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荣均 骆世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陈荣均骆世明(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AgroecosystemModelsofFlatlandsintheSuburbanofDongguan.ChenRongjun...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陈荣均骆世明(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AgroecosystemModelsofFlatlandsintheSuburbanofDongguan.ChenRongjun,LuoShiming(Ins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系模式
下载PDF
山坡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
2
作者 陈荣均 骆世明 《生态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29-37,共9页
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山坡地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结构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分析了附近地区山坡地典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表明,种养结合的模式具有较完善的系统功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建议山坡地地区宜推广长短结... 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山坡地现有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结构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分析了附近地区山坡地典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表明,种养结合的模式具有较完善的系统功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建议山坡地地区宜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相配的立体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 山坡地 农业生态系模式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形成演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The main mechanism and types of the 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suggest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of agricultural ecosys... The main mechanism and types of the 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suggest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successio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s co-influenc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market backgrou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systems,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ustoms. But in different are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groecosystem is also different. There are some main types such as the closed environment-induced, cultures and customs-induced, economy and technique-induced, resource-restricted, policy-induced types.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of above induced factors, agroecosystems often have follow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ncluding gradient distribution, random inlaid distribution, island-like distribution and line or strip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模式 空间分布 格局 形成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对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模式的类型划分方法及其描述方法 ,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具有地域性与适应性、整体性、时空特性、阶段性、应变性与弹性、相对优劣性等基... 对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模式的类型划分方法及其描述方法 ,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具有地域性与适应性、整体性、时空特性、阶段性、应变性与弹性、相对优劣性等基本特征。文中提出了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综合分类系统 ,即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貌形态特征、产业链结构、时空结构和经营属性在内的五级分类指标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包括模式调查、模式设计、模式评价、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模式 特征 分类 农业生态
下载PDF
东莞市郊低洼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荣均 骆世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郊低洼地现存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结构和经济效益,发现该地区的主要模式有种养结合模式、养殖模式和高畦深沟连作蔬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模式具有较完善的系统功能和较高的劳动日值.建议连作蔬菜模式可以... 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郊低洼地现存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结构和经济效益,发现该地区的主要模式有种养结合模式、养殖模式和高畦深沟连作蔬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模式具有较完善的系统功能和较高的劳动日值.建议连作蔬菜模式可以根据生态工程的原理引进必要的组分如养猪和深沟养鱼等,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获得持续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洼地 农业生态系模式 综合农业系统
下载PDF
东莞桥头镇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
6
作者 胡素英 骆世明 《生态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92-99,共8页
为探索东莞市桥头镇的农业现代化,运用面上调查和定点分析的研究方法,概括了全镇现有的4大类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对其进行了能流和磷流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规模经营的综合种养场水稻产出较高,纯收益较好,光能利用和辅助能能效较高... 为探索东莞市桥头镇的农业现代化,运用面上调查和定点分析的研究方法,概括了全镇现有的4大类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对其进行了能流和磷流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规模经营的综合种养场水稻产出较高,纯收益较好,光能利用和辅助能能效较高,而传统小规模水稻则有机肥投入比例大,磷效高;单-蔬菜种植模式的菜场,干物产量低,光能利用率和辅能能效低,磷素投入高,但有机磷比例低,故磷效低,但经济效益好。综合种养场猪和鱼的养殖,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养猪和鱼分别可将生活废弃物中39.62%和12.68%的磷转化为产品磷。农科园集约化鸡场能量产投比低,但对全价饲料中磷素的转化率高达62.65%。本文还就该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调整农业布局、采纳王高农业模式方面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 能流分析 农业生态系模式
下载PDF
浅谈农田立体种植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吉义 《科学种养》 2018年第7期61-62,共2页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立体种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越来越多,下面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油、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
关键词 立体种植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农田 农业生态系模式 案例 套种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动向 被引量:5
8
作者 骆世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年第5期42-44,共3页
农业生态学近年的发展一方面受到生态学发展的带动 ,另一方面受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求的推动。近年研究活跃的方向有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方面 ,作物与土壤系统的养分、水分及有机质关系方面 ,群体生产中的作物冗余问... 农业生态学近年的发展一方面受到生态学发展的带动 ,另一方面受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求的推动。近年研究活跃的方向有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方面 ,作物与土壤系统的养分、水分及有机质关系方面 ,群体生产中的作物冗余问题方面 ,农业的化学生态学方面 ,农业分子生态学方面 ,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品质管理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模式
下载PDF
Phosphorus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in a Soybean-Citrus Inter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12
9
作者 ZHOU Wei-Jun WANG Kai-Rong +2 位作者 ZHANG Yang-Zhu YIN Li-Chu LI He-S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5-443,共9页
A mini-plo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loamy clay Oxisol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P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in plant organs and P movement in soil profile at three P application depths under the soybean-citrus... A mini-plo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loamy clay Oxisol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P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in plant organs and P movement in soil profile at three P application depths under the soybean-citrus intercropping versus the monoculture using a ^32p tracer technique. Total P absorption (Pt) by soybean and P accumulation (Pa) in soybean orga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under the intercropping in contrast to the monoculture. With intercropping, when ^32p was applied in topsoil (15 cm soil layer), total ^32p absorption (^32pt) in soybea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but when ^32p was applied to deeper soil layers (35 or 55 cm soil layer), ^32pt in soybean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5). The percentage of P in leaves to total P (Pa/Pt) and 32p in leaves to total ^32p (^32pa/^32pt) for soybean were ≥ 25% and those of root ≥ 12%. When P was applied ia topsoil and 55 cm soil lay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intercropping and monoculture for Pt of citrus. The P absorbed by citrus was transferred rapidly to the growing organs of aboveground dur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e speed of transferring to the growing organs slowed when P was applied to the deeper soil layers. In intercropping, P mobility was heightened in the soil profile, and P in deeper soil layers moved up to topsoil more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forestry ecosystem CITRUS monoculture ^32p fate SOYBEAN
下载PDF
一道试题中蕴含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对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Ⅲ第32题的思考
10
作者 张蓓 《教学考试》 2018年第42期44-45,共2页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Ⅲ第32题以农田、人、蚯蚓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为背景,围绕分解者的作用,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进行推断、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建立环境友好的态度、增强主动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责任意...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Ⅲ第32题以农田、人、蚯蚓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为背景,围绕分解者的作用,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进行推断、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建立环境友好的态度、增强主动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责任意识。试题看似简单平常,却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渗透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卷 理科综合 核心素养 生物学 分解者 生活垃圾 农业生态系模式 实验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