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绘画再现性表达的现实意义
1
作者 陈洁 《文教资料》 2010年第5期94-95,共2页
再现性是绘画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再现性作为一种创作的态度而存在,认同日常现实与艺术家个人创造性的一致性。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再现性的直接价值在于其现实关怀的主观表达。不止于此,绘画史不同时期的风格在不同程度上透析着... 再现性是绘画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再现性作为一种创作的态度而存在,认同日常现实与艺术家个人创造性的一致性。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再现性的直接价值在于其现实关怀的主观表达。不止于此,绘画史不同时期的风格在不同程度上透析着再现性的元素,甚至成为他们艺术语汇的关键词。绘画的再现性表达并非试图再树立一块“符号”、“图式”的样板,它只有源自创作者自觉自省的切实感悟才显得有意义.再现性绘画的更进一步层面的价值即在于呈现作者源自现实的生命感悟,这是作者现实关怀的内化与内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性绘画 主观精神表达 态度
下载PDF
浅析西方绘画中的“再现论”——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2
作者 王传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5期33-34,共2页
本文就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段历史时期,论述了"再现论"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并且阐述了"再现论"对西方写实性绘画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艺术 绘画理论 再现性绘画 西方绘画 模仿自然 艺术家 现实世界 柏拉图 相结合
下载PDF
略谈西方绘画艺术语言
3
作者 孙慧霞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7期45-46,共2页
艺术作为一种语言可以起到使人们相互交流的作用。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绘画艺术语言所呈现出的再现性的生动逼真、表现性的感情真挚、实验性的形式多样使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西方绘画艺术。
关键词 西方绘画 表现 再现性绘画 艺术语言 艺术家 绘画艺术 实验 外部客观世界 再现与表现 康定斯基
下载PDF
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美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国柱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年)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美学家。他在总结了近代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艺术创造为依托的。那么,艺术创造了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创造了“...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年)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美学家。他在总结了近代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艺术创造为依托的。那么,艺术创造了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对欣赏者来说,它是一种以独特方式结合起来的线条与色彩打动观众,引起人们审美情感的形式,对创造者来说,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意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利害关系相脱离的形式。在“有意味的形式”里边,贝尔强调情感意味,突出主体的审美情感,离开了情感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便不复存在了。贝尔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影响较大,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味的形式” 审美情感 美学思想 艺术作品 艺术创造 克莱夫·贝尔 自然美 审美对象 情感意象 再现性绘画
下载PDF
立体派多维性绘画的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4
5
作者 程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0-207,共8页
通过多视点观看和多视角面共现,立体派突破了再现性绘画的定点透视和塞尚部分静物画的双点观看,并由此获得了多维性效果。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对多维性绘画的观看是一种作为代现的直观,即尽管直接看见的是被共现的诸面,但被给予的却是经... 通过多视点观看和多视角面共现,立体派突破了再现性绘画的定点透视和塞尚部分静物画的双点观看,并由此获得了多维性效果。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对多维性绘画的观看是一种作为代现的直观,即尽管直接看见的是被共现的诸面,但被给予的却是经由代现而来的诸面之所属的范畴或本质。因此,多维性绘画不以精确再现具体事物为鹄,而旨在开显使具体事物得以被看见的普遍之物。摒弃了具象绘画符合论真理观的多维性绘画,常被看作是非理性或"非人"的,但事实上其非理性或"非人"彰显着更具理性和人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派 多维绘画 再现性绘画 现象学
原文传递
“真实的世界”表现性绘画的发展
6
作者 谭惠月 郭茜 《艺术教育》 202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知的进步,再现性绘画在图像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艺术家不断探索,逐渐找到了新的艺术道路——表现性绘画。表现性绘画开拓了色彩的作用和图像表现的意义,并向人们展示何为艺术的“真实的世界”。文章指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知的进步,再现性绘画在图像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艺术家不断探索,逐渐找到了新的艺术道路——表现性绘画。表现性绘画开拓了色彩的作用和图像表现的意义,并向人们展示何为艺术的“真实的世界”。文章指出,绘画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从再现向表现转变的趋势,反映了现代艺术发展重精神重内涵且求新求变的本质特征,创造了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绘画 再现性绘画 主观情感 绘画语言 当代油画
原文传递
中西交汇──《两种文化之间》序言 被引量:4
7
作者 方闻 萧芬琪 +2 位作者 冯华年 罗淑敏 高昕丹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37-39,共9页
近百年来,中国的艺术家、学者一直对下列两个问题孜孜以求,即:如何评定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价值?如何应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本文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视觉证据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欲为上述问题提供一新的视... 近百年来,中国的艺术家、学者一直对下列两个问题孜孜以求,即:如何评定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价值?如何应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本文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视觉证据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欲为上述问题提供一新的视角。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都源于再现性传统。但是这两个传统从一开始就面对不同的挑战,作出了不同的回应。中国绘画由于与书法的结合,以及北宋末年文人画的兴起,而由客观再现趋向于主观的表达。20世纪,当主张西化者,欲以西方模式改良中国绘画时,一些对传统有充份认识的中国学者和海外学者却开始建立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收藏和研究。而对于20世纪中国绘画“现代性”的研究,也可以从中国艺术史内部的发展中寻找出其变化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之间》 文化价值 艺术史研究 中西文化 绘画艺术 再现性绘画
原文传递
观看者之所见 被引量:1
8
作者 理查德·沃尔海姆 殷曼楟 《外国美学》 2016年第2期146-164,共19页
B.1.本文从'看进'(seeing-in)开始讨论。'看进'是一种独特的知觉,它由差异化表面这一视域内的可见标记所触发。并非所有的差异化表面都会有这种效果,但为了产生这效果,我恐怕还是得对一个表面应当怎样说些什么。在表面... B.1.本文从'看进'(seeing-in)开始讨论。'看进'是一种独特的知觉,它由差异化表面这一视域内的可见标记所触发。并非所有的差异化表面都会有这种效果,但为了产生这效果,我恐怕还是得对一个表面应当怎样说些什么。在表面恰当的情况下,与某种特定现象学有关的经验就会发生。对'看进'来说,正是该现象学颇为独特。讨论再现的理论家一直忽视或简化了这种现象学,结果曲解了再现。我称这种独特的现象学特征为'双重性'(twofoldness),因为当'看进'发生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看者 再现性绘画 知觉信念 自然主义 安格尔 深度意识 国家艺术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