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固碳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严丽萍 刘睿 杨利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在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由于温室效应日益显著,降碳增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壤强大的CO 2吸收能力逐渐引起各专家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在土壤碳汇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固碳... 在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由于温室效应日益显著,降碳增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壤强大的CO 2吸收能力逐渐引起各专家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在土壤碳汇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固碳能力做出系统梳理。综述森林、草地、农田和旱地土壤的固碳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固碳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①由于丰富的植被和发达的根系,森林土壤固碳能力较高,森林火灾、树木砍伐是影响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②草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存储了更多的有机碳,放牧、施肥是影响草地土壤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③农田也可以在地上生物量中储存大量的碳,秸秆还田、生物炭和农作物产量是较为有效的固碳改善方式;④旱地储存了全球大部分土壤无机碳,土壤无机碳含量受母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且旱地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关系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能力 土壤生态系统循环 森林土壤 草地土壤 农田土壤 旱地土壤
下载PDF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蔗田碳平衡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管奥湄 章莹 +2 位作者 刘宇 罗莎莎 王建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8-488,共11页
为了研究氮肥投入及豆科作物间作对蔗田碳汇的影响,通过2年(2012—2013年)的大田试验,采用投入产出平衡法(即将作物生育期内的碳投入与碳产出进行量化分析),探讨2个蔗田施氮水平[300 kg·hm?2(减量施氮)和525 kg·hm?2(常规施... 为了研究氮肥投入及豆科作物间作对蔗田碳汇的影响,通过2年(2012—2013年)的大田试验,采用投入产出平衡法(即将作物生育期内的碳投入与碳产出进行量化分析),探讨2个蔗田施氮水平[300 kg·hm?2(减量施氮)和525 kg·hm?2(常规施氮)]和4种种植模式(甘蔗单作、大豆单作、甘蔗||大豆1行︰1行间作及甘蔗||大豆1行︰2行间作)下蔗田生态系统碳的输入和输出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施氮处理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碳输入量均显著高于甘蔗单作和甘蔗||大豆1︰1间作模式。2012年减量施氮处理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碳输出量显著低于甘蔗单作和甘蔗||大豆1︰1间作模式,2013年差异不显著;甘蔗收获后,减量施氮处理甘蔗||大豆两种间作模式土壤碳截存量均显著高于甘蔗单作。甘蔗||大豆间作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与平衡分析表明,减量施氮处理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净碳固定量2012年为2 956.35 kg·hm?2,2013年为872.59 kg·hm?2。减量施氮处理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下农田固碳潜力大于其他处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模式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大豆间作 减量施氮 输入 输出 平衡 农田固碳
下载PDF
中国农田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与技术途径 被引量:5
3
作者 阮俊梅 宋振伟 +1 位作者 王全辉 王利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5期98-102,共5页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并且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能力,提升农田系统固碳减排潜力,是中国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简要分析了国...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并且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能力,提升农田系统固碳减排潜力,是中国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简要分析了国内农业固碳现状,总结了农业生产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农业生产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和技术途径,对未来增加农业固碳潜力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农田土壤 技术途径
下载PDF
水库综合利用与低碳经济
4
作者 李明镐 冯硕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年第20期93-93,共1页
低碳战略下我国选择水电的充分性与必然性,水源地保护林与水库旅游产业中的低碳效益,不同水利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比较。
关键词 经济 水电优越性 造林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rop-residue Return in China Based on Model Simulation 被引量:7
5
作者 CHEN Jinghua WANG Shaoqiang +1 位作者 XU Xiyan SUN Leiga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Crop-residue return is a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il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is important in soil organic carbon(SOC)sequestration and CO2 mitigation.We applied a proces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 Crop-residue return is a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il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is important in soil organic carbon(SOC)sequestration and CO2 mitigation.We applied a proces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EPIC)model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changes from 2001 to 2010under 4 crop-residue return scenarios in China.The carbon loss(28.89 Tg yr–1)with all crop-residue removal(CR0%)was partly reduced by 22.38 Tg C yr–1 under the status quo CR30%(30% of crop-residue return).The topsoil in cropland of China would become a net carbon sink if the crop-residue return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30%to 50%,or even 75%.The national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ropland was estimated to be 25.53 Tg C yr–1 in CR50%and 52.85 Tg C yr–1 in CR75%,but with high spatial variability across regions.The highest rate of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density occurred in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 while the lowest was in East China.Croplands in North China tended to have stronger regional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storage.During the decade,the reduced CO2 emissions from enhanced topsoil carbon in CR50%and CR75% were equivalent to 1.4% and 2.9%of the total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s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we recommend encouraging farmers to return crop-residue instead of bu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oil properties and alleviate atmospheric CO2 rises,especially in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LAND crop-residue retur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spatial pattern EPIC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