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农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研究
1
作者 郭新伟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106-107,共2页
在我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量占比超过60%,而在农业用水量中超过90%的水资源是用于农业灌溉,而我国农业灌溉水仅拥有0.53有效利用系数,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利用农业水利工程来管理与调配农业水资源,保证农用水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量占比超过60%,而在农业用水量中超过90%的水资源是用于农业灌溉,而我国农业灌溉水仅拥有0.53有效利用系数,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利用农业水利工程来管理与调配农业水资源,保证农用水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基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农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与调配 农田水资源 水平衡
下载PDF
渠道灌区管理与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2
作者 朱成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0172-0175,共4页
随着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的增强,渠道灌区及农田水资源管理效率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灌区为核心,运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灌区管理与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联。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构建关联模型,揭示影响农田水资... 随着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的增强,渠道灌区及农田水资源管理效率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灌区为核心,运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灌区管理与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联。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构建关联模型,揭示影响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灌区管理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灌区管理可显著提升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减少灌溉损失、提高灌溉精度及降低非农业用水占用等方面,为农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农田土壤水分管理、科技投入、政策支持等也是提升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灌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灌区管理 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灌溉损失 农田土壤水分管理 资源节约型社会
下载PDF
淮北平原区基于大沟蓄水技术的农田水资源调控模式 被引量:9
3
作者 汤广民 王友贞 +1 位作者 王修贵 李金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在安徽淮北平原的大田原型试验,分析了利用农田排水大沟进行控制蓄水的可行性及其对地表径流、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调控效果,提出了平原区依托大沟控制蓄水的农田水资源调控系统成套技术参数和模式。结果表明,单位长度大沟年调蓄水... 通过在安徽淮北平原的大田原型试验,分析了利用农田排水大沟进行控制蓄水的可行性及其对地表径流、地下水和土壤水的调控效果,提出了平原区依托大沟控制蓄水的农田水资源调控系统成套技术参数和模式。结果表明,单位长度大沟年调蓄水量为1.9×10^4m^3/km左右,其影响范围内的农田地下水位较无控制大沟平均抬高约0.3~0.5m,每年可增加作物对地下水的直接利用量50-80mm,区域年农田水资源调控总量110mm左右,约占当地年均降雨量的13%;只要控制合理、管理得当,不会因此而影响排水系统对农田涝渍的有效控制或降低原有排水工程的除涝降渍标准。以大沟控制蓄水进行农田水资源调控这一技术模式,是适合淮北平原区特点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调控区域水资源时空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沟蓄水 农田水资源 水资源调控 淮北平原
下载PDF
大沟蓄水对农田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凤存 沈涛 王友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0,共4页
以大沟蓄水技术的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为技术支撑,从大沟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蓄水控制方案、对地下水的调控方案以及管理运行规则,将农田灌溉、排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淮北平原试验区。统计分... 以大沟蓄水技术的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为技术支撑,从大沟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蓄水控制方案、对地下水的调控方案以及管理运行规则,将农田灌溉、排水、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淮北平原试验区。统计分析试验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大沟蓄水是解决区域灌溉水资源短缺、调控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沟蓄水技术 农田水资源 综合调控 试验区
下载PDF
安徽淮北地区农田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友贞 叶乃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淮北地区存在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其开发利用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降水、土壤、水文地质、水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差异,全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研究分区,提出北部“以蓄... 淮北地区存在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其开发利用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降水、土壤、水文地质、水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差异,全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研究分区,提出北部“以蓄为主、以蓄促补”,中部“蓄泄兼筹、补排相顾、以蓄为主、适度排泄”,南部“以排为主,蓄、引、提相结合,洪、涝、渍、旱综合治理”的分区农田水资源调控模式。这对该区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北地区 农田水资源 调控模式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安徽淮北平原区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友贞 袁先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基于淮北平原地区水资源多年调控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农田排水大沟上兴建控制蓄水工程,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调控地下水资源的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重点阐述了农田水资源调控工程型式、主要规划设计参数及工程运行调控与管理技术.
关键词 平原地区 农田水资源 调控技术 水资源持续利用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山东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7
作者 张绪振 王兵 巴音吉 《陕西水利》 2022年第6期29-32,共4页
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山东省17市为决策单元,采用农田用水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田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农田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市2018年的... 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山东省17市为决策单元,采用农田用水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田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农田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市2018年的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15年~2018年山东省17市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青岛市、烟台市、泰安市、莱芜市的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比其他市高,其他市应参考这四市经验进行调整;从2015年~2018年山东省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起伏,但总体来看是逐年下降的,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并未正面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农田水资源 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田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8
作者 向玺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1期70-72,共3页
如何从农业生产的视角,科学地评估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使用效益,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GIS技术在应用上的优越性为切入点,从数据准确性、结构可视化、降低工作成本等几个角度出发,将农田水资源利用与GIS可视化、动... 如何从农业生产的视角,科学地评估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使用效益,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GIS技术在应用上的优越性为切入点,从数据准确性、结构可视化、降低工作成本等几个角度出发,将农田水资源利用与GIS可视化、动态化特点结合,设计GIS的农田水资源利用评价系统,以更好地服务于农田灌溉,推动农田灌溉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农田水资源 利用评价
下载PDF
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大刚 王少丽 +1 位作者 许迪 瞿兴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在广泛咨询和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影响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的各类重要因素,包括排水水质、作物特性、土壤特性、水文气象、灌排措施等5个方面,然后根据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筛选了各个准则层下面指标层的具体指标... 在广泛咨询和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影响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的各类重要因素,包括排水水质、作物特性、土壤特性、水文气象、灌排措施等5个方面,然后根据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筛选了各个准则层下面指标层的具体指标,最后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资源 灌溉利用 适宜性 评价指标 内涵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建伟 王琳 +4 位作者 严登华 倪红珍 栾清华 陈根发 刘思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探索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以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石嘴山市)为研究区,分析农田水循环过程,提出"引沟济渠"农田灌溉水源调配新思路。以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灌溉水量需求以... 为探索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以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石嘴山市)为研究区,分析农田水循环过程,提出"引沟济渠"农田灌溉水源调配新思路。以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灌溉水量需求以及水资源管理用水红线为约束,借助MATLAB优化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的前提下,取用惠农渠水4.83亿m^3、第五排水沟水0.92亿m^3、唐徕渠水0.82亿m^3、第三排水沟水0.31亿m^3,可节约黄河水1.23亿m^3;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差情况下水质是主要约束条件,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好情况下排水量是主要约束条件;实施"引沟济渠"模式应本着"差水控量,好水用尽"的原则,充分利用上游排水沟的来水。该农业水资源利用模式可节约渠灌水,做到"一水多用、多水联用",为干旱区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末段 农业水资源配置 农业用水安全 引沟济渠 污水灌溉 灌区农田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宁夏
下载PDF
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树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3期218-218,共1页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增加,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是由于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还处于较低水平。为了不让农田水利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对农田排水资...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增加,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是由于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还处于较低水平。为了不让农田水利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对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以此为基点展开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资源 灌溉 适宜性 评价
下载PDF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问题分析
12
作者 聂新勇 《缔客世界》 2019年第10期129-129,共1页
中国的水资源非常匮乏,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农业用水量也很大。加强对农业用水相关问题的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业部门节水的发展和加强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 中国的水资源非常匮乏,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农业用水量也很大。加强对农业用水相关问题的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业部门节水的发展和加强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资源保护 节水灌溉工程 设计研究
下载PDF
淮北平原区干沟控制排水技术及效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友贞 于凤存 沈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目前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两处总面积218km2的控制排水原型试验区,采用现场观测和理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干沟控制排水对农田排水、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及对降雨径流、地下... 针对目前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两处总面积218km2的控制排水原型试验区,采用现场观测和理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干沟控制排水对农田排水、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及对降雨径流、地下水资源的调控作用等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调控地下水位、增加作物对地下水的利用、调节水资源时空分配等作用,基本上不影响干沟的农田排水,是目前淮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的方向性措施。成果已在安徽淮北平原区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对类似地区的控制排水工程建设和农田水资源的调控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农田排水 控制排水 调控技术 农田水资源 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