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1
作者 方亮 陈亮 刘璇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3-111,164,共10页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使用VAR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认为...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使用VAR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基于此,需要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政策,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示范效应,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与运用,落实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增长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刘海孝 李练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135-140,共6页
三产融合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通过整合产业链解决小农户与市场矛盾,促使农业向更高效、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九江市2010-2021年数据,首先构建农村三产融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指数,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 三产融合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通过整合产业链解决小农户与市场矛盾,促使农业向更高效、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九江市2010-2021年数据,首先构建农村三产融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指数,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引入中介变量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转移。研究表明:2010-2021年,九江市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呈上升趋势,农村三产融合不仅对农民收入增长起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农户家庭经营、工资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还可以通过产业机构优化和劳动力转移两个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验证了“农村三产融合→产业结构优化(或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的传导机制。因此,为更好发挥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重点支持培育和壮大农业科技的孵化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民收入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3
作者 郑军 武翠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的目标,而普惠保险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讨论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中介...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的目标,而普惠保险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讨论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普惠保险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会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扩展研究发现,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农业地位异质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异质性。在农业大省,普惠保险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非农业大省,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的地区,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绝对值更大,即普惠保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保险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 凡启兵 《农业展望》 2023年第5期14-18,共5页
基于2010—2019年湖北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非农收入也相应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会得到相应优化,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 基于2010—2019年湖北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非农收入也相应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会得到相应优化,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农业收入会相应降低,且对非农收入影响系数的绝对值明显大于对农业收入影响系数的绝对值。基于此,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完善转移人口人地脱离制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等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 DIF-GMM回归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李雪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98-201,共4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OLS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运用分布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总...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OLS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运用分布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缩小作用,对中有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对下游的缩小作用不显著;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介效应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下载PDF
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影响研究
7
作者 周建华 李美婷 李太创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转移有牵制效应且距离越远牵制效应越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老年照料对男性劳动力转移兼具促进效应与牵制效应,已婚女性因偏好于近距离转移影响不明显;“夹心层”家庭子女牵制效应显著。鉴于此,应凝聚“依亲而居”社会合力,挖掘本地非农就业潜力,构建老年照料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缓解老年照料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料 农村劳动力转移 空间距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农户创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8
作者 王朝晖 杨朝钦 杨国永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能够在保障农民工群体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缓解异地转移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厘清土地流转对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影响机制,基于2016、2018和2020年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Tobit... 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能够在保障农民工群体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缓解异地转移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厘清土地流转对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影响机制,基于2016、2018和2020年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T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该结果经过数据缩尾、替换变量、筛选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和消除自选择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依旧保持可靠;农户创业在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农户人情支出对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作用路径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户就近创新创业,正向引导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并且完善农村正规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 就近转移 农户创业 人情支出
下载PDF
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影响机理探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
9
作者 马光威 李蓬实 王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事关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败。以社会收入最大化为前提、以救助模型为基础构建农村人口永久性转移动态分析模型,探究教育投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 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事关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败。以社会收入最大化为前提、以救助模型为基础构建农村人口永久性转移动态分析模型,探究教育投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由户籍政策驱动的永久性转移可能导致无效城镇化;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通过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改革高等教育录取政策、抑制城镇通货膨胀、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补贴 受教育水平 农村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及对策
10
作者 王家辉 吴正平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了城镇化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从推动产业融合、开发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了城镇化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从推动产业融合、开发人力资本、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就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下载PDF
财政偏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团标 吕丹阳 马国群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基于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特征,即达... 基于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特征,即达到一定阈值后,财政偏向会缩小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区域异质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财政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调节作用,且该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提高,财政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曲线趋向陡峭,同时曲线拐点向左移动。据此,建议因地制宜确定财政支农规模,重视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偏向 城乡融合 农村劳动力转移 非线性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问题及其转移困境研究
12
作者 汪铁寒 谢倩 《山西农经》 2024年第4期52-55,59,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选择。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充分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然而在农村发展的浪潮中,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选择。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充分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然而在农村发展的浪潮中,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农民人均收入减少,进而使农村逐渐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以及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出发,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特征,提出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建立当地就业平台,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和健全城乡社保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四条解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村振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元”结构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8—2020年各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宗晓凤 鲁银梭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FA 门槛模型
下载PDF
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晓丽 潘方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7,共9页
应用PVAR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即具... 应用PVAR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即具有区域异质性;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随着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平均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收入效应符合边际递减规律;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表现出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从不显著,到负向作用,再到正向作用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通过农产品价格改革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 PVAR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开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鹏 王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7,共5页
文章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强度和劳动力转移结构,针对开县38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文章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强度和劳动力转移结构,针对开县38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民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增加呈正向效应,而转移距离和职业劳动技能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 转移强度 转移结构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6
作者 欧阳博强 刘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73-177,共5页
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及其效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乡县转移会促进劳动要素在各部门重新配置,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县域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 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及其效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乡县转移会促进劳动要素在各部门重新配置,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县域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粤东西北县区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农业部门,同时根据县级市和非县级市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为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发展、持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生产率 县域经济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阶层流动——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
17
作者 王婷 候永康 《学术探索》 2024年第7期105-118,共14页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阶层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横向层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纵向层面职业阶层流动的理论机制,发现能力因素是关键。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20年三...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阶层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横向层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纵向层面职业阶层流动的理论机制,发现能力因素是关键。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20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显著促进个体职业阶层向上流动,主要通过增强“亲和性”和“尽责性”等非认知能力发挥作用。进一步进行调节检验发现,出生年份靠前、男性、低技能个体,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职业阶层向上流动。本文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阶层流动 非认知能力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18
作者 邵佳宾 王成荣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7期247-253,共7页
为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动态,运用CiteSpace软件,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论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研究... 为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动态,运用CiteSpace软件,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论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研究分为发展上升阶段、发展稳定阶段和波动减少阶段;研究热点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研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乡村振兴研究4个方面展开。最后,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分析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梅琼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05-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进...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05-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生产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碳生产率对农业技术进步也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倒逼农业技术进步;三者都存在较强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对另外两者的贡献度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生产率 PVAR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台江县旧州村为例
20
作者 尚永犇 梁龙 滚学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100-103,122,共5页
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居民获得了更高的家庭收入,但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困境。因此,课题组利用文献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台江县旧州村为个案,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居民获得了更高的家庭收入,但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困境。因此,课题组利用文献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台江县旧州村为个案,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整理分析具体的就业统计数据、访谈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发现贵州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存在外出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低、外出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多维度提高外出劳动力就业稳定性,拓宽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