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亦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本文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手法,比较得出中西戏剧创作的一些不同特点,即中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多是“迹象的刻画”,强调通过情境交融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发展的过程;西方古典戏剧塑... 本文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手法,比较得出中西戏剧创作的一些不同特点,即中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多是“迹象的刻画”,强调通过情境交融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发展的过程;西方古典戏剧塑造剧中人往往是“适合人世的普通经验”,强调人物强烈的行动性,突出戏剧冲突以塑造出典型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戏曲遵循的是写意的戏剧观和“意境”的创作原则而西方沿袭的是写实的戏剧观和典型化的创作理论。这种不同又有其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写意的戏剧观 写实的戏剧 以心为本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初识秦腔VCD
2
作者 姚昌民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5,共3页
秦腔之传播,借助科技以助其威为时早矣。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摇柄留声机(秦人戏称“洋戏匣子”)和无线电的传入,把秦腔“压”进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硬胶唱片,让秦腔也能“好风凭‘电’力,送我上青云”地风光起来。此后,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 秦腔之传播,借助科技以助其威为时早矣。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摇柄留声机(秦人戏称“洋戏匣子”)和无线电的传入,把秦腔“压”进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硬胶唱片,让秦腔也能“好风凭‘电’力,送我上青云”地风光起来。此后,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留声机变成电唱机,电子管收音机亦为半导体、收录机所替代,铅字印刷变为激光照排,近一、二十年很快风靡全球的调频立体声广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新编历史剧 写意的戏剧观 三个关系 铅字印刷 调频立体声广播 卫星传送 三十年代 欣赏者 电子管收音机
下载PDF
论探索话剧体式的类型
3
作者 刘增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53-59,共7页
关键词 话剧体式 荒诞派戏剧 桑树坪 写意的戏剧观 象征型 西方现代主义 《车站》 艺术精神 象征性 中国新时期
下载PDF
“Beijing Opera”别裁——“京剧走向世界”如是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扶直 《中国京剧》 1997年第1期60-61,共2页
“BeijingOpera”别裁——“京剧走向世界”如是说张扶直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振兴京剧的紧锣密鼓,关于“京剧”剧种名英译问题的讨论已跑了“圆场”。有人主张音译,有人主张意译,一时歧路亡羊,治丝而棼。大致有这样几种... “BeijingOpera”别裁——“京剧走向世界”如是说张扶直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振兴京剧的紧锣密鼓,关于“京剧”剧种名英译问题的讨论已跑了“圆场”。有人主张音译,有人主张意译,一时歧路亡羊,治丝而棼。大致有这样几种相左的意见。①沿用“Pekin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世界 中国戏曲 京剧 写意的戏剧观 元杂剧 西方戏剧 别裁 中国戏剧 《赵氏孤儿》 民族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