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预防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远隔多器官的损伤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红梅 崔乃杰 崔德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106,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是否可致远隔多器官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可能途径和牛磺酸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1997-05/1998-03在天津医科大学毒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8只,鼠龄12周,雌雄不拘。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3组:假...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是否可致远隔多器官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可能途径和牛磺酸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1997-05/1998-03在天津医科大学毒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8只,鼠龄12周,雌雄不拘。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切开双下肢股三角区),模型组(夹闭双侧股动脉,阻断循环2h再灌注5h,造成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和牛磺酸组[每天给予200g/L牛磺酸(南京制药厂生产,含量99.7%,生产批号595D35D)3mL/只灌胃,7d后按模型组方法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②各组再灌注5h时取下肢骨骼肌、远隔器官胃、肾、肺、肝及脑组织,采用电镜(×9900)观察超微病理改变;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采用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心肌酶、肝酶活性。③采用亚硝酸盐法测红细胞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血清和肝、肺、脑组织丙二醛含量;采用生物化学法测血清谷胱甘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肺、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远隔器官损伤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超微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下肢骨骼肌、远隔器官肺、肝、肾、胃及脑存在弥漫性损伤,而牛磺酸组各器官损伤明显减轻。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外周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③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牛磺酸组(P<0.05),而牛磺酸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明显(P>0.05)。④肝、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近(P>0.05)。⑤肝、肺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牛磺酸组(P<0.05);脑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牛磺酸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使中性粒细胞激活,释放大量氧自由基、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使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引起远隔多器官损伤,牛磺酸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可明显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远隔多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四肢/血液供给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佟立权 乔海泉 +4 位作者 宋光平 王毓利 孟凡强 周保国 孙学英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大鼠小肠I/R后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R组)和牛磺酸保护组(T组)。T组术前3 0m in经鼠阴茎背静脉注射2%的牛磺酸2 0 0mg/kg。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根...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大鼠小肠I/R后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R组)和牛磺酸保护组(T组)。T组术前3 0m in经鼠阴茎背静脉注射2%的牛磺酸2 0 0mg/kg。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阻断1 h后复流行再灌注的方法制作肠I/R模型。除S组外,其余2组分别于再灌注1.5,3,6,1 2 h抽血测定ALT,AST,BUN及Cr值,评定肝、肾功能。肝、肾切片行HE染色,比较组织病理学差异。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肝、肾细胞凋亡百分率,评定平均光密度值。结果I/R组与S组相比,血清ALT,AST,BUN及Cr值均明显升高(P<0.0 5),3 h最高,以后开始下降,1 2 h仍高于S组;肝、肾病理损伤I/R组也相应严重,肝、肾细胞TUNEL阳性表达率、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 5)。T组与I/R组相比,前者血清ALT,AST,BUN及Cr水平明显减低(P<0.0 5),病理损伤也相应较轻;肝、肾细胞TUNEL阳性表达率、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减少(P<0.0 5)。结论牛磺酸对大鼠小肠I/R后肝、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预防和控制 牛磺酸 /治疗应用 肝/病理生理学 肾/病理生理学 肠缺血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侠 李元海 +2 位作者 李磊 徐志荣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模型对照组,经尾静脉持续输注0.9%NS1ml/kg.h;Ⅲ组:异丙酚5mg/kg.h组;Ⅳ组:异丙酚10mg/kg.h组;Ⅴ组:异丙酚20mg/kg.h。分别在肝门阻断30min、再灌注60mi...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模型对照组,经尾静脉持续输注0.9%NS1ml/kg.h;Ⅲ组:异丙酚5mg/kg.h组;Ⅳ组:异丙酚10mg/kg.h组;Ⅴ组:异丙酚20mg/kg.h。分别在肝门阻断30min、再灌注60min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并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Ⅱ、Ⅲ、Ⅳ、Ⅴ组血清ALT、AST活性均高于Ⅰ组(P<0.01),Ⅲ、Ⅳ、Ⅴ组血清ALT、AST活性均低于Ⅱ组(P<0.05或0.01),Ⅲ、Ⅳ、Ⅴ组间血清ALT、AST活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Ⅱ、Ⅲ、Ⅳ、Ⅴ组肝组织MDA含量升高、XOD活性升高(P<0.05或0.01),Ⅱ组肝组织SOD活性降低,Ⅲ、Ⅳ、Ⅴ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与Ⅱ组比较,Ⅲ、Ⅳ、Ⅴ组肝组织MDA含量降低、XOD活性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Ⅲ、Ⅳ、Ⅴ组间肝组织MDA含量、XOD活性、SOD活性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Ⅲ、Ⅳ、Ⅴ组肝细胞病理学改变轻于Ⅱ组,且Ⅲ、Ⅳ、Ⅴ组间肝细胞病理学改变有差异。结论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肝/血液供给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劲松 姜立华 +4 位作者 杨新 吕新生 徐明清 赖家骏 杨献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 18只犬随机分为 3组 :非缺血对照组 (n =6 )、缺血再灌注组 (n =6 )和亚低温处理组 (肝周充填碎冰块造成肝脏亚低温 ,n =6 )。对各组肝上下腔静脉血进行谷丙转氨酶 (ALT)...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 18只犬随机分为 3组 :非缺血对照组 (n =6 )、缺血再灌注组 (n =6 )和亚低温处理组 (肝周充填碎冰块造成肝脏亚低温 ,n =6 )。对各组肝上下腔静脉血进行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 (LHD )以及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活性及总抗氧化 (TAX )能力测定。结果 全肝缺血再灌注后ALT ,AST ,LDH和MDA含量明显上升 (P <0 .0 1) ,SOD ,CAT ,GSH PX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下降 (P <0 .0 1) ;而亚低温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ALT ,AST ,LDH和MDA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 ,SOD ,CAT ,GSH PX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上升 (P <0 .0 1,P <0 .0 5 )。结论 亚低温能增强肝组织自身抗氧化能力 ,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低温 人工 肝功能减轻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大黄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卫红 张有成 +2 位作者 李徐生 李书芹 杨志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4-59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温下制成部分肝脏( 70 % )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前 3d用大黄素灌胃 [60mg/(kg·d) ] ,3次。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的变化 ;并用荧光染料罗丹明 (...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温下制成部分肝脏( 70 % )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前 3d用大黄素灌胃 [60mg/(kg·d) ] ,3次。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的变化 ;并用荧光染料罗丹明 (Rh12 3 )和碘化丙啶 (PI)标记肝细胞 ,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线粒体膜电位 (ΔΨm )。同时取活体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缺血 -再灌注后大鼠血清ALT和肝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肝细胞ΔΨm降低 ,Rh12 3 -PI- 细胞增多 ( 14 .1%± 2 .1% ,P <0 .0 1) ,病理变化明显。大黄素处理组与缺血 -再灌注组比较 ,ALT ,MDA明显降低 (P <0 .0 1) ,ΔΨm升高 ,Rh12 3 - PI- 细胞减少 ( 11.5 %± 2 .9% ,P <0 .0 1) ,病理变化轻微。结论 大黄素预处理对肝脏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液供给 缺血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大黄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文继月 陈志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TFA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致脑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血清中前列腺素E2...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TFA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致脑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TFA(160、80、40、20mg/kg)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塞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和PGE2含量,同时明显增加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药理学 脑缺血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大鼠
下载PDF
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宏光 张仁福 +4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张南滨 宋恒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8期3500-3501,共2页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晶组,n=10)。于心脏停跳即刻、缝合右心房切口前分别取小块右心房肌肉作光镜及电镜观察,并对线粒体、细胞核、肌纤维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组心肌保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冷晶体液组最重,综合组最轻。心肌超微结构评分冷血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冷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9~16.78,P<0.05~0.01)。结论: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心肌/超微结构 心麻痹液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华 武征 陈志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杜鹃花总黄酮(TFR)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心脏冠脉流量(CF)、心肌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观察杜鹃花总黄酮(TFR)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心脏冠脉流量(CF)、心肌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等的变化。用离体器官法测定家兔主动脉环张力的变化。结果12.5、25、50和100mg/L TFR—PP可明显地抑制缺血再灌致大鼠心脏CF的减少和心肌中MDA含量的升高及NO含量和NOS活性的下降;25、50和100mg/L,TFR-PP可明显地抑制心肌中CK和SOD活性的下降;50和100mg/L TFR—PP可明显地抑制心肌中LDH活性的下降。在0.033—2.70g/L范围内,TFR可分别松弛由KCl和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家兔主动脉环的收缩,TFR的血管松弛作用可被内向整流型钾通道(K IR)的阻断剂BaCl2(10^-4mol/L)及大电导Ca^2+-敏感性钾通道(BK Ca)的阻断剂TEA(3×10^-3mol/L)明显地减弱,但去除血管内皮和用前列腺环素(PGI2)合成酶抑制剂Indo(0.1mmol/L)及NO合酶抑制剂L-NAME(0.1mmol/L)预处理后对TFR的血管松弛作用无明显的影响。结论,TFR—PP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自由基过氧化、增加NO生成、血管松弛及开放K IR及BK Ca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科 黄酮类 心肌缺血/药物疗法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相关机制 被引量:28
9
作者 姜翠翠 夏满莉 +1 位作者 王敏 陈士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和/或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的关系。方法:分离SD雄性大鼠心脏置于Langendorff系统行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和/或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的关系。方法:分离SD雄性大鼠心脏置于Langendorff系统行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停灌前15 min给予Dex(10 nmol/L)处理。测定左心室动力学、再灌注期间冠脉流量及再灌注5 min时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formazan含量以反映心肌梗死状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明显降低了再灌注期间的左室发展压、冠脉流量及再灌注末心肌组织formazan含量,显著升高了再灌注左室舒张末压、心肌LDH渗出;Dex预处理明显改善了I/R心脏功能及心肌组织活性(P<0.01);mPTP开放剂苍术苷(20μmol/L,再灌注前给药20min)及mitoKATP抑制剂5-羟基癸酸(100μmol/L,停灌前给药20 min)可取消Dex预处理产生的抗心脏I/R损伤作用。结论:围手术期常用的辅助麻醉药Dex具有减轻离体大鼠心脏I/R损伤作用,且该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Dex促进缺血前mitoKATP的开放,抑制再灌注早期mPTP的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治疗应用 缺血预处理 心肌/药物疗法 线粒体/药物作用 钾通道/药物作用 腺苷三磷酸酶类/代谢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活血化瘀系列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海涛 黄鉴政 刘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系列方 (活血汤、活血益气汤、活血养阴汤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6 0 min,再灌注 3d。观察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系列方 (活血汤、活血益气汤、活血养阴汤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6 0 min,再灌注 3d。观察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病理损伤的影响 ,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免疫印迹分析 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 NR1和内皮型 NOS(e NOS)的表达。结果 :活血化瘀系列方及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减小梗死体积和脑水肿面积 ,减少神经元损伤 (P<0 .0 5 ) ,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活血化瘀系列方和尼莫地平不同程度降低脑组织内 NOS活性和 MDA含量 ,抑制NR1表达 ,增加 SOD的活性 ,但对 e NOS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活血化瘀系列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 NOS活性 ,降低 NR1的表达 ,减少 MDA含量和增加 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药物疗法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活血化瘀系列方 缺血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NMDA受体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建学 赵勇刚 刚光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84-1285,1296,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再灌注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再灌注前经腹腔注射E...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h,再灌注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再灌注前经腹腔注射Epo(3000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8h后断头取脑。制作2mm冰冻切片;以2%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对脑切片进行染色;经图像分析仪计算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结果:治疗组脑梗死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P<0.01)。结论:Epo能够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损伤/预防与控制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吗啡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向航 冉珂 +1 位作者 徐军美 常业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吗啡组静注吗啡1.0 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再灌注结束后抽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测心梗面积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吗啡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上调HSP27表达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细胞超微结构。结论:吗啡预处理可能通过HSP27对兔心肌产生延迟相保护作用,其机制与HSP27抗过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药理学 心肌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心肌缺血/预防和控制 缺血预处理 延迟相保护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虎杖苷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洁云 赵维中 +2 位作者 朱文庆 汪琳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I)的保护作用及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用小动脉夹夹闭腹腔动脉30min,复灌6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GIRI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及胃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I)的保护作用及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用小动脉夹夹闭腹腔动脉30min,复灌6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GIRI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及胃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结果PD可明显减轻损伤模型中的胃黏膜损伤指数;能明显降低胃组织MDA含量,增加胃组织SOD、GSH-Px、NO、NOS水平。结论PD通过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对G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病理学 虎杖/药理学 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肌红蛋白的表达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迅迪 黄生福 +8 位作者 胡继雄 李清龙 杨乐平 王群伟 刘国利 杨竹林 李永国 钟德午 苗雄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介导的肌红蛋白的表达对肝脏的AT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 (I 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携带有人体肌红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转染至白鼠的肝脏 ,然后检测肌红蛋白的表达 ,同时检测肝脏的ATP水平和肝功能。对肌红蛋...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介导的肌红蛋白的表达对肝脏的AT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 (I 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携带有人体肌红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转染至白鼠的肝脏 ,然后检测肌红蛋白的表达 ,同时检测肝脏的ATP水平和肝功能。对肌红蛋白对肝脏I R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腺病毒介导的肌红蛋白可转染至白鼠肝脏。转染 72h后白鼠肝脏的AT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肌红蛋白的表达能减轻肝脏的I R损伤。结论 肌红蛋白在体肝脏的表达可提高肝脏的ATP水平 ,并可能成为减轻I R损伤的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肌红蛋白/治疗应用 肝/代谢
下载PDF
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子曦 冉珂 +1 位作者 常业恬 徐军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4,530,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通30 s,结扎30 s,重复3次,再灌注120 min;吗啡后处理组: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予以静推吗啡1.0 mg/kg,再灌注120 min。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阻断后20 min、40 min、心肌再灌注1 h和2h 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cTnI)含量;再在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cTnI均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均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血清中SOD的活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MDA的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吗啡后处理具有类似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肌缺血/治疗 肌缺血/病理学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心肌灌注损伤/病理学 吗啡/药理学 灌注 局部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吗啡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延迟性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玲玲 谢才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chondrial KATP,mitoKATP)通道与吗啡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IR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24h后行心肌缺血再...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chondrial KATP,mitoKATP)通道与吗啡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IR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24h后行心肌缺血再灌注(IR);Mor组(B组),腹腔注射吗啡3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24h后行心肌IR;HO-1阻滞剂(ZnPP—IX)+Mor组(C组),腹腔注射ZnPP—IX 20μg/kg,30min后腹腔注射吗啡3mg/kg,24h后行心肌IR;mitoKATP通道阻滞剂(5-HD)+Mor组(D组),腹腔注射5-HD5mg/kg,20min后腹腔注射吗啡3mg/kg,24h后行心肌IR;Mor+5-HD组(E组),腹腔注射吗啡3mg/kg,24h后行IR,但在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5-HD5mg/kg。各组于缺血前、缺血25min、再灌注30、60、120min记录大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肌缺血再灌注结束即刻采用EB/TTC双重染色,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发生情况。【结果】和A组相比,B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D组和E组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O-1和mitoKATP通道参与了吗啡预处理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mitoKATP通道既是启动因子又是效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KATP通道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吗啡
下载PDF
吗啡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膜通透转运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力 袁军 李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101-2103,2107,共4页
目的 观察吗啡后处理对雄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转运孔(MPTP)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体质量170~260 g ,随机分为4组( n =12):①假手术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吗啡后处理组(MP组),... 目的 观察吗啡后处理对雄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转运孔(MPTP)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体质量170~260 g ,随机分为4组( n =12):①假手术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吗啡后处理组(MP组),④吗啡+苍术苷组(MA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结构,检测心肌梗死区/缺血区(IS/AAR)梗死百分比、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I/R组比较,MP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心肌梗死百分比 IS/AAR%和 MDA 含量显著降低,而 MAP组与 MP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IS/AAR)和MDA含量显著增高。结论 吗啡后处理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 PT P可能是吗啡后处理心肌保护的作用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吗啡/药理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线粒体膜
下载PDF
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坚 冉珂 +1 位作者 杨东林 常业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吗啡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 [目的]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吗啡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5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静注吗啡0.3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N组在静注吗啡前10 min,静注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洛酮6mg/kg,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120min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表达水平,同时测心梗面积.[结果]与C组相比,I/R组、M组和N组CcO表达水平均降低;与I/R组比,M组CcO表达水平增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心肌Cc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治疗应用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大鼠 Sprague-Dawley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诗哲 王涌钢 林春水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3期1990-1992,共3页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IRI)是一种复合了肠缺血、肠扭转、肠移植、严重烧伤、创伤及休克等多种急危重症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有研究表明,肠缺血对远隔器官、组织的损伤主要不是来自于缺血损伤本...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e,IIRI)是一种复合了肠缺血、肠扭转、肠移植、严重烧伤、创伤及休克等多种急危重症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有研究表明,肠缺血对远隔器官、组织的损伤主要不是来自于缺血损伤本身,而是在恢复肠道血供、血流再灌注时引起肠道细菌易位、内毒素外移、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导致肝、肾、肺等多器官损伤[1],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多器官、组织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对IIRI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的研究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灌注损伤/预防与控制 综述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改生 张国荣 +1 位作者 张晋东 姜桢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n=6)和对照组(C组,n=6),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和机械通气下开胸建立心肺转流(CP...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n=6)和对照组(C组,n=6),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和机械通气下开胸建立心肺转流(CPB),冠脉灌注冷晶体停搏液使心电静止,主动脉阻断120 min后开放进行心脏复苏,循环稳定后停止CPB,继续观察至开放90 min;M组在麻醉后经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 mg/kg,其余同对照组。CPB前(T0)、主动脉开放前(T1)、开放后30 min(T2)、90 min(T3)各时间点分别采取动脉血和右室前壁心肌组织,用125I标记的放免试剂盒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及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动物T1、T2、T3各时点TNF-αI、L-1βI、L-6I、L-8水平和NF-κB活性均较T0显著升高(P<0.01),并且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显示两组在T1、T2、T3各时点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且T2、T3较T1时更明显;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减轻。结论CPB可引起心肌细胞的NF-κB活化和细胞因子显著增加,产生心肌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NF-κB的活性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副作用 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甲泼尼龙/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