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梁伟红 邓春梅 +3 位作者 叶露 刘燕群 王丹阳 李玉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值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明显分级特征;海南省市(县)域尺度农业生态效率逐年明显改善,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541,达到均值以上的市(县)数为7个。(2)空间变化上,总体呈现中部向东西部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呈现块状和链条式分布特征,效率中等类型市(县)围绕着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市(县)分布;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投影趋势线均呈现倒“U”型特征。(3)在省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强度、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城镇化率是对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区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是对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民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海南省各市(县)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未来应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重点,切实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海南省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2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演变过程
3
作者 刘欢欢 魏宇航 +2 位作者 马理辉 王继军 骆汉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目的]揭示水土流失治理下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规律及演变过程,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22年长汀县统计年鉴及土地覆盖栅格数据,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构建了... [目的]揭示水土流失治理下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规律及演变过程,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22年长汀县统计年鉴及土地覆盖栅格数据,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构建了该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对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1)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2)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在10°~270°,系统从衰退耦合过渡到不协调耦合,再到协调耦合、不协调耦合,整个耦合状态演变呈S型曲线;(3)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先后经历再生发展、极限发展、协调发展、极限发展的演变阶段。其中1992—2000年处于再生发展阶段,2001—2002年、2017—2022年处于极限发展阶段,2003—2016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结论]根据耦合度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通过优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措施,系统可以突破不协调耦合朝着协调方向发展,甚至最终进入到良好或优越的协调发展演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 耦合度模型 长汀县
下载PDF
昆明市农业生态经济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4
作者 陈岚 韩丰霞 徐建新 《江苏商论》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昆明市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2—2021年这十年间昆明市均处于高耦合阶段,但是耦合协调度并不高。由失调衰退阶段转为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说明昆明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很大... 本文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昆明市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2—2021年这十年间昆明市均处于高耦合阶段,但是耦合协调度并不高。由失调衰退阶段转为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说明昆明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粮食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在2012—2021年是影响昆明市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并对此提出了提高昆明市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经济系统 评价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及实现机制
5
作者 宋金波 徐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4期27-30,共4页
农业生态产品作为生态产品在农业领域的精髓展现,构成生态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农业生态产品分类,系统梳理对应的价值核算方法、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总结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旨在丰富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体... 农业生态产品作为生态产品在农业领域的精髓展现,构成生态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农业生态产品分类,系统梳理对应的价值核算方法、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总结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旨在丰富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体系,为构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兰 欧胜彬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有机结合的复合系统,是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是广西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有机结合的复合系统,是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是广西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中度甚至超过中度不安全状态,安全水平逐年波动下降,且低于同是石漠化片区的云南和贵州。为此,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从调控模式、调控路径、调控策略等方面深入开展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适宜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模式主要有五位一体模式、立体生态模式、旱作节水模式、草牧平衡模式、生态治理模式、联合运作模式等六大类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需在农业生态经济环境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人才体系建设、科技体系建设和文化体系建设等“五轮驱动”路径的基础上,从耕地保护、农业投入、产业优化、文化建设、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调控,在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安全调控 安全评价 广西 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业生态效率的演变特征与空间收敛——基于黄河流域47个城市的实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刘茹迪 马红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4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市的农业生态效率,结合GIS空间分析、Moran’s I指数、ML指数等方法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演变特征,并进... 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4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市的农业生态效率,结合GIS空间分析、Moran’s I指数、ML指数等方法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演变特征,并进行空间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但正处于由低水平迈向高水平的“爬坡”阶段,其中下游地区的效率增长最快;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为技术进步,流域内农业规模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空间关联格局上,效率的空间依赖性不固定,但空间聚集性总体增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且工业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密度、财政支农力度、农业市场化程度会促进效率的空间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生态效率 演变特征 空间收敛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牛亚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南阳农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采用2011—2021年南阳市13个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南阳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差异,结果... 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南阳农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采用2011—2021年南阳市13个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南阳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的总体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较低的规模效率是农业生态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的主要原因;南阳市各县区之间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水源区内的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小于非水源区,是近年来南阳各县区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坚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和加强县区、地市之间交流合作来提升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以更好地促进其“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双碳”目标 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
9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9 位作者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内地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了解20世纪最后25年里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大致概貌提供了一个粗略小结,也是对既往时代的认同、肯定和对现世同人的鼓励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汉云 赵广瑞 《中国物价》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如何借助绿色金融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对于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种植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不仅可以... 如何借助绿色金融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对于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种植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水平,而且会借助扩大经济规模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同时,地域差异会导致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由东北部、西部至东部、中部的影响效力依次递减。据此,本文以深入贯彻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为主线,为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生态效率 熵值法 DEA模型
下载PDF
钝学累功 鸿业远图: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探索
11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2 位作者 李萍萍 杨武德 骆世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态学逐步拓展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不但重视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自2011年起,生态学成为服务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交叉学科 生物个体 人文社会科学 生态农业 一级学科 群落演替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省域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
12
作者 甘黎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况,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及二者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尺度,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灰... [目的]探究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况,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及二者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尺度,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等级、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结果]①2002-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域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大多呈现较大波动态势,省域间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水平差距先缩小再扩大,样本间的差距整体不大。②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耦合协调度在2002-2022年期间变动较大,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大多升至更优一级水平。在空间维度上,整体呈现出“上游低、中游高、下游相对较低”的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比较显著。③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是一个耦合交互的系统,农业生态安全子系统与粮食安全子系统均对耦合协调度具有影响。长江经济带省域粮食安全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更高一些。④用指数平滑法预测长江经济带未来五年省域耦合协调度值,不同省份呈不同趋势,既有上升趋势,也有小幅下降趋势。[结论]长江经济带各省应因地制宜,在弥补子系统短板弱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系统内外要素的协同联动,最终实现二者良性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省域 农业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张务伟 高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3期190-199,共10页
在“双碳”背景下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对尽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必要。山东省力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需求更为迫切。基于此,首先选用基于松弛变量测量(SBM... 在“双碳”背景下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对尽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必要。山东省力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需求更为迫切。基于此,首先选用基于松弛变量测量(SBM)的超效率模型综合测度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其次利用标准差椭圆、自然断点分级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发展差异,最后利用OLS回归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整体来看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省域内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省内三大经济圈间及经济圈内部各地市有显著差异,发展不均衡;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水利设施、土地规模化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各因素对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三大经济圈 农业生态效率 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改进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杜雪莲 卢雨点 常滨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95-200,共6页
以期望产出是否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推动该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测度2000—2019年贵州9个市(州)2种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 以期望产出是否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推动该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测度2000—2019年贵州9个市(州)2种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传统的农业生态效率只有贵阳有效,期望产出考虑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后,除六盘水、安顺、黔西南及黔南外,其余市州农业生态效率均值进入到有效区。②研究期内贵州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GML)年均增长2%,尤其是2012年以后GML指数增长明显。除了遵义、黔东南和铜仁,其余市州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GML)均大于1,各市州农业生态效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升带动。除了遵义和铜仁,其余各市州改进的GML指数均较传统的有所降低。③产业结构、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密度与传统和改进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正相关,农民收入水平、化肥使用强度与传统和改进的传统农业生态效率都呈负相关,人均耕地水平与植被覆盖度与改进的农业生态效率呈正相关,但与传统的农业生态效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 影响因素 贵州喀斯特山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5
作者 董大朋 许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11-214,237,共5页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阶段发展为良好协调阶段,虽存在市(地区行署)间的发展差异,但整体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问题分析
16
作者 王红 时悦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144-147,共4页
在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测算了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2015—2019年,垦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农业生态效率呈双下降趋势,垦区完成集团化转制后,农业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农业生态效率明显提高,说明现代农业企业... 在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测算了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2015—2019年,垦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农业生态效率呈双下降趋势,垦区完成集团化转制后,农业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农业生态效率明显提高,说明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发挥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垦区科技研发优势,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生态效率 黑龙江垦区
下载PDF
农业生态网在软枣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刘娥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3期42-43,共2页
为了减少软枣猕猴桃栽培中的病、虫、鸟、草害及自然灾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减少药剂使用量,达到绿色安全生产、提高鲜果质量的目的,将3种类型的农业生态网应用于软枣猕猴桃品种栽培中。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田间调查... 为了减少软枣猕猴桃栽培中的病、虫、鸟、草害及自然灾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减少药剂使用量,达到绿色安全生产、提高鲜果质量的目的,将3种类型的农业生态网应用于软枣猕猴桃品种栽培中。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田间调查和果实内在指标测定,确定农业生态网在提高软枣猕猴桃鲜果果实品相、质量、产量中的效果,从而为农业生态网在丹东地区实现软枣猕猴桃大面积生产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软枣猕猴桃 病虫害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动态演进与收敛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妮 姚聪莉 张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双碳”目标下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是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减排固碳的发展要求下,以落实农业“双碳”目标为着力点,运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检验方法,测度2006-2021... “双碳”目标下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是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减排固碳的发展要求下,以落实农业“双碳”目标为着力点,运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检验方法,测度2006-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空间差异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偏低,形成了“下游领跑、中游追赶、上游落后”的空间格局;黄河流域内农业生态效率差异逐渐扩大,差异主要源自超变密度,区域内差异由低到高依次为上游、下游和中游;黄河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的农业生态效率不存在σ收敛现象,但都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种植业产值、机械化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等因素对β条件收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黄河流域 碳达峰 碳中和 动态演进 收敛特征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策 张新仕 +1 位作者 王桂荣 崔永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态发展高度重视,河北省不同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其县域农业生态效率,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河北省167个县域的农业生态效率,从县域...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态发展高度重视,河北省不同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其县域农业生态效率,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河北省167个县域的农业生态效率,从县域整体和生态类型区2个层面研究农业生态效率时序演化规律,再借助ArcGIS软件研究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方向演化,最后对河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空间效应检验,利用空间计量分析工具研究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1—2020年河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高值区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北省西北部和东北部;研究期间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先上升后又缓慢下降的变化态势;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存在集聚性,标准差椭圆重心位置和分布范围均整体向西南方向偏移;农业生态效率存在空间效应,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密度、城镇化率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作用,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率、农业规模化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向作用。提升河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需充分发挥技术生态效能,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结合空间分布格局,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提高农资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生产节能减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 时空演化 空间计量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冀玄玄 姜军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高高”集聚范围正逐渐超过“低低”集聚范围。(2)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自西向东呈“U”型增长,自南向北持续上升,空间上形成以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效率差异表现出“快速缩小—相对稳定—不断扩大—缓慢缩小”的演变趋势。(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农业受灾率等10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粮食主产区 碳源 碳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