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宁阳县农地效益评价及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方方 王瑷玲 +1 位作者 刘凤荣 张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69-73,共5页
农地利用不仅要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而且要求3 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本文以宁阳县为研究区,构建农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2001~2010 年农地效益,变异系数法计算农地... 农地利用不仅要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而且要求3 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本文以宁阳县为研究区,构建农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2001~2010 年农地效益,变异系数法计算农地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①宁阳县农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均在2002 年出现最低值,之后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波动较大,经济效益最低.②农地综合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农地系统协调度波动较大,2002 年出现最低值,2005 年以后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③两种方法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但生态效益、农地系统协调度在个别年份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宁阳县提高农地效益和促进土地协调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效益评价 时间变化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宁阳县
下载PDF
农地管制中的财产权保障——从外部效益分享看农地激励性管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惠 熊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9,共10页
耕地抛荒现象暴露出我国现行农地管制制度中隐含的产权问题:农地农用所产生的环境生态、粮食安全等外部效益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公共利益",并理所当然地归属于社会公众所有,而政府更以此"公共利益"为由理所当然地对... 耕地抛荒现象暴露出我国现行农地管制制度中隐含的产权问题:农地农用所产生的环境生态、粮食安全等外部效益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公共利益",并理所当然地归属于社会公众所有,而政府更以此"公共利益"为由理所当然地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施以限制。此种财产权界定虽然保障了公众的需要,却忽视了农户的利益和感受;严重的利益分享不公,导致农地管制制度所应当具有的保障并促进农地外部效益供给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管制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在农地管制中引入激励相容的理念,在禁止规范之外建构一套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透过法律创设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并对此财产权及农地使用权给予明确的界定与保障,由政府代理社会大众进行必要的补偿或财产权交易,以真正达成农地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管制 农地外部效益 财产权保障 激励性管制
下载PDF
鄱阳湖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流向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寒冰 张学玲 +1 位作者 蔡海生 钟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19-224,共6页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有效提升农地流转效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构成、流向及...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有效提升农地流转效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进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构成、流向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情况和具体案例,对农户生产与规模化生产以及规模化生产中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土地流转中限制流转效益发生的因素,结合创新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农地流转、保障流转主体权益提高农民积极性、完善农村发展配套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出了优化、提高农地流转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地流转效益 效益流向 对策和建议
下载PDF
江苏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孟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农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是实现农地保护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5-2012年期间江苏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7年期间,江苏省农地效益平均值... 农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是实现农地保护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5-2012年期间江苏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7年期间,江苏省农地效益平均值为0.683,总体水平偏低,且有波动、不稳定,投入要素存在冗余;2005-2012年期间,平均每公顷农地分别减少0.196单位的机械总动力、0.299单位的劳动力和1 354.906单位的资本,地均产出仍可提高18 619.62元·hm-2;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区域差异较明显。根据农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和人均GDP水平,可将江苏省农地利用划分成4种空间组合,引入基于满意度原则的次优决策单元,改进传统DEA效益计算方法,其结果较好地应用于江苏省农地利用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次优决策单元 农地利用效益 江苏省
下载PDF
农地边际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李焕 秦海涛 《土地经济研究》 2023年第1期199-231,共33页
农地边际化是全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它的格局、过程与演变一直都是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科学问题。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与总结了农地边际化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为后续探讨和剖析农地边际化研究的不... 农地边际化是全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它的格局、过程与演变一直都是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科学问题。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与总结了农地边际化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为后续探讨和剖析农地边际化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现有农地边际化的概念已然包含地缘边际化、生产边际化、经济边际化等三层内容;根据农地边际化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可将现有的农地边际化研究划分为“缘起—嬗变—量化—返璞”四个阶段;当下有关农地边际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仍存在边际诊断区域失准、农户心理因素研究薄弱、传统治理措施效用下滑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未来可进一步拓展农户心理预期因素引入、心理预期可视化、多元主体间联系聚焦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农地边际化研究更加贴合当下农户农地利用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边际化 农户 农地效益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农地规模经营效益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敏 傅文书 李亚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5012-15016,共5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效益,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构建农地规模经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对农地规模经营效益进行综合测算与评估。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长沙市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状况进行了...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效益,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维度构建农地规模经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对农地规模经营效益进行综合测算与评估。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长沙市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效益 综合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长沙市
下载PDF
农地保护政策评价及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兵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在简述农地保护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农地保护政策的绩效,并针对其运行失效的现实,分析了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尊重农民权利、提高农地经营收益;全面评价农地效益、适当补偿农地保护区农民等对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农地效益 评价 建议
下载PDF
Impact of Organic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 in Kiambu and Kajiado Counties of Kenya
8
作者 Samuel Kiruku Ndungu Ibrahim Macharia +1 位作者 Ruth Kahuthia-Gathu Raphael Githaiga Wahom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3年第4期256-266,共11页
Though there are many documented reasons that make farmers to adopt organic farming system, economic benefits present a major motiv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on ... Though there are many documented reasons that make farmers to adopt organic farming system, economic benefits present a major motiv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on profitability of smallholder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two counties so as to appraise its contribution to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elihoods. The study collected data on costs and returns for a sample of 208 smallholder vegetable farmers who were composed of 78 organic and 130 conventional farmers. Impact of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was evaluated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echnique. Organic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 was found to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t impact of increasing farm gross margin by US$0.58 representing 89.5% among smallholder producers in Kiambu and Kajiado Counties of Kenya. The study recommended promotion of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 as a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livelihoods 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PROFITABILITY IMPACT organic vegetables smallholder production systems.
下载PDF
农地边际化对丘陵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8-1902,共5页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纯收入减少;②农地边际化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和边际农地的退耕;③农地边际化会使一些丘陵山区从农村景观演变成半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农地边际化 农地利用经济效益 农民收入 农村景观
原文传递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Green Productive Area of Cities
10
作者 YANG Yuanchuan ZHANG Yukun +3 位作者 ZHENG Jie HUANG Si ZHAO Man HONG Lo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3期382-393,共12页
China’s urban expansion,food security,and energy transition are in a critical situation.One solution is to tap into the gree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built urban environment and explore new ways to save land spac... China’s urban expansion,food security,and energy transition are in a critical situation.One solution is to tap into the gree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built urban environment and explore new ways to save land space and alleviate ecological pressure through food and solar energy production.This paper differs from previou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udies,which mostly focus on key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or fis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in that it innovatively establishes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ithin the urban space.In this paper,we propose the"green productive area"of cities as a way to measur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logy,and it is based on converting the green resource income of cities into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rea they could sav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First,a typological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compensation strategy for green production.Second,a spatial inventory was taken of all elemen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green production potential was carried out.Finally,it wa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unified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the ecological land saving benefits of different green production options,which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green productive land area indicators.In the case of Xuefu Street in Nankai District,Tianjin,the available rooftops and idle land were used for green production,which supplemente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rovided by the natural land occupied by 12%of the buildings in the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green productive area land-saving benefits urban agriculture solar energy potent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