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北部区域霾污染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点位PM_(2.5)组分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申博 王玲玲 +3 位作者 范相阁 王楠 马双良 张瑞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暴发了多次霾污染过程,受观测仪器等因素的限制,尚未有对河南省北部城市和农村霾污染的对比研究.利用一系列在线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仪器在河南省2个城市点位和3个农村点位对一次区域重污染过程(2018年1月1...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暴发了多次霾污染过程,受观测仪器等因素的限制,尚未有对河南省北部城市和农村霾污染的对比研究.利用一系列在线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仪器在河南省2个城市点位和3个农村点位对一次区域重污染过程(2018年1月12~25日)进行综合观测.结果表明SO_(4)^(2-)、 NO_(3)^(-)和NH_(4)^(+)(SNA)是此次区域污染过程中5个点位PM_(2.5)中占比最高的组分,位于53%~63%之间,以NO_(3)^(-)为主24%~32%,其次为SO_(4)^(2-)(13%~17%).相较于城市点位,农村点位PM_(2.5)中有机物的占比更高,尤其是夜间.随着污染的加重,SNA的占比上升,重污染时段可达67%.此外,当区域受南部气团的传输影响时,5个点位PM_(2.5)中NO_(3)^(-)的占比增大;受北和东北部气团的传输影响时,PM_(2.5)中SO_(4)^(2-)和有机物的占比增大.硝酸铵是导致霾过程中大气能见度下降最主要组分,并且硝酸铵和硫酸铵对城市点位的影响高于农村点位.综上,城市和农村点位PM_(2.5)组分差异显著,城市地区需继续加强对气态前体物的削减,农村地区需同时重视碳质气溶胶排放源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霾污染 农村点位 组分特征 消光系数
原文传递
夏收时段农村大气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淑睿 孔少飞 +11 位作者 严沁 吴剑 朱戈昊 杨国威 吴方琪 牛真真 郑明明 郑煌 程溢 陈楠 许可 祁士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8-486,共9页
为了从源区的角度研究华北平原夏收时段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谱分布,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于2017年6月对华北平原典型农村点位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于300nm处,... 为了从源区的角度研究华北平原夏收时段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谱分布,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于2017年6月对华北平原典型农村点位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于300nm处,平均数浓度为28371cm^(-3).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差异明显,核模态(<20nm)呈线性分布,爱根核模态(20~100nm)呈多项分布,积聚模态(>100nm)呈对数分布.48h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观测点位气团受其东部的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生物质燃烧传输影响时,颗粒物总数浓度增加66.7%.潜在源贡献因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法,表明潜在源区为观测点位以东的区域,且以粒径小于100nm的颗粒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夏收时段 农村点位 气溶胶数浓度 生物质燃烧 影响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