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再贷款制度的变迁及其金融稳定功能的拓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军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共3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央行再贷款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渐显现、但也备受议论的现实。本文在对我国央行再贷款制度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央行再贷款制度及其功能的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和拓... 针对当前国内外央行再贷款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渐显现、但也备受议论的现实。本文在对我国央行再贷款制度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央行再贷款制度及其功能的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和拓展再贷款制度及其功能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金融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再贷款制度 金融稳定功能 最后贷款
下载PDF
当前央行支农再贷款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洪传尧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第12期11-12,共2页
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实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经营、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缓解农民贷款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支农再贷款政策和管理措施,多次修订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支农再贷款的用途。随着农信社改革不断深入... 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实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经营、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缓解农民贷款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支农再贷款政策和管理措施,多次修订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支农再贷款的用途。随着农信社改革不断深入,支农再贷款还需继续发挥支农作用。然而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对支农再贷款考核存在的偏面性以及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上缺陷,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支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农再贷款制度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宏观政策协调——对人行柳州市中支发放支农再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3
作者 沈庆鸣 石第清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以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辖区为实证分析典型,认为制度自身性约束及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包括降低利率、扩大发放范围和简化... 本文以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辖区为实证分析典型,认为制度自身性约束及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包括降低利率、扩大发放范围和简化管理等;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产业调控机制等措施,协调国家农业政策,减少支农再贷款的风险,优化其政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宏观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柳州市中心支行 支农再贷款制度 农业贷款 财政支农资金 农业产业政策 政策性金融支持 产业调控机制 农村信用社
下载PDF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的效应
4
《浙江金融》 2004年第4期1-1,共1页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贷款浮息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贷款浮息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的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不涉及企业和居民个人.从2004年3月25日起,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以20天以内再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2.7%,加点浮息后为3.33%.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再贴现基准利率2.97%的基础上加0.27个百分点,加点浮息后利率为3.24%.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浮息分三年逐步到位,且到位后加点幅度减半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浮息制度 金融机构 贴现利率 金融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货币政策
下载PDF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耀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贷款浮息制度 金融机构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的区域差别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天琦 章红 +3 位作者 陈爱萍 钱皓 杨岚 陈军 《西安金融》 2004年第5期8-17,共10页
统一的货币政策如何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原则,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传导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必须坚持统一性的大前提,不可轻言区域化,... 统一的货币政策如何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原则,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传导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必须坚持统一性的大前提,不可轻言区域化,但是部分内容可以探索差别化,指出最终目标本身包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中介目标只有从区域信贷规模、信贷结构的变化中掌握区域经济景气循环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指出对市场价格型的工具不可区域差别化,如利率;纯数量分配型的工具(如支农再贷款)、非市场型的价格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利率)、定性的工具(如信贷指导意见)可以有选择地结合区域实际探索区域差别化,并从区域差别化不等于区域优惠、赋予央行分支机构部分货币政策权限后处理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协调地方政府的关系、与财政政策等其他调控政策的配合等方面研究了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差别化 区域经济 监督管理机制 准备金制度 再贷款制度 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是必由之路——中国利率调整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易宪容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3-47,共5页
近一年来,利率问题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表现为央行利率调整之频繁,也表现为利率调整争论之不断.2003年9月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3月和4月分别实... 近一年来,利率问题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表现为央行利率调整之频繁,也表现为利率调整争论之不断.2003年9月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3月和4月分别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特别是央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挡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不能上浮).最近又上调国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同时宣布取消两年期小额外币存款的利率上限.而与此同时,有关利率是否应调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调整 央行 中国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大金融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贷款浮息制度 利率问题 焦点 百分点
下载PDF
近期出台的主要货币政策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建华 常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低水平重复建设 房地产信贷管理 贷款浮息制度 出台 国民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压力 政策调控措施 部分行业 信贷投放 上升趋势 人民银行 投资行业
下载PDF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改革举措
9
作者 李德 《甘肃金融》 2012年第10期10-14,共5页
1.积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初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再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管理两大重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凋控。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和扩大公开市... 1.积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初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再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管理两大重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凋控。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再贴现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改革举措 金融机构 贷款浮息制度 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 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央银行体制
下载PDF
审慎 主动 务实——央行宏观调控一年综述
10
作者 钟伟 《中国外汇管理》 2004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贷款浮息制度 信贷结构
下载PDF
对维护银行债权的思考
11
作者 秦华锋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10-110,共1页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 ,其性质决定了它的最高目标是追逐利润 ,而传统的贷款业务又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的贷款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行...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 ,其性质决定了它的最高目标是追逐利润 ,而传统的贷款业务又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的贷款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行政干预以及自身粗放经营等多因素的影响 ,大多已成为不良资产。这就需要详细分析不良贷款存在的原因及表现 ,寻求维护银行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经营 不良债权 金融风险 贷款保险制度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有待完善
12
作者 赵明勋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5年第2期1-1,共1页
货币政策操作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量上难控制、结构调整难度大、间接货币政策操作条件不完备、利率传导机制不灵等,导致货币政策还不得不在必要时倚重于直接控制,而直... 货币政策操作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量上难控制、结构调整难度大、间接货币政策操作条件不完备、利率传导机制不灵等,导致货币政策还不得不在必要时倚重于直接控制,而直接控制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指出,在明确货币政策工具职能分工的前提下,搭配使用多种政策工具,才能不断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数量 货币政策传导 实行 贷款浮息制度 国货 中国 调控能力
下载PDF
经济大事记(2004.3.16~2004.4.15)
13
作者 东方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3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贷款浮息制度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 资本充足率 税收收入 农民负担 外资利用
下载PDF
政策·宏观
14
《新财经》 2004年第4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贷款浮息制度 企业债 融资问题 中国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 利率市场化
下载PDF
政策
15
《商界名家》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存款准备金率 贷款浮息制度 工资标准 资产评估业 旧货行业
下载PDF
央行曲折寻找政策工具
16
作者 高善文 《财经》 2004年第7期64-65,共2页
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及再贷款浮息制度,对信贷总量影响不大,却有深远的结构改革目标。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贷款浮息制度 金融机构
下载PDF
资讯——政策看板
17
《数字财富》 2004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期货经纪公司 中国 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金率 资本充足率 贷款浮息制度 货币政策
下载PDF
金融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
18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宏观调控 贷款浮息制度 贷款利率 贴现利率 部分行业 经济运行 投资需求 信贷投放 工作会议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 百分点 党中央 国务院 上浮 适时 证券 保险 出台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县域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张雪花 杨荣海 《黑龙江金融》 2006年第8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新农村 县域金融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经济增长速度 贷款浮息制度 货币政策 房地产业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信贷政策 信贷资金
下载PDF
浅析如何维护银行债权
20
作者 蒋庆衡 《金融经济》 1999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商业银行法》 银行债权 国有企业改革 资金配置格局 不良债权 建立健全 不良贷款 资本市场 贷款保险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