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墩头蓝纺织工艺特征与再生创新设计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丽 《设计》 2021年第15期11-13,共3页
从传统手工艺墩头蓝历史发展源流出发,以墩头蓝传承现状为切入点,将工艺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出墩头蓝具有严谨高效的工艺特征,其产品色彩自然清新、图案简洁大方,材质天然质朴,探索基于传统工艺与地域文化的再生创新设计方法,并通过墩头... 从传统手工艺墩头蓝历史发展源流出发,以墩头蓝传承现状为切入点,将工艺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出墩头蓝具有严谨高效的工艺特征,其产品色彩自然清新、图案简洁大方,材质天然质朴,探索基于传统工艺与地域文化的再生创新设计方法,并通过墩头蓝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实践进行论证,对墩头蓝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推广传播非遗传统手工艺墩头蓝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传统手工艺 墩头蓝 地域文化 再生创新设计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减排效应:空间溢出与门槛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秋芳 王婷婷 刘冠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可再生...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显著抑制碳排放;分区域来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不显著;空间上,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不仅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同时促进邻近地区的碳减排;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存在人口规模、研发投入、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较高的人口规模和研发投入、较低的环境规制可以强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减排效应 异质性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秀梅 赵凯欣 张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2006—2020年的城市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试点城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结果显...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2006—2020年的城市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试点城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且对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研究建议持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推行范围,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 范丽伟 +1 位作者 王文雅 张鸿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引导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其实施将影响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技术创新。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和评估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政策对完善现有政策体系...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引导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其实施将影响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技术创新。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和评估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政策对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2005—2021年期间出台的190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政策为样本,从政策发文主体和政策主题词两个视角出发,采用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政策样本进行现状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识别出核心发文部门和政策主题词;构建PMC指数模型对筛选出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根据其PMC指数分析政策整体优劣状况,利用模型二级指标PMC值反映核心部门发布政策及核心主题词相关政策的各维度表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政策注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发文部门的政策颁布时间分布不均;不同主题相关政策在政策的类型、领域、功能、支持措施方面各有侧重,但仍有待完善。最后从促进政策联合发布、强化政策连贯性及时效性、提升政策领域及功能全面性、丰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内容分析 PMC指数模型 政策评价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何以驱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5
作者 王健龙 王伟龙 刘勇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新能源汽车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时代机遇,具备诱发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潜力。基于中国284个城市2006—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建设...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新能源汽车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时代机遇,具备诱发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潜力。基于中国284个城市2006—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并检验了新能源汽车影响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得到PSM-DID、Goodman-Bacon分解、安慰剂检验等多轮稳健性测试的支持。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节能减排约束力度更大、自然资源依赖程度更深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更高的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强。此外,政府引领驱动、制度环境推动和能源消费拉动是重要的影响机制。因此,在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需总结经验,切实结合城市能源资源禀赋,不断探索试点政策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靶向路径,持续释放创新红利以驱动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政府引领 制度环境 能源消费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碳减排——基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鄢哲明 杜克锐 张宁 《环境经济研究》 2022年第1期56-77,共22页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气候和环境目标的关键动力,但不同地区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能力和方式可能依赖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部分线性函数型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地区可...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气候和环境目标的关键动力,但不同地区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能力和方式可能依赖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部分线性函数型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地区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只有当收入达到既定水平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碳减排效应;在此之后,其边际减排效应随着收入增长而提升。进一步,由于碳减排具体机制的收入临界值条件有别,不同省份在不同年份的碳减排机制存在差异:在样本末期,所有省份都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渠道机制,但仅有不到一半的样本省份能够利用碳生产率提升渠道机制。基于部分线性函数型系数模型的新实证框架,本文发现经济发展差异下不同省份之间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碳减排机制,有助于充分评估不同省份的碳减排能力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合理分解和制定气候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碳排放 碳生产率 部分线性函数型系数模型
下载PDF
低碳城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丽梅 司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90,共10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现有针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基于跨国数据、中国整体以及省级数据...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现有针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基于跨国数据、中国整体以及省级数据的分析,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讨论还较少且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层面,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0—2019年2850个观测值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国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模式;②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③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政策效应同时受到来自地理上相近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的影响;④基于城市规模的异质性分析得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人均GDP在5万~10万元的城市驱动作用最强;基于经济集聚区域的异质性分析得到,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直接效应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而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均显著,但空间效应存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差异。该研究探索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中国采取更有效的路径与政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机构创新综合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单自由度机构是机械中应用连杆机构的最常见形式,它可将给定的输入运动变换成所需的输出运动,以实现预期功能。文中简要讨论了两种F=1的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一种是在有明确功能需求情况下进行机构创新综合法;另一种是基于原机械装置的机... 单自由度机构是机械中应用连杆机构的最常见形式,它可将给定的输入运动变换成所需的输出运动,以实现预期功能。文中简要讨论了两种F=1的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一种是在有明确功能需求情况下进行机构创新综合法;另一种是基于原机械装置的机构创新综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创新综合 特定化创新 再生创新 设计树
下载PDF
从“技术经营”视角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范式
9
作者 薛睿 杨明伟 蔡杰 《杭州科技》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梳理,结合走访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技术经营”的新理念,探索在大科学时代构建基于概念验证中心为核心的大协同创新网络,并探索融合式“再生创新”模式,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经营 再生创新 概念验证中心
下载PDF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备 黄卫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前沿研究关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却普遍忽视其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此本文采用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及作用条件。研究发现:第一,... 前沿研究关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却普遍忽视其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此本文采用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及作用条件。研究发现:第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在绿色技术效率提升与绿色技术进步明显。第二,从传导机制来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从作用条件来看,随着人力资本水平与市场化程度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现代生活中的民族艺术再生与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澄 武定宇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3年第3X期138-140,共3页
作为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艺术自身有很多适宜当代需求的优势与特点,例如它的自由性、民间性与差异性。传统意义上的场域空间虽被打破,但时间与空间相较于过去反倒有更为自由的释放。只要是民众喜闻乐见,或符合其审美意识的,都有会... 作为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艺术自身有很多适宜当代需求的优势与特点,例如它的自由性、民间性与差异性。传统意义上的场域空间虽被打破,但时间与空间相较于过去反倒有更为自由的释放。只要是民众喜闻乐见,或符合其审美意识的,都有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大众的参与度也大大增强。其次,在艺术的认同上,在文化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当下,在一定程度上,民族艺术正是民族意识的代表,对于一个具有悠久传承历史的民族来说更显弥足珍贵。而民族艺术的再生性,通过与现代性紧密结合呈现出旺盛的生产动能,是传统民族艺术对于推动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艺术 现代性 再生创新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凌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0,共4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把国内市场和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把内需作为总需求次要成分和应对外需不足补充手段的局面,将扩大内需变成长期战略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把国内市场和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把内需作为总需求次要成分和应对外需不足补充手段的局面,将扩大内需变成长期战略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范式的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再生产理论创新 发展理论范式创新 发展战略创新
下载PDF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被引量:36
13
作者 齐绍洲 张振源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133,136,共16页
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中国碳市场行将启动之际,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对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中国碳市场行将启动之际,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对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文章基于国家-时间-可再生能源种类的三维面板数据,利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EU ETS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EU ETS显著促进了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在EU ETS的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效应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免费配额比例的不断下降、配额分配方法从历史法向标杆法的转变有效放大了EUA的价格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 ETS 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