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张凌云 曹一博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
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涉及植物生理与病理、土壤、生态等多学科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目前是经济林本科专业和林学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 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涉及植物生理与病理、土壤、生态等多学科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目前是经济林本科专业和林学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未与教学对象各自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未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差异,缺乏个性化教学环节。二是实践教学仍以栽培环节为重点,对产学研融合重视不够,未密切跟踪产业发展的需求,缺乏对前沿技术的引入以及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三是实践教学内容侧重于栽培技术,主要针对特定区域的树种和栽培模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实践时长较短,集中安排在冬季休眠期,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缺乏呼应。四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不足、对合作企业的管理水平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认识不足等问题,未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共建实践基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五是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经济林产业缺乏全面认知,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和选课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了基于学生兴趣和不同专业各自特色的“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哲学思考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念。二是结合经济林专业以及林学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各自特色,开展内容各有侧重的差异化实践教学。三是根据经济林的特性以及面向不同专业教学内容侧重有所不同的情况,设置包括基础性实践模块和拓展性实践模块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块,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四是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并针对其在实习过程中常以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方式为基准的学习特征,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五是优化实践教学考核,采取撰写报告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允许学生参与考核评分,使考核过程成为学习过程。六是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将合作企业的龙头示范作用、栽培模式的先进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等作为筛选标准,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对接共建模式和基于高校实践教学基地联盟的校校合作共建模式。七是通过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和要求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赢,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意愿等都有所增强,并注重对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的思考;同时,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通过实现双赢使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意愿得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经济林栽培学 实践教学 专业特色 差异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 考核 基地建设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理念下植物分子育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志波 程海涛 +1 位作者 金诚诚 敖雪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55-158,共4页
随着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兴起,植物分子育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农业挑战的能力。该文以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导向,探讨在植物分子育种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明确定位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兴起,植物分子育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农业挑战的能力。该文以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导向,探讨在植物分子育种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明确定位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学科优势特色、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等路径对植物分子育种课程进行有效改革,旨在为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人才提供有效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植物分子育种 高校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中作物生产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
3
作者 毛芬 黄收兵 +1 位作者 张海林 张明才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对作物生产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从低阶到高阶的多层次—递进式—全方位的教学内容重构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响应新农科建设的号召,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综合实践能力强、创新素养高的新型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农科建设 作物生产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金课”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4
作者 宫香伟 刘春娟 +2 位作者 贾宝艳 敖雪 于海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89-94,共6页
农业强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特殊的战略目标任务,对人才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为了培养“三农”创新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中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不吻合、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不匹配... 农业强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特殊的战略目标任务,对人才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为了培养“三农”创新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中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不吻合、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不匹配、师资队伍建设与结构不合理等主要问题,以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通过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以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来整体构建符合时代需要、彰显中国特色、支撑农业强国的新型农学教育体系,进而有效构建了长效的校政企利益共同体。通过运用实践与创新高度协同整合,以达到有针对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为新农科建设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塑造探索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农学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引领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改革探索
5
作者 汤权 王小治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课程教育亟需转变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农林发展的新型人才。该文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课程结构优化和革新提升路径的探索。首先分析当前课程教学内容...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课程教育亟需转变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农林发展的新型人才。该文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课程结构优化和革新提升路径的探索。首先分析当前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强化课程建设、突出学科融合和建立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构建“厚基础、增潜力、重创新、强实践”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竞争力,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土壤肥料学 学科交叉融合 复合创新型人才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6
作者 杨瑛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49-152,共4页
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农业物流专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教学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和策略,首先分析新农科建设对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接着提出农... 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农业物流专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教学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和策略,首先分析新农科建设对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接着提出农业物流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创新路径,探讨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与措施,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物流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物流专业 教学模式 能力培养 教学创新
下载PDF
面向新农科建设的“课—创—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构建
7
作者 王寅 韩光 +4 位作者 李青澍 李勇 仲文晶 李玉妍 沈成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推进新农科建设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吉林农业大学结合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以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构建了贯穿本科四年一体化设计、模块化运...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推进新农科建设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吉林农业大学结合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以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构建了贯穿本科四年一体化设计、模块化运行的“课内+课外”主辅结合实践课程矩阵,同时搭建了“6+6”交叉协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通过集成“一院一赛”学科竞赛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实践“竞赛网络”;通过拓展校内外资源,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实践育人新机制,促进产科教融合,最终构建形成“课为基础、创为驱动、赛为抓手、产为导向”的“课—创—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新农科建设和一流农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教改改革与创新
8
作者 靳泽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推动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日益凸显。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改革创新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通过改革,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农业... 在“新农科建设”的推动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日益凸显。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改革创新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通过改革,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阐述了关于“新农科建设”的发展与内涵,同时对我国现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的现状和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教改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 改革创新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46
9
作者 殷文 柴强 +4 位作者 李玲玲 于爱忠 谢军红 樊志龙 胡发龙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4期28-31,共4页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药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修伟 纪明山 +3 位作者 祁之秋 秦培文 梁亚萍 董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68-373,共6页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常态化、日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全面布局与新农科建设要求作为导...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常态化、日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全面布局与新农科建设要求作为导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为应对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高等农业院校要加大对植物保护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力求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德技兼修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教学团队深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农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切实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以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本研究以农药学课程教学为例,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融入农药学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农药学“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药学课程的实践情况,归纳并提出“课程思政”融入农药学课程的成效与展望。以期为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农药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兴农强农使命感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学 农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前勇 张德志 +1 位作者 易华山 王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273-276,279,共5页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要求,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二方法三特点”及“9+1”的授课知识结构、多维教学方式授课、创新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有效增加...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要求,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二方法三特点”及“9+1”的授课知识结构、多维教学方式授课、创新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有效增加了课程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 农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改革路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巧云 吕叙杰 石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改革路径和新的建设标准。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提出新时代农科专业本科教育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制度文化,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教育资源 制度文化
下载PDF
推进新农科建设 培育卓越农林新人才——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包军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加速推进,随着崭新的未来农业发展阶段到来,高等农业教育必然受到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优化学科专业体系、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放... 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加速推进,随着崭新的未来农业发展阶段到来,高等农业教育必然受到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优化学科专业体系、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优质师资培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构建了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正在大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改革 农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静 丁小雨 邹玉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新农科建设作为我国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系统评估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有利于全面掌握新农科建设质量,扎实推进农林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文章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科学研究和社会声誉等四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新农科建... 新农科建设作为我国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系统评估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有利于全面掌握新农科建设质量,扎实推进农林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文章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科学研究和社会声誉等四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赋值,采用TOPSIS法对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展开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声誉>教学资源;可将25所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水平划分为最优组、优势组、稳定组、潜力组等四个梯队,不同梯队的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农科建设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利锋 杨振明 +2 位作者 丁洪浩 梅士伟 马利凯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第5期20-26,共7页
涉农综合性大学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和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启动新农科建设后,综合性大学如何推进新农科建设,需要理论层面的思考与实践层面的探索。在理论层面,组织运行机制、结构优化机制与综合保障机制构成新农科建设... 涉农综合性大学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和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启动新农科建设后,综合性大学如何推进新农科建设,需要理论层面的思考与实践层面的探索。在理论层面,组织运行机制、结构优化机制与综合保障机制构成新农科建设机制的主体框架,学科发展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定位理论为新农科建设机制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家“四新”建设与新农科建设“三部曲”为新农科建设机制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以吉林大学为例,在深入分析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学科交叉、专业优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综合保障等六个方面探索了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机制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农科建设 机制构建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生理学》课程建设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凤云 刘玉梅 +2 位作者 张自强 赵凌平 侯文邦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有利于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动物生理学是畜牧专业、兽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要将动物生理学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挖掘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有利于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动物生理学是畜牧专业、兽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要将动物生理学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挖掘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转变教师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验过程,积极建设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动物生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果树栽培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美 张宁波 +1 位作者 徐伟荣 姚文孔 《农技服务》 2020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为新农科背景下现代果业发展所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按照新农科实施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课程改革创新行动举措,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果树栽培学》课程理论教学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雨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 为新农科背景下现代果业发展所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按照新农科实施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课程改革创新行动举措,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果树栽培学》课程理论教学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雨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方面进行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和动手的积极性,改革成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背景 果树栽培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农科建设与农业大学特色化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国瑜 《中国农业教育》 2011年第3期76-79,共4页
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和灵魂,坚持特色化发展是农业大学的必然选择。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的核心,加强农科建设是农业大学特色化发展的关键。为强化农科特色,农业大学应明确学科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学术创新,强化社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业大学 特色化发展 农科建设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伟 席磊 +3 位作者 徐秋良 段海涛 李绚阳 刘统帅 《畜禽业》 2023年第8期70-74,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与毕业要求矩阵。围绕课程抓教学,以一流课程引领,抓好课程资源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1+N+X”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新模式,共育人才,提升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建设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 产教融合
下载PDF
生态文明和新农科建设双驱下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建福 高志强 韩敬敬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62-165,175,共5页
农业生态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但在当前的教学中仍存在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够、教学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实验实践重视不足、课程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一懂两爱”新型农业... 农业生态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但在当前的教学中仍存在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够、教学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实验实践重视不足、课程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一懂两爱”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该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科建设双驱背景出发,梳理了当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改研究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生态文明建设 农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