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0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焕喜 王兴国 杨茂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14-18,共5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最低,压力最大。并且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 农业生产 现代化农业 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持续农业 农业社会化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劳动者
下载PDF
农业生态经济学与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松霈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7年第1期1-3,共3页
一、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科学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农业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将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提供新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更有效、更迅速地前进。 二、农业生态经济学,... 一、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科学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农业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将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提供新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更有效、更迅速地前进。 二、农业生态经济学,特别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提出,使人们对农业生产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使人们对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技术体系等重大问题作重新思考,从而丰富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三、用生态农业的思想指导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明确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正确看待西方“石油农业”和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经验;(二)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树立整体、流转和协调等观念,以期获得应有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四)把农民的积极性与农业的自然力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学 我国农业现代化 “石油农业 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传统农业技术 有机农业 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及其推进机制
3
作者 陈桂生 吴合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6-57,共12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数字农业生产的技术嵌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能转换、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跃升,是解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框架。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的内在...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数字农业生产的技术嵌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能转换、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跃升,是解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框架。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的内在逻辑包括以“强”“富”“美”为意涵的价值逻辑,以动力、组织、调适为内容的驱动逻辑,以现实需要和创新任务为目标的现实逻辑。就其推进机制而言,从迭代新技术增动能、重组新要素增形态与拓展新空间增场景等三方面着手,是持续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韧性的有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 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西传统农业术语比较与学理解析
4
作者 张瑞娥 陈德用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
文章旨在对中西传统农业术语进行比较和相关学理分析。采用描述和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术语观对中西传统农业术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西传统农业在农事活动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客观共性,同时由于中西农... 文章旨在对中西传统农业术语进行比较和相关学理分析。采用描述和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术语观对中西传统农业术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西传统农业在农事活动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客观共性,同时由于中西农业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中西传统农业术语之间有一定相似性,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文章从术语本体、概念释解、质性表征等维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语境,对相关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解释性探讨,并总结其对当下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 中西农业 术语比较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5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下载PDF
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林奎 高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15-118,137,共5页
现代农业既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又不同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根据地域不同,中国的现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既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又不同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根据地域不同,中国的现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中国 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管理 农业生产技术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 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都市农业 城郊农业 经营形式 市场化 集约化 产业化 信息化 智能化 知识 地域 农区
下载PDF
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 兼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文韬 曹隆恭 宋湛庆 《中国农史》 1983年第2期5-16,共12页
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地发展,我们有必要研究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正确的抉择。当前国际上议论最多的是“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阐述... 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地发展,我们有必要研究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正确的抉择。当前国际上议论最多的是“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阐述一下我们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认真地总结一下我国自己的经验,正确地处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关系,以便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 无机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科学技术 土壤肥力 农业生产 现代化农业 农业发展
下载PDF
论谈持续农业及其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群慧 林文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4年第8期20-21,62,共3页
关键词 持续农业 生态农业 农业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自然农业 石油农业 有机农业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9
作者 祁占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农业强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具有农业产业强、农业科技强、农业生态强和农业竞争力强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不竭动力之源。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遵循着经... 农业强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具有农业产业强、农业科技强、农业生态强和农业竞争力强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不竭动力之源。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遵循着经济逻辑、技术逻辑、生态逻辑和治理逻辑的耦合逻辑向度,契合了农业强国的“四强”特征。当然,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的过程还存在着观念束缚、产教脱节、治理分化和生态忽视的障碍,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赋能效果:扭转观念,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共治共享,构建多元治理生态圈;产教协同,打造农业强国产业集群;生态振兴,助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强国 农业产业 农业技术 农业生态 农业治理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10
作者 安蕊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着眼于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核心在于将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传授给广大农户,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增...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着眼于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核心在于将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传授给广大农户,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增质、增收。在新时期,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实践 农业生产力 新时期农业 农业种植业 支持力度 农业大国 农业增效
下载PDF
农业工程专业中的大学物理课程设计与实践——评《生态农业工程科学与技术》
11
作者 许春燕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交叉融合”已成为革新传统农业模式的主导思维,以生态农业工程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新模式,迫切需要各种科学理论及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浸润,这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良性进化与持续优化的重要助力。大学物理与农业工程具有很好的契合性,究其原因... “交叉融合”已成为革新传统农业模式的主导思维,以生态农业工程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新模式,迫切需要各种科学理论及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浸润,这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良性进化与持续优化的重要助力。大学物理与农业工程具有很好的契合性,究其原因,很多物理知识在当代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价值体现,如“设施农业”场景下大量运用的微型机械、覆膜材料、传感设备都需要物理学的支持与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模式 大学物理 农业工程专业 生态农业工程 传感设备 农业生产领域 微型机械 现代农业
下载PDF
生态农业研究进展评述
12
作者 吴晓华 王昭艳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尊重生态环境,采用综合性、循环性、自然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式进行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尊重生态环境,采用综合性、循环性、自然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式进行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农业概念界定、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评价体系、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未来,多学科视野下理论与技术、政府与市场联动作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趋势等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评价体系 生态农业产业化 生态农业建设
下载PDF
广西农业新发展农民奔小康途径小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植新 《广西农学报》 2004年第6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广西农业 农业标准化 外向型农业 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 冬季农业 农工贸一体化 高新农业 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
下载PDF
发展特色农业的核心是将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祥 《农经》 2016年第5期32-34,共3页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与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必须根据我国自身条件发展具有优势或者能够形成优势的农业产业。
关键词 特色优势农业 农业市场 农业优势 农业产业 农业资源 农业比较效益 农业发展 发展潜力 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竞争
下载PDF
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银雪 《国际学术动态》 2019年第2期33-34,共2页
2018年7月13~15日,2018年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及农... 2018年7月13~15日,2018年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及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协办。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农业领域,催生了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智能农业 机器人 人工智能 农业大数据 农业物联网 英文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农业
下载PDF
略论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取向
16
作者 任学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47,共2页
略论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取向○任学辉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三个是最基本的:一是长期因素——农村人口问题。它将延续到22世纪;二是中期因素——城乡二元结构。有学者估计我国至少要到2030年以后才会基本... 略论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取向○任学辉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三个是最基本的:一是长期因素——农村人口问题。它将延续到22世纪;二是中期因素——城乡二元结构。有学者估计我国至少要到2030年以后才会基本上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城乡共同繁荣;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业发展 科技农业 21世纪 农业资源 发展持续农业 特色农业 市场农业 海洋农业 生态农业系统 设施农业
下载PDF
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
17
作者 刘合光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29-30,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从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农业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理念。2023年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从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农业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理念。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必须贯彻落实大农业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大农业 农业强国 主攻方向 农业 关键举措 建设现代农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现代化农业
下载PDF
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
18
作者 周振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47-52,共6页
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其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发展中国家就很难摆脱二元结构矛盾的困扰,顺利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发挥后来居上的优势.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其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发展中国家就很难摆脱二元结构矛盾的困扰,顺利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发挥后来居上的优势.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发展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过剩劳动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 边际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 传统农业部门 我国农业 农业总产值 农业生产 农业剩余
下载PDF
加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19
作者 蔡友铭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12期4-7,共4页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202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批示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至关重要。希望市农科院立足国情,扎根“三农”,力争取得更多科技创新...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202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批示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至关重要。希望市农科院立足国情,扎根“三农”,力争取得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培养更多“三农”科技人才,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上也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强农兴农,进一步增强活力,以现代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把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科研成果转化 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人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长娟 贺卫华 《学习论坛》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对于实现我国粮食稳...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对于实现我国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五篇短论,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 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含量 “三农”问题 农业现代化 根本出路 农业问题 21世纪 农业转型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