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1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直接取栓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钦辉 陈丹霞 魏统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5-98,10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103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直接取栓治疗,51例)和研究组(给予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52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103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直接取栓治疗,51例)和研究组(给予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52例)。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再通血流分级及mRS评分。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通血流分级中的3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通血流率为94.23%(49/52),对照组再通血流率为75.00%(39/52),研究组再通血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直接取栓 替罗非班 急诊 穿刺成功到再通时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严艺 张珂萌 +4 位作者 钟晚思 严慎强 张冰 程建华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并在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进... 目的: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并在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血管内治疗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级或3级,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超过2分为无效再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471例,平均年龄为68(57,74)岁,男性占比为68.9%,其中298(63.27%)例发生了无效再通。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保护性因素包括合并心房颤动(OR=0.456,95%CI:0.282~0.737,P<0.01)、桥接静脉溶栓(OR=0.640,95%CI:0.416~0.985,P<0.05)、mTICI分级3级(OR=0.554,95%CI:0.334~0.918,P<0.05)、动脉闭塞性病变分级3级(OR=0.521,95%CI:0.326~0.834,P<0.01)、术后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OR=0.509,95%CI:0.273~0.948,P<0.05);而危险性因素包括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高(OR=1.068,95%CI:1.049~1.087,P<0.01)、合并高血压病(OR=1.571,95%CI:1.017~2.427,P<0.05)、取栓次数多(OR=1.237,95%CI:1.029~1.488,P<0.05)、术后24 h发生出血转化(OR=8.497,95%CI:2.879~25.076,P<0.01)。此外,心源性栓塞(OR=0.321,95%CI:0.193~0.534,P<0.01)和其他类型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分型(OR=0.499,95%CI:0.260~0.961,P<0.05)与发生更低比例的无效再通相关。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无效再通比例高,血管内治疗前桥接静脉溶栓和术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可能可以降低无效再通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再通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影响
3
作者 付胜奇 李浩然 +4 位作者 朱利利 周晓影 石宝洋 胡胜洁 秦海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CMB的存在、部位及负荷量对患者3个月mRS的影响。并对血管再通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是否存在CMB与3个月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8.0%vs 44.2%;P=0.295),在血管再通患者中,无CMB患者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有CMB患者(56.9%vs 35.8%,P=0.011);CMB与3个月时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仅高负荷CMB与3个月时预后相关(OR=0.017,95%CI 0.112~0.808,P=0.017);血管再通患者中,存在CMB(OR=0.422,95%CI 0.214~0.832,P=0.013)、脑叶CMB(OR=0.379,95%CI 0.157~0.920,P=0.032)及高负荷CMBs(OR=0.207,95%CI 0.056~0.760,P=0.018)与3个月预后显著相关。结论CMB对血管再通患者的不良影响大于未再通患者。存在CMB、脑叶CMB及高负荷CMB是血管再通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mRS评分
下载PDF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4
作者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DR)分别为(4.79±0.48)mL/s、(9.79±0.88)cm/s、(463.92±15.33)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0.40)mL/s、(9.34±0.76)cm/s、(420.39±17.3)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灌注成像技术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脑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若愚 李长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412-1419,共8页
成功开通责任血管能及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但约有半数人群难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无效再通。无效再通的流行病学、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无效再通的发病率及定义,... 成功开通责任血管能及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但约有半数人群难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无效再通。无效再通的流行病学、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无效再通的发病率及定义,从无复流、早期再闭塞、侧支循环不良等方面分析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概述了目前已知的经典危险因素对无效再通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那些能够通过血管内治疗真正获益的人群,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线索,以期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病理生理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1例
7
作者 毛环宇 徐鹏 宫国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症状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位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而导致该病症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现象所致。研究显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90%,而早期行血管再通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而对于起病超过24小时的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行血管再通治疗的风险及获益目前仍未有统一论断。作者总结1例介入再通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超24小时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再通治疗 椎基底动脉闭塞 脑梗死
下载PDF
序贯再通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8
作者 张莹 亓云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42-45,5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序贯再通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先入院的43例)、序贯组(后入院的43例),常规...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序贯再通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先入院的43例)、序贯组(后入院的43例),常规组行常规介入治疗,序贯组行序贯再通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心功能、生化指标、破裂QRS波发生率。结果介入前,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高于本组介入前,序贯组的心电图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高于本组介入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本组介入前,序贯组的LVEF、LVESD高于常规组,LVEDD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两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低于本组介入前,序贯组的MMP-9、胱抑素C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介入前的破裂QRS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介入后破裂QRS波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再通介入治疗可以调节MMP-9,恢复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脏功能,有效减少破裂QRS事件,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序贯再通介入 安全事件 老年心肌梗死
下载PDF
通络逐瘀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血管再通的影响
9
作者 陈小妹 倪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逐瘀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三明市沙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n=50)和联合组(n=50)。单一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通络逐瘀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三明市沙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n=50)和联合组(n=50)。单一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通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侧支循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血管再通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均降低,联合组较单一组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联合组较单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数及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小,联合组较单一组低;侧支循环数均提高,联合组较单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逐瘀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及侧支循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络逐瘀汤 血管内介入 侧支循环 血管再通
下载PDF
腔内激光闭合术后浅静脉再通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陈扬锋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后浅静脉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2022年月收治的因浅静脉曲张行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术治疗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及1年后的随访资料。按照有无出现EVLT术后浅静脉...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后浅静脉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2022年月收治的因浅静脉曲张行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术治疗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及1年后的随访资料。按照有无出现EVLT术后浅静脉再通分成再通组和非再通组,对两组病例和随访资料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合并IPV、GSV直径、合并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病情CEAP分级、术后日均站立时间等资料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后结果显示:BMI(OR=2.856,95%CI:1.138~4.012)、合并深静脉瓣功能不全(OR=3.231,95%CI:1.072~4.050)、GSV直径(OR=3.479,95%CI:1.590~5.424)、以及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OR=3.505,95%CI:1.239~5.683)是EVLT术后浅静脉再通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MI≥25.0 kg/m^(2)、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GSV直径≥1.0 cm、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3个月是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在EVLA术后对患者加强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随访,采取一定的医学干预措施来降低EVLA术后浅静脉术后的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闭合术 再通 危险因素
下载PDF
rPA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赵玉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UK组,各116例。rPA组给予rPA静脉注射治疗...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UK组,各116例。rPA组给予rPA静脉注射治疗,UK组给予尿激酶(UK)静滴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5~7 d。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高于治疗前,rPA组CK-MB、cTnI低于UK组,LVEF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低于治疗前,且rPA组MPA、CD62p、CD63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应用rPA进行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血小板活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心肌灌注 血管再通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朱仁欢 刘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将TIMI 2~3级纳入SR组(35例),TIMI 0~1级纳入非SR组(73例)。比较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DFR水平、不同CHA_(2)DS_(2)-VASc评分患者DFR水平,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相关性及两者对ASTEMI患者IRA-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等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SR组CHA_(2)DS_(2)-VASc评分、D-D、FIB、DFR水平低于非SR组(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1~2分患者D-D、FIB、DFR水平<3~4分患者<4分以上患者(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均呈正相关(r=0.600、0.790,P均<0.001);CHA_(2)DS_(2)-VASc评分、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832(95%CI0.748~0.897)、0.816(95%CI 0.730~0.884);根据2.4 ROC曲线分析中所获取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与低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DFR低水平的A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SR可能性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907(95%CI 0.836~0.955),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5.89%,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价值较为可靠,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动脉 自发再通 CHA_(2)DS_(2)-VASc评分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韦英秀 崔伟 蒙喜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23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54例非急性症状性IC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23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54例非急性症状性IC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根据手术结果分为成功组(n=48)和未成功组(n=6),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管内再通成功率、颈内动脉闭塞开通失败影响因素。结果非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成功率为88.89%,成功组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低于未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为颈内动脉闭塞开通失败独立危险因素(OR=1.328、1.521、1.234,P均<0.05)。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非急性症状性ICAO,血管内再通成功率高,但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因素也会对患者预后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仍需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观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 症状性 颈内动脉闭塞 血管内再通治疗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王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于毕节市赫章县妇幼保健院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的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目的:观察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于毕节市赫章县妇幼保健院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的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输卵管吻合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军朴红藤归芍汤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输卵管再通率、妊娠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前1 d,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hs-CRP、IL-6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再通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提高输卵管再通有效率和宫内妊娠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吻合术 军朴红藤归芍汤 炎性因子 输卵管再通 复孕率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费娜 李超生 桂树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更高,有利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 血管再通 预后
下载PDF
内源性FGF21通过FGFR1/PI3K/Akt通路减轻MCAO大鼠延迟血管再通后半暗带的血脑屏障损伤
16
作者 郑文 李文君 +7 位作者 曾旖旎 袁慧 阳衡 陈茹 朱安定 吴金泽 宋治 严文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62,共15页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转归。本研究探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血管再通治疗对缺血半暗带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MCAO后第3天行血管再通治疗术,通过蛋白质印迹法、伊文思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BB损伤。MCAO后第7天评估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转归。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缺血半暗带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的表达及其对BBB的影响。结果:MCAO后缺血半暗带伊文思蓝、IgG和白蛋白的外渗增加,但在血管再通后显著下降;Claudin-5、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降低,但在血管再通后表达升高,与FGF21、p-FGFR1、PI3K和p-Akt蛋白升高一致。MCAO后第7天,梗死体积缩小,神经功能改善。侧脑室注射FGFR1抑制剂SU5402可下调缺血半暗带区PI3K、p-Akt、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减弱血管再通治疗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转归的有利作用。结论:MCAO后第3天的血管再通治疗增加缺血半暗带内源性FGF21的表达,并可通过激活FGFR1/PI3K/Akt通路减轻缺血半暗带BBB损伤,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延迟血管再通 缺血/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损伤
下载PDF
侧支状态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无效再通的影响
17
作者 魏娜 刘欣 +4 位作者 聂曦明 严鸿伊 温淼 杨中华 刘丽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侧支循环状态对3个月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 emic stroke,AIS)再通后重症监护的登记研究(registration study f... 目的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侧支循环状态对3个月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 emic stroke,AIS)再通后重症监护的登记研究(registration study for critical car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fter recanalization,RESCUE-RE)数据库,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制定的基于DSA的侧支分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成功再通的AIS患者分为侧支不良(0~1级)和侧支良好(2~4级)两组。无效再通定义为血管内治疗术后成功再通(mTICI分级≥2b级),但患者术后90 d功能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比较侧支不良组和侧支良好组基线特点和预后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支状态对无效再通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8例EV T后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侧支不良组323例(43.2%),374例(50.0%)发生无效再通。一般资料显示,侧支不良组合并心房颤动(27.6%vs.18.4%,P=0.003)、糖尿病病史(26.9%vs.16.0%,P<0.001)、90 d预后不良的比例更高(55.4%vs.45.9%,P=0.01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侧支不良(OR 1.75,95%CI 1.19~2.57,P=0.004)、高龄(OR 1.03,95%CI 1.02~1.05,P<0.001)、基线NIHSS评分(OR 1.09,95%CI 1.05~1.14,P<0.001)、低ASPECTS评分(OR 0.79,95%CI 0.68~0.92,P=0.003)与全身麻醉(OR 2.58,95%CI 1.71~3.89,P<0.001)是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侧支不良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接受血管内治疗后无效再通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应该考虑将侧支状态作为手术适应证的评价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状态 大血管闭塞 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无效再通
下载PDF
载Apelin-13缓释微囊的新型生物支架促兔输卵管再通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赵群 薛敏 +3 位作者 李俞延 郑义凡 徐哲伟 李志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4-1315,共12页
目的: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严重危害女性自然生育功能,临床迫切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输卵管再通包括病变输卵管解剖和功能的修复两方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从这两方面探讨促进输卵管修复再通的方法。方法:制备Apelin-13缓释... 目的: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严重危害女性自然生育功能,临床迫切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输卵管再通包括病变输卵管解剖和功能的修复两方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从这两方面探讨促进输卵管修复再通的方法。方法:制备Apelin-13缓释微囊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三维生物支架,检测生物支架的基本特性及体内降解情况(质量损失率),微囊的体外释药(累积释药率)、体内释药(Apelin-13血药浓度)及体外降解(降解率)情况。将Apelin-13微囊(微囊组)/载Apelin-13缓释微囊的PLGA三维生物支架(支架微囊组)注入/置入慢性输卵管炎新西兰兔模型的输卵管,观察和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微囊组和支架微囊组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镜下结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4周时PLGA三维生物支架的质量损失率为98.66%,微囊的体外降解率为70.58%,Apelin-13缓释微囊30 d体外累计释药率达98.68%,Apelin-13血药浓度在5 d内达到峰值,并在25 d内保持稳定。与模型组和微囊组相比,支架微囊组术后输卵管管腔内炎症反应轻,输卵管通畅率高,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高(均P<0.05),支架微囊组的各项指标接近对照组。结论:载Apelin-13缓释微囊的PLGA三维生物支架可全面修复输卵管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望真正有效实现炎性输卵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再通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APELIN-13 三维生物支架 缓释微囊
下载PDF
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症状改善及静脉再通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李阳 王义清 +1 位作者 任莹 夏樊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7期2543-2546,2551,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症状改善及静脉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症状改善及静脉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系统溶栓(ST)治疗,观察组采用CD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治疗前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静脉再通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各项肢体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血浆LPA、Hcy水平、静脉再通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静脉再通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治疗DVT临床疗效更明显,能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恢复静脉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接触性溶栓 系统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再通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贤荣 唐宇姣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流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优化机械取栓技术流程。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9、16.259、6.760,P<0.05)。观察组的血栓逃逸率、术后再闭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3.970、13.370,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9,P<0.05)。结论:优化机械取栓技术流程可缩短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通时间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