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3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章《告中国的农民》作者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继华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年第4期86-92,9,共8页
《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但是,由于该文的开头部分“被上海法捕房没收走了”,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使人们难以知道该文的作者是谁。85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 《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但是,由于该文的开头部分“被上海法捕房没收走了”,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使人们难以知道该文的作者是谁。85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该文和周佛海的有关情况来分析,特别是依据该文和周佛海的文章中对“设若”、“甚么”、“那末”等词语的习惯性运用,可以断定该文的作者就是当时日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周佛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中国的农民》 周佛海 设若 甚么 那末
下载PDF
《中国农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指路灯”
2
作者 毕耕 马岚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2,共3页
《中国农民》是19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主要用于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和交流工作信息,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指路灯"。该刊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农民问题和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的重要文献... 《中国农民》是19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主要用于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和交流工作信息,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指路灯"。该刊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农民问题和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的重要文献,至今仍然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 农民运动 办刊宗旨
下载PDF
乡土心路 研精钧深——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
3
作者 王亚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 农民问题 书评
下载PDF
土地情思——李一清长篇小说《农民》探析
4
作者 刘兴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李一清的《农民》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一历代倍受关注的问题再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通过牛天才形象的塑造及其生活历程演变的叙写,发出了一代勤劳苦作农民心底对土地的深情呼唤,传达出了作者对土地的深度思考,从而留给人们许多想象... 李一清的《农民》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一历代倍受关注的问题再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通过牛天才形象的塑造及其生活历程演变的叙写,发出了一代勤劳苦作农民心底对土地的深情呼唤,传达出了作者对土地的深度思考,从而留给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作品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文学及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土地 情思
下载PDF
马克思何以高度赞扬巴尔扎克——以《农民》为例分析
5
作者 和建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农民》作为巴尔扎克"决心要写的作品中最艰巨的一部",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的高度评赞。本文认为原因在于:《农民》通过艾格庄园的变迁,概括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农村社会矛盾与斗争的真实历史,显示出"对现实关系具有... 《农民》作为巴尔扎克"决心要写的作品中最艰巨的一部",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的高度评赞。本文认为原因在于:《农民》通过艾格庄园的变迁,概括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农村社会矛盾与斗争的真实历史,显示出"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巴尔扎克塑造了深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残害的农民形象,既鞭挞了农民的堕落,也歌颂了农民的高贵,这种对立统一的叙事蕴含着"了不起的革命的辩证法"。巴尔扎克一方面把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另一方面讴歌"模范社会"残存的"诗意"。马克思充分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却"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两者都对古老的"道德原则"怀抱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巴尔扎克 农民》 现实关系 辩证法 诗意
下载PDF
无奈的剥离——评李一清的《农民》
6
作者 苏永延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李一清的新作《农民》,通过描绘农民在解放后几十年间经历的数次土地的得与失,探寻了造成农民贫困落后的诸多原因,并展示了广大农民的最终命运走向。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大工业力量将大批大批农村劳动力抛入城市中去,使他们脱离土地。从这... 李一清的新作《农民》,通过描绘农民在解放后几十年间经历的数次土地的得与失,探寻了造成农民贫困落后的诸多原因,并展示了广大农民的最终命运走向。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大工业力量将大批大批农村劳动力抛入城市中去,使他们脱离土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率先唱出了农民被剥离土地的哀婉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一清 农民》 中国 文学题材 小说 现代 艺术形式 贫困原因 书评
下载PDF
在历史的节点中寻找光亮——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
7
作者 陈旸 《群文天地(贵州)》 2016年第6期46-4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发展黄金期步入新阶段,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整个社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形式,能够以历史的视角准确而深刻的表现中国农民和农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者无法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发展黄金期步入新阶段,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整个社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形式,能够以历史的视角准确而深刻的表现中国农民和农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事实。高满堂编剧的《老农民》就是这一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收获,本文试图以困境中发展的农村电视剧为切入点,从《老农民》的文本出发,分析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形象塑造,探求其平民化的的叙事策略及其浪漫诗意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肯定了作品所反映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老农民》典型 审美 价值
下载PDF
作物轮作与水土保持:《四十世纪的农民》与新政农业政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超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3-37,71,共6页
当代美国土壤学家F .H .King的中国农业游记《四十世纪的农民》较为全面地挖掘了我国悠久的农学思想 ,新政农业立法中体现的水土保持、农作物轮作等思想均来自中国古代农学思想。通过回顾这位农学家代表文献的当代意义 ,指出我们有必要... 当代美国土壤学家F .H .King的中国农业游记《四十世纪的农民》较为全面地挖掘了我国悠久的农学思想 ,新政农业立法中体现的水土保持、农作物轮作等思想均来自中国古代农学思想。通过回顾这位农学家代表文献的当代意义 ,指出我们有必要研究总结祖国的农学遗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NKLIN Hiram King(1848-1911) 《四十世纪的农民》 新政 农业政策
全文增补中
中国农民的出路及农民的现代化——读《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 被引量:4
9
作者 万敏 萧洪恩 胡振虎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最早研究移民文化及其社会组织的著作之一。波兰农民在美国的现代化过程对我国农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农民现代化而言,在宏观上国家应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微观上农民个体也应努力...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最早研究移民文化及其社会组织的著作之一。波兰农民在美国的现代化过程对我国农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农民现代化而言,在宏观上国家应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微观上农民个体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逐步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适应城市文化和生活,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自身身份的转变,即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现代化 城市化 群体感 文化
下载PDF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再认识——以《农民》报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宁 《保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16,共6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成为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者学习的榜样。作为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民》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主要侧重于推行乡村识字教育、推广乡村生计知识、介绍乡村卫生知识、普及乡村公民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成为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者学习的榜样。作为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民》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主要侧重于推行乡村识字教育、推广乡村生计知识、介绍乡村卫生知识、普及乡村公民知识,不仅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科学指导,在民众教育的普及、素质的提高、科技的引进和应用、公民意识的提升等社会各个层面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县实验 农民》 平民教育 农民 乡村建设
下载PDF
土地悲歌——评李一清的《农民》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永延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李一清 农民》 小说 人物形象 乡土意识
下载PDF
电视剧《老农民》的叙事特色
12
作者 刘文艳 《今传媒》 2015年第8期82-83,共2页
电视剧《老农民》是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的收官之作。"工农商"前两部作品都收获了一定的影响力,而电视剧《老农民》也在众多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做到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本文主... 电视剧《老农民》是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的收官之作。"工农商"前两部作品都收获了一定的影响力,而电视剧《老农民》也在众多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做到口碑和收视率的双丰收。本文主要从《老农民》的叙事特色出发,探讨其成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农民》 叙事特色 艺术创作 农民形象
下载PDF
开设《中国农民》课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俊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1999年第3期19-20,共2页
本文概要说明了笔者对开设《中国农民》课的粗浅思考 ;简略介绍了该课课程体系与教育功能 ;
关键词 中国农民 课程 教学
下载PDF
研究农民问题的一部力作──《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评介
14
作者 胡雪海 《长白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 吴敏先
下载PDF
“乡土中国现代化”视域中的农民叙事——评张丽军新著《想象农民》
15
作者 刘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想象农民》立足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通过文本细读对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从思想文化史视角深刻思考了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对新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构建了关于现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极... 《想象农民》立足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通过文本细读对现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从思想文化史视角深刻思考了现代文学农民形象对新乡土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构建了关于现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极富理论品格和启发性的反思性文本。《想象农民》成为新世纪乡土中国文学和中国农民现代化思想探索和审美想象的一个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农民》 乡土中国 现代化 审美想象
下载PDF
新时期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土文化研究——以电视剧《老农民》为例
16
作者 窦国昊 《今传媒》 2017年第5期104-105,共2页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域文化 农村题材电视剧 乡土文化 《老农民》
下载PDF
深深地感动着——读白忠德先生《回望农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继高 《商洛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人到中年,不易感动,但今年春节期间读白忠德先生的《回望农民》,我一次又一次地冲动着、感慨着。我不止一次地给妻子儿女以及前来造访的亲友讲述着忠德先生作为一个脱离农村的城市人对农民兄弟的真情真心和真意,讲他作为一个知识分... 人到中年,不易感动,但今年春节期间读白忠德先生的《回望农民》,我一次又一次地冲动着、感慨着。我不止一次地给妻子儿女以及前来造访的亲友讲述着忠德先生作为一个脱离农村的城市人对农民兄弟的真情真心和真意,讲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铁肩道义、人文情怀,讲他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良知、睿智及其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春节期间 知识分子 人文情怀 城市人 社会
下载PDF
寻梦者的人生路向与悲剧人生——评范茂林的《城市农民》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向东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寻梦者 农民 劳动者 茂林
下载PDF
《蒙古农民》——内蒙古第一份革命刊物
19
作者 罗宏 《实践》 2017年第2期45-,共1页
《蒙古农民》创刊于1925年,是在中共北方地区组织和李大钊同志的提议和指导下,由内蒙古最早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多松年、乌兰夫、奎璧三人创办,对推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1925年初,李大钊委托邓中夏、赵世炎动员蒙藏... 《蒙古农民》创刊于1925年,是在中共北方地区组织和李大钊同志的提议和指导下,由内蒙古最早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多松年、乌兰夫、奎璧三人创办,对推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1925年初,李大钊委托邓中夏、赵世炎动员蒙藏学校的党团组织办一份刊物,向内蒙古广大蒙汉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刊物 《蒙古农民》 多松年 内蒙古
下载PDF
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经济关系的创新之作——《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评价
20
作者 郑德荣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 农民 经济关系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