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区位对生计旅游转型的影响——兼论区位条件的生计资本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爱平 王晨红 +1 位作者 马逸姣 侯兵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96,共13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旅游转型与空间地理位置存在关联,旅游环境下区位条件已成为农户生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遵循顺序解说型设计,该研究采用逻辑回归评估区位条件对生计旅游转型的影响,并通过质性分析探究区位条件对生计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旅游转型与空间地理位置存在关联,旅游环境下区位条件已成为农户生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遵循顺序解说型设计,该研究采用逻辑回归评估区位条件对生计旅游转型的影响,并通过质性分析探究区位条件对生计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旅游视角下农户生计分化类型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生计旅游化程度随农户与景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农户区位对生计旅游化转型具有显著影响;(2)既靠近景区又靠近公路的住宅具有旅游经营优势,优势区位助推农户发展形成旅游经营生计,且住宅区位已呈现资本化,成为旅游经营生计中需要投入的资本要素;(3)住宅区位资本形成源于农户住宅的功能转换及外部辐射增值,游客在空间上的集聚及扩散决定了住宅位置的消费市场可达性,形成住宅区位的资本交换与极差地租;(4)景区对邻近社区具有农地、人力资源依赖性,邻近社区投入资源并参与景区旅游生产,社区农户为此获得旅游发展的制度性红利,旅游参与机会及发展福利伴随制度安排的演进而变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区位条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把控旅游地生计资本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条件 生计旅游转型 旅游影响 生计资本 农业文化遗产地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营销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翁李胜 刘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35-139,143,共6页
以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分析了旅游营销媒介类型(VR vs.宣传片)和不同年龄段游客(年轻人vs.老年人)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意愿及推荐意愿的影响。通过对36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VR比宣传片能够更好地激发游客的旅游意愿及... 以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分析了旅游营销媒介类型(VR vs.宣传片)和不同年龄段游客(年轻人vs.老年人)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意愿及推荐意愿的影响。通过对36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VR比宣传片能够更好地激发游客的旅游意愿及推荐意愿,而年轻人的旅游意愿与推荐意愿明显高于老年人。媒介类型与年龄段的交互效应显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群体,应采用差异化营销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数字化 旅游营销 虚拟现实 兴化垛田
下载PDF
基于有效学习理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探析
3
作者 姚灿灿 邓菲菲 孙业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100-2104,共5页
加强农耕文化教育是研学旅游的热点。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丰富农耕资源,且依据不同时空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是较适宜开展全年段农耕研学旅游活动的场所。文章基于有效学习理论,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时空特征的分析,探究... 加强农耕文化教育是研学旅游的热点。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丰富农耕资源,且依据不同时空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是较适宜开展全年段农耕研学旅游活动的场所。文章基于有效学习理论,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时空特征的分析,探究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类型适宜开发的研学旅游发展形式。研究发现,遗址型农业文化遗产更适宜开发依托博物馆、展览馆为主的知识科普型研学旅游活动,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因景观单一、规模较小等特点更适宜开展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的文化体验型研学旅游活动,景观型农业文化遗产因其规模面积较大、民族文化鲜明等特点,更适宜开展探索型、体验特色民族文化等研学旅游活动。基于不同农业文化遗产地类型特点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研学旅游职能发挥模式,以提高旅游者的研学效果,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为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研学旅游 有效学习理论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研究
4
作者 户文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1,112,共6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文化的实物载体,也是农业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源泉。基于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数据,运用LDA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其旅游形象维度。研究发现: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文化的实物载体,也是农业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源泉。基于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数据,运用LDA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其旅游形象维度。研究发现: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主要集中体现在体验形象、景观形象、运营形象和环境卫生形象4个形象维度和14个感知要素。进一步借助IPA模型分析遗产地旅游形象发展现状,发现景观形象感知度最优,而运营形象和环境卫生形象是遗产地现阶段的短板属性。最后,建议扩大品牌辐射范围,完善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运营建设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垛田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形象 LDA模型 IPA模型
下载PDF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鲍青青 钟泓 +1 位作者 谭燕瑜 王亚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79,共6页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记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遗产地生态-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章借鉴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了南方...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记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遗产地生态-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章借鉴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了南方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基因特征识别方法与过程,并建立了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分析框架,从文化景观基因形态、特征和功能地位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解读。结果表明:(1)稻作梯田聚落景观形态由以梯田环境为基础的本底层、以稻作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层和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层共同构成。(2)山水林田寨景观格局中蕴含壮瑶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生态智慧;稻作梯田耕种方式呈现出"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敬畏自然、恪守村规民约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勤俭务实、互惠互利"的族群观。(3)村民生计、生态保障和村落治理互利互哺、耦合均衡,共同促进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稻作梯田 农业文化遗产地 文化景观基因特征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利益关系网络治理研究——以XN省HN梯田两个典型旅游村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48-63,共16页
旅游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矛盾治理问题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农业遗产地社区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及其利益协调的研究还很少见。通过对XN省HN梯田两个典型的旅游社区——Y村... 旅游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矛盾治理问题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农业遗产地社区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及其利益协调的研究还很少见。通过对XN省HN梯田两个典型的旅游社区——Y村与Z村的考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网络紧密度、互惠性、核心边缘、传递性及中间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Y村的利益网络密度低于Z村,而Y村集团内部与集团间的紧密度等于或低于Z村;第二,两村的利益网络互惠性较高且差异不大,各利益集团内部均高于(或等于)集团间的互惠性(Y村的压力集团除外);第三,两村利益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导致两村(尤其是Z村)具有利益控制集团,对边缘利益集团具有较明显的支配作用,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平;第四,两村利益网络具有高重叠传递性特征,导致两村利益网络中存在冗余的利益关系,呈现利益传递过程的低效性;第五,需要对两村的利益协调人、利益代理人、利益守门人、利益联络人等角色进行培养。依据结论,治理建议总结如下:第一,需要增强Y村社区内部及与其它利益集团的紧密度;第二,要提升利益网络中边缘集团的网络凝聚力,政府在利益分配、经营管理中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第三,需要去除一些网络中的无效关系,并加强各派系之间的有效关联;第四,要培育遗产地四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中介人角色;第五,建立新的网络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利益网络治理模式。以尊重劳动,激励居民通过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劳动来创造幸福,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社区 利益关系 网络治理 HN梯田 旅游村落
下载PDF
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感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熊礼明 周丽洁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285-290,共6页
为解决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问题,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业文化遗产地紫鹊界梯田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以旅游主客冲突感知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把旅游主客冲突因子归为环境冲突因子、社会风气冲突因子、文... 为解决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问题,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业文化遗产地紫鹊界梯田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以旅游主客冲突感知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把旅游主客冲突因子归为环境冲突因子、社会风气冲突因子、文化冲突因子、个人经济冲突因子、游客正常行为冲突、态度冲突、社会经济冲突、游客不文明行为冲突,并得出旅游主客交往的意愿都很强、旅游主客冲突普遍存在以及旅游主客冲突管理具有必要性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 主客冲突 感知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村落治理研究——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村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时少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7-185,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隶属网络分析方法,在确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旅游村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媒体报道和...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隶属网络分析方法,在确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旅游村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媒体报道和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网络数据,建立隶属参与关系网络,通过紧密度、互惠性、核心边缘、传递性、中间人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利益相关者-事件 隶属参与网络
下载PDF
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感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熊礼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3期316-320,共5页
为了解决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业文化遗产地紫鹊界梯田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以旅游主客冲突感知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把旅游主客冲突因子归为参与性行为冲突因子、经济冲突因子、服务冲突因子、环境... 为了解决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主客冲突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业文化遗产地紫鹊界梯田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以旅游主客冲突感知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把旅游主客冲突因子归为参与性行为冲突因子、经济冲突因子、服务冲突因子、环境冲突因子、行为冲突因子、社会冲突因子、文化冲突因子,并得出旅游主客交往的意愿都很强、旅游主客冲突普遍存在以及旅游主客冲突管理具有必要性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 主客冲突 感知
下载PDF
成都市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方案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波 何露 王斌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1期29-33,共5页
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区划是保护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类特殊的具有一定保护地属性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分区划定,既是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需要。文章以四川郫都农业文化遗产地... 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区划是保护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类特殊的具有一定保护地属性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分区划定,既是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需要。文章以四川郫都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从农业文化遗产分区内涵和基本原则出发,在探讨分区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遗产地范围、遗产地重点保护区划定和各类功能区定位等,并以分区方案为基础,提出遗产地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措施,以期为遗产系统动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分区规划 适应性管理 郫都区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体验质量模糊评价——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子英 葛秀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费行为和游客后续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有待提升。针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展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旅游体验 农业文化遗产地 模糊评判法 紫鹊界梯田
下载PDF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探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苏莹莹 孙业红 +1 位作者 闵庆文 王英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201,共7页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村落旅游 旅游经营模式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测量及调控研究——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唐晓云 闵庆文 何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0-716,共7页
论文以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算案例地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值,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类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化的感知及其对旅游发展的... 论文以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算案例地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值,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类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化的感知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发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会文化发生较大变化,且总体上呈正向发展。不同特征居民对社会文化的态度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对变化持积极态度。家庭收入、旅游移民、社会治安、建筑服饰等文化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居民对当地未来旅游发展的态度。只要能正确引导、调控和疏导其变化方向,旅游地社会文化变化的负面影响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并促进旅游地更好的发展。论文还针对遗产旅游地的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提出了针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专业机构、旅游企业及投资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调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地 社会文化影响 认知态度 感知 偏好
下载PDF
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特色民居景观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茂 张敏 +1 位作者 秦莹 龚学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7-82,共6页
文章对6个被命名的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民居景观进行田野考察,分析了在时代变迁和现代科技迅速传播的影响下,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民居景观的现状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特色... 文章对6个被命名的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民居景观进行田野考察,分析了在时代变迁和现代科技迅速传播的影响下,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民居景观的现状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少数民族村落特色民居景观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地 少数民族特色民居 村落景观保护
下载PDF
资源评价视角下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佳壕 曾芳芳 《台湾农业探索》 2018年第2期38-42,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遗产地基础条件、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和遗产地价值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对指标进行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根据结果,对福建省农业文...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遗产地基础条件、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和遗产地价值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对指标进行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根据结果,对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休闲农业资源、改善遗产地交通条件、注重农业文化遗产地价值特征、创新休闲农业形式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休闲农业 发展研究 层次分析法 福建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以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琳丽 白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7期87-91,共5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作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居民进行调研,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经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作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居民进行调研,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影响感知、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感知四个方面来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现状。结果表明,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度低、不同人口学特征下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感知具有差异性、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总体上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居民 感知 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中国农业博物馆赴西藏调研农业文化遗产地
17
作者 曾艺 《古今农业》 202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应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邀请,中国农业博物馆和西南大学组成联合考察组,于6月10日至16日,赴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山南等市(县)开展“林芝市藏猪传统养殖系统”“山南市乃东区西藏第一块农田文化系统”“拉萨市尼木县藏香用柏树文化系... 应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邀请,中国农业博物馆和西南大学组成联合考察组,于6月10日至16日,赴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山南等市(县)开展“林芝市藏猪传统养殖系统”“山南市乃东区西藏第一块农田文化系统”“拉萨市尼木县藏香用柏树文化系统”“拉萨市当雄县游牧文化系统”等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专题考察和调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博物馆 传统养殖 专题考察 游牧文化 尼木县 当雄县 农业文化遗产地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对江苏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收入的影响
18
作者 佘正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0-46,共7页
基于对江苏省3个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以及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385名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比研究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否来实证检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基于对江苏省3个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以及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385名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比研究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否来实证检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江苏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在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了当地农户的人均收入,优化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DID模型 农业文化遗产地 农户收入
下载PDF
贵州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19
作者 肖越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1期33-36,共4页
生态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的可靠路径之一,符合“大生态”的时代要求,符合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贵州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价值多样,且开发利用程度低,迫切需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的可靠路径之一,符合“大生态”的时代要求,符合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贵州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价值多样,且开发利用程度低,迫切需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发展生态旅游首先需要全面摸清农业文化遗产底数,其次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管理体系,最后确定贵州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生态旅游 贵州
下载PDF
遗产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的影响——以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明明 王梦晗 +1 位作者 余景娟 靳敏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387,共13页
【目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持续改善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方法】本文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所在的云南省元阳县大鱼塘村、箐口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纳入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 【目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持续改善是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方法】本文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所在的云南省元阳县大鱼塘村、箐口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纳入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居民福祉水平进行测度及对比分析,并探析旅游发展对居民福祉的影响。【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间福祉水平差异较大,福祉水平最高值为0.85,最低值仅为0.23,均值为0.56。(2)居民是否参与旅游业、家庭年收入、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对居民福祉水平产生显著影响。(3)经济条件变化感知、生活环境变化感知和保护与发展变化感知对遗产地居民福祉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关系变化感知、教育资源变化感知和健康安全变化感知对遗产地居民福祉影响不显著。【结论】地方政府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引导旅游相关生计方式融入当地居民的传统生计,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社区参与水平,努力实现旅游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居民福祉改善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福祉 遗产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地 熵值法 卡方检验 哈尼梯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