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再生蛋白Ⅰα联合危险因素的评分模型筛查新发2型糖尿病
1
作者 代长青 黄楠 蒋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915-921,共7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新发2型糖尿病(T2DM)风险评分模型,为T2DM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估工具。方法:研究共纳入了来自淮北市中心血站、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其下属社区医院共507例受试者,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 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新发2型糖尿病(T2DM)风险评分模型,为T2DM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估工具。方法:研究共纳入了来自淮北市中心血站、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其下属社区医院共507例受试者,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将受试人群按照3∶2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验证组。统计组间差异和单因素回归分析来筛选出新发T2DM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的β系数建立风险评分模型。结果:新发T2DM患者胰腺再生蛋白Ⅰα(REG I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REGⅠα是新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3.190,P<0.001)。新发T2DM风险评分模型(New Risk Score Model)纳入的危险因素有REGⅠα、性别、BMI、腰围、静息心率、收缩压和高脂血症病史。该模型筛查新发T2DM的AUC在实验组中为0.780(0.723,0.837),验证组中为0.718(0.639,0.797)。当新型风险评分模型的最佳切点值为17.50分时,实验组的敏感性为81.90%,特异度为61.72%,验证组的敏感性为82.09%,特异度为56.25%。新型风险评分模型相较2004年丹麦T2DM风险评分模型和2006年泰国T2DM风险评分模型,具有更高的筛查效能(P<0.05)。结论:基于REGⅠα联合危险因素构建的新型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筛查效能,适用于中国人群新发T2DM的早期识别,对T2DM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腺再生蛋白ⅰα 危险因素 评分模型
下载PDF
再生蛋白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群燕 郭继中 +1 位作者 陆晓凤 王良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1431-1433,1436,共4页
目的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Wister大鼠模型,检测在此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中再生基因Ⅰ(RegⅠ)的表达情况,以了解Reg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以2%的水杨酸钠、30%的乙醇的混合液及20 mmol/L去氧胆酸钠间日灌胃,0.1%氨水饮用并... 目的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Wister大鼠模型,检测在此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中再生基因Ⅰ(RegⅠ)的表达情况,以了解Reg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以2%的水杨酸钠、30%的乙醇的混合液及20 mmol/L去氧胆酸钠间日灌胃,0.1%氨水饮用并结合饥饿饱餐因素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RegⅠ及其受体Reg-R的mRNA表达,Westen blot检测RegⅠ的蛋白水平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Wister大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显示RegⅠ的mRNA在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RegⅠ的蛋白较对照组升高,且RegⅠ-R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腺体中PCNA的阳性表达也较对照组高。结论在此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中存在RegⅠ的高表达,同时其胃黏膜腺体细胞增殖旺盛,提示Reg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可能起到促进腺体增生修复黏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大鼠模型 再生蛋白ⅰ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再生蛋白Ⅰ基因第2内含子的调控功能
3
作者 柴玉荣 郭志军 丁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5-757,803,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中再生蛋白Ⅰ (Reg Ⅰ)基因第2内含子的调控功能.方法:分别从人外周血、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中提取基因组DNA,克隆Reg Ⅰ第2内含子.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Human-intron 2、pGL4-BGC823-intron 2和pGL4-SGC...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中再生蛋白Ⅰ (Reg Ⅰ)基因第2内含子的调控功能.方法:分别从人外周血、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中提取基因组DNA,克隆Reg Ⅰ第2内含子.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Human-intron 2、pGL4-BGC823-intron 2和pGL4-SGC7901-intron 2,分别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荧光检测仪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RegⅠ基因第2内含子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基本一致,但517~531的腺嘌呤A在不同来源的DNA中有差异重复.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中的萤光素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转染胃癌细胞来源的intron 2重组质粒,荧光素酶活性低于转染人来源的intron 2.胃泌素孵育后,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胃癌细胞中Reg Ⅰ第2内含子具有促进基因表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蛋白ⅰ 内含子 胃泌素 胃癌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清胰腺再生蛋白Ⅰα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4
作者 吴晓冬 刘乙君 +4 位作者 黄楠 陈升 束之奕 黄䮎 李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22-1028,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胰腺再生(Reg)蛋白Ⅰα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建立糖尿病合并CK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500例糖尿病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胰腺再生(Reg)蛋白Ⅰα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建立糖尿病合并CK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500例糖尿病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FP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并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RegⅠα水平,按照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R1(RegⅠα≤38.60 ng/mL,n=98)、R2(38.60<RegⅠα≤82.17ng/mL,n=97)、R3(82.17<RegⅠα≤196.15 ng/mL,n=97)和R4(RegⅠα>196.15 ng/mL,n=97)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6∶4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4)和验证集(n=15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筛选模型变量,构建糖尿病合并CKD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性能。结果(1)共纳入资料完整的糖尿病患者389例,210例(53.98%)合并CKD。与R1组相比,R4组患者FPG、BUN、Scr、UA水平升高,高血压病、冠心病和CKD比例增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GB)、eGFR水平下降(P<0.05)。(2)训练集和验证集所有指标均衡(P>0.05)。在训练集中,与无CKD组相比,CKD组患者RegⅠα、白细胞计数、BUN、Scr及UA水平升高,高血压病、冠心病比例增加,红细胞计数、HGB和eGFR水平下降(P<0.05)。在共线性诊断基础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901)、RegⅠα>82.17 ng/mL、HGB降低(OR=0.965)和UA升高(OR=1.005)是糖尿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P<0.05)。(3)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95%CI:0.796~0.896)和0.920(95%CI:0.875~0.965),校正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RegⅠα升高、HGB降低和UA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糖尿病合并CKD的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胰腺再生蛋白ⅰα 高血压 血红蛋白 肾功能 风险预测
原文传递
胃得安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炎性因子和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毕云生 徐建江 +3 位作者 张淑瑜 董淑荣 于燕莉 吴禾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观察胃得安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炎性因子和胃酸分泌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分为模型对照组(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盐酸雷尼替丁)和胃得安片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观察胃得安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炎性因子和胃酸分泌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分为模型对照组(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盐酸雷尼替丁)和胃得安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采用空腹冷水游泳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2、TNF-α、生长抑素、胃泌素、再生蛋白Ⅰ(Reg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RegⅠ和PC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胃泌素、TNF-α、IL-6和IL-2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生长抑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胃得安片高、中剂量组差异最为显著,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胃得安片能够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抑酸、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得安片 应激性胃溃疡 炎性因子 再生蛋白ⅰ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下载PDF
“消、托、补”三步法治疗胃溃疡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喜荣 戴彦苗 +3 位作者 胡芸 陶鸣浩 徐进康 杨炜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消、托、补"三步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最终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消... 目的:观察"消、托、补"三步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最终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消、托、补"三步法中药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胃溃疡复发率,并检测胃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再生蛋白Ⅰ(regenaration gene I,RegI)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胃溃疡复发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胃痛、反酸、纳差症状显著改善,胃黏膜PCNA表达显著升高,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消、托、补"三步法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修复,提高黏膜愈合质量,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减少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消、托、补”三步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再生蛋白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