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培育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门文华 《现代农机》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农民,未来发展也要依靠农民,提升农民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当前在农民主体地位培育中存在着文化认同缺位、人才流失严重、生态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基层治理欠缺等问题... 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农民,未来发展也要依靠农民,提升农民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当前在农民主体地位培育中存在着文化认同缺位、人才流失严重、生态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基层治理欠缺等问题。破解这一问题,进行路径探析,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培育困境 路径探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制保障
2
作者 翟欢 《乡村论丛》 2023年第5期19-29,共11页
农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互动中,坚持法律对重大政策的确认功能,在各领域的立法中对农民主体地位进行明确表达,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推动立法实施。具体来说... 农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互动中,坚持法律对重大政策的确认功能,在各领域的立法中对农民主体地位进行明确表达,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推动立法实施。具体来说,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在经济、组织、生态、文化、人才五大领域实现法律和政策的互动:以产权保护为中心,扩大农民收益;以“三治融合”为中心,强化农民自治地位;以保护传统为根本,培训农民精神内核;以城乡规划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本土人才为基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法制保障 内生动力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9-232,共4页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表现为农民自我决策程度低、农民参与实施的程度不高、农民实际受惠程度有限、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种种境况缘于人们传统的惯性思维、...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表现为农民自我决策程度低、农民参与实施的程度不高、农民实际受惠程度有限、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种种境况缘于人们传统的惯性思维、不良的政绩观和干部作风、农民自身的客观局限性及制度缺乏与漠视。创新以政府为主导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双向决策机制、民主选举机制、参与实施机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利益保障协调机制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实现机制 创新机制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吉双 郭翔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在新农村建设不同发展阶段上,农民主体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表现力度不同,有时表现为政府主导作用强一些,有时表现为农民主体作用强一些,但二者始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新农村建设长远看,依靠力量主要是农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政府主导作用
下载PDF
农民主体地位与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飞龙 梁宏志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1,共7页
国家土地制度与农民主体地位之关系,可用制度黏性加以解释,即作为刚性的国家土地制度,在乡村社会推行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恰恰也是制度稳定性的基础。农民主体可能会因为国家制度的强弱,展示出不同的形态,... 国家土地制度与农民主体地位之关系,可用制度黏性加以解释,即作为刚性的国家土地制度,在乡村社会推行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恰恰也是制度稳定性的基础。农民主体可能会因为国家制度的强弱,展示出不同的形态,时而显性,时而隐性,但农民主体却一直存在。当前,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割、农业合作组织的市场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塑造等。集体所有、规模经营或许是最为有效且可行的土地制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地位 农地制度 制度黏性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困境与突破: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昌凤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0,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原则。然而,由于长期强势社会管控模式的延续依然对农民的主体地位产生消解效应、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或保障乏力、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组织载体功能严重退化等原因,坚持农民主体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原则。然而,由于长期强势社会管控模式的延续依然对农民的主体地位产生消解效应、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或保障乏力、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组织载体功能严重退化等原因,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面临诸多困境。要真正实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就需要以“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强化法律赋权维权功能,筑牢农民主体地位的法治保障之基;构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支持鼓励农民组织载体建设,提升农民群体的利益博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主体意识 法治保障 “三治” 农民组织
下载PDF
农民权利保护的关键: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佳慧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4,共6页
农民权利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主体地位的虚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权利保护的效果。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农民权利保护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应当注意全... 农民权利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主体地位的虚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权利保护的效果。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农民权利保护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应当注意全面性研究视角与主动性研究立场的把握、农民权利意识的培养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建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权利保护 农民权利意识 利益表达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的有效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岳秀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6,共3页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原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民主体地位的概念及内涵进...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原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民主体地位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关于农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梳理,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关于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演变——基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飞龙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0,共3页
新中国成立之时,农民在政治、经济、婚姻等诸多环节上实现了平等,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不过,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开展,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完全实现。集体化时期,在国家与农民共存的同时,农民与公社的对抗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 新中国成立之时,农民在政治、经济、婚姻等诸多环节上实现了平等,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不过,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开展,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完全实现。集体化时期,在国家与农民共存的同时,农民与公社的对抗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导致了集体公社的解体。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给"三农"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遇并未转化为发展的成果,农民的主体地位仍未充分得到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虽然社会各界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并未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或者说具体的行动存在着与农村实际相偏离的一面。因而,目前仍需要强化对农民主体地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民主体地位 演变 基层实践
下载PDF
基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农业经营三种模式的评析与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萍 王子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1,共3页
丰富多样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应当是农民自主、自觉选择和创造的结果。从农业经营中基本权利主体—农民对于权利客体—土地支配性角度,或者说农民与其承包地上的具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来看,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无非三种类型,即农民家... 丰富多样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应当是农民自主、自觉选择和创造的结果。从农业经营中基本权利主体—农民对于权利客体—土地支配性角度,或者说农民与其承包地上的具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来看,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无非三种类型,即农民家庭对于承包地以直接的、合作的、流转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要对加强各种经营方式的法律机制及利弊得失的认知,以提高市场博弈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主体地位 直接经营 合作经营 流转经营
下载PDF
论农民主体地位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被引量:2
11
作者 祖金玉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尊重和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农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诉求,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尊重农民价值主体地位和创造主体地位,要求我们保障农民的... 尊重和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农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诉求,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尊重农民价值主体地位和创造主体地位,要求我们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处理好党和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防止权力对农民权益的侵害,避免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地位 农村基层民主 党的领导
下载PDF
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探讨——以资本下乡为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家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历来都十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应如此。资本下乡有助于乡村振兴,但由于下乡资本在经营农业中的决策权力和在利益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原因,致使农民主体地位弱...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历来都十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应如此。资本下乡有助于乡村振兴,但由于下乡资本在经营农业中的决策权力和在利益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原因,致使农民主体地位弱化,进而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和重塑农民的主体地位。一要坚持农村基本土地制度不动摇,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二要建立健全保障农民权益的利益分享、保护与协调机制;三要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四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乡资本 农业经营 农民主体地位 弱化 重塑
下载PDF
农民主体地位重建:“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涛 严加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语权、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地位 乡镇政府 后税费时代 政府职能转变
下载PDF
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仰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新农村建设受经济发展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应从增强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新农村建设受经济发展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应从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引导和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郁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8-52,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者和推动者。政府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地位,广泛吸收农民建设新农村。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转变政府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者和推动者。政府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地位,广泛吸收农民建设新农村。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使农民有机会参与新农村的建设,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教育 合作组织 村民自治
下载PDF
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农民主体地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元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49-51,共3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政府一元主导,农民主体缺失"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政府一元主导,农民主体缺失"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下载PDF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培育
17
作者 李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6-48,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调动和发挥好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就要从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活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调动和发挥好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就要从提升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活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多个方面重视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 中国共产党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与保障的思考——以广西宜州市S镇T村H屯为例
18
作者 罗树杰 韦艳枝 《桂海论丛》 2011年第2期85-90,共6页
文章以一个壮族村落——广西宜州市S镇T村H屯的新农村建设为例,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状况,认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民的主体地位缺失,农民被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在... 文章以一个壮族村落——广西宜州市S镇T村H屯的新农村建设为例,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状况,认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民的主体地位缺失,农民被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在指导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别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努力培养和增强村民权利意识,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基层民主制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萍 李文静 《乡村论丛》 202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以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主体地位为研究对象,从人本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共享发展理念等理论入手,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理论基础。在具体对"农民主体地位"核心概念操作化设计基础上,调查、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民主... 以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主体地位为研究对象,从人本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共享发展理念等理论入手,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理论基础。在具体对"农民主体地位"核心概念操作化设计基础上,调查、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现状,发现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运用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探讨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政策体系
下载PDF
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调查与思考
20
作者 冯仰生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3-86,共4页
基于298份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分析了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新农村建设应从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和增加农民... 基于298份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分析了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新农村建设应从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着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