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累写作对象,打通作文的经络
1
作者 彭治旗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8年第4期8-9,共2页
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对沈从文教授写作有这样的评价一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是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 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对沈从文教授写作有这样的评价一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是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于零件车得少了.同学写作文不得法,原因也在于此.积累更多的“零件”,写更多的对象,就能打通作文的经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作文 经络 文学爱好者 西南联大 沈从文 零件 汪曾祺
下载PDF
写作对象要体现社会性
2
作者 南学玲 胡咏 《湖北教育》 2020年第7期56-57,共2页
写作源于生活,也就意味着写作内容必须是生活的再现。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写作既不能令人信服,也不可能达到"反映现实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写作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紧扣现实生活写作呢?一、还原人物的社会性,在社会场景中展现... 写作源于生活,也就意味着写作内容必须是生活的再现。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写作既不能令人信服,也不可能达到"反映现实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写作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紧扣现实生活写作呢?一、还原人物的社会性,在社会场景中展现人物受生活阅历所限,中学生在写人叙事时,往往出现人物单薄、事件相似、景物雷同等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写作内容 现实生活 社会场景 生活阅历 写作目的 源于生活 社会性
下载PDF
对象化:写作主客体间的双向运动
3
作者 程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11,共5页
在写作主客体关系中,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作为内容,它必须是写作对象的主体化,通过主体摄取的选择、主观化和个性化的改造及文体规范的格式化实现;写作主体的对象化则是通过相似点、关联点的选择,移情、寓意与生命化... 在写作主客体关系中,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作为内容,它必须是写作对象的主体化,通过主体摄取的选择、主观化和个性化的改造及文体规范的格式化实现;写作主体的对象化则是通过相似点、关联点的选择,移情、寓意与生命化及物我交融等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寓寄到写作客体上去,使之成为代言表情对象。而网络写作双向互动的特长,在技术上给这种对象间的互联、互动、互惠带来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对象 网络写作
下载PDF
如何化解交际对象对写作的制约——学习《谏逐客书》和《陈情表》的说服艺术
4
作者 周柳燕 《湖南商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1-82,85,共3页
写作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有时是有确定交际对象(即写作对象)的。写这类具有固定交际对象的文章,作者应注意自觉根据交际对象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方法,使文章为交际对象所接受,从而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交际对象 谏逐客书 说服艺术 写作对象 晋武帝 秦王 利害关系 李密 李斯 客卿
下载PDF
苏轼词《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编年及写作对象再商榷
5
作者 罗燕萍 翟红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2-97,共6页
从"明日黄花""戏马台""红粉"的运用,以及苏轼历次重阳词的怀念对象和苏轼谪黄的心境,可以推断其《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写作对象极有可能是王巩,并非是徐君猷,也不是王适。此词回忆当年徐州之盛会,&qu... 从"明日黄花""戏马台""红粉"的运用,以及苏轼历次重阳词的怀念对象和苏轼谪黄的心境,可以推断其《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写作对象极有可能是王巩,并非是徐君猷,也不是王适。此词回忆当年徐州之盛会,"黄花"之意象,尤重王巩,"红粉"二字,兼及徐君猷,"不必看茱萸"两句,象征兄弟朋友分散、失落之情,末句却又振起慰藉。全词可谓重阳感慨,应有徐君猷在场,兼怀王巩及往昔岁月,应编为壬戌元丰五年重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西江月》 编年 写作对象 王巩
原文传递
审美视角:旅游写作的切入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国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76,共4页
旅游写作必须从审美视角入手,这是因其写作对象、写作意义及写作目的所决定的。旅游写作应针对智慧、文化和精神审美领悟的层次具体而为。进行旅游写作要有审美底蕴。
关键词 旅游写作 审美视角 写作对象 写作意义 写作目的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改写:一种曾被遮蔽的写作范式——以成语典故改写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汪禄应 《写作》 2014年第4期41-48,共8页
一、“打捞”改写范式 “改写”.是一种基于现成文本来写作而与直接的现实摹写区隔开来的写作范式,“改编”是它较常见的形态,“重写”是它的本质特征。在这里.写作主体面对的是与现成文本相同(至少是趋近)的写作客体、写作对象... 一、“打捞”改写范式 “改写”.是一种基于现成文本来写作而与直接的现实摹写区隔开来的写作范式,“改编”是它较常见的形态,“重写”是它的本质特征。在这里.写作主体面对的是与现成文本相同(至少是趋近)的写作客体、写作对象、写作素材;然而,仅此而已。与现成文本相比,改写后的文本没有写作形式、写作载体方面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写” 写作范式 成语典故 遮蔽 写作客体 写作主体 写作对象 写作素材
下载PDF
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接近性原则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曼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与其他文体相比,应用文体格式化倾向明显,学生感觉内容上没有意思,教师讲课也觉枯燥,学习效果自不必说了。鉴于此,笔者认为新闻学中“接近性”理论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有独特的用处。教师借助这一原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 与其他文体相比,应用文体格式化倾向明显,学生感觉内容上没有意思,教师讲课也觉枯燥,学习效果自不必说了。鉴于此,笔者认为新闻学中“接近性”理论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有独特的用处。教师借助这一原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兴趣。学生对写作中的对象或情景比较熟悉或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产生感情上的接近。有的学生同写作对象在地域上相当接近,比较熟悉,于是产生了亲近感:有的学生与写作对象有某些相似点,感情上易相通,从而产生亲近感。应用写作教学的接近性就是指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经历、年龄、距离、兴趣、爱好等方面要尽可能的重合或近似。距离近则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应用文体在内容上如果含有这种接近性,就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某些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 接近性 学生心理 应用文体 教师讲课 写作对象 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果
下载PDF
比较阅读“比什么”——《背影》与《回忆我的母亲》比较阅读教学例谈
9
作者 王亮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期53-54,共2页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没有比较就难以看出优劣,没有比较就很难突出或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比较阅读教学既能突出或强调教学目标,又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没有比较就难以看出优劣,没有比较就很难突出或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比较阅读教学既能突出或强调教学目标,又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笔者以《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的比较阅读教学为例,谈谈比较阅读策略。《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写人散文,都以家人为写作对象,都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适合比较阅读教学。另外,《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分别编排于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第二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写作对象 突破教学难点 阅读策略 强化教学 阅读教学 回忆性 思维方法
下载PDF
在比较阅读中深化认知——以《白鹭》比较阅读教学为例
10
作者 李小燕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期51-52,共2页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比较阅读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在分析不同文本异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策略。一、精选与所教文本具有可比性的文本比较阅读教学的前...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比较阅读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在分析不同文本异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策略。一、精选与所教文本具有可比性的文本比较阅读教学的前提是甄选与所教文本可以相互比较的课内或课外文本。结合比较阅读教学实际,笔者认为,甄选比较阅读文本的原则有四个:一是写作对象应相同或相近,二是人文主题应相近、相似或相通,三是语文要素应有交叉、重合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阅读文本 活跃思维 《白鹭》 人文主题 阅读教学 具体策略 开阔视野
下载PDF
中美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
11
作者 张聪慧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课程目标 写作目标 中美 写作对象 写作风格 写作目的 读者选择 结构 作文 学生
下载PDF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12
作者 (唐)白居易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10期48-48,共1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字句对应。第二句的“枯”字对应着第三句——野火一烧,草就焦了。第二句的“荣”字对应着第四句——春风一吹,草就萌生了。我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提取写作对象的特点,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字句对应。第二句的“枯”字对应着第三句——野火一烧,草就焦了。第二句的“荣”字对应着第四句——春风一吹,草就萌生了。我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提取写作对象的特点,再展开对细节进行描述。这样一来,就不至于提起笔来抓耳挠腮,不知从何说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下载PDF
在任务写作中实现自主写作——于永正作文教学经典课例分析
13
作者 刘杰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3期40-42,共3页
何为任务写作?就是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要为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写作”,这几乎是美、英、澳、德、日等国写作课程的共同理念。当前,我们的写作教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 何为任务写作?就是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要为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写作”,这几乎是美、英、澳、德、日等国写作课程的共同理念。当前,我们的写作教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要求、考试的要求而写,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是给教师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写作 作文教学 课例分析 于永正 写作目的 写作对象 共同理念 写作课程
下载PDF
试论“四何”构思写作法
14
作者 游来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2-45,共4页
1 一些议论文、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等文体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常常包含四个方面,即谈何事、有何主张、为何、如何办——简称“四何”。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谈何事——全党的学习。 有何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 1 一些议论文、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等文体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常常包含四个方面,即谈何事、有何主张、为何、如何办——简称“四何”。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谈何事——全党的学习。 有何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为何——因为我们“党内存在着不注意研究现状、不注意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的极坏作风。(具体阐述、论证略,下同。) 如何办——1.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2.应注意研究历史;3.应加强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应用。 再如《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晞,《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谈何事——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的关系。 有何主张——“政企分开最根本的是要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本监督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思写作 决策艺术 政企分开 考试作弊 议论文 充气玩具 写作对象 研究历史 政资不分 政资分开
下载PDF
对写作中模糊性的认识
15
作者 高九余 《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6-69,共4页
古今中外不少作家自己也“说不清”作品是如何写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虽然这不能作为创作中模糊性的充分论据,但这是写作中的客观存在。鲁枢元先生在《关于文艺创作心理研究的再思考》中认为:“模糊现象在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人的精神现... 古今中外不少作家自己也“说不清”作品是如何写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虽然这不能作为创作中模糊性的充分论据,但这是写作中的客观存在。鲁枢元先生在《关于文艺创作心理研究的再思考》中认为:“模糊现象在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人的精神现象和心理现象中都是普遍存在着的,它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总是在互为中介的现象之间以相互联系,相互过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现象很难用传统的那种精神的公式或周延的概念把它表述出来,但却可以用‘模糊集’、‘模糊词语’、‘模糊概念’等相应模糊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写作主体 作者 作品 模糊性
下载PDF
关于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的一些思考
16
作者 邓淑兰 《海外华文教育》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的一些看法:一、分析汉语中级写作对象的特殊性及其教学性质。二、分析汉语中级写作教学内容的实用和有趣。三、汉语中级写作课从易...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的一些看法:一、分析汉语中级写作对象的特殊性及其教学性质。二、分析汉语中级写作教学内容的实用和有趣。三、汉语中级写作课从易到难、循环递进的教学原则及其教学特点。四、汉语中级写作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中级 汉语 教学实践 写作过程 教学性质 写作对象 教学内容 教学特点 教学原则
下载PDF
书信写作之内蕴探析
17
作者 李延凤 《写作(中)》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书信 写作 文学作品 写作活动 写作对象 探析 交际工具 读者对象 情感体验 私人写作
下载PDF
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要
18
作者 唐惠忠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5年第6期26-30,共5页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的形式,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的形式,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一、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比如下面的试题中: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作文 作文写作 命题形式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命题者 摇摇头 花开花落 丛林中 写作对象
下载PDF
天生我材会写作
19
作者 王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第6期6-11,共6页
我琢磨着,怎么把这种感觉清晰地传递给学生:既要让他们保持写小说的热情,又要吸引他们暂时不要乱编造。不把真实的生活写够,写透,那些长在生活中遍地的鲜活选材和细节怎么可能自然而然地嫁接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帮助孩子们写好小... 我琢磨着,怎么把这种感觉清晰地传递给学生:既要让他们保持写小说的热情,又要吸引他们暂时不要乱编造。不把真实的生活写够,写透,那些长在生活中遍地的鲜活选材和细节怎么可能自然而然地嫁接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帮助孩子们写好小说的事儿,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琢磨着:孩子们想写小说写不好,乱编乱造,写作状态很糟糕,这其实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写作教学即将迎来的大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学习 我不知道 重庆话 中短篇 想当年 写作对象 爬起来 五笔 就这样 小学班主任
下载PDF
从写作主体的素养入手,提升写作能力
20
作者 张成恩 《写作》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最近,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是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最近,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是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命神圣,任重道远,这就对从事创作的写作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主体 文艺工作者 中国梦 中国力量 审美素养 通变 作者思想 美感效应 写作对象 价值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