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业淇 《知识经济》 2024年第10期6-8,共3页
为探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及区域经济协调的相关研究,分析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区域经济差异调和、... 为探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及区域经济协调的相关研究,分析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区域经济差异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三方面论述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功能定位,并通过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展示和评估补偿机制如何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冯瑞英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11-13,共3页
农业生态补偿是贯彻“绿色发展”思想的核心,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问题为导向,对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生态补偿标准设计、拓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 农业生态补偿是贯彻“绿色发展”思想的核心,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问题为导向,对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生态补偿标准设计、拓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优化,从而为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框架构建及运行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尊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26,共5页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业生态补偿即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质就是为完善和确保农业生态补偿顺利运行所进行的政策安排。文章在阐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业生态补偿即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质就是为完善和确保农业生态补偿顺利运行所进行的政策安排。文章在阐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及政策支撑三方面对当前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运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农业生态补偿政策 框架构建 运行路径
下载PDF
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内涵与定价机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颖 梅旭荣 +1 位作者 杨鹏 刘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358-4369,共12页
【目的】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成为我国农业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直接影响政策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实际效果,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确定补偿定价的思路及依据,是提高补... 【目的】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成为我国农业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直接影响政策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实际效果,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确定补偿定价的思路及依据,是提高补贴政策准确性和指向性有效途径。【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及归纳和演绎法,重新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系统划分农业生态补偿的类型与内容,尝试构建以外部效应测度为重点的定价机制,科学回答农业生态补偿“为什么补”及“补什么”等核心问题。【结果】一是科学解析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的内涵:农业生态补偿是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中产生外溢效益(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补偿核心内容包含对农业资源资产保护补偿和对于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补偿两大部分。二是重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的外溢效益与外溢成本价值,根据技术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将补偿内容划分为4种类型:①资源开发建设补偿,针对环境正外部性减少和私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②资源保护利用补偿,针对生态资本保值和增殖行为进行合理回报;③环境污染治理补偿,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的成本投入及损失给予报酬;④环境质量提升补偿,针对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的投入及收益损失给予补偿。三是探明4种补偿类型的补偿标准核算依据,其中:资源开发建设补偿应以资源生产或维护的重置成本、资源资产预期收益及发展机会成本为依据;资源保护利用补偿应以资源保护者直接投入、发展机会成本及资源保护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环境污染治理与质量提升都属于绿色技术应用补偿,其补偿定价主要考虑额外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及技术外溢效益价值等指标因素。【结论】我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一要从绿色生产的环境贡献视角,划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和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生产行为的成本投入及个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要从外部性双边界视角,确立补偿定价思路及原则:从理论研究的纵向边界和实践应用的横向边界两个方向,并结合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确定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生态补偿 补偿定价 外溢效益 外溢成本
下载PDF
意愿价值评估法应用于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颖 周清波 +2 位作者 周旭英 甘寿文 杨雪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955-7964,共10页
农业生态补偿是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激励手段,有关补偿标准的估算及计量方法研究始终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意愿价值评估法(CVM)是国际社会进行非市场价值评估最广泛采用的陈述偏好方法。由于在农业生态补偿领域应用时间不长,... 农业生态补偿是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激励手段,有关补偿标准的估算及计量方法研究始终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意愿价值评估法(CVM)是国际社会进行非市场价值评估最广泛采用的陈述偏好方法。由于在农业生态补偿领域应用时间不长,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及农民认知水平的差距,导致国内CVM的实证研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阐明CVM方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CVM在农业补偿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激励农户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补偿意愿问卷调查为例,深入探讨CVM应用于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中存在的假想特性偏差、研究手段偏差及调查实施偏差等。提出通过合理的技术途径和对策措施规避可能的偏差,包括:明确计量模型适用范围、开展效度与信度检验、选择两种尺度评估及处理调查过程偏差的方法等,为破解CVM应用于国内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中的问题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研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以期未来不断完善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价值评估法 农业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下载PDF
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浅析——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铁亮 周其文 郑顺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29,共3页
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两种手段。相对国外,目前我国在如何利用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在界定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关系与... 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两种手段。相对国外,目前我国在如何利用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在界定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关系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建议,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农业生态补偿 浅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7
7
作者 王欧 宋洪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8,共7页
本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实践经验,探讨建立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退牧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补偿资金 补偿标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长健 邵江婷 阮晓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农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关键。在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制度设计中,应制定相关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发挥和农业生态补偿相关重要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充分保障社会中间层和农民的监督权利。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农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关键。在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制度设计中,应制定相关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发挥和农业生态补偿相关重要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充分保障社会中间层和农民的监督权利。生态补偿制度"以补偿促进环境保护"是对我国目前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补充。生态补偿制度的我国实现由传统"惩罚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向多元的保护机制有重大意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利益 外部性 内部化
下载PDF
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润 张克强 +3 位作者 杨鹏 倪喜云 杨怀钦 马明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削减了氮、磷等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畜禽废弃物对洱海水体的污染。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了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在思想上的认识,产生了良好且积极的示范效果。最后提出了加大补偿力度、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标准、逐步构建适合洱海流域农业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非点源污染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资金补贴 技术补偿 智力补偿 示范效果
下载PDF
苏北循环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143,180,共7页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相互影响,在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扶持下,苏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区域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使得其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地区民生等问题...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相互影响,在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扶持下,苏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区域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使得其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地区民生等问题上作用有限。为此,建议充实生态循环农业补偿主客体,努力争取循环农业补偿项目;借鉴欧盟经验拓宽农业生态补偿范围,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力度;恰当选择农业生态补偿方式,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合理测算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有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循环经济 循环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循环农业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1-75,共5页
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引下,按照"获取备择指标确定区域通用指标,增加区域特色指标组建评价指标集"的思路确定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集;然后根据ISM的基本原理对指标集中的这些因素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构建农业生态补... 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引下,按照"获取备择指标确定区域通用指标,增加区域特色指标组建评价指标集"的思路确定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集;然后根据ISM的基本原理对指标集中的这些因素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AHP法对地处苏北地区的宿迁农业生态补偿生态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ISM 农业生态补偿 效益评价
下载PDF
江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昊 梁永红 +1 位作者 管永祥 王子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稳农惠农的前提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对江苏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储备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补偿体系;重视程度不高,...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稳农惠农的前提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通过对江苏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储备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补偿体系;重视程度不高,尚未发挥既定的补偿效果;融资渠道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等。提出了符合江苏现状的严格农业生态补偿顶层框架设计、建立农业生态补偿试验示范区、建立多元化农业生态补偿途径、构建农业生态补偿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农业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为江苏率先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现代化 江苏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燕 庞标丹 马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7-72,共6页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却存在立法系统性不强、执法操作过于僵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在分析我国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必要...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却存在立法系统性不强、执法操作过于僵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在分析我国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必要性和介绍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构筑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多重主体(执行主体、补偿主体、受偿主体、监督主体);明确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操作细则(优化补偿标准、具体补偿对象、完善补偿方式、扩充补偿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补偿 补偿模式 农业环境 法律制度
下载PDF
农户接受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偏好及影响因素——基于海南省16个自然村的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小红 陈海鹰 张慧坚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6-1033,共8页
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认同度,对补偿实施效果及补偿政策制度的持续性有直接影响。以海南省16个自然村为案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技术、政策、实物、现金、项目等多要素结合的补偿是农户接受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主要偏好。以偏好该方式的... 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认同度,对补偿实施效果及补偿政策制度的持续性有直接影响。以海南省16个自然村为案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技术、政策、实物、现金、项目等多要素结合的补偿是农户接受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主要偏好。以偏好该方式的农户为对象,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分析表明: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来源、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认知度等变量对农户该选择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年龄、对农业生态补偿的认知度则有显著负向影响。从获取综合化补偿绩效的角度出发,加强政策、技术、知识、项目等的投入运用,利于实现农业生态补偿由单一"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此外,纠正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认知偏差问题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补偿方式 农户 主要偏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4,共4页
德国非常重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外,还特别制定并实施了生态补偿政策:对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方式的农户或者其他为环境保护作出特别牺牲的相关主体给予一定的经济或者... 德国非常重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外,还特别制定并实施了生态补偿政策:对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方式的农户或者其他为环境保护作出特别牺牲的相关主体给予一定的经济或者政策补偿,以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深入剖析德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出台的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完善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环境保护 补偿政策
下载PDF
基于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才志 马国栋 汤玮佳 《水利经济》 2013年第6期1-7,12,共8页
在对我国2000年和2010年农业粮食贸易导致的虚拟资源-生态要素(虚拟水、虚拟耕地、化肥、农药、农膜)的流动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格局。结果显示,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最主要的调出区,... 在对我国2000年和2010年农业粮食贸易导致的虚拟资源-生态要素(虚拟水、虚拟耕地、化肥、农药、农膜)的流动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格局。结果显示,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最主要的调出区,而华南、东南和华北地区则是最主要的调入区。调出区在为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及调入区粮食安全的同时自身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承受着巨大压力,经济发展也蒙受较大损失。提出基于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政策建议,并建议从发展生态农业、盘活农业生态资本这两个"拉力"方面与农业生态补偿这个"推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发展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耕地 虚拟生态要素 流动格局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下载PDF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农业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评估——以甘肃省永登县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乔蕻强 程文仕 刘学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目的]揭示甘肃省永登县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及支付水平,为政府未来进行相关农业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永登县的农业生态补偿农户意愿和支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永登县农户生... [目的]揭示甘肃省永登县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及支付水平,为政府未来进行相关农业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永登县的农业生态补偿农户意愿和支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永登县农户生态认知和补偿意愿较好。(2)农户愿意进行补偿的人数达到调查总人数的87.76%,农业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均值达到人均52.11元/a。(3)影响农户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受教育程度>人均年纯收入>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外出打工天数>环境关注度>是否治理>年龄>地理区位。[结论]永登县农户的农业生态补偿意愿强烈,支付水平符合实际情况,受个人认知和人均收入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意愿 支付水平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永登县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26
18
作者 梁丹 金书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3-62,共10页
农业生态补偿与其他农业环境政策相比,具有经济激励程度较高、对土地利用限制较为灵活的特点,适用性较强。但是对采用市场化机制的农业生态补偿,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制度等条件。目前,就我国总体而言,除了森... 农业生态补偿与其他农业环境政策相比,具有经济激励程度较高、对土地利用限制较为灵活的特点,适用性较强。但是对采用市场化机制的农业生态补偿,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制度等条件。目前,就我国总体而言,除了森林与草原外,国内农业生态补偿仍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补偿方式以政府主导的补贴和项目支持为主,还需要不断地总结试点经验,创新农业生态补偿模式。在农业污染治理中,应综合运用管制型和补偿型政策,设计灵活多样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项目成交率,还应充分考虑补偿的公平性,评价其分配效应。目前农业生态补偿重点应针对社会影响重大、适用于市场化方式解决的农业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政策 生态支付模式 农业环境政策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风 高尚宾 +2 位作者 杜会英 倪喜云 杨怀钦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以及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4个主要方面。同时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为案例,比较了缓释BB肥料、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习惯施肥等模式对稻田径流水氮磷削减效果,并通过作物产量、肥...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以及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4个主要方面。同时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为案例,比较了缓释BB肥料、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习惯施肥等模式对稻田径流水氮磷削减效果,并通过作物产量、肥料成本、纯收入等因素的分析,核算出洱海流域稻田缓释BB肥料应用的最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标准 稻田 缓释BB肥料 面源污染
下载PDF
金融视角下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与借鉴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英 刘璇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3,共5页
国外在农业生态补偿过程中运用金融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相比国外而言,中国金融仍难以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推动作用,提高农业生态补偿中金融支持力度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 国外在农业生态补偿过程中运用金融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相比国外而言,中国金融仍难以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推动作用,提高农业生态补偿中金融支持力度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生态补偿 金融机制 环境金融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