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农民经济行为的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刘薇
颜玲
苏毅
谢利娟
-
机构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187-1191,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扶贫计划项目(2016FP-13)
-
文摘
结合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讨论了农民经济行为对农村科技扶贫产生的影响。从农民经济行为视角讨论科技扶贫实施路径的选择和科技扶贫模式的确定,探讨了农村科技扶贫的"适应策略"路径和"发展策略"路径主要特点和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扶贫模式,提出建议,力求使科技扶贫策略更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瞄准性更强。
-
关键词
农民经济行为
科技扶贫
适应策略
发展策略
扶贫模式
-
Keywords
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daptive strate-gy
poverty-alleviating model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江永红
马中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能力建设问题研究》(07CJL01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农民经济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200704101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农民经济行为和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而历史上有关农民经济行为研究的多种理论,都忽视了生态环境因素。实际上,农民经济行为一方面受制度、收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形成的外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又受来自心理需要上的影响。为此,对农民行为进行分析,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农民行为分析框架。该框架将生态需求引入到农民的行为目标中来,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农民经济行为
生态需求
行为目标
-
分类号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民经济行为研究的理性之辩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冉奥博
张雷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9期120-127,共8页
-
基金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3220012211314)
-
文摘
学者由于时代、地域和分析角度不一致,对农民经济行为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国内学者主流观点是农民经济行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时而理性,时而非理性。本研究对于韦伯的农民行为不理性,黄宗智的行为半理性和秦晖的约束理性进行扬弃;认为农民经济行为是持续理性的,非理性只是外部评价机制不同。通过囚徒困境,公路模型和蛛网模型分析了农民内在理性与外在理性。最后引入等信息线,分析了信息与农民边际收益关系,认为信息因素决定农民经济行为。
-
关键词
农民经济行为
经济理性
综述
行为理性
-
Keywords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economic rationality
summarize
behavior rationality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
-
题名农民经济行为与文化解释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振
-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
文摘
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民,农民个体行为与整个经济环境的冲突与协调,是现代经济学以经济行为研究为核心的体现。对于农民经济行为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都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而通过文化角度的阐释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
关键词
农民经济行为
文化解释
-
Keywords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
-
题名县南沟流域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在伟
王继军
赵阿丽
-
机构
中国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
基金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201202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1B05)
-
文摘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民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现实,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县南沟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资源禀赋、利益趋向性等是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主要要素.家庭抉择者的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决定了农民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农民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决定了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资源优势;利益是所有农民最终所追求的,所以利益趋向性是农民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力;3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是农民做出经济行为选择的必要影响因素.
-
关键词
农民经济行为
自身素质
利益趋向性
资源禀赋
县南沟流域
-
Keywords
peasants' economic action
self-quality
tendency of interest
resources endowment
Xiannangou watershed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经济行为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常明明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71,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经济行为(1949—1984)”(16BJL015)。
-
文摘
人民公社建立初期,由于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高级形式,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原先家庭劳力加强,生活相对富裕的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引起他们的不满,生产消极,要求实行生产责任制;而贫农、下中农通过"社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公社有所认同,但也有一部分贫农、下中农在生产困难面前,尤其是受到富裕农民的影响,对集体化道路摇摆不定。在人民公社调整时期,一些地区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生产经营形式,在农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后,又受到批判而被禁止,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文革"期间,由于推行过"左"的路线,忽视了农民独立发展生产的需求,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总体来看,国家在此过程中试图改变农民,而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人民公社的某些制度向有利于社员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的转向。
-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民经济行为
制度变迁
互动
-
Keywords
people’s commune
economic behavior of peasant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teraction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民经济模型研究
- 7
-
-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5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机理与整合机制研究”(编号:12CJY05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编号:12CJY058)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转移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编号:2012041047-01)的资助
-
文摘
开放经济条件下,农村企业在面对外生资本收益率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总资本额雇佣劳动力,而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在家庭经营中实现自我就业或者选择转移到城镇。由于转移成本的存在和家庭经营的外延功能,农民容易接受一个低于企业工资的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劳动所占比重。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对农村所产生的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转移成本的大小,降低转移成本对于加快农村生产达到均衡很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家庭的消费与两种生产行为,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出发构建农民经济行为模型,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为城乡统筹理论提供微观基础。
-
关键词
资本收益率
劳动力转移
人口转移成本
农民经济行为
-
Keywords
Return on Capital
Transfer of Labor
Costs of Population Transfer
Peasant Economic Behavior
-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