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色石》《八洞天》作者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丁祝庆 于树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197-199,182,共4页
“笔炼阁”、“一柱楼”、“蘧卷堂“皆为徐述夔书斋 《五色石》作者自署别号为“笔炼阁主人”,《八洞天·序言》亦明白交待“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从名称可知,笔炼阁是一座楼,是作者的写作室。据作者在序言中自述,他“以文代石... “笔炼阁”、“一柱楼”、“蘧卷堂“皆为徐述夔书斋 《五色石》作者自署别号为“笔炼阁主人”,《八洞天·序言》亦明白交待“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从名称可知,笔炼阁是一座楼,是作者的写作室。据作者在序言中自述,他“以文代石”,乃因对“天象”、“天道”不满,遂效“女娲氏补天而作”,可见作者写作的倾向性十分明显,他颇有抱负,也非常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天 卷而怀之 序言 今夫 “传奇” 野菊 写作室 天地之道 拳曲 书斋
下载PDF
攀登者——池莉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彭诚 《创作与评论》 CSSCI 1997年第2期43-44,共2页
攀登者——池莉印象彭诚心识池莉久矣!那是我刚从地区文化局调省城时,恰逢全家处于困境,因单位暂没住房,便租住在麓山脚下两间小民房内,冬天寒风袭击,夏季房顶上的预制板晒得滚烫,室内如蒸笼。每天清晨6∶30赶班车,去十余里... 攀登者——池莉印象彭诚心识池莉久矣!那是我刚从地区文化局调省城时,恰逢全家处于困境,因单位暂没住房,便租住在麓山脚下两间小民房内,冬天寒风袭击,夏季房顶上的预制板晒得滚烫,室内如蒸笼。每天清晨6∶30赶班车,去十余里之外上班,晚上天漆黑了方归屋。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登者 烦恼人生 人物形象 新写实主义小说 人的生活 写作室 “精神贵族” 真实生活 独特的艺术风格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怀念王冶
3
作者 唐蒙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0,共2页
96年的春天珊珊来迟,王冶却匆匆走了。 淅浙沥沥的春雨中,怀念王冶,自然而然地想起许多往事: 记得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孑然一身来到福建省话剧团报到、工作。我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和文学艺术界许多老前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如郭风、何... 96年的春天珊珊来迟,王冶却匆匆走了。 淅浙沥沥的春雨中,怀念王冶,自然而然地想起许多往事: 记得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孑然一身来到福建省话剧团报到、工作。我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和文学艺术界许多老前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如郭风、何为、陈贻亮、管俊中……但我总无法回想在怎样的情景下第一次见到王冶的。然而,那一年的除夕之夜,却是在王冶家度过的。 当年,20多岁的年青人,第一次来到异土它乡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团 陈贻 郭风 独立生活 导演 戏剧学 写作室 剧本 回忆起 文学艺术
下载PDF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
4
作者 陈诗雯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2年第2期31-31,共1页
学语文,没趣写作文,没劲那就别学了,看蔡老师捉“狐狸精”去……
关键词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 狐狸 作文课 实施素质教育 破除迷信 写作室 化学反应 反对邪教 感到吃惊
下载PDF
托尔斯泰故居行
5
作者 孙占林 王锦兰 《四川统一战线》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离开莫斯科,向南行驶200公里,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俄罗斯伟大作家、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故居“亚斯纳亚·波良纳”。亚斯纳亚·波良纳俄文的意思是“明媚的林地”。它坐落于图拉市西南14公...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离开莫斯科,向南行驶200公里,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俄罗斯伟大作家、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故居“亚斯纳亚·波良纳”。亚斯纳亚·波良纳俄文的意思是“明媚的林地”。它坐落于图拉市西南14公里处。我们刚刚踏上这片土地,便被这里的俄罗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故居 住宅楼 诺贝尔奖 俄罗斯 一代文豪 写作室
下载PDF
美国的小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忠豪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全国小语会会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小学 英语教学 朗读 阅读作业 语音教学 词汇教学 写作作业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跋涉之乐
7
作者 张仲彩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25,共1页
跋涉之乐张仲彩作者简介: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记协副主席,海口市记协主席,高级编辑。有人说他大拼命,有人称他“老顽童”,他则以“过河卒子”自命,并曾夸下“过河卒子顶大车”的海口。所采编的新闻作品,所撰写的业务论文,曾... 跋涉之乐张仲彩作者简介: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记协副主席,海口市记协主席,高级编辑。有人说他大拼命,有人称他“老顽童”,他则以“过河卒子”自命,并曾夸下“过河卒子顶大车”的海口。所采编的新闻作品,所撰写的业务论文,曾多次获奖,其代表作和专家品评,已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跋涉 新闻法 外国记者 至于我自己 业务档案 新闻工作者 新闻作品 轻轻松松 写作室 视为神圣
原文传递
一往情深的伊莱恩·斯坦贝克
8
作者 蔡祖旋 《艺术界》 1996年第1期34-34,共1页
今年80岁高龄的伊莱恩·斯坦贝克26年来每当跟人谈起自己已故丈夫约翰·斯坦贝克(曾因《愤怒的葡萄》一书而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总是满面红光,活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谈论自己新交的意中人。 尽管伊莱恩.斯坦贝克自己也感... 今年80岁高龄的伊莱恩·斯坦贝克26年来每当跟人谈起自己已故丈夫约翰·斯坦贝克(曾因《愤怒的葡萄》一书而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总是满面红光,活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谈论自己新交的意中人。 尽管伊莱恩.斯坦贝克自己也感到要搜寻关于丈夫的新材料以满足热心的来访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就在不久前的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 诺贝尔文学奖 萨默塞特 写作室 新材料 亚瑟王 俄克拉何马州 工作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