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人采用胫骨结节及胫前肌腱定位的髓外截骨法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旻暐
田华
+3 位作者
曾琳
李邦国
张峰霖
李凌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前肌腱定位、髓外系统进行截骨、术后胫骨假体在冠状位上的力线情况,并分析产生不良力线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12月间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前肌腱定位、髓外系统进行截骨、术后胫骨假体在冠状位上的力线情况,并分析产生不良力线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12月间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完成212个膝关节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工作组实施。胫骨侧截骨采用髓外定位方法,参考标志近端为胫骨结节中内1/3,远端为胫前肌腱。术前、术后2周在下肢全长片上测量下肢器械轴夹角和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结果:定义良好冠状位力线为胫骨假体平台连线中垂线同下肢机械轴夹角在±3°范围内,结果显示191个(90.1%)胫骨假体的力线良好。术后外翻截骨5个,内翻截骨16个。术前存在内翻畸形的196个膝关节中,术后17个(8.7%)存在假体不良力线;术前16个外翻膝中,4个术后有不良力线(25.0%);卡方检验经校正后(χ2=2.778,P=0.096)无统计学相关性。术前内/外翻畸形大于20°的膝关节有22个,术前下肢机械轴和术后胫骨假体力线绝对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21.95°(20.00°,26.90°)和1.85°(0.10°,7.10°),190个畸形小于20°膝关节术前下肢机械轴和术后胫骨假体力线绝对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0.65°(0.50°,19.80°)和1.10°(0.00°,4.60°),结果经秩和检验显示术前重度畸形同术后胫骨假体不良力线存在相关性(Z=2.11,P=0.03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和胫长肌肌腱为近/远端解剖标志,依靠髓外定位系统进行截骨,临床可行性高,多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方法可能产生内翻截骨,且在重度畸形的患者中更易出现力线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胫骨
截骨术
冠状位力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熊昌军
李朋
+4 位作者
张延超
杜银桥
李铁键
高志森
周勇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截骨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70例(210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7例(96膝)...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截骨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70例(210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7例(96膝)胫骨侧采用传统髓外定位技术(传统定位组);93例(114膝)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个性化定位组),即结合胫骨解剖形态特点,在胫骨平台关节面选择个性化定位点作为髓外近端定位点。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个性化定位组术前胫骨冠状位近、远端解剖轴形成的侧弓角(tibial bowing angle,TBA)并对胫骨轴线分型,分析个性化定位点位置分布规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术后冠状位胫骨假体角(tibia component angle,TCA)及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结果个性化定位组胫骨轴线分为直线型58膝(50.88%)、内弓型35膝(30.70%)、外弓型21膝(18.42%)。直线型者胫骨个性化定位点多位于外侧髁间棘高点(62.07%),内弓型者多位于内、外侧髁间棘之间区域(51.43%),外弓型者多位于外侧髁间棘外侧坡(57.14%)。两组组内手术前后HK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LD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LDTA、HKA及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定位组术后胫骨平台假体较个性化定位组更倾向于内翻。术后个性化髓外定位组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为96.5%(110/114),传统定位组为87.5%(8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2,P=0.006)。结论 TKA胫骨侧冠状位截骨时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可行,与传统髓外定位技术相比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
胫骨假体
冠状位力线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人采用胫骨结节及胫前肌腱定位的髓外截骨法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旻暐
田华
曾琳
李邦国
张峰霖
李凌宇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骨科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55,共5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121100004212005)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前肌腱定位、髓外系统进行截骨、术后胫骨假体在冠状位上的力线情况,并分析产生不良力线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12月间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完成212个膝关节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工作组实施。胫骨侧截骨采用髓外定位方法,参考标志近端为胫骨结节中内1/3,远端为胫前肌腱。术前、术后2周在下肢全长片上测量下肢器械轴夹角和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结果:定义良好冠状位力线为胫骨假体平台连线中垂线同下肢机械轴夹角在±3°范围内,结果显示191个(90.1%)胫骨假体的力线良好。术后外翻截骨5个,内翻截骨16个。术前存在内翻畸形的196个膝关节中,术后17个(8.7%)存在假体不良力线;术前16个外翻膝中,4个术后有不良力线(25.0%);卡方检验经校正后(χ2=2.778,P=0.096)无统计学相关性。术前内/外翻畸形大于20°的膝关节有22个,术前下肢机械轴和术后胫骨假体力线绝对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21.95°(20.00°,26.90°)和1.85°(0.10°,7.10°),190个畸形小于20°膝关节术前下肢机械轴和术后胫骨假体力线绝对值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0.65°(0.50°,19.80°)和1.10°(0.00°,4.60°),结果经秩和检验显示术前重度畸形同术后胫骨假体不良力线存在相关性(Z=2.11,P=0.03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和胫长肌肌腱为近/远端解剖标志,依靠髓外定位系统进行截骨,临床可行性高,多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方法可能产生内翻截骨,且在重度畸形的患者中更易出现力线不良。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胫骨
截骨术
冠状位力线
Keywords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knee
Tibia
Osteotomy
Coronal alignment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熊昌军
李朋
张延超
杜银桥
李铁键
高志森
周勇刚
机构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医院)骨关节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1104104)。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截骨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70例(210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7例(96膝)胫骨侧采用传统髓外定位技术(传统定位组);93例(114膝)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个性化定位组),即结合胫骨解剖形态特点,在胫骨平台关节面选择个性化定位点作为髓外近端定位点。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个性化定位组术前胫骨冠状位近、远端解剖轴形成的侧弓角(tibial bowing angle,TBA)并对胫骨轴线分型,分析个性化定位点位置分布规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术后冠状位胫骨假体角(tibia component angle,TCA)及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结果个性化定位组胫骨轴线分为直线型58膝(50.88%)、内弓型35膝(30.70%)、外弓型21膝(18.42%)。直线型者胫骨个性化定位点多位于外侧髁间棘高点(62.07%),内弓型者多位于内、外侧髁间棘之间区域(51.43%),外弓型者多位于外侧髁间棘外侧坡(57.14%)。两组组内手术前后HK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LD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LDTA、HKA及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定位组术后胫骨平台假体较个性化定位组更倾向于内翻。术后个性化髓外定位组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为96.5%(110/114),传统定位组为87.5%(8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2,P=0.006)。结论 TKA胫骨侧冠状位截骨时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可行,与传统髓外定位技术相比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更高。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
胫骨假体
冠状位力线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ersonalized extramedullary positioning technique
tibial prosthesis
coronal alignment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人采用胫骨结节及胫前肌腱定位的髓外截骨法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测量与分析
赵旻暐
田华
曾琳
李邦国
张峰霖
李凌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评价研究
熊昌军
李朋
张延超
杜银桥
李铁键
高志森
周勇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