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改善农民民生中的作用及潜力——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
1
作者 陈晓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5-578,共4页
浙江省温州市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改善农民民生中已经发挥了信息的搜集与发布,生产的组织与协调,产品的加工与包装、冷藏与储存、配送与服务,品牌的建设与营销等作用,在"农超对接"、多路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销售、自营零... 浙江省温州市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改善农民民生中已经发挥了信息的搜集与发布,生产的组织与协调,产品的加工与包装、冷藏与储存、配送与服务,品牌的建设与营销等作用,在"农超对接"、多路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销售、自营零售、加强管理、确保公平、专业化和一体化等方面仍有潜力。同时,还需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内外部的融资协调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改善农民民生 作用 潜力
下载PDF
建国以来党的农民民生建设历程及历史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民民生建设经历了解决农民生计、共同富裕及小康社会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历史阶段。从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计到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农民民生建设的演进逻辑,也是对马克思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民民生建设经历了解决农民生计、共同富裕及小康社会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历史阶段。从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计到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农民民生建设的演进逻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建国以来党的农民民生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民生建设应该以坚持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依法治国理念为基础,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原则,以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为核心,以依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民生建设内容和方式为策略,以积极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农民民生建设 历程 历史经验
下载PDF
江河上游区农民民生质量水平分析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四川省松潘县为例
3
作者 盈斌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3期7-8,共2页
微观尺度的农民民生质量水平差异是地域空间分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四川省岷江上游的松潘县作为案例,以乡镇为单元,选取反映农民民生质量的8个指标,分析其影响农民民生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发现:决定松潘县农民民生... 微观尺度的农民民生质量水平差异是地域空间分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四川省岷江上游的松潘县作为案例,以乡镇为单元,选取反映农民民生质量的8个指标,分析其影响农民民生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发现:决定松潘县农民民生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反映农村社会服务共享水平的千人拥有医生数和教师数;农民民生质量水平高值主要集中在中部,并呈南北延伸分布,而东西部的乡镇主要呈现出中低水平的状态。要提高农民民生质量水平,政府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把教育、福利和卫生服务的提升放在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民生质量水平 主成分分析 空间分布 岷江上游 松潘县
下载PDF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农民民生保障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榕昌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4,113,共6页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本在提高,社会风险在增加。文章认为,为保障征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和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二是建立...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本在提高,社会风险在增加。文章认为,为保障征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和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二是建立与城镇职工接轨的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多元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征地农民法律救济制度,规范农地转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征地农民民生保障 土地制度改革 多元社会保障 法律救济
原文传递
论共建共享进程中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5
作者 王家宏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0期38-41,共4页
农民之民生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民生问题。影响乃至损害农民生存权、发展权的问题在某些领域仍很突出:教育成本过高;农民的就医问题即健康问题;失地农民生活难以为继的问题。要贯彻十七大精神,就得从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当前农民... 农民之民生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民生问题。影响乃至损害农民生存权、发展权的问题在某些领域仍很突出:教育成本过高;农民的就医问题即健康问题;失地农民生活难以为继的问题。要贯彻十七大精神,就得从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当前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我们怎样对待他们即我们对农民的政策问题。我们必须从政策上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加以通盘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存权 农民民生问题 农民长远生计
下载PDF
走进农民,走出农村,发展农业
6
作者 徐阿根 《中国市场》 2009年第13期148-149,共2页
农民、农村、农业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重大的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30年中,"三农"问题有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与全面奔向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农民民生不... 农民、农村、农业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重大的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30年中,"三农"问题有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与全面奔向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农民民生不懈怠,农村建设不动摇,农业发展不折腾"的方针,就一定能够达到心想事成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民生 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定位 被引量:9
7
作者 韩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9,共9页
内在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要求的法律价值目标,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制度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农民民生保障为根本价值目标,追求平等、民主、公平、正义、效率等多元价... 内在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要求的法律价值目标,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制度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农民民生保障为根本价值目标,追求平等、民主、公平、正义、效率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兼顾协调和实现。由此决定了其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强制功能、教育功能都要围绕这样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从而确认、调整、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民生保障 集体经济法律制度
下载PDF
农民“被上楼”现象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西杰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被上楼"现象,源于民生时代的伦理缺位。一是伴随承载着传统人文生态的农民居所的变化,缺乏一种与之适应的全新人文伦理生态;二是农民上楼缺乏一种生活体验上的主体性认同;三是农民上楼过程中,缺乏资源...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被上楼"现象,源于民生时代的伦理缺位。一是伴随承载着传统人文生态的农民居所的变化,缺乏一种与之适应的全新人文伦理生态;二是农民上楼缺乏一种生活体验上的主体性认同;三是农民上楼过程中,缺乏资源性的政治动员与其利益分配的道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被上楼”民生伦理
原文传递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Legitimacy Crisis of Local Citizenship in China
9
作者 Xiong Yi-ha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3年第3期1-24,共24页
This paper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in Shanghai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hat influen... This paper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in Shanghai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hat influence do they have on China's politics? Surveys have shown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ut a greater emphasis on personal space and quality of life. They also have a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ir individual rights. Additionally, they have a stronger desire to assimilate into the city. The ratio of remittances in relation to income amo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decreased signiflcandy while their local spending has increased. Overall, the new migrant workers demonstrate a stronger tendency towards permanent migration. Local citizenship based on the hukou (household registration ) system is facing a crisis of legitimacy. The unrest amo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mixture of Marx-type labor unrest and Polanyi-type labor unrest, but the unrest is ultimately directed towards the state. The result will be a rise in the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citizenship rights consciousness semi-urbanization Hukousyst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