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权属调整与乡村治理——基于清远叶屋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宁晓峰 臧俊梅 +3 位作者 许进龙 苏少青 田光明 李利番 《土地经济研究》 2017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作为乡村社会中经济关系、社会规则、组织安排等一系列制度派生的基础,农地制度的调整与改善,无疑对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重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清远市叶屋村为研究对象,揭示农地权属调整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表明:农地... 作为乡村社会中经济关系、社会规则、组织安排等一系列制度派生的基础,农地制度的调整与改善,无疑对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重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清远市叶屋村为研究对象,揭示农地权属调整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表明:农地权属调整的实质是农地利用转型,农地产权形态由细碎分散转为集中配置,促进了农地面积、数量、种植类型等显性形态的调整和改善,并作用于农地经营模式、投入和产出等隐性形态,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地经济价值得以释放并催生多重乡村经济新业态,农地持续高效产出,能够为农户提供满足生产生活以及未来长远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从而吸引外流劳动力返乡,农户自愿留守农地且在精神层面认同农民身份,新型人地关系得以重构,乡村回归利益共同体。乡村经济繁荣和人口回流,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源源不断地为各治理主体提供物质资源和权威资源等治理资源,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的持续增强,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和乡村社会秩序维护,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农地—农户—农村治理组织的圈层得以重塑,相互影响并高效循环运转,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权属调整 乡村治理 乡村社会重构 农地利用转型
下载PDF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的行为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8-116,共9页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用,权属调整的客观复杂性与风险性使得农户对此保持着极其谨慎的行动态度,农户的行为响应趋于"理性决策";(3)农户的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为兼具"自发性"与"诱发性"双重行动逻辑,且在组织支持下产生的"诱发性"行动逻辑占主导地位;(4)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地权属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权属调整 农户认知 改进计划行为理论 农户意愿 组织支持 行为响应
下载PDF
农地整理过程中权属调整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梦溪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权属调整是指农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归并和重新分配而产生的权利交换和变更的行为,其实质是农地不动产权益的重新配置。我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规则体现为国土资源部的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凸显了政策导向和与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冲突... 权属调整是指农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归并和重新分配而产生的权利交换和变更的行为,其实质是农地不动产权益的重新配置。我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规则体现为国土资源部的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凸显了政策导向和与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冲突。鉴于农地整理制度尚处于制度探索的创新阶段,权属调整规则应以基本法形式确立立法权;为实现权属调整的法制化,应建立农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可流转规则、承包经营权个别调整规则和对少数受影响的土地权利人利益补偿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权属调整 权属变动 立法权 利益补偿
下载PDF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认知对行为响应的作用机制--基于改进TPB及多群组SEM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东丽 汪文雄 +2 位作者 王子洋 王梅 杨海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0,共9页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农户有效参与是推动权属调整的内在动力,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认知对其行为响应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高效引导农户参与权属调整,并为制定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农户有效参与是推动权属调整的内在动力,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认知对其行为响应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高效引导农户参与权属调整,并为制定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改进计划行为理论和湖北省11个县(市、区)104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不同类型农户认知对其行为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行为逻辑符合改进计划行为理论,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交互影响行为意愿,进而转换为行为响应,政府支持在行为意愿和行为响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总体上,农户行为响应是"自发性""诱发性"和"约束性"三重行动逻辑的结合,且"自发性"占主导地位。多群组结构方程估计结果表明,纯农型与兼业Ⅰ型农户的行为响应受到"自发性""诱发性"和"约束性"三重影响,兼业Ⅱ型农户受到"自发性"和"诱发性"双重影响,非农型农户仅受到"诱发性"单一影响。因此,为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应该分别针对各类农户相应地提高其参与的"自发性"和"诱发性",降低"约束性",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作用,将四种不同类型农户的利益需求统筹考虑,降低权属调整过程中利益协调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权属调整 农户认知 行为响应 改进TPB 多群组S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