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以逾越的情爱炼狱——论《不想上床》对女性情爱史的再现与重构
1
作者 吴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小说《不想上床》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性爱生活为视角,展示了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特定视角描摹了现代女性在情爱炼狱中的迷惘、沉浮与痛苦无奈,以此昭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和爱情婚姻观的颠覆与解构,并彰显了对现... 小说《不想上床》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性爱生活为视角,展示了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特定视角描摹了现代女性在情爱炼狱中的迷惘、沉浮与痛苦无奈,以此昭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和爱情婚姻观的颠覆与解构,并彰显了对现时社会婚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想上床》 情爱 知识女性 再现与重构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建筑的数字化再现与重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加万 王巧雯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7-196,共10页
敦煌壁画,包含着诸多建筑信息要素,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本文聚焦壁画中的建筑,基于前辈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提出数字化再现与重构的研究新方法。通过信息解码与数字建构的关联分析,运用数字化集成技术,... 敦煌壁画,包含着诸多建筑信息要素,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本文聚焦壁画中的建筑,基于前辈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提出数字化再现与重构的研究新方法。通过信息解码与数字建构的关联分析,运用数字化集成技术,融多维建筑信息于图形图像重组处理,实现敦煌壁画建筑的数字再生。探索数字化再现与重构的技术方法、实现途径及应用价值,拓展新语境下壁画建筑保护传承的方法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壁画建筑 数字技术 再现与重构
下载PDF
历史再现与重构——基于文化遗产数字游戏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辰星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游戏成为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媒介,也是遗产阐释、传播历史知识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文化遗产数字游戏为中心,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文化遗产游戏再现与重构历史的四种类型:基于对教育功能的重视而产生...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游戏成为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媒介,也是遗产阐释、传播历史知识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文化遗产数字游戏为中心,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文化遗产游戏再现与重构历史的四种类型:基于对教育功能的重视而产生的以受众为导向的类型、以游戏叙事为中心的重在沉浸和共情体验的类型、将文化遗产信息与游戏玩法深度结合的类型以及兼顾叙事与玩法的类型。文化遗产数字游戏从寓教于乐开始,逐渐走向构建公众史观,立足功能性,深挖游戏性,并在历史再现与重构中超越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游戏 历史再现与重构 严肃游戏 文化科技融合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野下民族艺术的再现与重构
4
作者 古春霞 《中国美学研究》 2014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跨文化时代的来临,接受美学伴随着时代的特征孕育而生,它深入地影响着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重构,民族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格率真质朴、清新隽永、豪迈奔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从接...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跨文化时代的来临,接受美学伴随着时代的特征孕育而生,它深入地影响着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重构,民族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格率真质朴、清新隽永、豪迈奔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去考量民族艺术的生成、传播、再现与重构,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精神诉求的受众更好地了解、接受民族艺术,也有利于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精英文化,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民族艺术 再现与重构
原文传递
“复盘式”评课: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再现与重构——以《问题到课题》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思人 《贵州教育》 2022年第22期47-48,共2页
本文基于“复盘式”评课的理念对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进行再现与重构,发现“复盘式”评课对研究性学习来说,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评课,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评课,是基于研究文化的评课。“复盘式”评课旨在让教师在评课中看见每一个学生,看... 本文基于“复盘式”评课的理念对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进行再现与重构,发现“复盘式”评课对研究性学习来说,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评课,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评课,是基于研究文化的评课。“复盘式”评课旨在让教师在评课中看见每一个学生,看见每一个教学活动,理解并反思教学行为,提升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水平,丰富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盘式”评课 研究性学习 再现与重构
原文传递
再现与重构——油画人物创作感悟
6
作者 白冰洋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7,共5页
人物画是油画中历史最悠久的品类,画家培根(Francis Bacon)曾说:"但身为人类,我们最迷恋的就是自身。"[1]人物画浓缩地体现了各个时代、各种社会身份的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历程,也鲜明地体现了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和他们观察人类... 人物画是油画中历史最悠久的品类,画家培根(Francis Bacon)曾说:"但身为人类,我们最迷恋的就是自身。"[1]人物画浓缩地体现了各个时代、各种社会身份的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历程,也鲜明地体现了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和他们观察人类的方式。画家整日与人物形象打交道,眼所绸缪、神所萦回和笔所经营皆始于此。油画传入中国的百余年,人物画始终是本土画家探索和发展油画的最主要的路径。时至今日,"中国油画"早已蔚为大观,其中产生的优秀人物画作品不胜枚举。在这种背景下,我开始了对人物画的学习和创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 再现与重构 综合素养 生活历程 创作思考 油画人物创作 人物形象 探索和发展
原文传递
再现与重构:茅盾早期小说中的“时代性”问题再讨论
7
作者 殷鹏飞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2年第1期231-246,共16页
在讨论茅盾的文学创作时,研究界更倾向于以一种“反映论”的思维去考察茅盾小说与其亲历的中国近代史之间的关系。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茅盾小说是“客观的”,他的小说似乎成了反映时代的镜子。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茅盾小说的“时代性”和... 在讨论茅盾的文学创作时,研究界更倾向于以一种“反映论”的思维去考察茅盾小说与其亲历的中国近代史之间的关系。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茅盾小说是“客观的”,他的小说似乎成了反映时代的镜子。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茅盾小说的“时代性”和“时代女性”就成了一个一直绕不过去的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绝大多数的研究中,“时代性”、“现实性”所侧重强调的是茅盾小说所反映的历史之“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小说 时代女性 早期小说 中国近代史 再现与重构 文学创作 反映论 时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