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丁质神经再生室
1
作者 屈振宇 许彪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神经再生室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人们利用此再生室作为研究工具,了解神经再生的基本过程、揭示神经再生趋化性三大特征,同时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几丁质神经再生室是一种新型的可吸收性再生室,与其它再生室相比... 神经再生室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人们利用此再生室作为研究工具,了解神经再生的基本过程、揭示神经再生趋化性三大特征,同时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几丁质神经再生室是一种新型的可吸收性再生室,与其它再生室相比,它自身卓越的促神经再生性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神经再生室 可吸收性再生室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导管技术 内环境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桥接断离面神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坚 郭梦和 +1 位作者 郑燕芳 彭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探索面神经断离后临床治疗方法,探讨经自体筋膜神经再生室加神经生长因子(NGF)桥接神经的效果。方法24只雄兔,按术式随机分组。A组:应用神经再生室+无细胞肌基膜管;B组:应用神经再生室内置无细胞肌基膜管和NGF;C组:自体神经原位修复... 目的探索面神经断离后临床治疗方法,探讨经自体筋膜神经再生室加神经生长因子(NGF)桥接神经的效果。方法24只雄兔,按术式随机分组。A组:应用神经再生室+无细胞肌基膜管;B组:应用神经再生室内置无细胞肌基膜管和NGF;C组:自体神经原位修复,为对照组;分别桥接8mm缺损,术后24周,应用神经电生理、HE染色、透射电镜及图象分析仪检测神经再生效果。结果B组再生神经与对照组相似(P>0.05),再生神经以有髓纤维为主,髓鞘较厚;A组再生神经数量、髓鞘厚度等指标与B、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筋膜做成神经再生室内置无细胞肌基膜管及NGF可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断离面神经,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室 面神经断离 桥接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和双桥接技术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屈振宇 杨聪 +1 位作者 王卫红 许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双桥接技术和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长段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实验用30只健康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双桥接组(Ⅰ组)、原位神经吻合组(Ⅱ组)、正常空白对照组(Ⅲ组)。手术制作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15mm缺... 目的探讨利用双桥接技术和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长段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实验用30只健康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双桥接组(Ⅰ组)、原位神经吻合组(Ⅱ组)、正常空白对照组(Ⅲ组)。手术制作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15mm缺损模型,采用双桥接和原位神经吻合进行修复。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以评价神经修复情况。结果12周时,Ⅰ组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吸收明显,且无异物反应,能抑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可为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Ⅱ组吻合口处膨大,周围有瘢痕样组织包绕。Ⅰ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神经传导速度(N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M波)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与Ⅱ组相似(P>0.05),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双桥接技术修复长段神经缺损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生物相容性良好,适于体内植入修复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双桥接技术 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
下载PDF
硅胶再生室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应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亚峰 高炳庆 +1 位作者 梁传余 李永懋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报告应用硅胶再生室对横断面神经上颊支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其4、6周再生成功率分别为67.8%和57.7%,讨论应用硅胶再生室的优、缺点,认为硅胶再生室是研究周围神经再生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面神经 硅胶再生室 损伤修复术
下载PDF
几丁质再生室对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苟三怀 侯春林 臧鸿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73-376,共4页
采用几丁质管作为神经再生室,置神经断端间不同距离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分2mm、4mm和6mm组,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显微解剖、神经电生理测试、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查。实验结果:4mm组神经... 采用几丁质管作为神经再生室,置神经断端间不同距离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分2mm、4mm和6mm组,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显微解剖、神经电生理测试、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查。实验结果:4mm组神经再生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再生室 周围神经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再生室神经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银龙 沙轲 《微创医学》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再生室 周围神经 吻合方法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再生室修复神经缺损实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玲 黄德武 《安徽医学》 200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建立甲壳胺膜管再生室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模型 ,并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 S -D大鼠 90只 ,随机等分为A、B、C 3组 ,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造模 (分别为 4、6、8倍 )。根据缺损长度及周径裁剪合适长度的甲壳胺膜任其... 目的 建立甲壳胺膜管再生室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模型 ,并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 S -D大鼠 90只 ,随机等分为A、B、C 3组 ,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造模 (分别为 4、6、8倍 )。根据缺损长度及周径裁剪合适长度的甲壳胺膜任其卷曲成管状 ,神经远、近端各套入 2mm ;对照侧作肌表面旷置。术后 4、8、12周作组织学观察和远端轴突再生率的比较。结果 术后切口无炎症反应 ,A、B组实验侧 12周后溃疡愈合 ,有肌肉收缩现象 ,髓鞘成熟良好 ,再生组织均无胶原纤维增生。对照侧溃疡加重 ,实验侧轴突再生率优于对照侧 (P <0 .0 1)。结论 根据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的倍数比建立的实验模型使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好、说服力强、重复性好、简便易行 ,获得的数据误差小。再生室内的微环境受到的干扰小 ,可防止瘢痕侵入 ,促进神经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再生室
下载PDF
胶原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宇博 丁新玲 张春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讨论应用胶原蛋白制备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胶原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组、B组单纯胶原神经再生室组、C组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不同时期进行大体观察,并... 目的:讨论应用胶原蛋白制备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胶原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组、B组单纯胶原神经再生室组、C组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不同时期进行大体观察,并于术后16周进行电生理、组织学、电镜观察及图像分析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效果.结果:术后16周A和C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的比较,A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胶原神经再生室复合CNTF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再生室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在面神经再生室内修复中作用的初步观察
9
作者 骆文龙 林代诚 +1 位作者 李永懋 罗德儒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1-334,共4页
本文对外源性髓鞘碱性蛋白(MBP)在33只新西兰家兔面神经再生室内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术后4、6及8周在光镜下行组织学观察,同时通过MIAS─200图像分析仪对再生FN有髓轴突直径、面积、髓鞘厚度及再生有髓轴... 本文对外源性髓鞘碱性蛋白(MBP)在33只新西兰家兔面神经再生室内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术后4、6及8周在光镜下行组织学观察,同时通过MIAS─200图像分析仪对再生FN有髓轴突直径、面积、髓鞘厚度及再生有髓轴突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MBP具有促家兔面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但其功能恢复及MBP在活体内增强受损面神经再生的机制及MBP促FN轴突再生的作用时间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 蛋白 面神经 再生室 修复术
下载PDF
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双桥接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摘要)
10
作者 屈振宇 许彪 +2 位作者 黎明 吴荣忠 刘流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双桥接技术 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 神经片段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内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麻存柱 韩树峰 班日辉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损伤的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室,分别在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一般状况、神经电生理、组织学...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损伤的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室,分别在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一般状况、神经电生理、组织学等进行观察。结果:大体观察,两组大鼠足底均有溃疡形成,实验组溃疡愈合较对照组早。术后第3周,两组大鼠跛行改善,步态较稳。肉眼观察发现,神经切断处周围有肌肉组织黏连,清除黏连组织后,可以观察到神经切断处愈合良好。术后第4周和第8周实验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functional index,SFI)、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和第8周对腓肠肌做HE染色,发现实验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能在局部损伤神经微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室 修复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宇博 张春光 丁新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1期78-79,共2页
周围神经离断后,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桥接一直是当前所要面对的问题.短距离的神经离断可以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但是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陷,比如取材有限、再次手术及供区功能障碍等等.因此,寻找代替或近似于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的方法,是... 周围神经离断后,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桥接一直是当前所要面对的问题.短距离的神经离断可以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但是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陷,比如取材有限、再次手术及供区功能障碍等等.因此,寻找代替或近似于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的方法,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化材料的快速发展,应用神经再生室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相关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损伤 再生室 修复
下载PDF
不同长度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对兔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宇博 张基仁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选取损伤神经远端的不同长度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壳聚糖-胶原-CNTF再生室对兔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A、B、C组(实验组)及D组(对照组),每组10只。A组:4mm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组;B组:6mm自体神... 目的探讨选取损伤神经远端的不同长度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壳聚糖-胶原-CNTF再生室对兔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A、B、C组(实验组)及D组(对照组),每组10只。A组:4mm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组;B组:6mm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组;C组:8mm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组;D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6周观察电生理、腓肠肌湿重、组织学、电镜及图像分析结果。结果术后16周B、C、D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的比较,四组在近端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远端处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损伤神经远端自体神经片段串联再生室对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明显,6mm组和8mm组优于4mm组,且效果都近似于自体神经移植,但6mm组节省神经,是最为适宜的自体神经片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片段 再生室 串联 神经损伤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模型的研究价值
14
作者 吴德昇 赵定麟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组织相容性好、物理性能稳定的生物材料制成神经再生室来研究周围神经再生的规律,发现再生室是神经再生时神经趋化神经营养及接触引导的场所,神经再生具有特异性,表现为组织特异性、神经束特异性及功能特异性。通过对再生室内活性成... 以组织相容性好、物理性能稳定的生物材料制成神经再生室来研究周围神经再生的规律,发现再生室是神经再生时神经趋化神经营养及接触引导的场所,神经再生具有特异性,表现为组织特异性、神经束特异性及功能特异性。通过对再生室内活性成份的采集分析,认识到再生室内存在的神经营养因子等微环境是影响神经再生规律的根本要素。再生室内的微环境可以改变或模拟,籍以研究如何促进神经再生,这对神经缺损再生的研究无疑具有很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室模型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
下载PDF
基于相场模型的再生冷却推力室热机疲劳寿命分析
15
作者 孙燊 易敏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了分析再生冷却推力室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情况,研究循环热力载荷下推力室的变形与疲劳失效行为,建立热-弹-塑性耦合的疲劳断裂相场模型,并计算断裂序参量的演化过程,预测推力室结构的热机疲劳寿命。通过热传导方程计算结构的温... 为了分析再生冷却推力室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情况,研究循环热力载荷下推力室的变形与疲劳失效行为,建立热-弹-塑性耦合的疲劳断裂相场模型,并计算断裂序参量的演化过程,预测推力室结构的热机疲劳寿命。通过热传导方程计算结构的温度分布及热应变,根据应力平衡方程和相场演化方程计算热循环作用下结构中应力/应变和序参量演化,根据序参量达到临界值的循环数预测结构的热机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推力室内壁下表面中心点最先断裂失效,疲劳寿命约为91次。循环温度载荷作用下,内壁下表面中心点处残余拉伸应变不断累积,导致表面塌陷及内壁变薄,最终破坏。利用相场疲劳断裂模型研究推力室结构的热机疲劳失效行为,为预测发动机推力室结构疲劳寿命及辅助发动机再生冷却通道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冷却推力 热机疲劳 断裂 相场模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疲劳寿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凭 李斌 +2 位作者 高玉闪 霍世慧 王振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7,I0002,共17页
再生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热-机械疲劳失效严重影响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疲劳分析在内壁损伤机理研究、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要回顾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热-机械疲劳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 再生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热-机械疲劳失效严重影响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疲劳分析在内壁损伤机理研究、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简要回顾了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热-机械疲劳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材料本构关系、热-力响应计算和疲劳寿命模型,对比梳理已有方法,讨论其特点及应用。基于研究进展与工程需求,从全服役周期瞬态载荷环境、材料本构关系、热-机械损伤模型及验证、基体与涂/镀层耦合失效分析和基于有限数据的工程方法等方面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 再生冷却推力 热-机械失效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中神经修复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继峰 艾珣 +3 位作者 胡韶楠 顾玉东 钟慈声 宋修竹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研究神经再生室中周围神经修复过程各组成成份的变化过程。方法 将大鼠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后分隔 5mm ,用硅胶管套接。术后 7、14、2 1、2 8、3 5、42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再生室(长 5mm ,分 5个节段 ,每节段长约 1mm)中各节... 目的 研究神经再生室中周围神经修复过程各组成成份的变化过程。方法 将大鼠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后分隔 5mm ,用硅胶管套接。术后 7、14、2 1、2 8、3 5、42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再生室(长 5mm ,分 5个节段 ,每节段长约 1mm)中各节段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 7d神经再生室中主要为单核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 ;于 1mm和 5mm处还可见到含髓样变性小体的巨噬细胞和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特别是在 1mm处可见雪旺细胞包裹的无髓神经纤维。术后 14d有髓、无髓神经纤维已贯穿全室 ,神经再生室中段已有较多的含丰富内质网的新生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术后 2 1、2 8、3 5、42d神经再生室中各段组织皆为不同成熟程度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 ,并被成纤维细胞突起包裹成小束 ,束间有不少胶原纤维。结论 术后 7d神经再生室近端已见再生轴突 ,术后 14d再生的神经已贯穿全管。神经再生室中成份的变化提示 ,神经再生需要有利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许旺氏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神经再生室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和再生室收集液对培养神经组织的趋化作用
18
作者 陈继营 卢世璧 +1 位作者 赵斌 原新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 (NGF)和再生室收集液体 (RCF)对神经组织的趋化作用。方法 建立毛细管神经组织生长趋化性模型 ,利用毛细管的毛细和缓释作用并造成活性成分的浓度梯度。实验分NGF组、RCF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观察 8枚神经节 ,...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 (NGF)和再生室收集液体 (RCF)对神经组织的趋化作用。方法 建立毛细管神经组织生长趋化性模型 ,利用毛细管的毛细和缓释作用并造成活性成分的浓度梯度。实验分NGF组、RCF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观察 8枚神经节 ,毛细管分别吸取 10 μlNGF、RCF及单纯培养液 ,与鸡胚神经节共同培养 ,观察神经组织的生长方向。结果 组织培养 72h后 ,神经节组织明显向高NGF及RCF浓度方向生长。结论 NGF和RCF对神经组织生长具有趋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神经生长因子 再生室收集液 神经趋化性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导管修复与神经再生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赫崇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术 神经再生室
原文传递
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0-294,共5页
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传热过程的数理模型。采用通用形式控制方程处理冷却剂紊流换热和通道材料导热的共轭传热问题 ,计算采用LVEL紊流模型 ,并考虑冷却剂 (氢 )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层板材料热物性随... 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传热过程的数理模型。采用通用形式控制方程处理冷却剂紊流换热和通道材料导热的共轭传热问题 ,计算采用LVEL紊流模型 ,并考虑冷却剂 (氢 )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层板材料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采用大高宽比、小气壁厚度的通道设计 ,可显著提高再生冷却能力 ,降低室壁温度和温差。采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物性为常数的简化处理会引起很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层板再生冷却推力 冷却通道 传热特性 数理模型 流通高宽比 气壁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