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人文视域下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知识组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丹 徐健 +1 位作者 何琳 桂思思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于农耕图像历史及文化价值深度挖掘的目标,文章探讨了数字时代农耕图像知识组织的建设现状、特征、原型系统、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为提出数字人文视角下农耕图像研究的新范式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 基于农耕图像历史及文化价值深度挖掘的目标,文章探讨了数字时代农耕图像知识组织的建设现状、特征、原型系统、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为提出数字人文视角下农耕图像研究的新范式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的图像资源组织案例,结合农耕图像特征,提出一种面向农耕图像资源知识组织的4层架构原型系统。该框架揭示了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资源加工层、图像标注层、数据关联层、应用服务层的实现路径。同时,本文还提出农耕图像资源知识组织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文化遗产和数字人文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图像 数字人文 知识组织 原型系统
下载PDF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新叶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2,共4页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黄河流域 农耕图像 金石档案 数字化 档案保护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的价值挖掘与数字化保护策略
3
作者 张瀚跃 汪新叶 王熙然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7期83-85,共3页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文章探讨了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保护、开发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资源数据库以及建立网络共享平台的具体方法步骤,以期为农耕图像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农耕图像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我国古代农耕图像及诗文的视觉化情境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纵 李若南 高圣博 《中国园林》 2008年第5期69-75,共7页
我国古代传统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以农耕文化为构架的自囿、原生的乡土风貌框架中,有着该特质独有的魅力,以解读我国古代农业典籍文献及相关咏农诗文的视角入手,从农耕图像与古代诗文中剖析农耕文化映射下的古代农田... 我国古代传统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及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以农耕文化为构架的自囿、原生的乡土风貌框架中,有着该特质独有的魅力,以解读我国古代农业典籍文献及相关咏农诗文的视角入手,从农耕图像与古代诗文中剖析农耕文化映射下的古代农田及村舍景观。试图揭示出传统农田景观的视觉化表征及地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代 农耕图像 诗文 视觉化 情境解读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造型别具匠心,是我国传统艺术之瑰宝,蕴涵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石 农耕图像 以神写形 形式组合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耕图像作用与分布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隋斌 《古今农业》 2020年第3期12-17,共6页
中国历代农人勤耕不辍,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完备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体系、稳定舒缓应时守则的生活体系、连续绵长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催生出不同时期、特征明显的农耕图像。本文阐释了农耕图像的范畴、分类、作用及价值,指出应从广... 中国历代农人勤耕不辍,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完备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体系、稳定舒缓应时守则的生活体系、连续绵长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催生出不同时期、特征明显的农耕图像。本文阐释了农耕图像的范畴、分类、作用及价值,指出应从广义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农耕图像的内涵和外延,从行业层面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业农耕图像,从功能层面可分为生产类、生活类和文化类农耕图像,提出农耕图像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科普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并着重通过岩画、画像砖石、壁画、国画、雕塑、瓷绘、刺绣、版刻等八种型式,梳理分析了农耕图像分布特征,以期为农耕图像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图像 分类 作用 价值 分布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加华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共7页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农事活动相关的农耕图像。目前有关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误区与不足,如主要将农耕图像视为一种可补充或弥补文字资料之不足的“史料”来看待、结合历史“语境”的深...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农事活动相关的农耕图像。目前有关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误区与不足,如主要将农耕图像视为一种可补充或弥补文字资料之不足的“史料”来看待、结合历史“语境”的深入讨论不多、在研究的重视度与广度上还远远不够等。要深入开展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必须要加强历史学、图像学、艺术学、农史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在广泛图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对图像的起源发展、艺术风格、创作与传播“语境”、背后内涵与价值等做深入探讨与分析,而其最终旨归则在于加深对传统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图像 以农为本 图像史学 多学科 传统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