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2年梅州市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彬 《首都公共卫生》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为掌握农村宴席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农村宴席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梅州市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梅州市共发生农村宴席食物中毒18起,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的为掌握农村宴席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农村宴席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梅州市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梅州市共发生农村宴席食物中毒18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毒331人,无死亡,中毒高发季节为第二、三季度,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动物性食品,主要致病因素为微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不当。结论今后应大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培训,加强监管,提高预防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农村宴席 流行病学 防制对策
下载PDF
陇东地区农村宴席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
2
作者 赵爱萍 《俪人(教师)》 2015年第8期254-254,257,共2页
陇东地区广大农村向来有遇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自办宴席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笔者从陇东地区村民实情角度出发,探究农村宴席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强化农村宴席... 陇东地区广大农村向来有遇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自办宴席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笔者从陇东地区村民实情角度出发,探究农村宴席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强化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品安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志台 张鉴存 +2 位作者 张日树 苏德忠 俞志宏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5期1183-1184,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下载PDF
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仲建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年第2期79-79,共1页
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有自办宴席的传统,结婚、生日、老人去世、学生升学、乔迁新居等,都要宴请亲朋好友。随着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民间宴请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这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食物中毒的... 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有自办宴席的传统,结婚、生日、老人去世、学生升学、乔迁新居等,都要宴请亲朋好友。随着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民间宴请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这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食物中毒的预防是民间宴请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的局限性.该项工作一直未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使得农村自办宴席存在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品安全 监管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宴席的公共卫生风险与防范——基于皖北G县人情消费的专项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起风 费文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9-33,共5页
基于人情消费的农家宴席既可能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也可能带来疾病人际传播的风险。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不仅要着眼于“事后”的应急管理体系,也要探究“事前”的风险防范。根据对皖北G县的人情消费与农家宴席的跟踪调查,总结出农... 基于人情消费的农家宴席既可能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也可能带来疾病人际传播的风险。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不仅要着眼于“事后”的应急管理体系,也要探究“事前”的风险防范。根据对皖北G县的人情消费与农家宴席的跟踪调查,总结出农宴潜在的五类公共卫生风险。基于风险防范的制度并借鉴农村宴席公共卫生风险防范的地方实践,提出宴前防控、宴后处置、宴中监管各环节风险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人情消费 农村宴席 公共卫生风险
下载PDF
如何在疫情期间进行农村宴席管理——关于提前干预模式监管的探索与经验
6
作者 郭百丰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7期44-44,共1页
春节期间,返乡人口众多,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很多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举办婚嫁喜宴,因为只有这样的全民假期才能保证分散在各地的亲朋好友都能赴宴。但在2021年,不少民众原定于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类宴席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取消或延期。据专家... 春节期间,返乡人口众多,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很多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举办婚嫁喜宴,因为只有这样的全民假期才能保证分散在各地的亲朋好友都能赴宴。但在2021年,不少民众原定于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类宴席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取消或延期。据专家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吉林省吉林市的疫情爆发均有农村宴席的推波助澜,于是对农村宴席的管理又回到各地方政府的议事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吉林省吉林市 疫情爆发 春节期间 提前干预 中国农村地区
下载PDF
农村宴席制作研究——以阜阳地区为例
7
作者 张亮亮 《广东蚕业》 2018年第9期6-7,共2页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各有千秋,阜阳地区当地的农村宴席制作工艺代表着这一地区的风土民俗,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时间的熏陶这些问题终将被解决。
关键词 农村宴席 制作工艺 文化
下载PDF
2014—2016年云南省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娟娟 闵向东 +3 位作者 万蓉 万青青 张强 刘志涛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掌握2014—2016年云南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59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4—2... 目的掌握2014—2016年云南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59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4—2016年云南省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共报告农村宴席食物中毒事件59起,就餐总人数14616人,中毒2 223人,死亡7人,罹患率为15.2%,病死率为0.3%;三季度为报告中毒起数、就餐人数和中毒人数的高峰,分别占报告总数的42.4%、53.6%和46.9%;报告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州市是保山,死亡发生在丽江。动物类食品是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最主要的原因食品,中毒起数、就餐人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报告起数的50.8%、48.3%和57.0%,发生死亡的原因食品是真菌类食品;致病菌是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报告起数、就餐人数、中毒人数分别占报告总数的50.8%、52.7%、66.8%,发生死亡的致病因素为真菌毒素;加工不当是引发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报告起数、就餐人数、中毒人数分别占报告总数的61.0%、64.8%和72.1%。死亡病例的引发因素为误食误用。结论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是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高发场所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监测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全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玮玮 刘继开 +7 位作者 闻剑 梁进军 梁骏华 戴月 付萍 马洁 郭云昌 刘志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5-921,共7页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全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全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年共报告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21起,发病31078例,死亡64例,分别占总数的3.94%(1421/36037)、11.33%(31078/274304)和4.35%(64/1472),病死率为0.21%,平均每起事件发病22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事件数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江苏、湖南、四川、安徽,共报告728起,占51.23%(728/142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季度;致病因子方面,引起事件数、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是甲醇,其次是含乌头碱类植物、毒蕈毒素(毒蘑菇)和有毒野生蜂蜜。肉类食品(畜肉、禽肉)和甲壳类、软体类、鱼等水产品为主要原因食品。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地区、高发季节、主要致病因子和原因食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有效防控我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暴发
原文传递
2014—2020年四川省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黎 蒋恩霏 +1 位作者 陈文 张誉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19期2641-2644,共4页
目的了解2014—2020年四川省在农村宴席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信息监测系统,整理和分析2014—2020年四川省发生在农村宴席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结果2014—2020年四川省共上报农村... 目的了解2014—2020年四川省在农村宴席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信息监测系统,整理和分析2014—2020年四川省发生在农村宴席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结果2014—2020年四川省共上报农村宴席相关食源性疾病共85起,发病人数1725人,无死亡病例。农村宴席暴发高峰时间在7—8月份,占36.5%;肉与肉制品是主要原因食品,报告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27.1%和29.4%;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是主要的致病原因,报告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58.8%和67.8%;储存不当和加工不当是主要的污染环节,报告事件数分别占40.0%和36.5%,中毒人数分别占41.0%和40.5%。结论四川省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主要原因食品为肉与肉制品,主要致病原因是细菌性微生物,主要的污染环节是储存不当和加工不当。建议针对以上流行病学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及监督管理,切实有效地预防农村宴席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源性疾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秋坤 赵雯婧 +3 位作者 王轶 郭晏强 李爱军 张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分析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及可疑危险因素,为类似事件调查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件进行分析,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查找致病因素。结果260人参加宴席,发病62人,罹患率23.85%。患者主... 目的分析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及可疑危险因素,为类似事件调查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件进行分析,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查找致病因素。结果260人参加宴席,发病62人,罹患率23.85%。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潜伏期最短2 h,最长35 h,平均18.5 h;50岁以上患者占46.77%。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椒盐大虾(OR=2.97)和凉拌猪头肉(OR=2.83)为可疑食品;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结果显示,患者排泄物、可疑食物半成品、可疑物品中检出的肠炎沙门氏菌属同一克隆株。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判定,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建议相关部门对农村餐饮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肠炎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原文传递
农村宴席食品卫生监督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江 薛素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993-994,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原文传递
四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13
作者 张汉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754-2755,共2页
目的:对四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实验室确认,提供预防和控制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年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实验室检验记录,回顾性分析引发当地宴席食物中毒的常见菌株。结果:引起... 目的:对四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实验室确认,提供预防和控制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年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实验室检验记录,回顾性分析引发当地宴席食物中毒的常见菌株。结果:引起四起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结论:农村宴席食物中毒需引起足够重视,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卫生质量监督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分析
原文传递
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14
作者 杨永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5期29-29,共1页
目的通过对我市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申报、监管和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急性肠道传染病非流行季节,执行自办家庭宴席的申报制度,由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在农村开展... 目的通过对我市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申报、监管和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急性肠道传染病非流行季节,执行自办家庭宴席的申报制度,由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农村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疾病控制机构对农村家庭使用的浅表水井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查和病原学监测。结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提高了农村家庭自办宴席户的法律意识,在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基本杜绝了家庭自办宴席。结论对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实行申报和监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农村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自办宴席 急性肠道传染病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一起农村自办宴席致不明原因食物中毒调查
15
作者 李梅霞 曾志红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2期929-929,共1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不明原因 农村自办宴席 中毒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监督所 卫生所
下载PDF
一起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村自办宴席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
16
作者 胡品梅 吉月平 程俊丽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对一起农村自办宴席中因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结合病原学检测,对2019年4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起农村... 目的对一起农村自办宴席中因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结合病原学检测,对2019年4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起农村自办宴席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出现病例41例,患病率14.64%(41/28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95.12%)、腹泻(92.68%)、恶心(34.15%)、头晕(31.71%);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经过病例对照和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可疑食物为凉拌猪头肉(OR=3.85,95%CI:1.52~9.75);3名患者的大便样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菌,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潜伏期符合。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因进食受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凉拌猪头肉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暴发 农村宴席 山西临汾
原文传递
一起农村自办宴席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颖慧 邱海岩 +5 位作者 刘丽华 王晓蕾 施惠军 夏威 钟秋仪 滕臣刚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查明一起农村自办宴席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可疑食品、致病因子和危险因素等,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搜索病例42例,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0%)、腹痛(83.3... 目的 查明一起农村自办宴席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可疑食品、致病因子和危险因素等,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搜索病例42例,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0%)、腹痛(83.33%)为主;发病平均潜伏期19.0 h(5.0 h-40.0 h);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墨鱼条(OR=3.541,95%CI:1.235-10.152)和上汤海蜇(OR=3.855,95%CI:1.150-12.920)为本次事件的可疑中毒食品。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名厨师、7例病例肛拭子和1份使用后的餐具涂抹液中检出同一生物特性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本次事件因某村自办宴席提供的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疑食品为墨鱼条和上汤海蜇,中毒原因存在多个污染或交叉污染环节,建议加强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的食品安全管理,避免类似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对照分析 农村宴席
原文传递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月影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年第4期275-276,共2页
2005年7月29日,浙江省苍南县藻溪镇小心洋村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为集体用餐时食用未煮熟的海虾干所致,提示农村自办宴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管理工作... 2005年7月29日,浙江省苍南县藻溪镇小心洋村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为集体用餐时食用未煮熟的海虾干所致,提示农村自办宴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管理工作和偏远山区食物中毒的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农村自办宴席
下载PDF
一起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调查报告
19
作者 张桂萍 聂宇涛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19-420,F0004,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某县农村一起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参加婚宴共250人,发病27人,男10人,女17人,平均年龄50(26~78)岁,罹患率10.8%。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目的调查了解某县农村一起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参加婚宴共250人,发病27人,男10人,女17人,平均年龄50(26~78)岁,罹患率10.8%。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实验室对相关食物样品、患者粪便检测,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本次为一起因生产、加工或存储环节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应加强对农村婚宴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安全意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宴席 食源性疾病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