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中看古诗英译的意境再现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园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X期81-82,共2页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意境的翻译一直都是翻译者关注的重点,而在翻译之后,将原文中的意境进行重现也成了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核心标准。现以中国著名古诗《天净沙·秋思》作为研究范本,通过对它的三种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意境的翻译一直都是翻译者关注的重点,而在翻译之后,将原文中的意境进行重现也成了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核心标准。现以中国著名古诗《天净沙·秋思》作为研究范本,通过对它的三种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试探究古诗英译的意境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英译本 古诗英译 意境再现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再现——评孟浩然《春晓》四种英译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剑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0-83,共4页
意境是古典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孟浩然《春晓》4种英文译本的对比,分析了各版本形式。
关键词 翻译 意境再现 等效理论 文化意识
下载PDF
解构分析毛泽东诗词两个英译本的意境再现
3
作者 陈文慧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77-83,共7页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的"延异"说为文学著作的翻译和再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空间的差异和时间的延迟,译本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在此过程中各译本也在尽其所能地向原文本的意义贴近,试图再现原文意义和意境。意境再现是文学...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的"延异"说为文学著作的翻译和再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空间的差异和时间的延迟,译本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在此过程中各译本也在尽其所能地向原文本的意义贴近,试图再现原文意义和意境。意境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最高任务。以毛泽东诗词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为例,在分析了两个译本对毛泽东诗词意境再现的不同方法后,试图找出其中几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以期为文学翻译的意境再现提供一些可循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异说 毛泽东诗词 翻译 意境再现
下载PDF
古诗词英译中意境美再现的要点及翻译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岳秀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5-78,共4页
作者采用描述翻译学研究方法,以英译诗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就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再现意境美的三大主要问题作了研究并给出对应策略:其一,掌握保留原诗模糊美感与使译诗具可读性之间的度: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及结构、弘扬东方含蓄美学文化;... 作者采用描述翻译学研究方法,以英译诗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就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再现意境美的三大主要问题作了研究并给出对应策略:其一,掌握保留原诗模糊美感与使译诗具可读性之间的度: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及结构、弘扬东方含蓄美学文化;其二,译诗读来要符合原诗的情绪、节奏,不要因韵损意;其三,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的文化因素采用替代、一般化等变通、补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诗英译 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 意境再现
下载PDF
中国古诗英译中的视角转变与意境再现
5
作者 李宏霞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0-22,共3页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为自叙,采用第二人称、将原诗的旁叙译为对叙;增译第二人称、将原诗的自叙译为对语等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英译 视角转换 意境再现
下载PDF
意境再现、文化再兴、村庄再生——西浜村昆曲学社的创作思路解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一婷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10期16-21,共6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乡村在消失,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到城市里生活,乡村中的文化也随之消失。昆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之地,同时也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雅士聚居之地,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瑰宝隐匿于乡村之中,如果我们把这些村庄全部...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乡村在消失,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到城市里生活,乡村中的文化也随之消失。昆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之地,同时也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雅士聚居之地,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瑰宝隐匿于乡村之中,如果我们把这些村庄全部变成了高楼洋房,何以再承托我们那份浓厚的乡土文化,何以再将灿烂的文明交托于子孙?本文从保持原有的村庄机理、昆曲观演功能的植入、玉山佳处的意境再现、江南水乡的心灵依盼、乡土材料的现代运用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西浜村昆曲学社的创作思路,对乡土文化复兴与传承背景下的建筑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再现 乡土文化 村庄复兴 昆曲 玉山雅集
下载PDF
谈刘梦得《竹枝词二首(其一)》的四种英译文的意境再现
7
作者 施玉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6期13-15,共3页
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融会了竹枝词的精华,保留了浓厚的民俗气息,营造了优美的意境。本文通过分析《竹枝词二首(其一)》的意境构成,对比四种英译本的意境再现,为诗词翻译中意象转换与意境传递提出一些借鉴。
关键词 意境再现 意象 诗词翻译
下载PDF
及物性视角下诗歌意境再现研究--以《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文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馨蔓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9期11-12,7,共3页
本文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以模糊法和具象法实现诗歌意境再现为切入点,从风格、句法和词汇三个维度对中国古典诗歌《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文的及物性作对比分析,认为,译者须对原诗歌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类型&... 本文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以模糊法和具象法实现诗歌意境再现为切入点,从风格、句法和词汇三个维度对中国古典诗歌《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文的及物性作对比分析,认为,译者须对原诗歌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类型""参与者""环境成分"作具体分析,在目标语中找到"形合"和"意合"的最佳平衡点,选择恰当的翻译路径,实现原诗歌的意境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意境再现 《天净沙·秋思》 模糊译法和具象译法
下载PDF
从英语衔接手段看唐诗英译的意境再现——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9
作者 高日华 王新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8-61,65,共5页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英语注重语句结构完整,所以运用不同的衔接手段。而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英汉互译时,连接手段的使用是一个重点。本文以许渊冲教授的《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分析译诗中的不同衔接手段,...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英语注重语句结构完整,所以运用不同的衔接手段。而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英汉互译时,连接手段的使用是一个重点。本文以许渊冲教授的《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分析译诗中的不同衔接手段,旨在学习和了解许渊冲教授是如何恰当使用不同的英语衔接手段,将唐诗的韵味表达的淋漓尽致,并且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通过研究得出,唐诗英译时,我们要适当使用时体形式、省略、指称照应和同构关系等衔接手段,使译诗成为意义丰富的语篇,实现意义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手段 唐诗英译 意境再现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中的意境再现
10
作者 王玉婷 郭滨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8期114-116,共3页
词人在创作时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和景的结合即词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意境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是词的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对比《清平乐·六盘山》的三个译本,分析译者还原原词图形背景的程度... 词人在创作时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和景的结合即词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意境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是词的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对比《清平乐·六盘山》的三个译本,分析译者还原原词图形背景的程度以及再现原词意境的效果,探析翻译过程中图形背景理论对词的意境再现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以期对词的翻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 《清平乐·六盘山》 意境再现
下载PDF
诗学意境的生成与接受
11
作者 吕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意境”是诗的基本审美范畴。“意境”的生成与接受是一个双向流程,从诗思的获得、取境创造到鉴赏层的再现,都围绕着这一流程展开。意境美是造境与体境、创造与接受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 文化心理基础 意境的生成 意境再现
下载PDF
给思想插上翅膀——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强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30期198-198,共1页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能创新能力,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具体措施是:激活文字,再现意境,创设形象;补写空白,激发想象,领略内涵;个性解读,放飞思绪,彰显自我;...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能创新能力,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具体措施是:激活文字,再现意境,创设形象;补写空白,激发想象,领略内涵;个性解读,放飞思绪,彰显自我;逆向思维,同中求异,敢于发表不同的声音;课内外结合,有机衔接,创造性使用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 激活文字 再现意境 创设形象 补写空白 领略内涵 个性解读 同中求异
下载PDF
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穆小平 《学周刊(下旬)》 2014年第5期236-237,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为语文学科中的古诗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古诗文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让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催生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慧心,构筑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多媒体 再现意境 品味意韵 感悟诗情
下载PDF
运用古诗教学陶冶性情
14
作者 李金宗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8期125-125,共1页
二十多年来,实践教学中总结了古诗教学陶冶性情的方法。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陶冶性情 展开想象 再现意境
下载PDF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初探
15
作者 梁祖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发扬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想象氛围,强化学...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发扬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想象氛围,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二、利用课件再现意境,塑造形象,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三、引导学生设想,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营造氛围 再现意境 引导设想 想象能力想象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物的影响下 对人脑中已有的表
下载PDF
《虬髯客传》英译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桦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5期177-,共1页
《虬髯客传》是唐代豪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描写了“风尘三侠”的故事。翻译我国古典文学的最佳排挡杨宪益夫妇把它译为英文,译笔简洁明丽,如行云流水。本文对其译文进行赏析评论。
关键词 翻译方法 意境再现 简洁流畅
下载PDF
古诗词中比喻的形象功能及其翻译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红卫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比喻是古诗词中重要的修辞手法,它不仅是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在古诗词翻译中,应正确理解比喻的形象功能,并将原诗中具有美学价值的形象在译文中完美再现出来。
关键词 比喻 形象保留 意境再现
下载PDF
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诗词英译的差异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春艳 刘海芳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0期62-63,共2页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着译本的成功与否。杨宪益、戴乃迭所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和霍克斯及闵福德所译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影响最大的译本。本文将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本为基础,选取部分...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着译本的成功与否。杨宪益、戴乃迭所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和霍克斯及闵福德所译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影响最大的译本。本文将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本为基础,选取部分章节诗词的翻译,从词汇、修辞、韵律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诗词翻译的差异:其一,词汇选择的差异及所选词汇是否准确还原原诗意思;其二,原文修辞手法的保留度及译文采取的修辞手法是否达到效果;其三,采取韵律方式的不同及不同韵律方式所达到的不同效果。通过下文的对比分析,以期该文为后来研究《红楼梦》诗词英译及诗歌翻译提供一定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词英译 对比分析 词汇 修辞 韵律 意境再现
下载PDF
汉诗英译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志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0-136,共7页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现象频生。在简要分析诗歌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意境再现、典故异化、音步等度以及格律化的汉诗英译四原则,可望对汉诗英译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翻译方法论 意境再现 典故异化 格律化英译
下载PDF
传统的延续——系统复合观点下中式住宅设计浅析
20
作者 武士清 吴一凡 《福建建筑》 2010年第7期6-8,共3页
本文着眼于当下中式住宅的热潮,将中式住宅视为传统民居文化和现代居住系统的复合产物,在此观点下,从元素符号嫁接、空间的延续、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对当下中式住宅的设计方法加以分析,探讨了传统是如何得以延续和再现,希望能够对当下... 本文着眼于当下中式住宅的热潮,将中式住宅视为传统民居文化和现代居住系统的复合产物,在此观点下,从元素符号嫁接、空间的延续、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对当下中式住宅的设计方法加以分析,探讨了传统是如何得以延续和再现,希望能够对当下住宅设计提供一个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住宅 符号的嫁接 空间的延续 意境再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