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支持:院校介入退役军人大学生发展的模式探索
1
作者 汪卫平 张泽园 吴冬英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共11页
既有研究多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适应和发展问题,忽视了院校应提供何种支持与帮助的议题。借鉴和整合大学生发展理论中的院校支持框架,本研究基于学生反馈的视角探讨院校应为学生提供何种结构化支持体系。基于对浙江某地30名退役军人大学... 既有研究多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适应和发展问题,忽视了院校应提供何种支持与帮助的议题。借鉴和整合大学生发展理论中的院校支持框架,本研究基于学生反馈的视角探讨院校应为学生提供何种结构化支持体系。基于对浙江某地30名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半结构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退役军人大学生遭遇在军队与校园的身份摩擦,年龄、际遇以及人生历程的社会比较带来的“落后感”,面对学习与生活“非正式规范”的局促,面对基础性学科和实操课程的无力、痛苦与自我救赎。学生反馈的院校支持特征包括既有框架下的有限干预和基础性事务占主导、行政管理中存在“官僚习气”与被动响应、入学/复学初期关键节点缺乏有效支持。他们实际更需要的是“学业-社交-政策联结”三维度的院校结构化支持。具体而言,他们需要兼顾身份敏感与专门支持的融合,基于承认与归属感的融入帮助,政策的个体化联结与互动,从优待向“优待+学业支持”转变。相关讨论可以为当前中国高校非传统学生支持体的结构化探索和理念变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院校支持 结构化 学业干预 政策联结
下载PDF
退役军人大学生助推校内红色文化社团建设路径
2
作者 李波 刘临君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8期116-118,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退役军人大学生如何助推校内红色文化社团建设,通过分析挑战和制定相应路径,旨在提升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效果。通过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退役军人大学生在校内红色文化社团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红色文化社团 建设路径 传承发展
下载PDF
退役军人大学生“就业思政”体系构建
3
作者 邓周颖 夏旻雯 +1 位作者 王星 范成新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6期22-2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退役军人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开始探索“就业思政”体系构建,旨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退役军人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开始探索“就业思政”体系构建,旨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并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退役军人教育学院作为全省首家政校共建的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构建出一套面向退役军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思政”体系,通过在人才培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精准帮扶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帮助退役军人大学生顺利完成转型,成功融入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就业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退役军人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为例
4
作者 葛万军 《特区经济》 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
从2019年国家对退役军人大学生百万扩招政策的出台,到2020年教育部出台扩大退役军人专项研究生招生政策,再到2022年免试入读本科,目前全国退役军人大学生每年扩招八千人,全国高校里退役军人大学生已近百万之巨,几近2022年1076万应届毕... 从2019年国家对退役军人大学生百万扩招政策的出台,到2020年教育部出台扩大退役军人专项研究生招生政策,再到2022年免试入读本科,目前全国退役军人大学生每年扩招八千人,全国高校里退役军人大学生已近百万之巨,几近2022年1076万应届毕业生的10%。全国数量庞大的退役军人大学生,还因其独特的军人奋斗禀赋,可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大的新引擎,因此,对退役军人大学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培养的研究有重大政治意义。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对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创新创业、终身教育进行研究,对社会稳定、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退役军人大学生经过军营锻炼和政治洗礼,其吃苦耐劳的竞争意识能带动校园风气,对大学生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红色思政培养有教育指导意义。本课题的实践目的是,立足双创开展全面调研,了解退役军人大学生需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政府、社会、学校等系统教培组织,构建退役军人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培养服务保障模式。本文的理论目的是,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创新运用,从退役军人大学生这个细分目标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退役军人大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浅谈高校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
作者 王超宇 张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6期54-57,89,共5页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选择保留学籍应征入伍,光荣退役后再次返校复课。当前,高校退役军人大学生也是学校的一批特殊杰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尤为重要。怎样在高校进行国防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好他们在部队...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选择保留学籍应征入伍,光荣退役后再次返校复课。当前,高校退役军人大学生也是学校的一批特殊杰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尤为重要。怎样在高校进行国防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好他们在部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指导他们融入新的班集体,重返新课堂,现已成为高校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务必着眼于退役军人大学生的特性,要不断完善教育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另外,高校定期按时进行国防安全教育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光荣使命,这是为新时代建设我国国防安全,勇于担当历史使命,提高国防安全意识的一项重要的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退役军人大学生 国防安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五育”人才培养探析——退役军人大学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案例
6
作者 宋春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退役军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几年按照国家的特殊政策,自2011年始平均每年都有二、三十名退役军人进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习金融类专业。因材施教,如何发挥退役军人大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决心,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大学... 退役军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几年按照国家的特殊政策,自2011年始平均每年都有二、三十名退役军人进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习金融类专业。因材施教,如何发挥退役军人大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决心,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是“双高校”建设的重要政治使命,浙金院金融管理学院做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以“兵心工作室”“朋辈育人”等为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党建引领,思想育人;扬长培养,实践育人;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德技并修,文化育人;金鹰引航,朋辈育人;开展“九个一”培养工程、多彩育人实践、“十大标兵”评选等途径与措施培育退役军人大学生优质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下载PDF
退役军人大学生助推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欧佳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之下,外来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提供现代科技手段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传播,大大增加了当下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管控工作的难度,防不胜防。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之下,外来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提供现代科技手段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传播,大大增加了当下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管控工作的难度,防不胜防。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他们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被其吸引,但又缺乏辨别的能力,容易被诱导。而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涉及大学生个人的安全和成长,同时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环节。退伍军人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融入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这些宝贵资源分享给其他大学生,通过他们的朋辈引领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开展。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担当与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 路径研究
下载PDF
“政策衔接”到“转换支持”——美国退役军人从军人到大学生转换问题评述 被引量:17
8
作者 汪卫平 尚晓明 张天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3,共9页
美国对退役军人接受高等教育援助政策的相关研究不仅重视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而且也关注退役军人从军人转换为大学生过程中的文化适应与学业表现。由于有悠久的军队与大学互动史,一方面,美国学术界就退役军人校园融入的主体概念、转换... 美国对退役军人接受高等教育援助政策的相关研究不仅重视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而且也关注退役军人从军人转换为大学生过程中的文化适应与学业表现。由于有悠久的军队与大学互动史,一方面,美国学术界就退役军人校园融入的主体概念、转换衔接以及学业发展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学校也根据自身特点,分别采取了支持退役军人身份过渡与学术融入的应对措施。美国的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当前,在军民融合创新培养人才、退役军人事务安置机构及教育资助政策逐渐完善的新形势下,决策层更需要关注退役军人由军人到学生转换过程的有效支持,重视学业发展与心理调适以及毕业与就业状况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大学生 身份转换 非传统学生 学业发展
下载PDF
军校部队生与地方生人格、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11-512,共2页
目的了解军校部队生与地方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和应对方式等情况,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临床本科的部队生与地方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部队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 目的了解军校部队生与地方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和应对方式等情况,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临床本科的部队生与地方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部队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地方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轻于地方生,性格相对外向,且处事相对稳重,应对方式以积极成熟的为主,统计学检验P<0.05或P<0.01。结论军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有助于部队生的心理健康,而对军事化管理出现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是地方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管理模式 军人大学生 地方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