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进 毛卫民 +1 位作者 冯惠平 舒龙卫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等方法研究了铜元素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讨论了相关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微量铜元素的变化会改变其在位错附近的偏聚状态,进而影响轧制铝箔的塑性变形过程和取向分布状态,因此铜元素会影响其...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等方法研究了铜元素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讨论了相关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微量铜元素的变化会改变其在位错附近的偏聚状态,进而影响轧制铝箔的塑性变形过程和取向分布状态,因此铜元素会影响其再结晶行为和退火铝箔的立方织构量.较低的铜含量和较高的晶粒长大温度有利于立方织构占有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高压电解电容器 阳极铝箔 再结晶织构 电子铝箔 轧制织构 立方织构 退火
下载PDF
3104铝合金再结晶织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德芬 黄涛 +2 位作者 胡卓超 左良 王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1,36,共5页
应用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和分析了3104铝合金经不同工艺退火后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3104铝合金,形变织构由C{112}<111>,B{110}<112>,S{123}<634>织构组分组成;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104铝合金再结晶织构有重要影... 应用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和分析了3104铝合金经不同工艺退火后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3104铝合金,形变织构由C{112}<111>,B{110}<112>,S{123}<634>织构组分组成;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104铝合金再结晶织构有重要影响,在低温短时退火时立方织构取向密度较弱,但随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立方织构取向密度逐渐增加,在经350℃60min,400℃60min和450℃15min等温退火后,再结晶基本完成,立方织构取向密度在400℃保温60min退火时达到最大,约为10级,但仍保留有少量冷轧织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第二相粒子Al6(Fe,Mn)和Al(Fe,Mn)Si在再结晶过程中起到了粒子促进形核作用(P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结晶织构 铝合金 立方织构 退火 形变织构 第二相粒子 取向分布函数 升高 保留 延长
下载PDF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及抗腐蚀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轶农 武保林 +3 位作者 王刚 蒋奇武 赵骧 左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利用 X射线定量织构分析术(ODF)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术(EBSP),对冷轧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抗腐蚀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样品的再结晶织构与冷轧样品的织构相似;预回复+低... 利用 X射线定量织构分析术(ODF)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术(EBSP),对冷轧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抗腐蚀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样品的再结晶织构与冷轧样品的织构相似;预回复+低温退火 样品具有较强的再结晶立方织构,重位晶界(尤其∑7)具有较高的出现频度重位晶界出现的频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再结晶织构 晶界特征分布 抗腐蚀性能
下载PDF
退火时间对IF深冲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骧 何长树 +1 位作者 徐俊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43-1346,共4页
借助于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研究了IF深冲钢板在750℃和800℃退火时不同保温时间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50℃和800℃退火试样的再结晶γ纤维织构({111}〈uvw〉)的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再结晶α纤维织构中... 借助于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研究了IF深冲钢板在750℃和800℃退火时不同保温时间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50℃和800℃退火试样的再结晶γ纤维织构({111}〈uvw〉)的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再结晶α纤维织构中从{001}〈110〉至{112}〈110〉的强度随着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然后再回升.同时800℃退火试样的γ纤维织构的强度明显高于750℃退火试样的γ纤维织构的强度,与之对应800℃退火试样的α纤维织构的强度显著低于750℃退火试样的α纤维织构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IF深冲钢板 再结晶织构 保温时间 三维取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织构与表面起皱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贺英 金红明 +4 位作者 褚于良 陈纪昌 张志磊 黄宏川 王均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90,共8页
利用EBSD织构分析技术研究了409L、410S和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再结晶织构并对表面起皱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铁素体不锈钢经过15%拉伸变形后表面都会出现起皱现象,起皱程度与织构有关;冷轧退火板材中{111}组分比例越高,表面起皱越... 利用EBSD织构分析技术研究了409L、410S和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再结晶织构并对表面起皱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铁素体不锈钢经过15%拉伸变形后表面都会出现起皱现象,起皱程度与织构有关;冷轧退火板材中{111}组分比例越高,表面起皱越轻,而{100}织构组分的比例越高,表面起皱越严重;铁素体不锈钢中强{111}<uvw>织构和各种取向晶粒的均匀分布是提高抗表面起皱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拉伸变形 再结晶织构 γ-纤维织构 表面起皱
下载PDF
电场退火对3104铝合金板显微组织与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卓超 赵骧 +2 位作者 左良 王福 C.Esling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66-1371,共6页
利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电场退火对冷轧3104铝合金板材再结晶、第二相粒子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退火具有抑制铝合金板再结晶形核和长大的作用,但并未改变其再结晶形成机制;促进了第二相粒子... 利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电场退火对冷轧3104铝合金板材再结晶、第二相粒子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退火具有抑制铝合金板再结晶形核和长大的作用,但并未改变其再结晶形成机制;促进了第二相粒子MnAl6长大;有利于提高立方织构({001}〈100〉)的强度,同时降低了某些轧制织构的强度。根据Gibbs Thomson理论,探讨了电场退火时3104铝合金板再结晶及立方织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3104铝合金板 显微组织 再结晶织构 第二相粒子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形变储能取向依赖性及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储双杰 沈侃毅 +1 位作者 沙玉辉 陈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153,共7页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结果表明:冷轧后形成了较强的α,γ形变织构和较弱的λ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由γ,α,η和λ织构组成,其取向密度依赖于...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结果表明:冷轧后形成了较强的α,γ形变织构和较弱的λ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由γ,α,η和λ织构组成,其取向密度依赖于冷轧压下率。随冷轧压下率增大,λ再结晶织构逐渐增强,η织构先增强后减弱,γ织构先减弱后增强,α织构稍有弱化。冷轧过程中形变储能累积具有明显的初始取向依赖性,初始γ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在低于50%压下率时与初始α取向接近,高于50%压下率时则明显大于后者,初始λ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始终显著低于γ和α取向,转至同一形变取向的不同初始取向间的储能累积也会产生差异。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规律,决定了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组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再结晶织构 形变储能 取向流动
下载PDF
Ti-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殷安民 程知松 江海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2-16,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Ti-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和{111}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量逐渐增多,{111}再结晶织构强度亦逐渐增强,同时{100}...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Ti-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和{111}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量逐渐增多,{111}再结晶织构强度亦逐渐增强,同时{100}织构强度逐渐减弱。{111}取向的晶粒主要在再结晶过程中形成,依靠吞并其他取向[主要是{100}取向]的晶粒而长大;并且在{111}取向晶粒长大过程中,γ纤维织构之间也发生相互转化,主要由{111}<112>织构转变为{111}<110>织构;冷轧IF钢再结晶退火后具有较强的γ纤维织构,主要是"取向形核"和"取向长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Σ重位晶界在再结晶γ纤维织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IF钢 再结晶织构 取向 演变机制
下载PDF
退火张力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德超 董俊慧 +1 位作者 陈海鹏 王海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5,共4页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施加不同张力时再结晶退火后组织织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张力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退火张力为4 MPa时,晶粒平均直径达最大值75μm,且尺寸均匀,Goss织构和立方织构组...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了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施加不同张力时再结晶退火后组织织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张力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退火张力为4 MPa时,晶粒平均直径达最大值75μm,且尺寸均匀,Goss织构和立方织构组分也增强,其铁损P_(1.5/50)降低到4.34 W·kg^(-1),同时磁感B50升至1.684T;当张力增加到6 MPa时,晶粒直径减小至40μm,{110}〈001〉和{001}〈100〉织构组分减弱,γ线织构组分明显增强,磁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退火张力 再结晶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分级退火对高纯铝箔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楚明 张新明 +2 位作者 周鸿章 陈志永 邓运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41,共4页
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 (ODF)、极图和TEM分析了高纯铝箔在不同的分级退火工艺过程中再结晶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 :高纯铝的变形结构主要由S取向组成 ,另含有少量的Cu织构和BS 织构 ;2级退火箔材中立方织构含量高于 3级退火的 ;其中... 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 (ODF)、极图和TEM分析了高纯铝箔在不同的分级退火工艺过程中再结晶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 :高纯铝的变形结构主要由S取向组成 ,另含有少量的Cu织构和BS 织构 ;2级退火箔材中立方织构含量高于 3级退火的 ;其中在 2 0 0℃低温退火时在亚晶界形成立方核心 ,并沿亚晶界析出含铁化合物 ,5 2 0℃高温退火后立方织构取向密度最大 ,R织构含量最少 ;在 2 5 0℃低温退火时 ,形成回复大角亚晶界 ,铁固溶在铝基体中 ,5 2 0℃高温退火后铁在晶内析出 ,立方织构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箔 变形织构 再结晶织构 退火
下载PDF
预处理和变形量对6082铝合金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海涛 孙璐 +1 位作者 蔡正旭 张成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4,共5页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分析并研究了冷轧前预处理和冷轧变形量对6082铝合金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608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主要由立方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组成。不经过热处理和经过固溶时效处理的试样,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织构组...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分析并研究了冷轧前预处理和冷轧变形量对6082铝合金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608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主要由立方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组成。不经过热处理和经过固溶时效处理的试样,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织构组分明显增加;只经过固溶处理的试样,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织构组分变化不明显,说明冷轧前固溶处理可以明显弱化再结晶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预处理 冷轧变形量 再结晶织构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高强IF钢再结晶织构及磷,硼晶界偏聚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新莉 彭堃 +3 位作者 练容彪 贾涓 袁泽喜 范丽霞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与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分析了不同温度退火的含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与晶界处P、B偏聚量。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由750℃升高到840℃,IF钢的{111}面织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810℃退火120 s得...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与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分析了不同温度退火的含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与晶界处P、B偏聚量。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由750℃升高到840℃,IF钢的{111}面织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810℃退火120 s得到最强的{111}面织构,体积百分含量大约为75%,织构的主要组分是{111}<112>与{111}<110>。810℃退火时样品晶界处P、B偏聚量最少,重合位置点阵(CSL)晶界与小角度晶界含量较高。合理控制高强IF钢在再结晶退火温度,有利于降低P晶界偏聚量并获得强度较高的{111}面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间隙原子钢 再结晶织构 晶界偏聚 晶界特征
下载PDF
电场退火对08Al深冲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卓超 赵骧 左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ODF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场对08Al深冲钢板单台阶退火和双台阶退火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提高了再结晶γ纤维织构的强度,同时降低了再结晶α纤维织构的强度.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场降低了各取向的形变储能... 利用X射线衍射ODF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场对08Al深冲钢板单台阶退火和双台阶退火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提高了再结晶γ纤维织构的强度,同时降低了再结晶α纤维织构的强度.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场降低了各取向的形变储能,从而抑制了储存能小的取向晶核的形成及长大,促进了储存能大的再结晶γ取向晶粒的择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退火 08Al深冲钢板 再结晶织构
下载PDF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织构及晶界特征分布 被引量:5
14
作者 武保林 王轶农 +3 位作者 王刚 赵骧 左良 梁志德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34-638,共5页
利用X射线定量织构分析术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术,研究了冷轧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 织构及重位(CSL)晶界的分布,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样品的再结晶织构与冷轧样品的织构相似;预回复 低温退火具有增强再结晶立方{001}<... 利用X射线定量织构分析术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术,研究了冷轧 LY12铝合金的再结晶 织构及重位(CSL)晶界的分布,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样品的再结晶织构与冷轧样品的织构相似;预回复 低温退火具有增强再结晶立方{001}<100>织构和降低退火S{123}<634>、C{112}<111>及 B{110}}<112>织构组分的作用;高强度的再结晶立方织构和一定强度的S织构共存的样品,∑7重 位晶界具有较高的出现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再结晶织构 晶界特征分布 退火
下载PDF
利用二次冷轧法改善高硅钢薄带的再结晶织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金龙 沙玉辉 +2 位作者 张芳 李继超 左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136-20139,20144,共5页
采用传统的轧制和退火工艺制备了厚0.20mm的6.5%(质量分数)Si高硅钢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冷轧工艺下高硅钢薄带的再结晶织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一次冷轧法相比,二次冷轧法可明显减弱对磁性能不利的γ再结晶织构,而且通过... 采用传统的轧制和退火工艺制备了厚0.20mm的6.5%(质量分数)Si高硅钢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冷轧工艺下高硅钢薄带的再结晶织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一次冷轧法相比,二次冷轧法可明显减弱对磁性能不利的γ再结晶织构,而且通过合理分配一次和二次冷轧压下率,二次冷轧法可完全消除γ再结晶织构,并形成强η再结晶织构。通过二次冷轧法调整形变微结构,促使剪切带成为再结晶的主导形核位置,是改善高硅钢薄带再结晶织构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钢 薄带 再结晶织构 二次冷轧法
下载PDF
轧制Fe_(81)Ga_(19)合金薄带再结晶织构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和正华 沙玉辉 +1 位作者 张芳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07-1711,共5页
对Fe_(81)Ga_(19)合金进行冷轧与再结晶退火,考察了压下率对再结晶织构及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再结晶织构主要由Goss({110}<001>)和γ(<111>//ND)织构组成,再结晶织构特征随压下率增加出现明显的改变,归因于变形微结构与冷... 对Fe_(81)Ga_(19)合金进行冷轧与再结晶退火,考察了压下率对再结晶织构及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再结晶织构主要由Goss({110}<001>)和γ(<111>//ND)织构组成,再结晶织构特征随压下率增加出现明显的改变,归因于变形微结构与冷轧织构的差异.冷轧压下率从60%增加到70%时,剪切带密度增加且{111}<112>形变织构增强,提高再结晶Goss织构强度与磁致伸缩性能.压下率为80%时,剪切带与形变基体取向变化使剪切带晶核取向漫散,且晶界储能提高为再结晶γ织构提供更多形核位置,导致再结晶Goss织构减弱而γ织构增强,降低薄带磁致伸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GA合金 磁致伸缩 再结晶织构 微结构 薄带
下载PDF
电场退火对工业纯锌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广煜 赵骧 +1 位作者 何长树 左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73-1778,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研究工业纯锌板在160℃时电场与非电场退火保温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与演变,同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电场退火推迟轧制工业纯锌板再结晶进程,从而导致电场退火样品的显微硬度值均... 利用X射线衍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研究工业纯锌板在160℃时电场与非电场退火保温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与演变,同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电场退火推迟轧制工业纯锌板再结晶进程,从而导致电场退火样品的显微硬度值均高于非电场退火样品的显微硬度值。电场显著提高退火后样品的再结晶织构强度,即电场明显促进冷轧{101 8}面织构向再结晶{101 3}<101 1>板织构的演变,而且这种影响在再结晶晶粒的长大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电场并没有改变工业纯锌板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锌板 电场退火 再结晶织构 取向分布函数 硬度
下载PDF
电场退火对冷轧工业纯锌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广煜 何长树 +1 位作者 赵骧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1,共4页
借助于X射线衍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电场退火对70%,80%和90%冷轧变形量的工业纯锌板在160℃分别保温1,3,5,10,15,30min条件下再结晶织构的影响.ODF分析结果表明:电场并没有改变工业纯锌板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而... 借助于X射线衍射的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电场退火对70%,80%和90%冷轧变形量的工业纯锌板在160℃分别保温1,3,5,10,15,30min条件下再结晶织构的影响.ODF分析结果表明:电场并没有改变工业纯锌板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而电场显著提高了3种冷轧压下量工业纯锌板退火样品再结晶织构的强度.电场明显促进了冷轧{1 0 1 8}面织构向再结晶{1 0 1 3}〈1 0 1 1〉板织构的演变,其中以70%冷轧变形量样品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锌板 电场退火 再结晶 再结晶织构 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
下载PDF
蚀坑法求算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 ODF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刚 王福 +1 位作者 苏雷 魏兴权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3-616,共4页
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因晶粒粗大而难以用X射线衍射测量.根据板材表面金相蚀坑的几何特征,确定了晶粒在欧拉空间的取向{ψ,θ,φ},并编制出了由蚀坑测量参数直接求算ODF的软件程序.采用该程序快捷而准确地求算了具有粗大晶... 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因晶粒粗大而难以用X射线衍射测量.根据板材表面金相蚀坑的几何特征,确定了晶粒在欧拉空间的取向{ψ,θ,φ},并编制出了由蚀坑测量参数直接求算ODF的软件程序.采用该程序快捷而准确地求算了具有粗大晶粒的取向硅钢的三次再结晶织构.实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合理、实用,弥补了X射线织构分析方法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蚀坑 ODF计算 再结晶织构 蚀坑法 硅钢
下载PDF
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织构与成形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 江海涛 +2 位作者 唐荻 唐小勇 李烁 《钢铁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33-35,44,共4页
实验室研究了冷轧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在820℃不同保温时间下的退火工艺,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试验钢板再结晶晶粒的显微织构、尺寸和晶界角度分布及其成形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保温时间下退火钢板再结晶晶粒... 实验室研究了冷轧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在820℃不同保温时间下的退火工艺,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试验钢板再结晶晶粒的显微织构、尺寸和晶界角度分布及其成形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保温时间下退火钢板再结晶晶粒的显微织构、晶粒尺寸和晶界角度分布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退火工艺对钢板成形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利用EBSD对不同退火工艺的再结晶程度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EBSD 再结晶织构 成形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