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媛 郭歌 +4 位作者 蔡嘉庚 蔡珠兰 吴岑岑 赵鹏辉 祖凌云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56,共4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指距离冠状动脉壁血管直径范围内的脂肪组织,其可以与邻近的冠状动脉进行双向通讯,调节局部冠状动脉炎症。PCAT对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在多项研究中已得到验证。因此,本文就PCAT与冠状动脉相互作用的病理...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指距离冠状动脉壁血管直径范围内的脂肪组织,其可以与邻近的冠状动脉进行双向通讯,调节局部冠状动脉炎症。PCAT对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在多项研究中已得到验证。因此,本文就PCAT与冠状动脉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与冠心病预后关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脂肪衰减指数 冠状动脉炎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下载PDF
冠脉周围脂肪组织与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艳 李智勇 +2 位作者 朱远 代岳 王淑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狭窄。根据总积分差值(SDS)是否大于2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结合MPI结果及CCTA图像判断可能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在CCTA图像上测量和计算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同时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脂、高血压],并进行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缺血和患者基本资料、E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的关系,并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的FAI、EATV、Gensini积分、斑块长度高于非心肌缺血组[-(69.01±11.59)HU vs-(83.38.49±8.11)HU,127.51(109.87,145.46)cm^(3)vs 108.34(99.92,116.9)cm^(3),16(10,25)分vs 9(5,13)分,18(12,30)mm vs 10.33(8.00,14.50)mm;均P<0.001]。FAI预测心肌缺血的价值高于EATV(AUC分别为0.892和0.837),FAI和EATV两指标联合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UC=0.919,P<0.001)。结论:FAI、EATV对预测心肌缺血均具有一定的价值,FAI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高于EATV,且两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脂肪衰减指数 心包脂肪体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生理特征及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欢 朴成浩 +2 位作者 邹雪超 王冠 甄亚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95-199,共5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一种紧贴在冠状动脉周围的特殊组织,是心外膜脂肪组织(EAT)的一部分,其不仅可以与紧邻的血管壁相互影响,还受到全身代谢状态的影响。PCAT衰减指数测量技术是一种检测冠状动脉炎症的新方法,冠状动脉炎症是...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一种紧贴在冠状动脉周围的特殊组织,是心外膜脂肪组织(EAT)的一部分,其不仅可以与紧邻的血管壁相互影响,还受到全身代谢状态的影响。PCAT衰减指数测量技术是一种检测冠状动脉炎症的新方法,冠状动脉炎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回顾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综述PCAT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利用对PCAT的早期监测,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预防或治疗多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闫昕 赵建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31-538,共8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一种紧密包绕在冠状动脉外膜的特殊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管壁存在双向通讯作用机制,在血管炎症时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是一种紧密包绕在冠状动脉外膜的特殊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管壁存在双向通讯作用机制,在血管炎症时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可以高通量从图像中挖掘定量特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分析斑块组成和识别易损斑块、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狭窄程度、识别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诊断效能。本文就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影像组学
下载PDF
320排冠状动脉CTA评价左前降支周围脂肪组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5
作者 刘书铭 李胜 +2 位作者 关惠元 谢兴武 陈光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利用320排CT与半自动图像后处理插件,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罪犯病灶位于左前降支(LAD)的CHD患者5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冠状动脉CTA结果未见明显病灶... 目的利用320排CT与半自动图像后处理插件,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罪犯病灶位于左前降支(LAD)的CHD患者5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冠状动脉CTA结果未见明显病灶的患者59例为对照组。利用半自动图像后处理插件测量LAD开口处至远端40 mm处的PCAT体积及密度,并对两组相关临床基线资料以及PCAT体积及密度进行比较;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CAT体积与相关临床资料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勾勒ROC曲线评估PCAT体积诊断CHD的最佳临界值;勾画箱形图及琴图描绘两组PCAT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观察组PCAT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CAT体积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33,当PCAT体积为1871 mm^(3)时,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52.5%,诊断CHD的效能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AT体积与白细胞计数以及hs-CRP呈正相关(r=0.208、0.189,P<0.05);观察组PCAT的密度平均为(-88.35±5.08)HU,对照组平均密度为(-86.41±5.06)HU,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低,两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箱形图及琴图描述了两组密度数据的离散及分布特征。结论PCAT与CHD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厚度对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俞江 申越 张荣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厚度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发生STEMI于南京鼓楼医院接受PCI并且术后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195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厚度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发生STEMI于南京鼓楼医院接受PCI并且术后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19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心脏磁共振指标。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根据后续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分为MACE组及非MACE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厚度及其他指标对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MACE组在年龄、肌钙蛋白T及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MVO)、前室间沟脂肪组织厚度指数(SIVGi)与非MAC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其他危险因素调整后,SIVGi增加(OR=2.742,95%CI 1.763~4.266,P<0.001)仍是STEMI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增加(OR=0.852,95%CI 0.775~0.935,P=0.001)则是保护因素。SIVGi联合LVEF预测STEMI患者在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值为0.834,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739(P<0.001)。结论SIVGi和LVEF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STEMI患者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测算SIVGi、LVEF,能够发现MACE高危人群,进而强化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临床指标、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心外膜脂肪组织的机器学习预测心肌梗死风险研究
7
作者 苑文雯 高旭东 +6 位作者 赵静 李筱涵 刘佳 皋月娟 庞君丽 赵利利 李伯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体检的1058名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且未发生冠心病症状的受试者,在进行CAC评分后进行长期随访。使用全自动深度学习方法量化EAT体积和密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CAC评分和自动EAT测量来训练ML极端梯度增强,并使用重复的10倍交叉验证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在8年随访期间,1058名受试者中61例发生了MI和(或)心源性死亡事件。M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和CAC评分预测事件(ML:0.82;ASCVD:0.77;CAC:0.77)。根据ASCVD和CAC、EAT的ML比仅具有临床变量的ML更能预测MI和心脏死亡[AUC为0.82(95%CI:77~87)vs.0.78(95%CI:0.72~0.84),P=0.02]。ML高分数受试者生存率随时间增长下降程度较大,因此ML得分较高的受试者更有可能经历事件。结论:整合临床和定量影像学变量的ML可以为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提供长期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心外膜脂肪组织量化 心肌梗死(MI) 机器学习(ML)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测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杨娜 杨晓兰 +2 位作者 孙慧雪 孙倩 吴鹏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测量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3年,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测量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3年,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不良事件组和非不良事件组2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周围脂肪测量,分析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MACE组与非MACE组患者的体质指数、高血压、三支病变及其冠脉斑块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均具有统计学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支病变、LAD-FAI、LCX-FAI和RCA-FAI值均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有效危险预测因素(P<0.05)。进一步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LADFAI、LCX-FAI和RCA-FAI值对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27、0.951、0.986(95%CI:0.887~0.967、0.922~0.981、0.974~0.998,P<0.05),敏感性分别为74.6%、79.1%、97.1%,特异性分别为94.8%、96.1%、88.3%。结论冠脉周围脂肪测量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大,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周围脂肪组织平均衰减与斑块及狭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耿鹤群 石金铮 +3 位作者 张晓辰 朱晓龙 梁占东 李永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A周围脂肪组织平均衰减(PCATMA)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状动脉CTA周围脂肪组织平均衰减检测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A周围脂肪组织平均衰减(PCATMA)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状动脉CTA周围脂肪组织平均衰减检测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排除图像清晰度不够者,合计纳入295个检测点。观察不同CAC评分和狭窄程度患者PCATMA表达,不同斑块类型和狭窄程度的近端和病灶PCATMA表达及PCATMA表达与斑块、狭窄相关性。结果 随着患者CAC评分及狭窄程度升高,PCATMA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类型和狭窄程度的近端和病灶PCATM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处PCATMA表达略高于近端,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存在、斑块类型、斑块类型负担及狭窄程度均是影响PCATMA表达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CATMA表达与CAD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随着患者斑块钙化、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其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作为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组织 平均衰减 斑块 狭窄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 苏荷芸 +1 位作者 邱晓晖 刘艺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参数——冠周脂肪衰减指数(pFAI)及冠周脂肪体素总体积(pF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因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共218支冠状动脉分支存在斑块...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参数——冠周脂肪衰减指数(pFAI)及冠周脂肪体素总体积(pF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因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共218支冠状动脉分支存在斑块。基于CCTA评估斑块相关参数,包括斑块性质(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非钙化性斑块)、是否易损斑块、斑块长度和负荷、血管重构状态(无重构、负性重构及正性重构)及血管狭窄程度(轻/中/重度),分析上述参数与pFAI及pFV的相关性。结果 荷混合性及非钙化性斑块血管的PVAT的pFAI高于荷钙化性斑块血管,荷易损斑块血管PVAT的pFAI高于荷非易损斑块血管,pFV与之相反(P均<0.05)。无重构血管PVAT的pFAI低于、pFV高于负性重构及正性重构血管(P均<0.001)。重度狭窄血管PVAT的pFAI高于轻、中度狭窄血管(P均<0.05)。斑块长度及负荷均与pFAI呈线性正相关,与pFV呈线性负相关(P均<0.001)。结论 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均与其pFAI和(或)pFV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肪组织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及IL-1β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陈博 谈金强 +2 位作者 祝和成 张峰 刘强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及EAT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管内超声检测的斑块性质进一步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及EAT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管内超声检测的斑块性质进一步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VP组24例、非VP组39例,另选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接受换瓣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AT厚度;收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分别检测EAT中IL-1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EAT厚度VP组>非VP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血浆IL-1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AT中IL-1β蛋白在VP组表达最多;EAT中IL-1β mRNA表达VP组>非VP组、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P组、非VP组EAT厚度及、EAT中IL-1β水平均与冠状动脉V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EAT中IL-1β水平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VP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EAT厚度预测冠状动脉VP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为0.64~0.84);当EAT厚度截断值为4.4mm时,预测冠状动脉V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45.2%。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AT厚度及EAT中IL-1β水平与冠状动脉VP呈正相关,是冠状动脉VP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厚度 心外膜脂肪组织 白细胞介素1Β 易损斑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新伟 吴月 +2 位作者 张瑜 刘俊诗 邢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针对前期研究建立的PCA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ACE的AUC达0.89),本研究连续性纳入440例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外部验证...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针对前期研究建立的PCA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ACE的AUC达0.89),本研究连续性纳入440例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外部验证。根据PCAT影像组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214例)和低风险组(226例),通过电话、调阅病历等方式随访MACE事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68个月,共发生MACE 79例,其中高危组54例,低危组2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95%CI 1.00~1.06,P=0.014),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PCAT高风险组发生MACE风险明显增高(HR=2.56,95%CI 1.53~4.28,P<0.001),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高风险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729)。结论:基于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MACE的预测和危险分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且明显优于FA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影像组学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CT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灵丽 蒋思宇 +1 位作者 冯馨仪 李睿(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变化可以动态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活动,冠状动脉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冠状动脉CT的PCAT衰减及影像组学等参数指标可以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炎症,这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变化可以动态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活动,冠状动脉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冠状动脉CT的PCAT衰减及影像组学等参数指标可以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炎症,这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就冠状动脉CT检查技术的PCAT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脂肪衰减指数 血管炎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景景 王小娟 邓爱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6-1150,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随之而来的支架内再狭窄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新难题。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始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新生内膜增厚和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加速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随之而来的支架内再狭窄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新难题。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始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新生内膜增厚和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加速了支架内再狭窄的进展。心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可直接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破坏冠状动脉血管壁的稳态,从而参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此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心外膜脂肪组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影响的研究进展、心外膜脂肪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冠心病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CT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瑜 刘俊诗 邢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48-552,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NAFL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多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胰岛素抵抗、全身炎症,NAFLD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NAFL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多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胰岛素抵抗、全身炎症,NAFLD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拟从NAFLD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NAFL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两方面阐述NAFLD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识别,为未来NAFLD和ASCVD的个体化临床诊疗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钙化 高危斑块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在不同斑块类型中的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景梦园 孙建清 +6 位作者 周青 孙嘉晨 林晓强 韩涛 张斌 邓靓娜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斑块类型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488例患者共279个钙化斑块,其中153个非钙化斑块,56个混合斑块。分析一般... 目的探究不同斑块类型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488例患者共279个钙化斑块,其中153个非钙化斑块,56个混合斑块。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斑块位置及PCAT定量参数如体积、脂肪衰减指数(FAI)在不同斑块类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FAI对不同斑块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斑块类型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危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斑块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钙化斑块的PCAT体积小于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H=65.649,P<0.001);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的FAI大于钙化斑块[分别为−73.0(−80.0,−67.0)Hu、−76.5(−83.8,−70.0)Hu、−85.0(−92.0,−80.0)Hu;H=134.005,P<0.001)。使用FAI区分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 0.778~0.864),使用FAI区分钙化和混合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 0.675~0.818)。结论PCAT在不同斑块类型间存在差异,且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FAI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组织 斑块 脂肪衰减指数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婷(综述) 原杰 唐笑先(审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通过在细胞水平上与血管壁的“双向通信交流”,在血管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能通过检测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定量评估PCAT的密度,用于可视化或量...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通过在细胞水平上与血管壁的“双向通信交流”,在血管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能通过检测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定量评估PCAT的密度,用于可视化或量化冠状动脉血管炎症,有助于早期识别具有较高冠状动脉炎症负担的患者,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PCAT的影像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管炎 斑块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脂肪衰减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回归模型
18
作者 王弘宇 王腾玉 +1 位作者 尹德春 田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11-418,共8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脂肪衰减系数(FAI-PCA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可预测其基础值的回归模型。[方法]入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12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行冠状动脉计算...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脂肪衰减系数(FAI-PCA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可预测其基础值的回归模型。[方法]入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12月既往无冠心病病史、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检查排除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糖、血脂等。由一名具有3年以上影像学阅片经验的医师应用AW VolumeShare 4 CT工作软件进行CCTA图像后处理,测量并记录FAI-PCAT值和心外膜脂肪衰减(EFat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因素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AI-PCA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共纳入103例CCTA显示CAD-RADS 0~1级的患者。FAI-PCAT值为(-82.2±7.0)Hu,EFat值为(-84.8±4.4)Hu。相关性分析显示FAI-PCAT值与EFa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血脂各项指标不具有相关性;EFat值与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比值(ApoA/ApoB)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Fat值(X 1)、LMR(X 2)和血糖水平(X 3)是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FAI-PCAT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预测参数,回归方程为■=-25.466+0.686X_(1)-0.9X_(2)+1.207X_(3)。[结论]冠状动脉局部无炎症或轻度炎症时EFat值、LMR和血糖水平是影响FAI-PCAT值的主要因素,回归模型可预测患者个体化的FAI-PCAT基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脂肪衰减系数 心外膜脂肪衰减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纹理分析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的变化
19
作者 邹颖 王波涛 +1 位作者 秦将均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应用纹理分析技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2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其中正常组110例,病变组(包含钙化、非钙化及混合斑块)110例,分别对其在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近端... 目的应用纹理分析技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2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其中正常组110例,病变组(包含钙化、非钙化及混合斑块)110例,分别对其在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近端(右冠状动脉、左冠前降支、回旋支)多平面重建图像上选取显示靶斑块周围脂肪组织较清晰层面进行纹理特征分析,选取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熵5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的5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角二阶矩<0.001,P对比度<0.001,P自相关<0.001,P逆差距<0.001,P熵<0.001),两组间冠周脂肪组织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各纹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证实5个纹理特征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正常组与病变组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纹理特征不同,纹理特征分析技术可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冠周脂肪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纹理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辉庆 杨军 +2 位作者 张兰 王可伍 胡吉波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冠状动脉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助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对于冠状动脉炎症的无创性检查诊断具有挑战性,心外膜脂肪组织尤其是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冠状动脉炎症之间存在着炎症信息相互... 冠状动脉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助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对于冠状动脉炎症的无创性检查诊断具有挑战性,心外膜脂肪组织尤其是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冠状动脉炎症之间存在着炎症信息相互传递的机制,CAD患者会出现PCAT的炎性改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成像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情况是冠状动脉炎症的敏感指标。笔者就PCAT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对CAD的成像生物机制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炎症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