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糯16号在建瓯市作再生高粱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徐华亮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红糯16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酿造杂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2—2023年建瓯市引进红糯16号在水源乡作再生高粱试种,两季全生育期为208 d,两季累计产量为12750~16650 kg/hm2。田间各项综合... 红糯16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酿造杂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2—2023年建瓯市引进红糯16号在水源乡作再生高粱试种,两季全生育期为208 d,两季累计产量为12750~16650 kg/hm2。田间各项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建瓯市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基于此,总结了红糯16号在建瓯市水源乡作再生高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 红糯16 再生高粱试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尾寒羊再生高粱苗中毒的诊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宗泽君 夏国忠 石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2,共1页
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饲用高粱等,赤峰市种植的多为食用高粱和帚用高粱。高粱的茎叶特别是饲用高粱的植株经青贮或晒干后可饲喂牛羊,但是其新鲜叶片、幼苗含有氰苷,特... 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饲用高粱等,赤峰市种植的多为食用高粱和帚用高粱。高粱的茎叶特别是饲用高粱的植株经青贮或晒干后可饲喂牛羊,但是其新鲜叶片、幼苗含有氰苷,特别是再生苗含量更高,当羊采食后,在胃内由于酶的水解和胃酸的作用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导致羊只中毒。本病特征是发病急,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综合征的组织中毒性缺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粱 帚用高粱 寒羊 氢氰酸中毒 新鲜叶片 再生 组织中毒性缺氧 肌肉震颤 起卧不安 呼吸困难
下载PDF
高梁—再生高粱/辣椒/马铃薯空间适配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天朋 赵甘霖 +5 位作者 汪小楷 倪先林 胡炯凌 龙文靖 李元 丁国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探明"高粱—再生高粱/辣椒/马铃薯"套作群体的适宜空间适配关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高粱品种为主区A,设2个处理。种植模式为副区B,设3个处理。[结果]在几种配置模式中,芋/粱/椒套作群体在B2处理即高粱品种"... [目的]探明"高粱—再生高粱/辣椒/马铃薯"套作群体的适宜空间适配关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高粱品种为主区A,设2个处理。种植模式为副区B,设3个处理。[结果]在几种配置模式中,芋/粱/椒套作群体在B2处理即高粱品种"带距166.5 cm,高粱幅宽76.59 cm,辣椒幅宽89.91 cm,2行高粱,2行辣椒,3行马铃薯"时周年经济产量、辣椒的鲜重、马铃薯鲜重均达最高。以B3处理即(139.86 cm开厢,2行高粱,1行辣椒,2行马铃薯)的高粱产量最高。A2处理的双季高粱产量、辣椒鲜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带距呈显著负相关,茎粗与带距呈正相关。辣椒的单果鲜重在几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行比与窝距一定时,辣椒的单穴一次和二次分枝数与带距呈正相关。[结论]A2B2模式即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带距166.5 cm,2行高粱,2行辣椒,3行马铃薯"是芋/粱/椒套作群体较理想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再生高粱 辣椒 马铃薯 空间 适配关系
下载PDF
川南浅丘区洋芋杂交高粱再生高粱“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5 位作者 宋其龙 夏万国 梁明清 魏新琦 罗莹 徐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宜多熟制种植。多熟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者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冬洋芋+...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宜多熟制种植。多熟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者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冬洋芋+杂交高粱+再生高粱"旱三熟"新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旱三熟三季产量达到17.007 t/hm2,产值达到76 510.4元/hm2,收益达到68 425.4元/hm2的显著增产增收效果,是目前川南浅丘地区旱三熟种粮增产增收效果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三熟 冬洋芋 杂交高粱 再生高粱
下载PDF
南方杂交糯高粱及其再生高粱生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世江 袁亚莉 +1 位作者 李杰 陈小刚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14-15,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全国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被列为小杂粮的高粱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连年攀升,农民种粱收益十分显著。特别是具有杂交优势且能"一种两收"的南方杂交糯高粱,一般亩产量在750kg、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有着粮食作物中的"经济... 近年来,随着全国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被列为小杂粮的高粱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连年攀升,农民种粱收益十分显著。特别是具有杂交优势且能"一种两收"的南方杂交糯高粱,一般亩产量在750kg、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有着粮食作物中的"经济作物"之称。一、适宜区域宜布局在海拔1400m以下的平坝、丘陵等适宜地区;地块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pH值6~8.5、肥力中等以上,实行轮作换茬。需蓄留再生高粱的,宜选择海拔450m以下、早春气温回升早、秋季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二、品种选择因地制宜筛选经过审定的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糯高粱 再生高粱 生产技术 南方 白酒行业 供不应求 市场价格 一种两收
下载PDF
2007年再生高粱种植新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正荣 李江南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25-25,共1页
江安县连续3年再生高粱获得丰产,2006年示范种植再生高梁1500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亩产籽202公斤、高粱笤83公斤,亩产值达506元,比种植秋玉米亩产值超过50%,省工省肥效益好。现将种植新技术简介如下:
关键词 示范种植 再生高粱 技术 亩产值 再生高梁 秋玉米 丰产 公顷
下载PDF
留桩高度对再生高粱产量的影响探讨
7
作者 汤兰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留桩高度与再生高粱的二季产量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对此做有针对性的试验,以探求最经济、最有效的留桩高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试验研究结果,再生季产量有留桩越高产量越低,留桩越低,产量越高的负相关关系;生育期亦呈现留桩越高,生育期越短... 留桩高度与再生高粱的二季产量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对此做有针对性的试验,以探求最经济、最有效的留桩高度就显得十分重要。试验研究结果,再生季产量有留桩越高产量越低,留桩越低,产量越高的负相关关系;生育期亦呈现留桩越高,生育期越短,留桩越矮,生育期越长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粱 留桩高度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贵州开发再生高粱的前景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春兰 张国兵 +4 位作者 汪灿 张立异 徐燕 周棱波 邵明波 《农技服务》 2018年第2期45-46,48,共3页
高粱是众多名优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市场需求量大,随着贵州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增收效益明显。介绍了贵州开发再生高粱的前景,阐述了高粱-再生高粱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高粱 再生高粱 前景 栽培技术 贵州
下载PDF
蔬菜—高粱—再生高粱三熟制机械垄作生产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秋月 尹学伟 +3 位作者 李清虎 鲁远源 魏灵 肖长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210-212,共3页
针对重庆地区旱地生产长期存在传统人工作业导致生产成本高和效益低的问题,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近年通过轻简栽培试验研究集成"蔬菜—高粱—再生高粱"三熟制机械垄作与免耕移栽高粱的轻简栽培技术。通过机械耕作(起垄)... 针对重庆地区旱地生产长期存在传统人工作业导致生产成本高和效益低的问题,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近年通过轻简栽培试验研究集成"蔬菜—高粱—再生高粱"三熟制机械垄作与免耕移栽高粱的轻简栽培技术。通过机械耕作(起垄)种植蔬菜后,再在蔬菜垄埂上免耕种植高粱(再生高粱),实现旱地生产轻简种植并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2016-2017年在重庆市代表区域示范,取得增产增效和农户增收的效果。本文作者阐述了本种植模式产量效益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垄作 蔬菜 高粱 再生高粱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粱—再生高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清虎 王秋月 +2 位作者 魏灵 尹学伟 鲁远源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8期67-68,71,共3页
为探索推行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促进耕地生产轻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33.33 hm2"双季高粱"生产模式示范。示范模式取得667 m2年产值3 2... 为探索推行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促进耕地生产轻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33.33 hm2"双季高粱"生产模式示范。示范模式取得667 m2年产值3 269.3元,年纯收入1 921.8元,产投比2.43,比较优势明显。从"机械整地和施底肥,适时播种,及时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几个方面简介高粱栽培技术;从"适时施用促芽肥,收割头季并保留适当桩高,施用发苗肥和追肥,中耕除草和定苗,防治再生季病虫害,适时收获再生高粱"几个方面简介再生高粱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再生高粱 轻简高效生产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昭能 曾荣耀 +2 位作者 杨航 何丽平 童小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2期24-29,共6页
为提高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的种植效益,以‘泸糯12号’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播期、促芽肥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 为提高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的种植效益,以‘泸糯12号’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播期、促芽肥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2月底至3月5日前播种,种植密度101055株/hm^2,头季高粱收获前10天及时施纯氮150 kg/hm^2,留桩高度控制在近地面第1节位,每窝保留再生苗2~3苗。应用"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后两季高粱产量和效益,较传统高粱种植技术分别增长120.3%、84.3%,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因此,"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再生高粱 泸糯12号 栽培技术 留桩高度
下载PDF
开发再生高粱的前景及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 陈林琳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再生高粱是指在正常收获头季高粱的基础上,采取加强中耕管理、追肥等措施,利用茎节上的腋芽培育出正常植株,再收获一季高粱.达州市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近两年又在渠县、开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均取得... 再生高粱是指在正常收获头季高粱的基础上,采取加强中耕管理、追肥等措施,利用茎节上的腋芽培育出正常植株,再收获一季高粱.达州市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近两年又在渠县、开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开江梅家乡示范片,高粱一种两收达到13 897.5kg/hm2,按售价1.1元/kg计,产值达到15 288元/hm2,高粱穗售价0.8元/kg、产值1 800元/hm2以上,总产值达17 088元/hm2,除去投入3 900元/hm2,纯收入达13 188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4.4.比种植玉米和甘薯(红苕)两季(10500kg/hm2,产值10500元/hm2,投入6300元/hm2)可增纯收入7500元/hm2左右.渠县上万亩再生高粱两季收入比收一季增纯收入4 875元/hm2以上.生产实践证明开发再生高粱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粱 开发前景 配套技术 播种育苗 施肥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但旭平 范昭能 +1 位作者 曾荣耀 曹可疑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18-19,共2页
为了确保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依据自贡近年来试验研究结果与示范应用效果,创新集成"头季优选良种、适期早播、再生高粱控制留桩高度、就地砍秆覆盖、适... 为了确保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依据自贡近年来试验研究结果与示范应用效果,创新集成"头季优选良种、适期早播、再生高粱控制留桩高度、就地砍秆覆盖、适时抹芽留苗、抢时收获归仓"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指导自贡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者加快推广"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从而提高高粱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再生高粱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章贤兴 胡庆松 周启松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31-132,共2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农户种植效益,对传统的"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探索出"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一年三熟粮食高效栽培模式。现将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及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的栽培关键技...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农户种植效益,对传统的"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探索出"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一年三熟粮食高效栽培模式。现将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及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的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主要是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粱 再生高粱 栽培技术 兰溪市
下载PDF
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宇川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高粱 高产栽培 秸秆覆盖 中耕除草 平衡施肥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头季高粱与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洪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30-31,共2页
高梁是我国主要旱地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高粱的作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酿酒、食用、制糖、医药、饲料等方面,高粱杆可以作燃料、造纸原料,高粱梢可作笤帚。在当前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保障系... 高梁是我国主要旱地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高粱的作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酿酒、食用、制糖、医药、饲料等方面,高粱杆可以作燃料、造纸原料,高粱梢可作笤帚。在当前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保障系数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粱 高产栽培技术 粮食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率 旱地作物 抗逆性强 造纸原料
下载PDF
“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适宜品种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荣耀 童小兰 +2 位作者 范昭能 杨航 何丽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166-169,共4页
为了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引进6个具有优势潜力的高粱品种,在"高粱+再生高粱"模式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12号头季和再生季产量达11 566.... 为了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引进6个具有优势潜力的高粱品种,在"高粱+再生高粱"模式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12号头季和再生季产量达11 566.8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引试品种,比对照(青壳洋高粱)增产103.6%,且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好,可作为"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优选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再生高粱 品种 筛选
下载PDF
再生高粱生产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 陈林琳 《农技服务》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再生高粱是指在正常收获头季高粱的基础上,采取加强中耕管理、追肥等措施,利用茎节上的腋芽培育出正常植株,再收获一季高粱。蓄留再生高粱一是可减少整地、育苗、移栽等工序,大大节省劳力。
关键词 再生高粱 生产配套技术 杂交 施肥 早播 育苗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再生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小柳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17期20-20,30,共2页
以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种子公司培育的湘糯一号、二号产品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高粱的不同每蔸苗数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作物生产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生育... 以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种子公司培育的湘糯一号、二号产品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高粱的不同每蔸苗数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作物生产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生育前期区别不明显,中后期效应显著。无论单株性状还是群体性状,湘糯二号的耐密性和产量都高于湘糯一号。在试验条件下,湘糯一号和湘糯二号适宜密度分别为21344株/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粱 种植密度 生理特性 产量 耐密性
下载PDF
高粱传统种植技术与“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德志 陈怀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3期8-10,共3页
高粱是满足人们温饱需求的关键粮食作物,是我国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加强高粱种植技术研发,提高其种植产量和质量是目前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同时,在高粱种植技术创新过程中,还要关注病虫害的防治,这对于促进高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升... 高粱是满足人们温饱需求的关键粮食作物,是我国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加强高粱种植技术研发,提高其种植产量和质量是目前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同时,在高粱种植技术创新过程中,还要关注病虫害的防治,这对于促进高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升高粱经济收益具有积极作用。在介绍高粱传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再生高粱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传统种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