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边境军事要塞——日本侵略扩张的铁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晓燕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0-135,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把中国东北变成了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基地。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 ,从 193 4年至 1945年 ,日军先后三个时期在东北边境构筑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这些要塞的构筑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直接产物 ,它不但见...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把中国东北变成了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基地。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 ,从 193 4年至 1945年 ,日军先后三个时期在东北边境构筑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这些要塞的构筑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直接产物 ,它不但见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真实历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边境 日本 侵略扩张 军事要塞 侵体罪行 历史教育
下载PDF
各国神秘的地下军事要塞
2
作者 罗山爱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I0031-I0031,共1页
随着战争进入精确打击时代,各国都纷纷开始重视地下要塞的建设。这些军事要塞大都极为隐蔽,很少为外界所知,被很多学者称为“战争遗孤”。
关键词 军事要塞 神秘 精确打击 战争
下载PDF
“二战”最后终结的地方 日本法西斯自掘的最后坟墓 寻访虎头军事要塞
3
作者 远昌 奕嘉 《中国文化遗产》 2006年第4期48-57,共10页
虎头镇,地处我国东北部边陲,北纬46度,东经134度,海拔500米。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属战略要地。镇内多山丘,森林茂密。现有17个自然村屯,人口12000余人,其中镇上人口3178人。当年被日本关东军列为入侵苏联及防守后方的首选桥头堡。1... 虎头镇,地处我国东北部边陲,北纬46度,东经134度,海拔500米。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属战略要地。镇内多山丘,森林茂密。现有17个自然村屯,人口12000余人,其中镇上人口3178人。当年被日本关东军列为入侵苏联及防守后方的首选桥头堡。1933年底修筑了哈尔滨至虎头的军事铁路,1934年开始修筑虎头军事要塞。历经7年形成了以虎头军事要塞为主的对苏侵略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日本关东军 乌苏里江 战略要地 东北部 俄罗斯 自然村 哈尔滨
下载PDF
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
4
作者 栾凤鸣 王玺阳 +1 位作者 王学文 赵荣萍 《世纪桥》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黑龙江 车宁县 军事要塞 日本 关东军
下载PDF
衰落的马鬃山军事要塞
5
作者 杨永生 《丝绸之路》 2018年第2期31-36,共6页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地区,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隐幽地域。广袤戈壁、黑色矿藏、绵延山脉、高岗丘陵、崖体岩画、远古化石、军事要塞遗址、防空洞遗存、中蒙友谊井、现代国门等成为这一地区的核心文化词汇。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地区,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隐幽地域。广袤戈壁、黑色矿藏、绵延山脉、高岗丘陵、崖体岩画、远古化石、军事要塞遗址、防空洞遗存、中蒙友谊井、现代国门等成为这一地区的核心文化词汇。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我更多地关注这里的化石、岩画和军事要塞遗址。尤其是马鬃山地区的军事要塞遗址,引发了我的诸多疑问与揣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蒙古族自治县 文物工作者 神秘色彩 文化词汇 遗址 防空洞 山地
下载PDF
它曾是军事要塞 如今湮没在戈壁滩
6
作者 刘宝成 刘潇 《决策探索》 2016年第15期66-69,共4页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古城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城中昔日住着千户人家,如今仅剩30多户百余口居民,且年轻人外出打工,常年居住在城中的基本是老人和妇女,他们日...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古城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城中昔日住着千户人家,如今仅剩30多户百余口居民,且年轻人外出打工,常年居住在城中的基本是老人和妇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放牧和农耕为主,生活安静又平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甘肃省景泰县 城中 永泰 明万历 步步惊心 故土难离 龟城 占地面积 群众演员
下载PDF
扑朔迷离的明水军事要塞
7
作者 李文清 《档案与社会》 2020年第4期41-42,共2页
在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明水山地,有一处军事遗址,人们称之为明水军事要塞。有关军事要塞的修建驻防情况,并无见到档案确切记载。明水位于马鬃山镇政府所在地公婆泉西北约80公里,盖因此地小山丘连绵... 在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明水山地,有一处军事遗址,人们称之为明水军事要塞。有关军事要塞的修建驻防情况,并无见到档案确切记载。明水位于马鬃山镇政府所在地公婆泉西北约80公里,盖因此地小山丘连绵起伏,山间地面多为平坦的板岩构成,稍有降雨,地表上便到处都是积满雨水的小水洼,清澈明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明水 甘肃省酒泉市 马鬃山 连绵起伏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扑朔迷离 镇政府
下载PDF
冲绳日益“军事要塞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项昊宇 《世界知识》 2024年第11期32-34,共3页
近年来,在美日联手推进遏华战略的军事布局中,冲绳列岛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邻近台海、辐射朝鲜半岛和中国内地)而备受美日两国高度重视。美日不断加快调整驻冲绳的军力部署,为军事介入台海加紧战备,冲绳列岛日益呈现“军事要塞化”。
关键词 军事要塞 美日 朝鲜半岛 军事介入 冲绳 台海 军力部署
原文传递
中国地理上的重要界山——军事要塞六盘山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禄胜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5-46,共2页
六盘山峥嵘插天,山路险窄,跋涉恒艰,南于山顶历史上曾建有六盘关寨,被古人在诗中形容为“峰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白西周时戎周之争到红军长征过六盘山和解放战争中的任山河之战,因其战略地位的重... 六盘山峥嵘插天,山路险窄,跋涉恒艰,南于山顶历史上曾建有六盘关寨,被古人在诗中形容为“峰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白西周时戎周之争到红军长征过六盘山和解放战争中的任山河之战,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里“血飞火烧”了数千年。六盘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名山,这里原始地貌比较完整,原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军事要塞 中国地理 中国历史 解放战争 红军长征 生态特征 名山
原文传递
侵华日军在东北修筑军事要塞及其所酿惨案
10
作者 陈宏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20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为了满足其侵略扩张的需要,在中苏、中朝、中蒙边境战略要地修筑了17处庞大的秘密军事要塞。而这些军事要塞所需的劳动力,全部是中国劳工。中国劳工在日军的严密看押下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吃不饱...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为了满足其侵略扩张的需要,在中苏、中朝、中蒙边境战略要地修筑了17处庞大的秘密军事要塞。而这些军事要塞所需的劳动力,全部是中国劳工。中国劳工在日军的严密看押下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吃不饱、穿不暖,还受着非人的待遇,致使劳工饿死、病死、累死者难以累计。日军为了防止泄密,工事结束后竟将劳工全部杀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军事要塞 中国劳工 惨案
原文传递
清代经营澎湖军事要塞论略
11
作者 耿健羽 王宏斌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55-73,共19页
清代前期,朝廷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经营澎湖军事要塞,或实行班兵制,定期更换戍守海岛军队;或鼓励商船通台运粮,积极解决澎湖军民粮饷供应问题;或以澎湖为中心,在厦门——澎湖——台湾三地之间建立严密的水师巡洋会哨制度;或明确澎湖内... 清代前期,朝廷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经营澎湖军事要塞,或实行班兵制,定期更换戍守海岛军队;或鼓励商船通台运粮,积极解决澎湖军民粮饷供应问题;或以澎湖为中心,在厦门——澎湖——台湾三地之间建立严密的水师巡洋会哨制度;或明确澎湖内外洋划分及其管辖责任,从而加强了这一军事要塞之建设。晚清时期,澎湖成为四战之地,从鸦片战争之澎湖设防,到中法战争之澎湖激战,再到甲午战争之澎湖抗战,清廷比较重视在该地的军事设防,但对它的经营未能与时俱进;因此,澎湖军事要塞在战争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澎湖 军事要塞 台湾
原文传递
侵华日军海拉尔军事要塞
12
作者 陈鹏 《思想工作》 2008年第5期32-32,共1页
日寇侵略中国东北时,为巩固其侵略地位,在海拉尔、庆兴、东兴、东宁、珲春、绥汾河、密山、虎头、饶河、松花江、富锦、兴山、孙吴、黑河等地构筑了14处军事要塞(又称筑垒),作为防御苏联进攻的桥头堡和向苏联西伯利亚进攻的前沿阵... 日寇侵略中国东北时,为巩固其侵略地位,在海拉尔、庆兴、东兴、东宁、珲春、绥汾河、密山、虎头、饶河、松花江、富锦、兴山、孙吴、黑河等地构筑了14处军事要塞(又称筑垒),作为防御苏联进攻的桥头堡和向苏联西伯利亚进攻的前沿阵地。由于各要塞是用数万中国劳工的生命筑成的,又因固守各要塞的很多日军死于战火中的工事内,所以这14处要塞又被称为“死亡工程”;因各要塞的地下部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和军事交通、通讯、生活设施齐全,又被称为“地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侵华日军 海拉尔 中国劳工 西伯利亚 军事交通 生活设施 地下城市
原文传递
说故楚军事要塞大林
13
作者 董乐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3年第4期40-40,共1页
大林,是春秋初期楚国的军事重地,位于今当阳市东北的陈院乡廖家垭村北境,紧接荆门市马河镇地界,至今尚有古城堡遗址留存。 据《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校。庸人帅群... 大林,是春秋初期楚国的军事重地,位于今当阳市东北的陈院乡廖家垭村北境,紧接荆门市马河镇地界,至今尚有古城堡遗址留存。 据《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校。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由此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城堡遗址 《左传》 当阳市 荆门市 楚国 楚人 军事斗争 伐楚 百濮
原文传递
千古阳关今何在——西域古军事要塞探秘
14
作者 王丽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72-75,共4页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次读到这首诗时我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王维当年去过阳关否?不管诗人是否去过,但阳关的出名,却因了这位唐朝大诗人的杰作《送元二使安西》后两句。了...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次读到这首诗时我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王维当年去过阳关否?不管诗人是否去过,但阳关的出名,却因了这位唐朝大诗人的杰作《送元二使安西》后两句。了了14字,不仅表明诗人对朋友关切的情意,也使阳关从此驰名中外。显然,酒已劝了多杯,诗人的惜别之意情犹未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何在 军事要塞 诗人王维 柳色 送元二使安西 轻尘 西出阳关 西极天马 军事防御 关城
原文传递
滩古镇: 军事要塞 禅宗胜地
15
作者 何笈 《集邮博览》 2022年第9期38-39,共2页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30千米的鹫峰山上,山下蛇蜓环绕的渠江自古便是合州通往川北的交通要道。唐代以来,涞滩侍渠江水运之利和滩头之险,成为往来客商的歇脚地和物资转运地,逐渐演变成一个“江边集市”;宋乾德三年(965),涞滩建镇...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30千米的鹫峰山上,山下蛇蜓环绕的渠江自古便是合州通往川北的交通要道。唐代以来,涞滩侍渠江水运之利和滩头之险,成为往来客商的歇脚地和物资转运地,逐渐演变成一个“江边集市”;宋乾德三年(965),涞滩建镇,商贸往来更加繁荣,成为巴蜀地区的商贸重镇,这便是当地人所说的“下涞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重庆市合川区 鹫峰山 商贸重镇 商贸往来 巴蜀地区
原文传递
各国神秘的地下军事要塞
16
作者 罗山爱 《百姓生活》 2009年第10期59-60,共2页
随着战争进入精确打击时代,各国都纷纷重视地下要塞的建设。这些军事要塞大都极为隐蔽,很少为外界所知,被学者称为“战争遗孤”。
关键词 军事要塞 神秘 精确打击 战争
原文传递
河北发现神秘西汉古城疑为战国军事要塞
17
《收藏.拍卖》 2008年第4期15-15,共1页
据现有文物资料显示,位于冀西北地区的崇礼县有战汉古城址3处。近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配合张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考古调查中,在该县头道营村又发现一处古城遗址。至此,崇礼县境内已发现战汉古城址4处,其总体特征有悖于河北地区... 据现有文物资料显示,位于冀西北地区的崇礼县有战汉古城址3处。近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配合张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考古调查中,在该县头道营村又发现一处古城遗址。至此,崇礼县境内已发现战汉古城址4处,其总体特征有悖于河北地区汉代城市“南密北疏”的特征。古城到底为何所用?2000多年前曾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它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层层谜团有待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遗址 河北 军事要塞 战国 西汉 神秘 公路建设工程 冀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明代海疆军事要塞——福全
18
作者 蒋阿福 《政协天地》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晋江市福全村,于2007年5月经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早在宋代,福全村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渔港。此地正是东西洋交汇所在,番舶避风门户,所以包括圳上、大溜在内的福全港早就成为泉州海外贸易的12个港口... 晋江市福全村,于2007年5月经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早在宋代,福全村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渔港。此地正是东西洋交汇所在,番舶避风门户,所以包括圳上、大溜在内的福全港早就成为泉州海外贸易的12个港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要塞 海疆 明代 国家建设部 2007年 国家文物局 中国历史 海外贸易
原文传递
马鹿河流域是恩施古代军事要塞
19
作者 周骅平 周昌 《清江论坛》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恩施土司与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实质上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各代王朝与恩施土司之间,在军事平衡中存在着"边邻区"。从历史典籍和老旧地名看,恩施市西南部的马鹿河流域就是"边邻区",且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在"边邻区&... 恩施土司与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实质上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各代王朝与恩施土司之间,在军事平衡中存在着"边邻区"。从历史典籍和老旧地名看,恩施市西南部的马鹿河流域就是"边邻区",且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在"边邻区"还建立了军事要塞。马鹿河流域的军事文化遗存应当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马 鹿河流域 军事要塞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关口连内外 要塞变通衢
20
作者 袁钰莹 《前线》 2024年第11期85-87,共3页
在中国历史早期阶段,长城主要作为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而存在,长城各关口要塞在巩固边防、保卫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往来不断深入,长城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其作为农业与游牧两种文明交流渗透、交融... 在中国历史早期阶段,长城主要作为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而存在,长城各关口要塞在巩固边防、保卫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往来不断深入,长城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其作为农业与游牧两种文明交流渗透、交融汇聚重要通道的功能日益增强,作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纽带的功能也愈发凸显。与这一历史过程相对应,明清时期长城关口也经历了从军事要塞到贸易枢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军事要塞 军事防御 中原王朝 防御功能 文明交流 早期阶段 建筑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