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残余谱方法的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研究
1
作者 付诗雨 李少丹 朱梓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5-98,共14页
视觉注意模型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而得到图像中最容易引起注意的显著区域.残余谱(spectral residuals,SR)方法是视觉注意模型中的一种,通过分析自然图片在频率域中的log谱来检测图片的显著性目标.将残余谱方法引入到遥感影像中... 视觉注意模型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而得到图像中最容易引起注意的显著区域.残余谱(spectral residuals,SR)方法是视觉注意模型中的一种,通过分析自然图片在频率域中的log谱来检测图片的显著性目标.将残余谱方法引入到遥感影像中用于获取农村居民地信息,通过比较高分1号、资源3号和WorldView 2这3个不同传感器的卫星影像,试分析遥感影像中不同的波谱和影像不同的获取时间对居民地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影像中RGB组合提取的居民地效果更好,近红外波段在残余谱方法提取居民地时具有消极影响;8月获取的卫星影像用于居民地的提取相比于4月效果更好;残余谱方法用于农村居民地的提取对传感器的选择无明显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谱方法 遥感影像 农村居民地 视觉注意模型 显著性目标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飞 杨思琳 徐妍 《经济与管理》 2023年第1期9-19,共11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选取我国23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居... 交通基础设施是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选取我国23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为解释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公路发展会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铁路发展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地理区位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的铁路发展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农村居民 地区间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51
3
作者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54,共8页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泛平原 农村居民地 空间分布密度 GIS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农村居民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张康 《台湾农业探索》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目的/意义】自然灾害的频繁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产生活,而政府有效的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有可能为政府提供化解灾害风险、塑造新形象的重要机遇,进而提高政权在紧急状态下的合法性。【方法/过程】基于中国家庭追... 【目的/意义】自然灾害的频繁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产生活,而政府有效的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有可能为政府提供化解灾害风险、塑造新形象的重要机遇,进而提高政权在紧急状态下的合法性。【方法/过程】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3期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实证检验自然灾害对农村居民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长期自然灾害冲击下农村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得到显著提高;短期自然灾害冲击下农村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会显著上升,但很难长期维持,甚至会回落到正常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水旱灾害、生物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灾害冲击强化了农村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居民 地方政府信任 应急管理
下载PDF
基于RapidEye影像的农村居民地遥感监测--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孟绪 王卷乐 +1 位作者 柏中强 祝俊祥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农村居民地遥感信息获取对于监测农村居民地时空变化、服务"三农"和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Rapid Eye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居民地等土地覆盖类别的分类提取与精度评价及分析... 农村居民地遥感信息获取对于监测农村居民地时空变化、服务"三农"和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Rapid Eye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居民地等土地覆盖类别的分类提取与精度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4.33%,其中农村居民地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76.01%和82.28%,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居民地数据对比,其一致性达到71.0%。结合实地验证,对本分类精度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本研究表明利用5 m分辨率的Rapid Eye影像进行县级农村居民地监测是可行的,可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地 RAPID Eye影像 遥感分类 遥感解译 泰和县
下载PDF
吉林省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佳薇 李晓燕 +2 位作者 康鑫 卫志豪 王嘉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1-226,共6页
农村居民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居民地的整理与优化,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吉林省西部通榆县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通榆县1955年、1990年、2013年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模式... 农村居民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居民地的整理与优化,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吉林省西部通榆县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通榆县1955年、1990年、2013年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模式的演变,并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对影响农村居民地布局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地聚集度排序为:1955年>1990年>2013年。在空间尺度为45km处,3个时期的居民地聚集程度最大,表明居民地的聚集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坡度、道路和水域等景观要素对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的布局有显著影响,随着坡度和距道路、水域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地的斑块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1955—2013年人口的变化与居民地面积的变化具有一致性,人口膨胀是该县居民地向外扩张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地的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农村居民地 空间模式 景观格局 通榆县
下载PDF
陕西凤翔地区农村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文彦君 周旗 郁耀闯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208-212,222,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对陕西凤翔地区居民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总体水平不够理想,其中防震减灾技能最差,自救互救实况最好;居民地震灾害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不够,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足,但有迫切... 通过问卷调查对陕西凤翔地区居民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总体水平不够理想,其中防震减灾技能最差,自救互救实况最好;居民地震灾害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不够,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足,但有迫切的学习需求;居民有一定的自救互救意识,但主动性和组织性较差,易于传播谣言;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的宣传、引导和管理作用,是提升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认知与响应 凤翔地区 农村居民
下载PDF
关中西部农村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以宝鸡市陈仓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文彦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为制定农村防震减灾相关政策并为其提供实证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地震灾害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不够,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足;(2)居民有一定的自... 为制定农村防震减灾相关政策并为其提供实证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地震灾害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不够,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足;(2)居民有一定的自救互救意识,但主动性和组织性较差,地震谣言辨别能力不强;(3)居民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总体水平不够理想,其中防震减灾技能最差,自救互救实况最好。表明开展地震灾害知识普及、防震减灾技能培训和地震信息甄别工作是增强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认知与响应 关中西部 农村居民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居民地震常识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秀梅 袁中夏 +1 位作者 贾冠华 侯景瑞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了解农村居民对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是做好农村震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参考。本文研究设计了调查表格,对农村居民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甘肃省16个县(区)的现场抽样调查,得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地震常识掌握情况,并通过对比研究... 了解农村居民对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是做好农村震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参考。本文研究设计了调查表格,对农村居民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甘肃省16个县(区)的现场抽样调查,得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地震常识掌握情况,并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造成农村居民地震常识掌握不足以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调查结果,本文针对农村居民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提出了增强农村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其震害防御意识的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常识 抽样调查 农村居民 甘肃省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成因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辛永容 肖俊哲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近年来,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影响了我国农村总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1986-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础数据,运用逐步剔除法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影... 近年来,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影响了我国农村总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1986-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础数据,运用逐步剔除法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异 模型 基尼系数 变异系数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基于收入结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嘉欣 巩师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24期110-114,共5页
本文基于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从收入结构角度对江苏省近年来的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区域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从不同来源收入的差距程度及与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关系来看,财产净收入差距最大,其次为工资性... 本文基于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从收入结构角度对江苏省近年来的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区域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从不同来源收入的差距程度及与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关系来看,财产净收入差距最大,其次为工资性收入差距,二者的不平等效应扩大了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转移净收入差距和经营净收入差距较低,二者均有助于缩小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从不同来源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差距的贡献来看,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本文的研究为从收入结构视角缓解江苏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促进江苏省不同地区均衡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等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结构分解
下载PDF
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影响因素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艳清 田璐怡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28位受访者的资料...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28位受访者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文化归因范畴、参与者归因范畴、组织者归因范畴和外界归因范畴4个类别;种文化归因包括运作成本和文化吸引;参与者归因包括个体兴趣、情感因素和收益认知;组织者归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组织引领;外界归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文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种文化 文化参与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公众参与与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浩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农民民主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公众参与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众参与拉近政民距离和强化政民互动,提升了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从公众参与有效性看,... 农民民主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公众参与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众参与拉近政民距离和强化政民互动,提升了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从公众参与有效性看,参与过程和参与结果的有效性均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起积极正向影响,其中“参与结果是否有效”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公众参与便利性看,畅通农村居民“建言献策”渠道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应凸现农民主体地位,构建“人民满意”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参与生态;完善参与反馈机制和拓宽参与渠道;“因类制宜”提高农民参与素养和参与能力;加强农村数字建设,引导农村居民网络参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服务质量 公众参与 农村居民 绩效评价
下载PDF
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扩容——来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利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消费扩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21年全国县域面板数据,探讨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的影... 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消费扩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21年全国县域面板数据,探讨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 农村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2020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福子 邢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在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测算出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数字乡村建设指数,将其与CFPS2020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于居...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在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测算出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数字乡村建设指数,将其与CFPS2020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相较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显著激励效应,且对青年和中年群体更为显著。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机制在于农村居民借助数字技术满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因而,应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技能,关注老年群体的数字化获得,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应用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居民 幸福感 CFPS2020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
16
作者 梁杰 王瑶 陈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250-255,共6页
针对当前北京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短缺等问题组织调研,指出北京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926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农民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70.52%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满意,64.47%... 针对当前北京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短缺等问题组织调研,指出北京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926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农民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70.52%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满意,64.47%的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有需求,但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只有24.8%表示肯定去寻求心理帮助,求助意愿较低;有17.17%的农村社区开展了心理健康服务,服务形式多样且居民的满意度非常高。建议关注农民心理健康,满足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高职院校要加强高素质农民心理培育工作,明确高素质农民心理人才培育目标,建构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使得高素质农民心理人才作为内生力量参与到农村心理服务中去,以提升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 高素质农民
下载PDF
转移性收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吗?
17
作者 周洁红 梁玉虎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5,共13页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 转移性收入 消费差距
下载PDF
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与对策
18
作者 韩艳 狄建兵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再构建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我国城乡流通差距水平,实证分析城乡流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影响。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11-2020年间,我国各个省份的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第二,本文的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差距对农村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会对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第三,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我国各个地区均会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潜力释放 乡村振兴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村居民互联网健康信息行为分析
19
作者 李桂玲 肖章博 +6 位作者 李妍 桂园园 黄蔓蔓 高音 李敏 钱学艳 才艳雪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网络健康信息行为,为更好促进农村居民不良健康行为改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于齐齐哈尔市两个乡镇抽取230名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参考《威尔逊健康信息行为模型》...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网络健康信息行为,为更好促进农村居民不良健康行为改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于齐齐哈尔市两个乡镇抽取230名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参考《威尔逊健康信息行为模型》《长沙市城市居民健康信息行为调查与对策研究》,自行设计健康信息行为问卷,统计分析农村居民人口学资料,医学信息需求情况、医学信息获取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中,男71名,女149名;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7名,初中及以下125名,高中及中专47名,大专及以上31名。农村居民医学信息获取情况中,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互联网途径”“医疗机构”占比分别为66.82%、60.45%;利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使用搜索引擎直接搜索”占比最高,为56.82%;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取健康信息占比分别为82.27%;当前阻碍获取健康信息的外在因素,“提供的途径少”“信息获取不方便”占比51.82%、51.36%;获取健康信息的自身限制因素,“害怕虚假信息”“信息太多,不知道用哪些”占比分别为66.36%、60.00%;查寻健康信息的主要障碍,“信息检索技巧不够”“工作忙,没时间”占比分别为30.91%、29.55%。农民医学信息利用情况中,农村居民在利用健康信息时能考虑健康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新颖性占比分别为88.18%、92.27%、85.91%。使用健康信息对病情判断者占比较高,为80.91%;理解获取的健康信息内容,大部分理解者占比60.00%;认为可改变现有的不良健康行为占比83.18%。结论农民健康信息行为存在不足,健康管理者积极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健康信息行为提升,进而促进健康行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健康信息行为 促进策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朱晓俊 刘东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于1978—2020年的时序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首先估测了1979—2020年间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序演化。测算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演变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 基于1978—2020年的时序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首先估测了1979—2020年间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序演化。测算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演变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化进程、市场化程度、实际收入增长率和收入分配差距等因素会对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产生重要影响。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 影响因素 状态空间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