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耦合生产方式下不同批次肉鹅养殖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关法春 梁正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0,共4页
通过不同批次肉鹅养殖效果研究,在作物种植和肉鹅养殖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农牧耦合生产方式下,试验研究了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肉鹅的生长动态和不同饲养场地对肉鹅养殖的贡献。结果表明:肉鹅的放牧场地月际变化大,肉鹅放牧场地存在明显的阶... 通过不同批次肉鹅养殖效果研究,在作物种植和肉鹅养殖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农牧耦合生产方式下,试验研究了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肉鹅的生长动态和不同饲养场地对肉鹅养殖的贡献。结果表明:肉鹅的放牧场地月际变化大,肉鹅放牧场地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利用现象,总体趋势为农田(6~8月)→草地(9~10月);第1批次鹅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第2批,不同养鹅批次间饲养场地的贡献率也不相同,第1批次肉鹅养殖中农田的贡献率最大,而第2批次肉鹅养殖中草地的贡献率则大于农田。不同批次肉鹅的生长速度及不同饲养场地的贡献率的差异,反映了耦合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高低,这不仅与系统内部肉鹅养殖子系统的饲料需求节律和作物种植子系统提供饲料的节律是否一致有关,而且与1月龄鹅生长的外环境因素紧密相连。今后应加强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农牧耦合生态系统内部运行节律和外部环境条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农牧耦合系统 肉鹅 时空转移 饲养场地
下载PDF
河西地区农牧地域分异与农牧耦合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爱民 刘宇 高翔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9-53,共2页
农牧耦合存在两种基本耦合类型:一是特定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中农牧业生产之间的内部耦合;二是不同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之间的农牧空间耦合。在对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现状结构和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对农牧空间耦... 农牧耦合存在两种基本耦合类型:一是特定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中农牧业生产之间的内部耦合;二是不同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之间的农牧空间耦合。在对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现状结构和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对农牧空间耦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耦合 地域分异 河西地区
全文增补中
促进农牧系统耦合推进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3
作者 于萨日娜 丁继 王璟璇 《现代农业》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农牧系统耦合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更是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农牧系统耦合对于促进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制饲草料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生计模式落后、农牧业... 农牧系统耦合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更是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农牧系统耦合对于促进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制饲草料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生计模式落后、农牧业产业化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制约,农牧交错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培育农牧系统“耦合键”;调整生计策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系统耦合 农牧交错区 农牧业经济 高质量
下载PDF
藏南农牧交错带农牧互作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承琪 徐海鹏 +2 位作者 金少红 舒朝成 郭正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4-203,共10页
农牧耦合是提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藏藏南地区"牧繁农育"和"农草牧补"两种农牧耦合模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结果表明,200... 农牧耦合是提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藏藏南地区"牧繁农育"和"农草牧补"两种农牧耦合模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结果表明,2008-2016年"牧繁农育"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草牧补"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虽呈增加趋势,但社会经济效益处于波动状的稳定状态;虽然"牧繁农育"模式和"农草牧补"模式均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牧繁农育"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较"农草牧补"随年际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为类似地区定量评价农牧耦合模型效益提供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地区 农牧耦合模式 生态环境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耦合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董孝斌 高旺盛 严茂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共6页
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概念,并对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的农牧系统耦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牧耦合效果不好,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结... 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概念,并对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的农牧系统耦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牧耦合效果不好,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结构模式,一种以安塞县为代表,农牧能值总体利用率较高,但畜牧业内部结构偏重食粮动物使得高质能转化率低下;另一种以武川县为代表,农牧业结构总体上朝趋于协调方向发展,但畜牧业规模过大,由于草畜平衡严重失调,导致农牧系统耦合机制难以稳定。该文根据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还提出了提高农牧系统耦合的一些措施及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农牧交错带 农牧系统耦合 生态经济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固阳县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郝慧梅 任志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7,159,共5页
基于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固阳县16个乡1 6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指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抗干扰能力弱、易于发生风蚀、水蚀的生态背景是制约农牧交错带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生态瓶颈,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 基于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固阳县16个乡1 6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指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抗干扰能力弱、易于发生风蚀、水蚀的生态背景是制约农牧交错带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生态瓶颈,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农牧企耦合发展模式”,分析论证了该模式对于解决农牧交错带生态和经济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固阳县 生态瓶颈 农牧耦合发展模式
下载PDF
西藏高原农牧系统耦合发展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永涛 张宪洲 余成群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文章根据西藏地域分异的特点,对藏北地区草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高原地区农牧民面临的增收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区和牧区互动耦合的区域...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文章根据西藏地域分异的特点,对藏北地区草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高原地区农牧民面临的增收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区和牧区互动耦合的区域发展对策。即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河谷农区丰富的水热和土地条件,建设草产品和饲料基地,实施"南草北上"工程,对藏北地区的牲畜进行季节性补饲,缓解草畜矛盾,遏止草地退化,不仅可以改善藏北草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从而实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收入增加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农牧民增收 生态屏障功能 农牧耦合 区域发展
原文传递
发展山西肥羔肉羊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英 李晋川 +3 位作者 岳建英 郭春燕 王宇宏 杨生全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肥羔肉羊产业是风险小、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畜牧黄金产业。充分利用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与我国特有的性成熟早、多胎、多羔的小尾寒羊以及国外的优良肉羊品种杜泊羊,组成三元经济杂交,肥羔肉羊4~6个月出栏,胴体重和羊肉质量显... 肥羔肉羊产业是风险小、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畜牧黄金产业。充分利用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与我国特有的性成熟早、多胎、多羔的小尾寒羊以及国外的优良肉羊品种杜泊羊,组成三元经济杂交,肥羔肉羊4~6个月出栏,胴体重和羊肉质量显著提高,是目前适宜普遍推广的杂交组合;以种植业为基础,秸秆草业为依托,肥羔肉羊业为主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半干旱农区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肥羔肉羊不仅在山西省山区而且在平川盆地都可以适应,建立舍饲养殖小区和种羊生产基地,实施科学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应把肥羔肉羊产业作为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给予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羔肉羊 经济杂交 农牧耦合 秸秆草业 舍饲养殖
下载PDF
草原荒漠化的反思 被引量:15
9
作者 达林太 阿拉腾巴格那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属典型的非平衡生态系统,但我国却照搬了美国的草原平衡生态系统理论来指导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实施对草原退化的治理,导致草地的进一步退化和人口的贫困。对此,应充分认识内蒙古草地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利用系统论理...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属典型的非平衡生态系统,但我国却照搬了美国的草原平衡生态系统理论来指导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实施对草原退化的治理,导致草地的进一步退化和人口的贫困。对此,应充分认识内蒙古草地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利用系统论理论,在草地生态系统外建立一个大能量基地,即在农牧交错带重建自然覆被的基础上发展草产业,使农牧交错带优先发展,通过对衰竭的草地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使其进展演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生态系统 草地退化现象 农牧交错带优先发展战略 农牧耦合 草原荒漠化 内蒙古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