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平扩张·军事征服·商业福利——20世纪日本的选择和命运 被引量:5
1
作者 时殷弘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5,共13页
关键词 20世纪 日本 和平扩张 军事征服 商业福利
全文增补中
走出军事征服的困境
2
作者 林东 《党课》 2018年第20期81-83,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动荡不安的当下世界,现有军事文明已难以解决世界和平问题,已到了重新探讨如何建设新型军事文明的时候了。
关键词 军事征服 困境 经济全球化 和平问题 世界 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政治何以选择儒家思想——王杰先生新著《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读后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德立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先秦诸子时代,群星璀璨,哲人辈出,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各家学派在中国"精神觉醒时期"①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思想论辩。当秦国军队挥师东向,思想的繁盛景象转而被军事征服所取代。秦朝开创了中国大一统国家的新格局,秦始皇帝嬴... 先秦诸子时代,群星璀璨,哲人辈出,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各家学派在中国"精神觉醒时期"①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思想论辩。当秦国军队挥师东向,思想的繁盛景象转而被军事征服所取代。秦朝开创了中国大一统国家的新格局,秦始皇帝嬴政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胜利喜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传统政治 儒家思想 中国 思想论 王杰 先秦诸子 军事征服
下载PDF
元朝控制高丽政略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维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15,共6页
在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中,尽管元朝也借鉴并采取了一些宋、金曾用来与高丽维系关系的传统策略,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高丽的主要手段仍打上了游牧民族的烙印,即通过初期军事征服、中后期的政治联姻建立新的宗藩关系。而且... 在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中,尽管元朝也借鉴并采取了一些宋、金曾用来与高丽维系关系的传统策略,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高丽的主要手段仍打上了游牧民族的烙印,即通过初期军事征服、中后期的政治联姻建立新的宗藩关系。而且,元朝始终没有放弃利用"行省制"将高丽完全内地化的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高丽 军事征服 联姻 行省制
下载PDF
元朝控制高丽政略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维东 《博物馆研究》 2011年第1期81-89,共9页
在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中,尽管元朝也借鉴并采取了一些宋、金曾用来与高丽维系关系的传统策略,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高丽的主要手段仍打上了游牧民族的烙印,即通过初期军事征服、中后期的政治联姻建立新的宗藩关系。而且... 在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中,尽管元朝也借鉴并采取了一些宋、金曾用来与高丽维系关系的传统策略,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高丽的主要手段仍打上了游牧民族的烙印,即通过初期军事征服、中后期的政治联姻建立新的宗藩关系。而且,元朝始终没有放弃利用"行省制"将高丽完全内地化的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高丽 军事征服 联姻 行省制
下载PDF
英印帝国前印度土邦的形成及土邦模式研究
6
作者 李加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4,共9页
18世纪的印度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松散的莫卧儿帝国体系催生了印度地方绅士和新兴经济模式的出现;印度传统的社会等级模式使莫卧儿皇帝成为"王中之王",而不是"印度之王",地方政治势力... 18世纪的印度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松散的莫卧儿帝国体系催生了印度地方绅士和新兴经济模式的出现;印度传统的社会等级模式使莫卧儿皇帝成为"王中之王",而不是"印度之王",地方政治势力严重冲击了帝国的中央权威。在西方殖民者到达印度前夕,南亚次大陆已形成了三类土邦,即以拉杰普特为代表的古时土邦、由莫卧儿帝国省转化而成的土邦和因军事征服而形成的土邦。此时期的土邦皆具有三大特点:在所属的领地上获得有力的支持并有效管理;都维持一支足以保证土邦政权稳定的军队;都寻求并获得了土邦政权存在的合理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卧儿帝国 印度地方势力 莫卧儿省 古时土邦 军事征服性土邦
下载PDF
研究日本侵华教育史的鸿篇巨制——评四卷本《日本侵华教育全史》
7
作者 孙邦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日本侵华史 四卷本 教育史 日本军国主义 军事征服 经济掠夺 抗日战争 政治统治 文化渗透 奴化教育
下载PDF
试析马楚政权对五溪“蛮”的统治措施
8
作者 罗庆康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3-18,共6页
马楚政权对五溪“蛮”采取的统治措施有 :以怀柔为主 ,军事征服为辅 ;以“蛮”族首领统治为主 ,王室遥控为辅 ;都兵守卫本土为主 ,王室不抽调 ;以内征为主 ,土贡为辅 ;以保护耕桑为主 。
关键词 马楚政权 统治措施 五溪蛮 怀桑政策 军事征服
下载PDF
明清风物——在行走中探索世界
9
作者 石培华 《当代贵州》 2012年第30期59-59,共1页
元、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超越与回望中踟蹰,跨海开疆,封园造苑,探索世界,科学探索的旅游观在此时形成。 横跨欧亚的大旅游时代 元朝的大统一是蒙古贵族通过军事征服来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中国旅游新的发展创造... 元、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超越与回望中踟蹰,跨海开疆,封园造苑,探索世界,科学探索的旅游观在此时形成。 横跨欧亚的大旅游时代 元朝的大统一是蒙古贵族通过军事征服来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中国旅游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的天地,使元代旅游更具特色,具有"远游、宽阔、面向世界"三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世界 明清 中华文明 科学探索 军事征服 蒙古贵族 中国历史 中国旅游
下载PDF
浅析诸葛亮的民族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留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95-98,共4页
近年来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研究十分活跃,对诸葛亮南中平乱的看法又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诸葛亮指挥的三路南征大军是地地道道的军事征服;诸葛亮率师北返后,并非少数民族自治,而是留有相当数量汉兵汉官统治;... 近年来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研究十分活跃,对诸葛亮南中平乱的看法又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诸葛亮指挥的三路南征大军是地地道道的军事征服;诸葛亮率师北返后,并非少数民族自治,而是留有相当数量汉兵汉官统治;南中数郡少数民族一直反抗蜀汉政权,蜀汉并没有真正解决民族矛盾。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也就此提出一点肤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史界先辈和同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汉政权 三国时期 民族思想 军事征服 南中 少数民族自治 元鼎六年 西南夷 益州郡 南征
下载PDF
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驿传制度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新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36-42,共7页
关于大蒙古国和元朝的驿传制度,前人曾作过不少研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但就它的研究成果来说,与有关这一时期丰富的史料记载相比,还是很不够的。本文仅就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驿传制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 关于大蒙古国和元朝的驿传制度,前人曾作过不少研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但就它的研究成果来说,与有关这一时期丰富的史料记载相比,还是很不够的。本文仅就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的驿传制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一、成吉思汗时期的驿站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以后,由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和商业贸易的增多,在大蒙古国广阔的国土上创建驿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叙述成吉思汗时期设立驿站的原因和情况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阔台 驿传 志费尼 大蒙古国 军事征服 站户 元太宗 牌符 按答 商业贸易
下载PDF
亚历山大大业有成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振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亚历山大以极其短暂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究其原因,既有其父腓力二世的栽培之力,也有波斯帝国老大衰朽的有利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亚历山大本人所具有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关键词 古希腊 亚历山大 波斯帝国 军事征服 原因
下载PDF
阿拉伯文化的综合与继承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海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1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阿拉伯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类似的看法,即将阿拉伯文化说成是—种纯“复写、模仿”而毫无创新的文化,这个问题很值得商榷。诚然,阿拉伯文化有极强的综合性。阿拉伯人借助军事征服,建立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在阿拉伯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类似的看法,即将阿拉伯文化说成是—种纯“复写、模仿”而毫无创新的文化,这个问题很值得商榷。诚然,阿拉伯文化有极强的综合性。阿拉伯人借助军事征服,建立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不是单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军事征服 花拉子密 法拉比 华夏文化 查比尔 东方文化 历表 麦蒙 希腊罗马哲学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食品科学类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14
作者 李游 《食品界》 2023年第9期65-67,共3页
1.研究价值当今世界,实力的界定不再过分强调军事征服,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国家“软实力”正变得日益重要,其带来的收益也更长期稳定。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价值观,对学生观念产生影响,以实现潜移默化的吸引、影响... 1.研究价值当今世界,实力的界定不再过分强调军事征服,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国家“软实力”正变得日益重要,其带来的收益也更长期稳定。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价值观,对学生观念产生影响,以实现潜移默化的吸引、影响和同化,使其乐于接受甚至主动传播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而在发展中融合并传及世界。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优势,以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作为提升自身国际形象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 食品科学 军事征服 国际形象 软实力 欧美发达国家
下载PDF
本期寄语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古代文明》 CSSCI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M0006,共2页
这一期的“理论与思想”栏刊出晏绍祥教授的《70年来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该文分3个阶段全面回顾了近70年来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发展历程,突出介绍和评价了林志纯教授在该学科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 这一期的“理论与思想”栏刊出晏绍祥教授的《70年来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该文分3个阶段全面回顾了近70年来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发展历程,突出介绍和评价了林志纯教授在该学科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李政的《论赫梯帝国的建立和巩固》指出,作为古代安纳托利亚小国的赫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强大帝国,除军事征服、外交、宗教以及封侯政治等手段与政策之外,其法制统治的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纳托利亚 世界上古史 军事征服 林志纯 学科建设 发展历程 赫梯帝国
下载PDF
试论缅族创建的缅甸第二个统一王朝
16
作者 桂光华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4期1-8,63,共9页
公元1287年,第一次统一缅甸的蒲甘王朝崩溃后,统一的缅甸便处于分裂状态,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前半期,才为缅族建立的东吁王朝(Toungoo,1531-1752年)再次统一.该王朝到1600年又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所以,缅甸的历史著作如波... 公元1287年,第一次统一缅甸的蒲甘王朝崩溃后,统一的缅甸便处于分裂状态,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前半期,才为缅族建立的东吁王朝(Toungoo,1531-1752年)再次统一.该王朝到1600年又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所以,缅甸的历史著作如波巴信著的《缅甸史》,是把它划分为缅甸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统一,缅甸编年史是分为东吁和良渊两个历史时期;哈威著的《缅甸史》和霍尔著的《东南亚史》则统称为东吁王朝或东吁王朝时期.本文主要探讨1531-1600年缅族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建了东吁王朝,又是在怎样情况下、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以及它的统一为何那样短暂,刚统一不久的缅甸,又陷于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吁王朝 统一王朝 莽应龙 缅族 莽瑞体 南掌 莽应里 十六世纪 孟族 军事征服
下载PDF
浩罕汗国史的分期
17
作者 董兴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0-65,共6页
喀什噶尔以西的中亚费尔干纳地区,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百七十余年中,曾经存在过一个浩罕汗国。这个封建国家的历史,根据其各个阶段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形成期、扩张期及衰亡期。浩罕汗国... 喀什噶尔以西的中亚费尔干纳地区,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百七十余年中,曾经存在过一个浩罕汗国。这个封建国家的历史,根据其各个阶段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形成期、扩张期及衰亡期。浩罕汗国史的第一个时期是汗国形成期,(1700—1800年)约一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罕汗国 喀什噶尔 中亚费尔干纳 布哈拉 扩张期 军事征服 和卓 库罗巴特金 阿古柏 那尔巴图
下载PDF
反帝国主义运动与美国新扩张主义
18
作者 杨春龙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38,共1页
美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具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性质,是美国走向全球扩张过程中统治集团对外政策分歧的产物。帝国主义者激烈主张推动海外扩张,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扩张特性。反帝国主义者虽然反对海外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 美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具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性质,是美国走向全球扩张过程中统治集团对外政策分歧的产物。帝国主义者激烈主张推动海外扩张,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扩张特性。反帝国主义者虽然反对海外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但他们支持走经济渗透与和平征服的海外扩张道路。因此,反帝国主义运动推动美国走上了一定程度上拒绝战争和领土兼并的和平扩张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帝国主义运动 美国 扩张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 海外扩张 自由原则 对外政策 统治集团 全球扩张 领土扩张 军事征服 道路 和平
下载PDF
黎族社会封建化问题初探
19
作者 黎雄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82-86,共5页
黎族是海南岛古老的土著民族。西汉中期与中原中央封建政权发生联系,在汉族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黎族社会越过原来社会正常的发展水平,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黎族的封建化进程缓慢而且发展不平衡... 黎族是海南岛古老的土著民族。西汉中期与中原中央封建政权发生联系,在汉族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黎族社会越过原来社会正常的发展水平,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黎族的封建化进程缓慢而且发展不平衡,经由一千余年,到明清时期,完成了黎族封建制的巩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化 西汉中期 熟黎 永乐年间 不平衡 发展水平 卫所制度 珠崖 军事征服 王祖道
下载PDF
中西早期封建政治之比较
20
作者 郑强胜 万昌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65-70,共6页
中国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多尊奉秦法,实行秦制,以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在西欧日耳曼人最初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由他们完成和完善了西欧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封建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规模。因而,研究中西早期封建政治的不同,对于我们进一步... 中国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多尊奉秦法,实行秦制,以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在西欧日耳曼人最初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由他们完成和完善了西欧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封建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规模。因而,研究中西早期封建政治的不同,对于我们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形成封建专制政治,在西欧历史上形成封建契约政治①这一问题,或许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专制 军事征服 周天子 秦统一中国 诸侯国 封建论 文化专制 采邑制 封建统治者 三十六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