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平原农地利用方式转变下表层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靓颖 冉敏 +4 位作者 李呈吉 李文丹 董琴 李一丁 李启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5-1442,共8页
为了掌握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成都平原选择184个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采集的样点数据和176个2016—2017年获得的样点数据,采用一般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探究了近40年成都平原农地表层(0~2... 为了掌握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成都平原选择184个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采集的样点数据和176个2016—2017年获得的样点数据,采用一般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探究了近40年成都平原农地表层(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母质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地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从44.44 mg·kg^(-1)增加至57.24 mg·kg^(-1),增幅为28.80%(P<0.05)。与20世纪80年代传统稻-麦/油轮作相比,2016—2017年稻-蔬轮作和稻-麦/油轮作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3.83%(P<0.05)和17.64%,而园林地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则减少了11.95%。不同母质类型上,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表层速效钾含量增幅最高,为82.08%(P<0.05),其次是更新统老冲积物(25.48%)和灰色冲积物(9.82%)。与传统稻-麦/油轮作相比,稻-蔬轮作下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135.97%,P<0.05)远高于更新统老冲积物(116.03%,P<0.05)和灰色冲积物(79.31%,P<0.05),而园林地灰棕冲积物和更新统老冲积物发育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灰色冲积物发育土壤的速效钾含量降低。研究表明,农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改变了研究区表层土壤速效钾累积特征,但其对累积规律的影响依赖于成土母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钾 农地利用方式转变 土壤母质 成都平原
下载PDF
成都平原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对不同母质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元媛 李呈吉 +7 位作者 方红艳 邓茜 李艾雯 曾杰熙 李一丁 吴德勇 王昌全 李启权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分析区域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有助于掌握土壤环境变化规律和土壤演化特点,为区域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174个土壤剖面的675个采样数据,分析成都平原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和母质条件下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差异,采用... 【目的】分析区域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有助于掌握土壤环境变化规律和土壤演化特点,为区域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174个土壤剖面的675个采样数据,分析成都平原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和母质条件下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差异,采用时空替代法探究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农田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磁化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0~20 cm土层土壤磁化率(23.30×10^(−8)m^(3)kg^(−1))显著大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20.42×10^(−8)m^(3)kg^(−1)和19.36×10^(−8)m^(3)kg^(−1))。总体上,稻-蔬轮作地各土层土壤磁化率显著高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和园林地,是后2种农地利用方式的1.57~2.15倍;园林地各土层土壤磁化率则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相差不大。但稻-蔬轮作地和园林地土壤磁化率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间的差异随着成土母质的变化而变化。Q3老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稻-蔬轮作地4个层次土壤磁化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P<0.05),而Q4灰色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稻-蔬轮作地土壤磁化率仅在40~100 cm土层显著高于稻-麦/油轮作地(P<0.05)。园林地土壤剖面磁化率在Q3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略高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在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则低于传统稻-麦/油轮作地;同时,在传统稻-麦/油轮作地上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各土层磁化率均显著高于Q3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P<0.05),但在园林地上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各土层磁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以上结果说明,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磁化率的影响依赖于母质。传统稻-麦/油轮作地转变为稻-蔬轮作地和园林地改变了土壤剖面磁性特征;与传统稻-麦/油轮作相比,稻-蔬轮作显著增强了Q3老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各土层的磁性,但只增加了Q4灰色冲积物发育土壤40~100 cm土层的磁性;园林地则明显降低了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土壤剖面的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磁化率 农地利用转变 土壤剖面 成土母质 成都平原
原文传递
成都平原近40年来表层土壤全磷变化及其与农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呈吉 张元媛 +7 位作者 方红艳 邓茜 冉敏 宋靓颖 李艾雯 张露心 王昌全 李启权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4,共8页
【目的】掌握农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田间磷肥管理措施和科学防控面源污染。【方法】基于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160个样点数据和2016~2017年采集分析获得的175个样点数据,采用一般统计和方差分析探... 【目的】掌握农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田间磷肥管理措施和科学防控面源污染。【方法】基于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160个样点数据和2016~2017年采集分析获得的175个样点数据,采用一般统计和方差分析探讨了近40年来成都平原农地表层(0~20 cm)土壤全磷(P)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农利用方式转变和母质类型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农地表层土壤全磷含量从0.48 g kg^(−1)增加到0.95 g kg^(−1),增加了97.92%(P<0.01)。与1980s传统稻-麦/油轮作相比,2016~2017年稻-麦/油轮作、稻-蔬轮作和园林地土壤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79.17%、150.00%和85.42%(P<0.01)。不同母质类型上,更新统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全磷含量增幅最高,为147.06%(P<0.01),其次分别是灰棕冲积物(115.56%,P<0.01)和灰色冲积物(81.82%,P<0.01)。与传统稻-麦/油轮作相比,稻-蔬轮作下更新统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全磷累积量增幅(132.35%,P<0.01)远高于灰棕冲积物(68.88%,P<0.01)和灰色冲积物(49.09%,P<0.01),而园林地只增加了更新统老冲积物发育土壤的全磷累积量增幅,降低了灰棕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上全磷累积量增幅,对灰色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则影响不大。【结论】这表明,农地利用方式转变改变了研究区表层土壤全磷累积特征,但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对表层土壤全磷累积的影响依赖于成土母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磷 农地利用方式转变 母质类型 成都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