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冠状动脉壁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汉琴 孙万群 +2 位作者 陈家强 王配军 黄铁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探讨人冠状动脉壁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学改变 ,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3 3例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正常男性尸体 ,在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 (以下简称冠状动脉 )起始部横断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和Verhoeff氏铁苏木精染... 目的 :探讨人冠状动脉壁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学改变 ,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3 3例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正常男性尸体 ,在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 (以下简称冠状动脉 )起始部横断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和Verhoeff氏铁苏木精染色 ,光镜观察及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 ,冠状动脉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均逐渐增大。各年龄组 ,心肌侧内膜厚度均大于胸壁侧。内膜面积与内弹力膜周长等价圆面积的百分数与腔面积 /截面积值之间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壁最重要的年龄变化是内膜增厚 ,这种增厚是不均匀的 ,其中心肌侧内膜厚度大于胸壁侧。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壁 组织结构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壁肥厚的逆转作用
2
作者 章建梁 杨向群 +4 位作者 章同华 秦永文 冀凯宏 张国元 陈思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5期43-45,49,共4页
为研究罗沙坦对高血压冠状动脉壁肥厚的逆转作用,将16 周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 口服大剂量罗沙坦组[ 15mg/kg/d)]、SHR 口服小剂量罗沙坦组[0.75mg/kg.d)] 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0 周。结果显示大剂量罗沙坦治... 为研究罗沙坦对高血压冠状动脉壁肥厚的逆转作用,将16 周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 口服大剂量罗沙坦组[ 15mg/kg/d)]、SHR 口服小剂量罗沙坦组[0.75mg/kg.d)] 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0 周。结果显示大剂量罗沙坦治疗显著降低SHR 的收缩压,降低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横截面积与内径比,提高最大冠状动脉流量,小剂量罗沙坦治疗对SHR 的收缩压,外径>200 m m 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横截面积与内径比,及最大冠状动脉流量低下无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外径<200 m m 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横截面积与内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罗沙坦 冠状动脉壁肥厚 治疗 逆转作用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夹层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被引量:5
3
作者 汤祥林 徐世坤 +8 位作者 王齐兵 黄浙勇 张书宁 姚康 戴宇翔 陆浩 张峰 钱菊英 葛均波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夹层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以积累对该病的诊疗经验。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明确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 目的 :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夹层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以积累对该病的诊疗经验。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明确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夹层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分析他们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受累冠状动脉及节段、治疗措施、临床结局和随访期的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共计26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男∶女≈1∶3,平均年龄为(51.6±11.7)岁。男、女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无论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均较好。结论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夹层可能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大多数情况下可首选药物保守治疗,进行介入治疗时则须谨慎评估益处-风险比,以保证血流畅通为主,避免病变延展。药物保守治疗时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即可,但介入治疗后应常规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有关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时限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致急性心肌梗死诊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砚青 叶飞 +4 位作者 赵艳芳 尤威 吴志明 陈群 徐彧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SCIMH)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双中心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027例患者影像学资料,依靠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共检出33例... 目的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SCIMH)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双中心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027例患者影像学资料,依靠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共检出33例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壁内血肿所致,分析其病变特点、诊疗方案和临床转归。结果33例SCIMH患者中,29例(87.9%)表现为典型胸痛症状。所有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Ⅰ均升高,分别为(21.86±5.12)ng/mL、(7.38±6.67)ng/mL。45%的患者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1%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3例患者共发现37处血肿,主要分布于左前降支近段(19%)、中远段(35%)及右冠状动脉中远段(22%),70%的血肿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2例(6%)予冠脉支架植入,31例(94%)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过程中,1例(3.0%)因血肿进展予支架植入,2例(6.1%)血肿较前吸收,2例(6.1%)血肿完全吸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IVUS及OCT是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予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与合理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冠状动脉壁血管-心肌桥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利东 杨晓光 +1 位作者 刘挨师 苏秉亮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161-1163,F0004,共4页
目的:分析壁血管-心肌桥(MB-MCA)在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MSCT检查临床疑似冠心病(CHD)患者300例中检出的67例MB-MCA影像学特点,并判断MB-MC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MB-MCA在M... 目的:分析壁血管-心肌桥(MB-MCA)在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的图像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MSCT检查临床疑似冠心病(CHD)患者300例中检出的67例MB-MCA影像学特点,并判断MB-MC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MB-MCA在MSCT的检出率为22.3%,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壁血管平均长度为13.1 mm,心肌桥厚度为1.6 mm,合并临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为29.9%。结论:MSCT可用于判断MB-MCA的结构特点;MB-MC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郝娟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30-0033,共4页
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2021.3-2021.12月中医院受诊的130例疑似出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被纳入观察范围,对这些患者均采取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金标准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为核心... 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2021.3-2021.12月中医院受诊的130例疑似出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被纳入观察范围,对这些患者均采取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金标准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为核心,得到100例为确诊患者。了解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的匹配性,记录患者病症基本情况。结果 在130例疑似患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例患者为阳性,占比76.92%,记作金标准。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结果表明96例为阳性,准确率为96.0.%,即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较高;浅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平均长度指标(4.52±0.71)mm、壁冠状动脉狭窄均值(31.26±4.28)%,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平均长度指标(6.50±0.61)mm、壁冠状动脉狭窄均值(30.66±2.43)%,心肌桥平均长度的指标比较p<0.05,且壁冠状动脉狭窄指标比较p>0.05。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平均长度指标(9.01±1.40)mm、壁冠状动脉狭窄均值(47.45±4.39)%,与螺旋CT血管造影的心肌桥平均长度的指标比较p<0.05,且壁冠状动脉狭窄指标比较p>0.05;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00例患者,属于轻度病症有43例、37中度病症有例、重度病症有20例。结论 对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的临床诊断,和金标准结果比较相一致,准确率较高,便于患者有效预后,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螺旋CT血管造影 血管形态学 诊断结果
下载PDF
探讨冠状动脉CTA技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价值及对其形态研究
7
作者 黄河 李大胜 +1 位作者 李欢 徐海旺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技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价值。方法:数据采集时间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接诊的80例疑似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CTA),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不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技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价值。方法:数据采集时间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接诊的80例疑似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CTA),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CTA检查结果中心肌桥长度、厚度、指数及壁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CTA诊断敏感度93.33%,特异度60.00%,准确度91.25%,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37.50%。结论:冠状动脉CTA技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价值显著,准确度及敏感度较高,且可一定程度辨别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A 心肌桥—冠状动脉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效果
8
作者 刘清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冠心病症状或心脏体检患者采取双源CT心脏冠脉CT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 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冠心病症状或心脏体检患者采取双源CT心脏冠脉CTA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患者经检查发现,心肌桥检出23例,检出率26.74%,心肌桥共计32处,发生位置分别在左旋支远段、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段、前降支远段、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钝缘支、右冠中段、后降支,数量分别为1处(3.13%)、1处(3.13%)、19处(59.38%)、3处(9.38%)、2处(6.25%)、1处(3.13%)、2处(6.25%)、2处(6.25%)、1处(3.13%);邻近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斑块位于5个位置,共计12处,其中左旋支远段、前降支远段、第一对角支、右冠中段数量相同,均为1处,而前降支中段数量最多为7处。心肌桥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长度分别为(23.51±11.98)mm、(27.49±8.20)mm、(18.53±10.11)mm,厚度分别为(0.48±0.70)mm、(2.47±1.33)mm、(3.42±1.50)mm。结论:在MB-MCA中采取DSCT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清晰显示病变位置、长度及厚度,对MB-MCA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心脏冠脉CTA 心肌桥-冠状动脉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迪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接受诊疗的50例疑似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壁冠状...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接受诊疗的50例疑似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壁冠状动脉埋藏深度与狭窄程度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的壁冠状动脉长度及埋藏深度均大于心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3、4.866,P<0.05);多排螺旋CT检查的狭窄程度低于心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3,P<0.05);多排螺旋CT检查的深埋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表浅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5,P<0.05);心血管造影检查下深埋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表浅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7,P<0.05)。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诊断表浅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深埋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Kappa值为0.954,一致性较高。结论:多排螺旋CT和心血管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效能相对一致,其中多排螺旋CT更易于检出壁冠状动脉长度及埋藏深度,而心血管造影则在狭窄程度的判断方面有显著价值,必要时可采取联合检查方式,以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冠状动脉 多排螺旋CT 心血管造影
下载PDF
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的对比
10
作者 陆晓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114-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先后行128排CTCA及CAG检查的86例壁冠状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CTCA及CAG对壁冠状动脉的...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先后行128排CTCA及CAG检查的86例壁冠状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CTCA及CAG对壁冠状动脉的检出情况,比较CTCA检查中不同狭窄程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及埋藏深度,分析CTCA检查中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长度及埋藏深度的相关性。结果:86例壁冠状动脉患者中,CTCA检查得到壁冠状动脉79例(91.86%),CAG检查得到65例(75.58%),CTCA检出率高于C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CA及CAG检查显示壁冠状动脉主要位于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CTCA观察壁冠脉长度4.38~9.92 mm,平均(6.85±1.17)mm;狭窄程度35.63%~72.65%,平均(46.52±3.83)%;埋藏深度2.13~6.17 mm,平均(3.39±0.52)mm。CAG观察壁冠脉长度3.65~8.46 mm,平均(5.31±0.71)mm;狭窄程度36.42%~77.53%,平均(53.49±3.64)%;埋藏深度1.95~4.02 mm,平均(2.68±0.27)mm。CTCA检查显示,患者壁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则长度越长埋藏越深(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长度及埋藏深度呈正相关,即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则长度越长,埋藏越深(P <0.05)。结论:128排CTCA对壁冠状动脉检出率高于CAG,能从长度、埋藏深度等多方面评估壁冠状动脉,能为壁冠状动脉患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 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准确性探讨
11
作者 曹之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5-0118,共4页
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以90例患者设定为研究对象,实施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结果 90例患者通过金标准确定为105段心肌桥... 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以90例患者设定为研究对象,实施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结果 90例患者通过金标准确定为105段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别为浅在型(55段)、深在型(50段),CTA诊断浅在型、深在型准确率为98.1%,与冠状动脉造影数据无差异,且CTA检查下,浅在型、深在型MCA狭窄程度与CAG数据无差异。但是在MB长度方面,CTA检查数据高于CAG。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全面的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心肌桥-冠状动脉 血管形态学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红岩 孙国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对... 目的探讨低剂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各160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5例,其中浅表型34例,深在型11例;对照组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4例,其中浅表型33例,深在型11例。两组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剂量组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于前降支37例,对角支1例,回旋支1例,钝缘支3例,右冠状动脉3例;在对照组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于前降支33例,对角支2例,回旋支1例,钝缘支4例,右冠状动脉4例。结论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心肌桥-冠状动脉 血管形态学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左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顿耀军 张昌伟 +5 位作者 刘锐 马凯 芮璐 张本青 林野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1-1579,共9页
目的探索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合并左冠状动脉壁内走行患者的手术方法,分析其早期和中期临床结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0年9月于阜外医院接受手术矫治的ALCAPA... 目的探索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合并左冠状动脉壁内走行患者的手术方法,分析其早期和中期临床结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0年9月于阜外医院接受手术矫治的ALCAPA合并左冠状动脉壁内走行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中位手术年龄7.5(3~46)个月。手术方式包括7例冠状动脉去顶,2例冠状动脉去顶+冠状动脉再植,1例冠状动脉去顶+左冠状动脉开口缝闭;共7例患儿同期行其他手术,包括5例二尖瓣成形术。术后2例患儿延迟关胸,全组患儿无手术死亡,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胸部X线片提示平均心胸比值低于术前(0.62±0.05 vs.0.67±0.06,P=0.006);术后超声提示平均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15.9%vs.30.0%±16.1%,P=0.066)。10例患儿出院后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3~92(46.6±25.0)个月。随访期间,患儿未出现明显症状,且无死亡、冠状动脉并发症和其他重大并发症。末次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平均心胸比值较术后进一步下降(0.60±0.07 vs.0.62±0.05,P=0.024);末次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亦较术后进一步改善(60.1%±9.3%vs.38.7%±15.9%,P=0.002)。结论ALCAPA合并左冠状动脉壁内走行是一种罕见的畸形,根据不同的解剖类型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解剖矫治,早期及中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壁内走行 冠状动脉再植 冠状动脉去顶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评估心肌桥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兵 侯博 +2 位作者 张世斌 张建良 李进中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度压迫组(141例)、显著压迫组(74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前降支(LAD)、血管密度梯度(TAG)、TAG校正值(TAGs)、MCA血管密度差(MCA-COD)及MB深度和长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AGs、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3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患者TAG、TAGs、MCA-COD值随收缩期压迫程度增加而依次降低,且不同组间TAG、TAGs、MCA-C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MB深度、MB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Gs和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AUC分别为0.844、0.815(P<0.05),二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35(P<0.05),联合评估效能更高。结论CCTA可用于定量评估MB患者收缩压迫程度,且TAGs、MCA-COD联合评估MB显著性收缩压迫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收缩期压迫程度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明照凯 钟彦 +2 位作者 陈晓琴 成志国 于广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70-73,共4页
对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的鉴别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该研究是回顾性的调查,从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对452名接受多排螺旋 C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了试验,这些病人都接受了多排螺旋 CT的诊断,并对心肌桥-壁冠... 对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的鉴别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该研究是回顾性的调查,从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对452名接受多排螺旋 C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了试验,这些病人都接受了多排螺旋 CT的诊断,并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检出率和分布范围,对测得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心肌桥的厚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经检查,82个(18.1%)患者中,有98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位于91.8%的前降枝,2.0%的左回旋支,2.0%的右冠状动脉,4.1%的其他;82位心肌桥-壁冠状血管病的均壁冠状动脉长度均值(13.0±5.3)毫米,心肌桥厚度为(1.8±1.2)毫米,深在型18例(22.00%),浅在型64例(78.00%)。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诊断较为精准,为无创检查,定位精准,更有助于治疗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 临床意义
下载PDF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与心血管造影对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的对比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绍娟 王利伟 +3 位作者 黄海青 高歌军 刘绍伟 张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4期47-49,68,共4页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心血管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由CTCA和CTA确诊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图像,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发生部位、长度、埋藏深度及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分析壁冠...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心血管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由CTCA和CTA确诊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图像,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发生部位、长度、埋藏深度及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分析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埋藏深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46例患者中CTCA与CAG共同发现心肌桥62段,其中LAD心肌桥45段(占72.6%),LCX心肌桥7段(占11.3%),RCA心肌桥10段(占16.1%)。CTCA诊断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6.8±2.5)mm,平均埋藏深度为(3.2±1.3)mm,平均狭窄程度(47.2±10.1%)。CAG诊断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5.3±1.9)mm,平均埋藏深度为(2.9±1.4)mm),平均狭窄程度(57.3±11.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埋藏深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深埋型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表浅型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有力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17
作者 赵俊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3-446,共4页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为85%,桥宽厚各为19.14±10.49mm,1.37±0.65mm.壁冠状动脉管径较其远端血管管径小;管壁较其远端血管壁薄;其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心形、不规则形和线形.相关分析表明;心肌桥的宽度与壁冠状动脉管径呈负相关;桥的宽度和厚度与其远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桥的厚度与壁冠状动脉内膜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47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128层CTA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汉忠 陈进 +1 位作者 王强荣 李慧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MB)患者128层CTA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47例经128层CTA诊断为MB的患者进行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及后处理,记录40%、70%时相的狭窄程度、狭窄例数,及患者是否伴有心电图ST-T段... 目的: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MB)患者128层CTA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47例经128层CTA诊断为MB的患者进行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及后处理,记录40%、70%时相的狭窄程度、狭窄例数,及患者是否伴有心电图ST-T段异常、心肌缺血症状。结果47例单纯性MB患者中,发生于LAD 41例,其中近段4例、中段35例、远段2例;发生于RCA 1例、CX 3例、LADD 2例。40%时相壁冠状动脉( MCA)狭窄47例,狭窄程度31%~80%;70%时相MCA狭窄22例,狭窄程度24%~65%。40%时相显示狭窄轻度26例,其中心电图ST-T段异常2例,伴心肌缺血症状4例;中度分别为18、9、14例;重度分别为3、3、3例。70%时相显示无狭窄25例,其中心电图ST-T段异常3例,伴心肌缺血症状5例;轻度分别为17、4、10例;中度分别为5、5、5例。结论128层CTA 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显示MCA 改变与心肌缺血及心电图ST-T 段改变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系 冠状动脉成像 双时相 心肌桥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实验模拟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皓 刘永 +2 位作者 沈力行 张国辉 王克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1-254,263,共5页
目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模拟试验都证实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作用,可引起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从而使流量、流速及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异常现象。作者从"水击"理沦的角度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前端的压力和流速... 目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模拟试验都证实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作用,可引起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从而使流量、流速及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异常现象。作者从"水击"理沦的角度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前端的压力和流速变化这一异常现象的力学背景。方法利用心肌桥模拟装置在收缩期中和舒张期初"水击"发生前后对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模拟并用一维水击波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与正常情况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壁冠状动脉近端收缩压的升高幅度、舒张期流速的升高幅度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结论证实了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异常现象是由扰动引起的"水击"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血流动力学 水击
下载PDF
128层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被引量:16
20
作者 武汉忠 陈进 +2 位作者 王强荣 王亚军 常燕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多种图像后...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CPR/MIP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显示;共检出30例心肌桥,34段;19例发生在前降支,10例发生在回旋支,1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邻近冠状动脉粥样板块形成;1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论 128层螺旋CT结合多种图象后处理技术,尤其MPR/CPR/MIP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冠状动脉 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复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