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资源供给与家庭农场的发生——基于孔明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江红 安永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生产和消费合一的小农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从小农到家庭农场,家庭经营的内涵发生变化,表明农业经营开始超越小农经济的范畴。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分析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等既有... 生产和消费合一的小农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从小农到家庭农场,家庭经营的内涵发生变化,表明农业经营开始超越小农经济的范畴。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分析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等既有规模经营主体在家庭经营内涵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分析家庭农场在农地资源的集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家庭农场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化经营主体,与小农家计生产的经营逻辑已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同时,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上面临困境,其发展是不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小农 种植大户 农地供给
下载PDF
农民可行能力与农地违法供给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Y县的多案例分析
2
作者 姜和忠 徐卫星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10期47-52,共6页
引入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通过对浙江Y县农地违法供给的多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农地违法供给中农民可行能力状况,探讨农民可行能力与地方政府农地违法供给的关系及其对耕地流失的影响,以期为耕地... 引入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通过对浙江Y县农地违法供给的多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农地违法供给中农民可行能力状况,探讨农民可行能力与地方政府农地违法供给的关系及其对耕地流失的影响,以期为耕地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民可行能力 农地违法供给 案例研究
下载PDF
重庆市秀山县农地流转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文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94-6596,共3页
介绍了秀山县农地流转的成效和特点,分析了秀山县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就农地流转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认清农地流转本质、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农村合作化组织等对策建议,以期建立农地流转长效机制,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供给 农地需求 农地市场供给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与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 被引量:33
4
作者 朱文珏 罗必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通过构建“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背后的行为经济学含义,进而探讨不同性别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供给决策与合约选择的差异化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女性在家庭中起粘结家庭... 通过构建“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背后的行为经济学含义,进而探讨不同性别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供给决策与合约选择的差异化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女性在家庭中起粘结家庭成员的作用,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更能体现家庭的“离农”,因而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行为对农户农地流转供给决策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男性是农户家庭在村庄中排他能力的标志,具有不可忽视的农地流转风险规避功能,因而男性劳动力的外出就业距离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合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利用全国9省(区)4772个农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①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每增加10%,农户转出农地面积占承包地面积比例增加1.06%;②男性劳动力县外就业比例每增加10%,农户转出农地时签订关系型合约的可能性增加1.11%;③男性劳动力县外就业比例每增加10%,意愿合约形式为无合同的可能性增加0.63%,意愿合约形式为口头合同的可能性增加0.29%,意愿合约形式为书面合同的可能性减少0.91%。这意味着,为了劳动力流转市场与农地流转市场更流畅地互动,应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造一个更加合适、有利和公平的非农就业环境,这可成为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促进正式契约与关系型合约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农地流转合约的正式化与规范化,从而为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育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性别差异 农地供给决策 农地流转合约选择
下载PDF
农地流转方式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农地流转供求方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乐芬 金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4-79,共6页
本文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双方选择何种流转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能够实现福利改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流转供求双方理性人假设和流转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农地流转的供给方(农地供给者)进行股权投资的分红收益与流出土地的机会成... 本文对农地流转的供求双方选择何种流转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能够实现福利改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流转供求双方理性人假设和流转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农地流转的供给方(农地供给者)进行股权投资的分红收益与流出土地的机会成本(主要是土地的基本保障效用)大小是其对流转方式作出选择的依据;农地流转的需求方选择专业化合作组织参与的流转方式(以股权投资为例)可以为其减少交易成本,并取得生产的规模效用,福利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方式 农地流转供给 农地流转需求方 理性选择 农地流转福利效应
下载PDF
关于19世纪美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理论的思考
6
作者 康宛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91-96,108,共7页
美国人口出生率在19世纪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传统的解释是城市化—工业化理论,但西方学者后来发现,用这一理论很难说明有关问题.于是,农地供给理论应运而生,它认为是宜农土地供给量的减少导致了美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美国人口出生率在19世纪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传统的解释是城市化—工业化理论,但西方学者后来发现,用这一理论很难说明有关问题.于是,农地供给理论应运而生,它认为是宜农土地供给量的减少导致了美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但这一理论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本文认为,分析19世纪美国人口问题还是应从“现代化”入手,不过,这里的“现代化”并不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简单相加,它还应该包括其他一系列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 农地供给
下载PDF
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影响路径 被引量:7
7
作者 单玉红 王琳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05-1415,共11页
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是顺应"功能拓展"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渐趋分化,其意愿行为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归纳社会化小农的行为特征,以&qu... 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是顺应"功能拓展"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渐趋分化,其意愿行为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归纳社会化小农的行为特征,以"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为中介因素,构建了农户分化影响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路径分析概念模型,并使用结构方程(SEM)对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及其经由"农地多功能需求的农户响应"这一中介因素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间接效应的大小、方向及影响因素,以探索小农社会化的趋势下,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在湖北省黄陂、新州、鄂州、江夏、通山、蔡甸共6个县(区)的实证研究表明:①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的多样化兼有直接和间接的负向影响,即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越多,则其供给的农地功能的多样性越低。②农户分化对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的直接负效应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条件的外部化造成的某些生产要素替代,如优质劳动力的流失引起的劳动力要素和其化肥、农药等要素之间的替代造成的农地生态功能的弱化;③间接负效应则源于社会化小农趋势下渗透型、联结型、物质型3类生产要素的失配,即3类要素的投入没有达成激励相容,从而影响了农地多功能的产出效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以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①重视新型的联接型及渗透型生产要素的投入,并且使两者与实物型生产要素达到激励相容。②拓宽传统的农地利用方式,加深农户对农地外部化生产条件的认知,并通过社保、财政等手段缓解农户对外部化生产条件的依赖,吸引优质农业劳动力回归;③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搭建农地流转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地功能供给多样化 社会化小农 路径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湖北省
原文传递
农户农地价值认知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路径分析
8
作者 王韦蒙 单玉红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目的]探究农户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农户对农地的市场及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对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文章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6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归纳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对农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认知差... [目的]探究农户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农户对农地的市场及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对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文章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6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归纳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对农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认知差异,并以其做为中介因素,构建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现该模型,检验相关假设。[结果](1)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2)农地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有正向的间接效应;农地非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具有负向的间接效应。(3)农户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供给行为,但显著性不高。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存在背离,农地多功能供给行为存在随机性。[结论](1)同步增强农户对农地多功能利用的市场和非市场价值的认知,激发农户农地多功能利用的意愿。(2)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吸引优质劳动力回流乡村,以引导农地多功能经营意愿向经营行为的转化,提升系统性,遏制随机性。(3)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4)对不同分化的农户实行差异化的农地多功能经营的激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地价值认知 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 中介效应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