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
被引量:67
- 1
-
-
作者
周诚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7,共4页
-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农地转非的自然增值及其分配的传统观点,进而提出了“私公兼顾论”:在公平补偿失地者的前提下,将土地自然增值的剩余部分用于支援全国农村建设。
-
关键词
农地转非
增值分配
私公兼顾论
-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简论“农地转非”后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栾谨崇
-
机构
鲁东大学马列部
-
出处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0-32,共3页
-
基金
鲁东大学基金项目(W20063604)
-
文摘
现行征地制度使"农地转非"后形成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存在着非公平性,其本质特征是失地农民权益的大量流失。为此,应在创新征地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对不公平的土地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
关键词
“农地转非”
增殖收益
失地农民
-
Keywords
farmland was changed for other uses
proliferative profit
land-drew back farmers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农地转非的管理机制研究
- 3
-
-
作者
许林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市场》
2013年第12期92-93,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过度非农化问题一直存在,尽管国家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和深化,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地转非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我国问题的实质是:公权严重侵犯私权,行政权力代替了农民土地的财产权力。目前的农地非农化补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受到了很大的歧视,使他们在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支配上少有发言权。本文试图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着手来分析和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农地转非的管理机制。
-
关键词
农地转非
土地财产权力
管理机制
-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地转非中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归属探析
- 4
-
-
作者
孟存鸽
-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
-
出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联动中农民财产权利实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FX17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14F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农地转非中因土地用途改变而产生的巨大土地增值收益,学界对此收益归属有“涨价归公”、“涨价归农”以及“公私兼顾”三种理论之争。通过对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现实归属分析,认为应坚持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下的“公私兼顾”理论,重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
关键词
农地转非
土地增值收益
公平分享
-
Keywords
land expropriation
land value-added income
fair sharing
-
分类号
F590.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