剂量组、PEG组和复苏24h组,每组6只。采用修改的Yu’s法制备本实验模型,观察腹腔注射Tn...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 30只,分TanⅡA高、中、低剂量组、PEG组和复苏24h组,每组6只。采用修改的Yu’s法制备本实验模型,观察腹腔注射TnⅡA后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特点,并与复苏组比较。结果:TanⅡA能减轻肾组织损伤,降低间质DC的免疫活性,二者呈正相关;而且与对照组、复苏 24 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nⅡA具有改善肾组织损伤、调节间质DC分布的作用,以低剂量最佳;而且后者是TanⅡA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出血性休克 再灌注肾损伤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大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52-2058,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黄素低剂量干预组、大黄素高剂量干预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下腔静脉注射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大黄素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术前7 d内每天灌胃大黄素30 mg/kg和60 mg/kg,后续处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一致。再灌注6 h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8以及TLR2和TLR4 mR 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OX-2,ICAM-1,i 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缺血再灌注后可见大量小管上皮脱落,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可见部分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部分间质有炎细胞浸润;药物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肾小管管腔几乎完整,少量间质有炎细胞浸润;(2)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以及TLR2,TLR4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OX-2,ICAM-1,iN OS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上述各因子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大黄素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且与大黄素剂量相关;(3)结果表明,大黄素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大鼠缺血性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灌注损伤 大黄素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再灌注肾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TLR2 TLR4 COX-2 ICAM-1 INOS
下载PDF
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一种新模型
4
作者 钟先阳 罗仁 成玉斌 《海军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HS RRI)的大鼠模型。方法 :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S3 0 、S40 、S50 、S60 、S3 组共 5组 ,其中前 4组模型依据文献建立 ,S3 组是新模型 ,选用失血量、平均动脉压 (MAP)、休克末尿素氮(BUN...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HS RRI)的大鼠模型。方法 :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S3 0 、S40 、S50 、S60 、S3 组共 5组 ,其中前 4组模型依据文献建立 ,S3 组是新模型 ,选用失血量、平均动脉压 (MAP)、休克末尿素氮(BUN)及肌酐 (Cr)、再灌注 2 4h肾组织病理损伤等指标。结果 :S3 组复苏成功率 83.33%。各组在复苏 30min时的MAP与其休克前相比差异均显著 (P <0 .0 1)。S3 组和S40 组的失血量、BUN、Cr、肾组织病理损伤积分与其他 4组的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其中S3 组肾损伤最明显 ,S40 组最轻。结论 :S3 组的大鼠模型 (MAP 4 0mmHg ,休克 3h)是再灌注肾损伤较严重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再灌注肾损伤 大鼠模型 制备方法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处理及阿片受体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雅慧 曹定睿 +1 位作者 李娟 张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8期1027-1028,共2页
腹部外伤、肠梗阻可引发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除引起小肠自身的损伤外,还可引起肾的损伤。舒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阿片受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制备肠缺血再灌注... 腹部外伤、肠梗阻可引发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除引起小肠自身的损伤外,还可引起肾的损伤。舒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阿片受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Bcl-2,Bax的表达和肾细胞凋亡,研究舒芬太尼、阿片受体在IIR肾损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激动剂 再灌注肾损伤 肠缺血灌注 舒芬太尼 预处理 缺血灌注损伤 大鼠 Bcl-2
下载PDF
Klotho蛋白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木尼热.提力瓦力迪 周萍 +1 位作者 王顺 李素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是否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的一氧化氮(NO)合成从而影响其氧化应激反应。方法:1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NOR+NS)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NS)组、假手术组+Klotho(Sham+Klotho)...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是否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的一氧化氮(NO)合成从而影响其氧化应激反应。方法:1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NOR+NS)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NS)组、假手术组+Klotho(Sham+Klotho)组、缺血再灌注手术+生理盐水(I/R+NS)组、手术组+Klotho(IR+Klotho)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h、5h、12h、24h各组处死大鼠6只,行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测定血浆NO,肾组织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ELISE法检测血浆Klotho蛋白。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I/R+NS组肾脏较多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而I/R+Klotho组空泡变性明显减少; I/R+NS组Klotho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NO及SOD活力低于其他组(P<0.05),MPO、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I/R+Klotho组NO、MPO、SOD、SCr及BUN较I/R+NS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Klotho蛋白可能通过调节NO合成抵抗氧化应激,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川芎嗪对老龄鼠再灌注肾损伤中一氧化氮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苗里宁 李红 +1 位作者 顾华 卢雪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做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为用川芎嗪组和未用川芎嗪组 ,检测缺血 60min ,再灌注 1 5min和 2 4h的肾组织NOS、NO及丙...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做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为用川芎嗪组和未用川芎嗪组 ,检测缺血 60min ,再灌注 1 5min和 2 4h的肾组织NOS、NO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中NOS明显升高 (P <0 0 1 ) ,NO明显升高 (P <0 0 1 )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 ,与此结果相比 ,用川芎嗪组NOS明显降低 (P <0 0 5) ,NO明显降低 (P <0 0 1 ) ,MDA也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S和NO对肾损伤起重要作用 ,川芎嗪可以调整NOS活性 ,从而控制NO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一氧化氮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异氟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瑜 温娟 +2 位作者 聂刚 李向云 唐慧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3-969,共7页
目的研究异氟烷(Iso)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24只,单次ip注射链佐星60 mg·kg^-1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72 h后空腹血糖>16.7 mol·L^-1认为造模成功。糖尿病模型... 目的研究异氟烷(Iso)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24只,单次ip注射链佐星60 mg·kg^-1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72 h后空腹血糖>16.7 mol·L^-1认为造模成功。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肾I/R损伤组,2%Iso预处理+肾I/R损伤组(大鼠置2%Iso麻醉箱中预处理30 min,再进行肾I/R损伤模型制备)。肾I/R损伤手术后24 h,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кB(NF-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糖尿病模型大鼠肾I/R损伤组的BUN和Cr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程度明显升高(P<0.01);TNF-α和NF-кB表达显著增高(P<0.01)。Iso预处理后显著抑制了BUN和Cr的升高,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程度(P<0.01),明显抑制TNF-α和NF-кB的表达(P<0.01)。结论Iso预处理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UN,Cr,TNF-α和NF-кB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糖尿病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钟先阳 罗仁 魏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505-506,共2页
为了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HS RRI)的保护作用 ,采用修改的YU法制备大鼠HS RRI模型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TanⅡA高剂量组 (LT)、中剂量组 (MT)、低剂量组 (ST)、溶剂对照组 (P)、复苏 2 4h组 (SR2 4)共 5... 为了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HS RRI)的保护作用 ,采用修改的YU法制备大鼠HS RRI模型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TanⅡA高剂量组 (LT)、中剂量组 (MT)、低剂量组 (ST)、溶剂对照组 (P)、复苏 2 4h组 (SR2 4)共 5组 ,观察复苏后 3h的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尿量 (Urinevolume ,UV)的变化 ,以及 2 4h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 ,各组在休克末的失血量和再灌注后 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均无差异性 ,TanⅡA能降低再灌注后 3h的BUN、SCr ,减轻 2 4h时的肾组织病理损伤 ,以低剂量的作用最佳 ,中、高剂量则次之 ;对尿量作用不明显。TanⅡA对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出血性休克 再灌注肾损伤 SD大鼠 中药
下载PDF
lncRNA-XIST在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欢 郭涛 王鹏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lncRNA-XIST)在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AIKI)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C57小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各30只。模型组与实验组均根据国际标准建立小鼠AIKI模...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lncRNA-XIST)在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AIKI)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C57小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各30只。模型组与实验组均根据国际标准建立小鼠AIKI模型,实验组建模成功后注射干扰腺相关病毒lncRNA-XIST siRNA。于lncRNA-XIST siRNA表达2周后的第2、24、48、72小时及第7、14天各处死5只小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lncRNA-XIST的表达水平,于lncRNA-XIST siRNA表达2周后的第48、72 h检测小鼠的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在肾皮质及肾髓质中,模型组第2、24、48、72小时及第7、14天的lncRNA-XIST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肾皮质中,从第24小时开始,lncRNA-XIST表达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模型组第48、72小时BUN、Scr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48、72小时血清BUN、S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XIST在AIKI小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特别是在肾皮质中,下调lncRNA-XIST有助于延缓早期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血肌酐
下载PDF
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拮抗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11
作者 陈思奇 彭荣东 +4 位作者 徐嘉琪 冯俊霞 周晓莹 张云芳 苏妍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5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参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时间2020年10月14日。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rp1抑制剂组,每组5只,每只体质量为0.25~0.30 kg...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参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时间2020年10月14日。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rp1抑制剂组,每组5只,每只体质量为0.25~0.30 kg。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Drp1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20 mg/kg体质量,其余各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 h留取血清及肾脏组织。比较组间大鼠血肌酐水平、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ATP酶活力,并建立体外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经处理后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41.12±1.895)μmol/L比(48.68±2.065)μmol/L],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1.29±0.426)分比(6.50±0.577)分],每高倍镜视野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量增加[(2.40±0.547)个比(10.20±1.095)个],电镜下线粒体损伤更明显,线粒体ATP酶活力降低[(6.38±0.321)U/mg prot比(4.18±0.198)U/mg prot],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细胞比例增多[(9.81±0.251)%比(4.24±0.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Drp1抑制剂组大鼠血肌酐下降[(48.68±2.065)μmol/L比(43.28±0.895)μmol/L],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6.50±0.577)分比(4.50±0.578)分],每高倍镜视野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量减少[(10.20±1.095)个比(6.60±1.140)个],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细胞线粒体ATP酶活力增加[(4.18±0.198)U/mg prot比(5.16±0.628)U/mg prot],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Drp1抑制剂组较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细胞比例减少[(5.90±0.360)%比(9.81±0.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性抑制Drp1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分裂,有效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 能量代谢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先阳 罗仁 +2 位作者 魏华 谢潮鑫 薛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4-11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 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hemorrhagic shock-renalreperfusion injury,HS-R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修改的 YU 法制备大鼠 HS-RRI 模型,3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Tan ⅡA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 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hemorrhagic shock-renalreperfusion injury,HS-R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修改的 YU 法制备大鼠 HS-RRI 模型,3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Tan ⅡA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及复苏24 h 组,观察复苏后的3 h 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量(urine volume,UV)的变化,以及24 h 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Tan ⅡA能降低再灌注后3 h 的 BUN、Scr,减轻24 h 时的肾组织病理损伤,以低剂量的作用最佳,中、高剂量则次之;对尿量作用不明显。结论:Tan ⅡA对 HS-RRI 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SD 大鼠
全文增补中
FVB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CHOP蛋白作用的探讨
13
作者 张军力 陆春来 +1 位作者 郑丰 刘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94-998,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ICR、FVB两种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后的差异,探索导致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致病分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ICR、FVB两种小鼠(雄性、8—10周龄)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n=12),两种小鼠的模型组... 目的通过对比ICR、FVB两种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后的差异,探索导致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致病分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ICR、FVB两种小鼠(雄性、8—10周龄)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n=12),两种小鼠的模型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建立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先切除右肾再夹闭左肾肾蒂45rain),再灌注24h后收集模型组小鼠的心脏血、肾脏,检测各小鼠血浆BUN浓度,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HOP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检测同样的指标。结果(1)。肾组织PAS染色可见:ICR、FVB小鼠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R小鼠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又明显重于FVB小鼠模型组(P〈0.01);(2)血浆BUN浓度:ICR、FVB小鼠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ICR小鼠模型组高于FVB小鼠模型组(P〈0.01);(3)Western—blot:ICR、FVB小鼠模型组CHOP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ICR小鼠模型组CHOP蛋白的表达量高于FVB小鼠模型组(P〈0.05)。结论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IC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重于FVB小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表达也明显上调,提示CHOP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FVB小鼠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抗性,机制可能与CHOP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CHOP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浩 郭文文 吕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肾IRI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减轻肾IRI的有效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肾IRI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减轻肾IRI的有效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肾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细胞焦亡在肾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细胞焦亡的相关药物在肾IRI保护作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为肾IR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缺血灌注损伤 靶向药物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15
作者 高建辉 薛莹 +2 位作者 张佳齐 王妮荣 余淑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瑞马唑仑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8周龄,体质量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瑞马唑仑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8周龄,体质量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肾缺血再灌注+瑞马唑仑处理组(IRI+R组)。IRI组和IRI+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5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IRI+R组于缺血前15 min经尾静脉输注瑞马唑仑10 mg/kg,IRI组和sham组同时输注等容生理盐水。恢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心脏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取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NF-κB和TLR4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I组经缺血再灌注24 h后,血BUN、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大(P<0.05),肾小管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NF-κB和TLR4表达升高(P<0.05);与IRI组相比,IRI+R组经缺血再灌注24 h后,血BUN、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评分减少(P<0.05),肾小管细胞凋亡减少(P<0.05),TLR4及NF-κB的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瑞马唑仑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缺血灌注损伤 预处理 TLR4/NF-κB 炎症
下载PDF
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亚周 曹殿青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1-115,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导致AKI的最主要原因。RIRI在临床上常见于失血或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移植、肾部分切除、肝移植、肝部分切除、复杂心血管手术等;目前已知其主要发病机制...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导致AKI的最主要原因。RIRI在临床上常见于失血或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移植、肾部分切除、肝移植、肝部分切除、复杂心血管手术等;目前已知其主要发病机制与自由基增多、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过度激活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氢吗啡酮、七氟烷等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抗RIRI作用。因此,科学选用麻醉药物,对预防和减轻围手术期AKI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急性损伤 麻醉药物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黄芪甲苷尾静脉注射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17
作者 杨开银 李晓凤 +2 位作者 张国欣 何炎鸿 张凌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5-38,共4页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尾静脉注射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及自噬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制作...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尾静脉注射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及自噬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游离双肾肾蒂并行右肾切除术,不进行其他处理;黄芪甲苷组于再灌注前5 min采用尾静脉注射黄芪甲苷10 mg/kg,渥曼青霉素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10 min依次注射10 mg/kg黄芪甲苷和0.6 mg/kg渥曼青霉素(PI3K特异性抑制剂),对照组和模型组于同时间点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时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取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检测肾组织中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结果 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血清Cr、BUN水平高于对照组,模型组、渥曼青霉素组、黄芪甲苷组血清Cr、BUN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黄芪甲苷组和渥曼青霉素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中黄芪甲苷组更为明显。黄芪甲苷组、渥曼青霉素组、模型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LC3-Ⅱ、Beclin-1、p-AKT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渥曼青霉素组、黄芪甲苷组凋亡指数和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依次降低,渥曼青霉素组p-AKT蛋白表达低于黄芪甲苷组(P均<0.05)。结论 黄芪甲苷干预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缺血灌注损伤 PI3K/AKT通路 自噬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申开文 张瑞波 +2 位作者 王强 岑威虎 沈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细胞焦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的一种形式,其特征是由GSDMD蛋白介导,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目前认为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发病机制中... 细胞焦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的一种形式,其特征是由GSDMD蛋白介导,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目前认为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发病机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旨在对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细胞焦亡调节RIRI过程的分子机制。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以细胞焦亡为靶点的多种分子药物治疗RIRI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RIRI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炎性反应 NLRP3 GSDMD CASPASE-1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雯 范路梅 +3 位作者 徐祖清 于晴 靳文鹏 丁兆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0-634,共5页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BUN及Scr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Nrf2及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5,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缓解,血清及肾组织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P<0.01),CAT、SOD活性及IL-10水平升高(P<0.05,P<0.01),肾组织Nrf2、HO-1和细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具有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该作用与活化Nrf2/HO-1信号通路,阻止NF-κB p65核转位,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缺血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NF-κB p65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共先 汪泱 +4 位作者 张中华 胡峰 黄学明 刘伟鹏 习海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采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2只雌性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缺血45min后经下腔静脉注入用DAPI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每天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并分别于术后1、2、3、4d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观察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留取肾组织,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移植MSCs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及肾细胞增殖状况,并采用蓖麻血凝素(RCA)对迁移入肾脏的MSCs分化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术后第1、2天,移植组大鼠血清BUN水平(31.93±1.49、19.58±1.5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2.14、26.45±1.74mmol/L,P<0.05);第3、4天2组间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3天移植组大鼠血清Cr水平(77.47±4.77、57.45±2.41、44.93±3.9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37±3.59、67.50±2.92、53.25±2.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状况:术后第1天偶见BrdU阳性细胞,第2天2组大鼠肾组织中均可见较多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且移植组阳性细胞数(33.71±8.50、57.60±4.88、116.29±6.99)明显多于对照组(19.67±5.20、26.88±5.89、71.7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第3天肾组织内可见DAPI标记细胞,第4天DAPI标记细胞明显增多,且多数标记细胞能结合RCA。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迁移、定居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中并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MSCs移植可促进损伤肾组织的细胞再生,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保护作用 小管上皮细胞 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