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冠服制度形成考释与汉化进程述要
1
作者 刘芳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从其立国之始即开始了冠服制度的建设。以现有古籍文献为依托,对照北魏社会发展分期及结合已有研究,阐述了以孝文帝为代表的北魏历朝帝王为建立冠服制度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北魏冠服制度经历了由初期草创,经中期...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从其立国之始即开始了冠服制度的建设。以现有古籍文献为依托,对照北魏社会发展分期及结合已有研究,阐述了以孝文帝为代表的北魏历朝帝王为建立冠服制度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北魏冠服制度经历了由初期草创,经中期对汉族服饰的逐步接纳与尝试,到后期全面建立而形成较为完备的祭服、朝服、公服制度的发展历程,在北魏汉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实质是对儒家服饰理念的追求,通过服饰制度建立身份秩序,实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正统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冠服制度 孝文帝 汉化进程
下载PDF
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 被引量:13
2
作者 阎步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1,共13页
所谓中国古代"冠服体制"的变迁,主要是指其分等分类样式及其在历代的变化。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其设定为"自然分类"、"职事分类"、"场合分等"、"级别分等"等概念,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历... 所谓中国古代"冠服体制"的变迁,主要是指其分等分类样式及其在历代的变化。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其设定为"自然分类"、"职事分类"、"场合分等"、"级别分等"等概念,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历朝冠服及服饰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样式以及冠服体制的表述形式。其结论是:周朝冠服体制特点,主要是"自然分类"和"级别分等"的结合。汉代冠服体制的特点,是其"自然分类"和"职事分类"相对突出;其时冠服的分类功能强于前朝后世,其分等功能弱于前朝后世。魏晋以后,冠服体制的重心日益向"级别分等"和"场合分等"偏转,服饰元素的等级规划日趋繁密。越是到历史后期,冠服之分等的功能越强。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由此种视角的研究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服饰 冠服体制
下载PDF
清代冠服制度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国亮 尹春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5-89,共5页
冠服制度是维护统治的一项重要典章制度。清代统治者在坚守满族服饰旧制的基础上,参照汉族冠服制度,逐步确立了既不失满族习俗礼仪,又饱含汉族服饰特性因子的清代冠服制度。
关键词 清代 满族 冠服制度
下载PDF
汉代冠服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意义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家溧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西汉初期,来自楚、赵、齐等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冠服进入了官方冠服体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多元性。随着经学影响的日益深入,东汉儒生群体开始运用礼学经典对冠服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还利用当时有着普遍信仰基础的五行灾异学说... 西汉初期,来自楚、赵、齐等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冠服进入了官方冠服体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多元性。随着经学影响的日益深入,东汉儒生群体开始运用礼学经典对冠服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还利用当时有着普遍信仰基础的五行灾异学说来帮助其完成礼仪服制系统的建构,体现了礼学经典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冠服 儒生群体 礼学经典
下载PDF
从《红楼梦》中贾宝玉冠服描写探求中国古代发冠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华 《辽宁丝绸》 2007年第4期42-43,47,共3页
《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刻画精细,语气唯美,常常是锦衣绣袄,珠环翠绕,令人眼花缭乱,下面我们来以《红楼梦》第三回、第八回、第十五回中贾宝玉的冠服描写为例,进一步探求中国古代的发冠文化。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冠服 发冠文化
下载PDF
清代冠服制度的定制和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玉霞 《文物春秋》 1992年第4期47-50,共4页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实用的衣服帽子,同时还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它的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着...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实用的衣服帽子,同时还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它的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间有着一定的影响。自夏商朝起,中国开始出现了冠服制度,到西周时已基本完善,从此,帝王后妃、达官贵人以至黎民百姓,衣冠服饰均有了严格的区别。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势发展非常突出和典型,并相应地制定了一套繁褥严格的冠服制度,根据《大清会典》及《清史稿舆服志》的记载,笔者略谈清代帝后官吏冠服的定制和特点。 从避暑山庄博物馆保存的许多实物看,清代帝后及官吏冠服的制做,都是选用当时最名贵的绸、缎、罗、兽皮及金银、珠宝等为料,由最优秀的织绣匠师制做而成,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制作水平。这些冠服既继承了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服制度 大清会典 清史稿 冠服 舆服志 清代皇帝 朝冠 吉服冠 物质生活需要 十二章
下载PDF
汉代冠服的文化象征意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家溧 《历史学研究》 2016年第3期15-20,共6页
冠礼为成人之始,在汉代社会基本上是普及性的礼仪。虽然民间的冠礼必然不会循规蹈矩地遵循儒家礼经中所记载的条目,冠本身只是一种束发的首服,但是在儒家文化的引申象征意义中,其背后是在强调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社会责任以及合礼的言行举... 冠礼为成人之始,在汉代社会基本上是普及性的礼仪。虽然民间的冠礼必然不会循规蹈矩地遵循儒家礼经中所记载的条目,冠本身只是一种束发的首服,但是在儒家文化的引申象征意义中,其背后是在强调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社会责任以及合礼的言行举止。“敬冠事”远不止在行冠礼活动的当下,更意味着穿着冠服的人必须规矩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承担其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冠服是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官员的威仪尊严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冠礼 冠服
下载PDF
故宫箭亭《训守冠服骑射》碑解读
8
作者 李伟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乾隆十七年,为扭转满人逐渐荒废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渐染汉习的局面,乾隆帝于紫禁城箭亭树立《训守冠服骑射》碑,向八旗臣仆阐发维护满洲旧制的重要性。同时,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满人对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的维护。乾隆对满洲旧制... 乾隆十七年,为扭转满人逐渐荒废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渐染汉习的局面,乾隆帝于紫禁城箭亭树立《训守冠服骑射》碑,向八旗臣仆阐发维护满洲旧制的重要性。同时,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满人对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的维护。乾隆对满洲旧制的重视及为维护满洲旧制所采取的措施,固然较为有效地维持了满洲的民族特色,但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满人的独立性,强化满族的统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守冠服骑射》碑 乾隆帝 满洲旧制
下载PDF
故宫箭亭《训守冠服骑射》碑解读
9
作者 李伟敏 《文物春秋》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为扭转满人日渐荒废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渐染汉习的局面,乾隆皇帝于紫禁城箭亭树立《训守冠服骑射》碑,向八旗臣仆阐发维护满洲旧制的重要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满人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乾隆对满洲旧制的...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为扭转满人日渐荒废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渐染汉习的局面,乾隆皇帝于紫禁城箭亭树立《训守冠服骑射》碑,向八旗臣仆阐发维护满洲旧制的重要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满人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乾隆对满洲旧制的重视,客观上较为有效地维持了满洲的民族特色,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满人的独立性,强化满族的统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守冠服骑射》碑 乾隆皇帝 满洲旧制
下载PDF
唐宋《衣服令》对比研究——以皇帝冠服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富诚 谢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99,共6页
《衣服令》是古代一种规范冠服制度的重要法律,是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服饰制度最真实的记载。目前,不论是法学界还是服装史学界,对《衣服令》的研究并不多,唐、宋《衣服令》的联系还不甚明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通过对唐、... 《衣服令》是古代一种规范冠服制度的重要法律,是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服饰制度最真实的记载。目前,不论是法学界还是服装史学界,对《衣服令》的研究并不多,唐、宋《衣服令》的联系还不甚明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通过对唐、宋《衣服令》的比较,分析了唐、宋两代服饰制度的相承性和差异性,认为历史的演变导致不同朝代政治形势的不同,以及当朝不同政治势力对“礼”的解释权的争夺是二者存在异同的两大原因。明确唐、宋六百多年间服饰制度的演变情况将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内在关联,进而把握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史 唐宋服饰制度 《衣服令》 对比研究 皇帝冠服
下载PDF
明代命妇冠服制度研究——以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敏 华强 《艺术生活》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在明代,冠服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颜色、款式、质料、纹样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品官命妇,这个相对独立的阶层,虽然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但不同等级的命妇其服用规定,在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发掘于江苏常州武进横山桥镇的两... 在明代,冠服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颜色、款式、质料、纹样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品官命妇,这个相对独立的阶层,虽然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但不同等级的命妇其服用规定,在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发掘于江苏常州武进横山桥镇的两座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了七十多件保存完好的纺织品,对于考察明代冠服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就以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纺织品为例,就其命妇冠服制度演变作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妇 冠服制度 王洛家族墓 出土纺织品
下载PDF
清代冠服制度
12
作者 吕鸿彦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清代冠服制度既沿袭历朝历代定制,又具有鲜明的本民族服饰特征,并在分类、不同类别的应用有严格的规定,最具有代表性是清代冠服中的礼服。
关键词 清代 冠服制度 民族特色 冠服分类 礼服形制
下载PDF
宋代文官的冠服等級——兼談公服制度中侍從身份的凸顯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石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7-216,238,共21页
區别於專門性的服飾史研究,本文嘗試透過宋代冠服的安排,探索暗含在其背後的官僚等級秩序的構建方式。具體來看,在朝服制度中,淡化類别的趨勢已颇爲顯著,原則從"重官品"走向"重官位",突破類别與層級界限、單向排序... 區别於專門性的服飾史研究,本文嘗試透過宋代冠服的安排,探索暗含在其背後的官僚等級秩序的構建方式。具體來看,在朝服制度中,淡化類别的趨勢已颇爲顯著,原則從"重官品"走向"重官位",突破類别與層級界限、單向排序的雜壓,日益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公服制度中,服色重點用於"分等",公服上的佩件則是兼顧了"分等"與"分類",這種多層次的安排,有益於實現朝會時群臣隊列的齊整、統一,避免等級繁密、身份各異的官員交錯排班而造成着裝形制的雜亂無章。更重要的是,復合性的身份等級與宋代的冠服等級之間,也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繫,這一點尚未引起學界的充分關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冠服 文官 身份等級 雜壓
下载PDF
从《舆服志》看中国古代女性冠服制度的变迁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甍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
本文以“二十四史”《舆服志》为主要研究材料,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冠服制度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整体冠服制度中的位置、叙述模式和架构、分等标志的构成和编排,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历史变化趋势。
关键词 舆服志 女性 冠服制度 变迁
下载PDF
忠静冠服制之探论
15
作者 黄月婷 林焱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嘉靖年间颁布的忠静冠服制的缘起及其流变过程,考证《三才图会》上关于忠靖冠帽的文字和图像记载是否有误,以期可以正确看待《三才图会》对于服饰研究的价值性。
关键词 忠静冠服 《大明会典》 《三才图会》 变革
下载PDF
明朝对李氏朝鲜的冠服给赐
16
作者 逯杏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22,共5页
明朝对李氏朝鲜的冠服给赐是明朝对朝鲜外交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历代冠服给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明朝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以及朝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人员赐以不同品级的冠服,并将冠服给赐与对朝鲜王室的册封相结合,展示... 明朝对李氏朝鲜的冠服给赐是明朝对朝鲜外交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历代冠服给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明朝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以及朝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人员赐以不同品级的冠服,并将冠服给赐与对朝鲜王室的册封相结合,展示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朝贡藩属关系,反映了明朝的等级尊卑观念与制度,是明朝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朝鲜 冠服给赐 朝贡关系 藩属关系
下载PDF
明代忠静服制与忠静冠服社会流变研究
17
作者 徐冉 高雪洁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65-72,共8页
明世宗在经历“大礼议”之争后,为进一步巩固统治,强调礼制作用,创制品官燕居服饰忠静冠服。笔者查阅忠静冠服相关文献记载,参照传世及出土明代忠静冠服实物与明代官员画像,辅以明代各地方志和小说话本中所描述的忠静冠服等相关资料,经... 明世宗在经历“大礼议”之争后,为进一步巩固统治,强调礼制作用,创制品官燕居服饰忠静冠服。笔者查阅忠静冠服相关文献记载,参照传世及出土明代忠静冠服实物与明代官员画像,辅以明代各地方志和小说话本中所描述的忠静冠服等相关资料,经多方对比研究后认为自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之后,忠静冠服在某些细节上略有改变,并进一步探寻其创制与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忠静冠服 燕居 流变
下载PDF
《后汉书·舆服志》中女性冠服的“分等”
18
作者 黄梓桐 《服装设计师》 2021年第9期87-92,共6页
《后汉书·舆服志下》首次用舆服诏令来规定帝王百官的冠服制度,并从此开创了正史中设《舆服志》的先例。而冠服制度中女性的文献却暗含了男性冠服制度所鲜见的“分等”特征,这些特征从东汉女性冠服在冠服制度中的位置和叙述模式,... 《后汉书·舆服志下》首次用舆服诏令来规定帝王百官的冠服制度,并从此开创了正史中设《舆服志》的先例。而冠服制度中女性的文献却暗含了男性冠服制度所鲜见的“分等”特征,这些特征从东汉女性冠服在冠服制度中的位置和叙述模式,具体服装组成所突显的“分等”架构中皆有体现。通过对东汉女性冠服制度的归纳梳理,分析其冠服制度中“分等”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在中国古代冠服制度演变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舆服志 女性冠服 分等
下载PDF
谈清代冠服中的满汉交融
19
作者 白毓薇 《沧桑》 2013年第2期20-21,共2页
清朝服饰形制是历朝服饰中最庞杂、最繁复、等级制最森严。它既吸收了历史上汉族传统的冠服服制,又保持了满族服饰的风格,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清代 冠服 满汉交融
下载PDF
古代冠服礼仪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丽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6期55-59,共5页
冠服制度历史悠久 ,内容宏富 ,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色。其繁多复杂的服饰礼仪为世所瞩目 ,直观、鲜明的身份、品位标示 ,林林总总的服饰禁忌堪称一绝。冠服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冠服制度 礼仪法 法律史 服饰禁忌 古代 官服礼序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